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師(上)

富相公一直冷眼旁觀,直到此刻才露出微笑。這個陳恪,富弼一直很關注,對其聰明才智從不懷疑,但總是無法放心,因爲他太魯莽、太不計後果了。這樣的人,如何能託以社稷?

現在,看到他終於成熟了,富相公也放下心來。富弼捫心自問,就算自己,也沒本事把這件事情,處理到滴水不漏,但陳恪卻到了。

陳恪證明了周公作金縢確有其事——這是官家最關心的;又證明了《尚書.金縢》一文系僞作,這樣也洗脫了他構陷龍昌期的嫌疑。但同時,又坐實了龍昌期的淺薄無知……這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老頭,僅考證出《尚書.金縢》是僞作,便以此爲證據,宣稱周公是奸臣。結果被陳恪用《竹書紀年》狠狠抽了一耳光。

這下子,龍昌期污衊先賢的罪名固然不成立,因爲畢竟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竹書紀年》的內容,可他對周公的態度,已經足以引起上至官家、下至羣臣的反感,還想立地成聖?做夢去吧……

最妙的是,陳恪的發言始終圍繞學術問題本身,泱泱大氣、不惹是非。之前,他在讀書人心目中,不過是個才子而已,但憑此一役,已經可以升爲大儒了!

雖然百姓都愛才子,但在士大夫眼中,那不過是個花頭,真正值錢的是大儒!道理很簡單,因爲大儒可以解釋經典。他的話就是權威,不管你愛聽不愛聽。都得好好聽着……

“這算什麼?”走到他身旁,曾公亮捻鬚笑道:“可憐年年壓金線。卻爲他人作嫁衣裳?”

“慎言,慎言。”富弼搖搖頭,但看向趙宗實的目光裡,還是有掩不住的笑意……宴會上,待略略填飽肚子,趙禎終於忍不住問道:“陳愛卿。既然《金縢》是僞作,爲何孔子還會將其收入《尚書》中?”這也是衆人想問的問題,作爲春秋時的史官,孔子肯定掌握許多一手史料。不可能把一個根據史詩演繹的故事,寫到《尚書》中去。

於是殿中鴉雀無聲,衆人都等着陳恪解答。不知不覺中,這個年輕的狀元,在他們心中,已經成爲大師級人物。

“這個……”陳恪趕緊起身抱拳道:“請陛下恕臣妄言之罪。”

“哈哈哈,”趙禎笑道:“你小子,倒是謹小慎微,寡人早就說了,邇英閣中。言者無罪。”

“是,”陳恪恭聲道:“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爲今日傳世之《尚書》本身,就是後人所作的僞書!”

他的聲音不大,在衆人耳邊卻如炸雷一般。百官衆卿中不少人登時石化,也有不小心咬到舌頭的,有不小心掉了手中金樽的……總之是全都驚呆了。

《尚書》是什麼?那是儒家五經之一,整個儒學體系的根基!

這要是在明清,啥也別說了。直接拉出去喀嚓了事……

但這是在宋朝,在大家都認識到儒學式微,卻又不知該如何補救的時代。在這時,爲了重新構造起一套管用的思想體系,讀書人懷疑一切,否定一切,早就把漢儒批得一文不值,甚至許多人都在懷疑先賢,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

饒是如此,陳恪拋出此驚人之言,還是嚇壞了滿堂百官,這是一種世界觀的崩塌啊……

《尚書》是一本記載虞、夏、商、週四代皇室文獻的書,關於三代最原始的資料,都是出自於《尚書》。大臣們言必稱三代,事必奉堯舜,已經成爲他們的思維定勢了。現在陳恪卻說,《尚書》是僞書。你叫百官怎麼接受?

要不是他之前證明了《金縢》系僞作,只怕大臣們早就羣起而攻之了,但此刻,大家都沉默了,必須要等他說出理由……

“愛卿,寡人是不是聽錯了?”趙禎笑笑道:“你說《尚書》也是後人僞作?”

“是。”陳恪點點頭,正色道:“至聖先師所作的《尚書》,已經被秦始皇燒掉了。後來倖存的版本也已經失傳了。”

他便將自己的理由,一條條道來……

其實陳恪今天,之所以敢屢屢語出驚人,皆是站在後世巨人的肩膀上。之前對《金縢》之文的考證是這樣,對《尚書》真僞的辨析,也是如此。

在儒家五經中,《尚書》殘缺最多,因而問題也最多。其真本在秦代焚燒詩書,以及秦末的戰火而亡佚了。西漢初年,曾在秦朝擔任過博士的伏生,傳出一個《尚書》殘本,先是流傳於齊魯民間,文帝時由晁錯筆錄,帶回朝廷。因爲這本書,是晁錯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的,故而被稱爲今文《尚書》。

不久,魯恭王劉餘爲了擴建宮殿,強拆孔子老宅,從牆裡發現一部竹簡,經孔子後代孔安國辨認,發現是用古文字寫的《尚書》,故而被稱爲古文《尚書》。自此之後,這兩個版本的《尚書》,究竟哪個是先秦的真本呢?複雜的爭端就此開始了。

在西漢,相信今文《尚書》的人,佔絕對優勢,但到了東漢,形勢發生逆轉,經過鄭玄等經學大師的倡導,古文尚書日趨風行,今文《尚書》卻顯得黯淡無光了。到漢末魏初,古文派鄭玄的《尚書注》,不僅立於學官,而且風靡一時,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則由於失勢而流傳日少,到西晉永嘉之亂以後,就徹底失傳了。

不久,又出現了一部標榜爲孔安國真本的僞古文《尚書》。這部僞書,不僅在短期內取得了和鄭注《尚書》並行的地位,而且越來越得勢,排擠了鄭注《尚書》。漸漸地東漢以來的古文《尚書》也失傳了。

換言之,不管到底古文《尚書》是真,還是今文《尚書》是真,到了三國時期,都已經失傳了……

那部成功上位的僞書,是東晉時,一個叫梅賾的史官獻出來的。它出現之後,很快就獲得了學界的信任,當時的大學者都曾替它作過疏。陳朝陸德明的《經典釋文》,以它爲注音對象,唐代孔穎達的《五經正義》,也以它爲標準注本。因此,從唐初到北宋末五百多年間,它一直被公認爲先秦的《尚書》真本,無人懷疑。

然而,從南宋起,它的馬腳暴露了。最先發難的是吳棫和朱熹,他們察覺出了不妥,但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後來,元代的吳澄,斷然將伏生今文從僞古文分出,明代的梅鷟更找出了相當的證據,證明古文《尚書》是僞作。

但是嚴密鉤稽、決疑定讞,還得等待清代的訓詁狂人們,閻若璩、惠棟找出確鑿證據、辨析詳明,教僞書體無完膚,真相畢露。再後來,丁晏甚至將僞造《尚書》的真正罪人王肅都找出來,千古公案就此可以定論。

在陳恪原先那個時代,清華簡重見天日,證明古文《尚書》確係僞作,因此着實引起了一番轟動,陳恪也正是那時起了興趣,去看了閻若璩的《尚書古文疏證》和惠棟《古文尚書考》,雖然上輩子的記性沒有這輩子好,但總算還有些印象。

結果這一世,他在讀《尚書》時,總是感覺不爽……已經被證明是僞書,還得當真理去記憶,心裡能爽就怪了。於是他一邊讀,一邊與閻、惠的觀點相印證,倒是別有一番樂趣。無心之中,對《尚書》的漏洞皆瞭若指掌。

再加上,他編《字典》練得一手訓詁學,又正好是宋人的短板……宋朝人認爲訓詁是拾人牙慧,他們講究的是悟性!可在辯論中,訓詁學講是實打實的證據,讓你不得不服,無法爭辯!

其實陳恪原本的意思,只是搶戲而已……他起先是想把龍昌期的經筵攪合了,沒想到搶戲過於成功,結果接下來一個月的經筵,直接成了他的專場。趙禎宣佈,整個八月,都由他主講《尚書僞經考》。

陳恪當時就無語了,我八月還要結婚呢……

趙宗績卻興奮到語無倫次,表示你結婚的日子,我會讓官家給空出來:“兄弟你可一定要爭氣,咱們現在不是幹過龍老兒的問題了,是自己樹大旗啦!”

其實陳恪藉着龍昌期的事情,將《尚書》打爲僞書,就是想豎起自己的大旗。憑什麼你王安石、二程、周敦頤,明明還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就敢開宗立派。我也寒窗苦讀十幾載,還有超越千年的頭腦,還有從阿拉伯源源不斷運來的世界智慧精華,爲什麼不敢跟一把潮流?

就算不能一統江湖,至少可以拐帶一批信徒吧?不就能更深刻的改變這個世界了麼?

陳恪是真心要把這件事做好的,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工作着。蘇家三兄妹也在全力支持着他……他們從小和他一起長大,自然對他這一套不陌生,三顆卓越的大腦,一起協助他,用細緻精確的考證,將古文《尚書》之僞,無可辯駁的呈現在衆人眼前。當他連梅本《尚書》的作者是王肅,都考證出來時,那些儒學大家、公卿鴻儒們,除了像小學生一樣聽着,還能作甚?

不過陳恪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他對《尚書》中剝離出來的今文《尚書》,只表示肯定也有問題,但哪一部分是真、哪一部分是假,沒有給出定論……()

第147章 老巢第376章 曝光(中)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253章 古文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255章 不屈第229章 開張第363章 凱旋(中)第211章 老包第212章 進門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282章 段氏(中)第184章 鬥智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184章 鬥智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06章 使遼(上)第93章 歐陽修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281章 大理國(中)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29章 名人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360章 緋聞(中)第174章 **第283章 困龍(中)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82章 段氏(中)第357章 祥瑞(下)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61章 判卷第359章 說客(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102章 楊家將第62章 歲月無痕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60章 反制第369章 逆轉(中)第368章 火災(中)第318章 雲詭(上)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357章 祥瑞(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63章 凱旋(中)第266章 拉郎配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349章 夏(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中)第332章 經筵(下)第57章 送別第246章 宣戰第332章 經筵(下)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109章 移民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321章 點兵(下)第325章 醜聞(中)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142章 耳光第228章 汴京錢號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378章 賓天(下)第260章 鵝毛筆第142章 耳光第92章 路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318章 雲詭(中)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3145章 返京(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一七就章 鎖廳試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70章 男兒不該做備胎第175章 早朝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351章 冬(上)
第147章 老巢第376章 曝光(中)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253章 古文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255章 不屈第229章 開張第363章 凱旋(中)第211章 老包第212章 進門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282章 段氏(中)第184章 鬥智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184章 鬥智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06章 使遼(上)第93章 歐陽修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281章 大理國(中)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29章 名人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360章 緋聞(中)第174章 **第283章 困龍(中)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82章 段氏(中)第357章 祥瑞(下)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61章 判卷第359章 說客(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102章 楊家將第62章 歲月無痕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60章 反制第369章 逆轉(中)第368章 火災(中)第318章 雲詭(上)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357章 祥瑞(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63章 凱旋(中)第266章 拉郎配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349章 夏(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中)第332章 經筵(下)第57章 送別第246章 宣戰第332章 經筵(下)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109章 移民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321章 點兵(下)第325章 醜聞(中)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142章 耳光第228章 汴京錢號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378章 賓天(下)第260章 鵝毛筆第142章 耳光第92章 路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318章 雲詭(中)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3145章 返京(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一七就章 鎖廳試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70章 男兒不該做備胎第175章 早朝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351章 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