第332章 經筵(下)

關於周公到底是爲了周朝的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還是有篡位的野心,只是耍盡陰謀詭計而不能得逞的爭論,其實一直存在,這也正是五代宋初儒學式微、思想混亂的體現。士大夫們沒有一個統一的信念,各說各有理,自然衆說紛紜。

見劉敞想將這一節揭過,衛道士們自然不肯罷休,嗆聲道:“若只是有理有據的質疑,誰也說不得什麼,但是此老黑白不分、肆意誹謗,竟說《金縢》是周公僞作,就其心可誅了!《金縢》一書,確實載於《尚書》,難道孔子也會捏造麼?”

起先,趙禎一直饒有興趣的聽着,聽到這裡卻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問道:“龍卿家,你說《金縢》一文是僞書,有何證據?”

“草民……”龍昌期萬沒料到,本該是自己揚名立萬的一場演出,怎麼會搞成現在這鬼樣子。他勉強壓下心中驚懼,起身緩緩道:“草民自不敢妄言,理由有三。一者,《金縢》一文,文體平順,不似古文。二者,‘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禮卒哭乃諱。其時武王雖病,並未終也,而稱‘元孫某’以諱,是先以死人待武王也。周公定周禮,焉能犯此錯誤?三者,本篇謂佔兆之辭爲‘書’,言‘下地’不言‘下土’,皆東周以來之語 ,故而《金縢》之著成,蓋當戰國時也。”

趙禎不禁點頭,確實很有道理。趙宗實那邊也鬆了口氣,好歹此老能自圓其說……

“歐陽愛卿,你意下如何?”趙禎望向歐陽修道。

“此老繆哉!”歐陽修的消渴症漸好,又有了吵架的力氣,馬上反駁道:“一者,秦皇焚書坑儒,《尚書》原本亦不全。今日所傳之書,乃漢高祖命老儒背誦整理補全。難免於文法稍有出入。二者。《金縢》文中的‘惟爾元孫某’,當時冊上必作‘元孫發’,迨編纂時,爲成王諱而改作某也!”頓一下道:“三者,《召誥》雲:‘周公乃朝用書,蓋皆泛稱一切書也’,可見古代一切文書,皆可統稱爲書。此老未曾在朝,無以讀典籍。故而有此誤解,不足爲怪。”

文壇盟主可不是易於之輩,一時之間,便組織起反擊,逐條批駁,令龍昌期的理由,全都不那麼可信了……

“歐陽大人既然說,此書是漢朝老儒補全。”但趙宗實這邊。也不是省油的燈,馬上有人反駁道:“爲何此篇不能是漢儒假作呢!”

“不可能!”雙方又一次爭吵開來。

趙禎被吵得頭暈腦脹,按說平時,他早就喊停,然後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但是今天,似乎辯不出個丁卯來,他就不喊開飯了。

大家都餓得肚子咕咕直響,也只能硬捱着。有聰明人已經明白了此中的關節……官家八成是由‘金縢’聯想到‘金匱’上去了。所以不辯出個想要的結果。是絕對不可罷休的。

那廂間,陳恪和趙宗績幾度眼神交流,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與無奈。

估計現在很多人,已經把這筆賬,算在他倆頭上。畢竟從之前汴京城突然謠言四起,以及歐陽修突然發難,都讓人嗅到若有若無的陰謀味道。而倘若真是陰謀的話。那他倆就是最大的嫌疑犯了。只怕官家也會這樣想……

但實際上,他倆也被蒙在了鼓裡,這劇本根本不是他們所寫。

‘王雱……’陳恪腦海中,浮現出那張年輕英俊卻讓人感覺陰冷的面龐。定然是那小子,看出自己瞻前顧後,所以親自出手了。

新學黨人的勢力,遠超自己的想象……

只是這種時候,黃泥巴落入褲襠裡,你又如何去分辯呢?

正當他思緒紛亂之際,突然聽到趙禎喊自己的名字,陳恪趕緊出列道:“臣在。”

趙禎眯着眼,打量他半晌,幽幽道:“你是寡人欽點的狀元,定有一番高見,不知你是怎麼看?”

陳恪和趙宗績,同時不寒而慄,官家果然起了疑心,以爲是他倆在背後搗鬼。

趙宗實兄弟冷笑起來,害人終害己了吧?我們最多折一個黃土埋到脖頸的老頭,你們卻要被官家厭惡了!

場中官員們,也聽出官家語氣的不善,龍有逆鱗,觸之者死!這個‘觸’,是碰都不能碰的意思……

方纔還吵成一團的大殿中,突然變得針落可聞,所有人都等着陳恪如何回答。在明眼人看來,無論他支持哪一方,都沒有好下場……說《金縢》是真的,就在官家心中,坐實了陰謀家的形象。說《金縢》是假的,就更不得了了,純作死啊!

“怎麼,愛卿沒有看法麼?”趙禎畢竟是仁君,看到所有的壓力,全跑到陳恪肩上,又有些不忍,便想給他個臺階下去。畢竟這種怎麼說都是錯的時候,沒有看法,就是最好的看法。

“臣,有看法。”哪知陳恪卻一掃方纔的迷茫,擡頭沉聲道:“首先要請官家恕臣妄言之罪!”

“這邇英閣中,本就是暢所欲言之地。”趙禎微微笑道:“但講無妨。”

“是。”陳恪一抱拳道:“啓稟官家,微臣的看法是,周公爲武王祈福,作冊文藏於金縢之中,史上確有其事,然《尚書.金縢》一文,系後人之作無誤!”

這話稍有點繞,衆人想一下才明白,不禁暗暗佩服,這小子確有急智,這樣說確實可以兩全其美,只是,你得給出理由啊!堂堂狀元不能信口胡咧啊。

“哦?”聽了這個說法,趙禎也是眼前一亮,對相公們笑道:“今日真是大開眼界啊,又冒出第三種說法了。”

衆相公置身事外,不惹是非,自然樂得輕鬆,聞言笑道:“今年的經筵最有意思。”

“咱們且聽聽,他有何道理。”趙禎說着望向陳恪道:“狀元郎,得拿出真才實學啊,寡人可不喜歡東方朔。”

“臣自有實據。”陳恪朗聲道:“先說其爲何系後人之作,因《尚書.金縢》中謂:‘公乃作詩以貽王,名之曰 ‘鴟鴞’。這首詩保存在《詩經》中,然《孟子.公孫丑》,引孔子曰:‘作此詩者,其知道乎?’顯然孔孟都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可見《尚書.金縢》一文出現的時間,定然晚於孟子,也就是最早戰國時期。”

此言一出,衆臣無不恍然,是啊,如此明顯的漏洞,我們怎麼就忽略了呢?

他們都熟讀《尚書》、《孟子》,自然知道陳恪所言不虛,兩相驗證,便可證明此文絕非周公所作。

趙禎也點頭,但臉色已經不好看了。

“但周公作冊文於金縢,史上確有其事。”陳恪不想作死,緊接着便道:“臣拜讀集賢殿所藏《竹書紀年》中,有‘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禱於壇墠作金縢。’一條,此乃來自古史官的原始記注,可證明確有不同於《尚書.金縢》的古《金縢》存在!”

“愛卿能讀懂《竹書紀年》?”趙禎驚喜莫名道:“聽聞愛卿一直在學習蝌蚪文,看來果有成效!”

《竹書紀年》,是晉朝出土的古墓竹簡,上面的文字是比小篆還古老的‘蝌蚪文’,人們只能大概辨認,是記載夏商周年間的史書,但其內容究竟如何,一直衆說紛紜,究其原因,便是對上面的文字吃不準。

其實陳恪哪能看懂古字?只不過《竹書紀年》一書,已被清朝那些訓詁狂人完全破譯,他看過他們的譯本。這次爲了找到對付龍昌期的辦法,他抱着萬一的期望,到大宋的‘皇家圖書館’中,去尋找這本書。大宋朝書籍管理的水平實在高,很快便爲他找到了《竹書紀年》的拓本。

陳恪抱回去研究了幾天,憑着超強的記憶連看帶猜,竟將周武王臨死前幾年的記載,都破譯了出來。

這纔是陳恪這幾日一直在乾的事兒。他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實在太反感文字獄,所以構陷龍昌期這種事兒,他是斷然不會做的。

這種事是作不得僞的。趙禎馬上命人取來竹書紀年,讓陳恪現場翻譯,有歐陽修、司馬光、劉敞這樣的大家在一旁監督,只消幾條就能分辨出,他是胡說還是真能看懂。

半個時辰後,衆人心悅誠服的回稟道:“陳恪確實看懂了古篆文,他的翻譯應該不會有假。”對這些史學大家來說,只消陳恪領進門,他們日後就能看把全文都看懂,無非就是多費些時日罷了。陳恪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不可能撒謊。

解決了心頭大患,趙禎頓覺輕鬆,才感到肚子已經餓扁了,趕緊命賜宴。

說話得算數,所以必須還有一章哈。

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11章 書生意氣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350章 秋(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164章 品茶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21章 傳說中的神技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15章 活在大宋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292章 受降(中)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175章 早朝第332章 經筵(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320章 空額(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92章 受降(中)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14章 砍斷腸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374章 好傢伙(上)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357章 祥瑞(下)第41章 福禍無常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49章 夏(上)第316章 重逢(中)第309章 遼主(下)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270章 司馬光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63章 凱旋(上)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129章 名人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146章 營救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上)第36章 生意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204章 小亮哥婚禮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69章 八娘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121章 撲朔第320章 空額(中)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150章 手術第327章 於心死(中)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292章 受降(下)第282章 段氏(中)第361章 官司(下)第306章 使遼(下)第358章 決堤(下)第99章 我敢!第93章 歐陽修第62章 歲月無痕第358章 日食(下)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176章 罷相第173章 摸上門第249章 新酒賦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24章 弱爆了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82章 驚變第284章 刺陳(下)第125章 絕不放棄!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151章 戰果第260章 鵝毛筆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
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11章 書生意氣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350章 秋(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164章 品茶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21章 傳說中的神技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15章 活在大宋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292章 受降(中)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175章 早朝第332章 經筵(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320章 空額(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92章 受降(中)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14章 砍斷腸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374章 好傢伙(上)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357章 祥瑞(下)第41章 福禍無常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49章 夏(上)第316章 重逢(中)第309章 遼主(下)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270章 司馬光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63章 凱旋(上)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129章 名人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146章 營救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上)第36章 生意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204章 小亮哥婚禮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69章 八娘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121章 撲朔第320章 空額(中)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150章 手術第327章 於心死(中)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292章 受降(下)第282章 段氏(中)第361章 官司(下)第306章 使遼(下)第358章 決堤(下)第99章 我敢!第93章 歐陽修第62章 歲月無痕第358章 日食(下)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176章 罷相第173章 摸上門第249章 新酒賦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24章 弱爆了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82章 驚變第284章 刺陳(下)第125章 絕不放棄!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151章 戰果第260章 鵝毛筆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