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三件寶

一家人相互看着,多少有些驚訝和意外,說不定是楊家存的好東西,這次以楊繼業的名頭送過來,顯示楊繼業不差嗎?

韓泉將第二個盒子打開,是一個夜明珠。珠子拇指頭大小,雖不算極品,卻也是很難得的物件。看着這珠子,韓泉和韓立仁都不說話。

楊家要是在京都,還是右丞相府的時代,他們家拿出什麼東西來,都不意外。可如今楊家的處境,卻能夠拿出這樣的寶物,就讓人難以想透。

最下面的盒子稍大,正方體狀。韓泉拆開後,見裡面是一尊金佛。金佛慈眉善眼,貌相端正,倒是正宗的流派佛像,爲年紀大一些的婦人在家中禮佛所喜。

這佛像算是比較大的,純金打造,當真造價不小。韓泉和韓立仁見了,都啞口無言。三個盒子的東西,顯然不是楊盛文的風格,更不可能是楊盛文爲兒子所準備。看樣子,這些東西還真是那個書呆子所備。只是,他從哪裡得到這些東西?

僅僅看三見物品,該是從王府得到。難道書呆子與鎮邊王府關係好?

呆立一振,韓立仁說,“收了吧。也不可能退回楊家。”

“父親,看來楊家的日子也不一定那樣清苦。”韓泉說。

“以後再說吧。等張老給楊家回覆,你妹妹也不可能回京城來,辦親事也得從簡,隨他楊家了吧。得知準信,到時候看能不能讓新勇走一趟荊蠻楚地吧。”

“荊蠻楚地千里迢迢,弟弟就算帶人前往,也不安穩。父親,索性等幾年再看吧。”韓泉知道,楊家的情況變化,完全在於朝堂最上面的那位,只要他說一句話,朱子善可能會倒,到時候說不定楊家復起,轉瞬間就是另外一種局面。

文朝各地都不平靜,韓新勇不過一介文人,就算帶兩三護衛跑荊蠻楚地,都不一定安全到達。這樣的安排,當真不是十全之策。

韓母對金佛確實喜愛,但更激起她對女兒的擔心。韓家兩女,大女嫁在京都一個文士家裡,日子倒是安穩。小女最爲聰慧,卻遠在天邊,也不知何日才能重逢。

“楊詠石這個名號也傳有一段日子,是不是你妹妹走之前,就知道《詠石》詩?”韓立仁說。

“父親,估計是如此。陳妹妹經常在外,對京都也熟悉,京都有什麼傳言,自然可得知的。”韓泉說。

“這就是了,卻不知文名與爲人,哎……”韓立仁也明白,今天在張洪庭面前點頭,如今女兒算是楊家的人了,以後韓楊兩家,是難以斬斷的關係。

楊繼業這時候在蘇杭,雖知道爸媽會爲他處理與韓玉芝之間的事情,但卻不知在新年之後,基本就處置好了。只等張洪庭這邊去信荊蠻楚地,交送驛站,傳遞到楊家。

如今,楊家在荊蠻楚地的地位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實際上還是改變太多。不論是鎮邊王府還是縣衙,對楊繼業的事情,都會上心去辦理。

楊繼業實際在荊蠻楚地的影響力、在垣武城的影響力,楊家這邊雖說不參與,卻也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對於楊盛文而言,兒子做什麼樣的事情,他都不會干預。

包括這一次外出遊學,實際上是跟隨王府軍到蘇杭去剿滅倭寇,在那邊會有什麼樣的危險,誰也不敢擔保。可楊盛文依舊沒有攔阻,對兒子做這樣的事情,覺得就該有這樣的擔當。

大兒子戰死在北方,爲國捐軀。雖說國人未必會記住他,但生而爲男子,該有的擔當是不能逃避的。只有具備這種情懷和全力去做這樣的事,以後買菜可能真正爲國出力。

王府軍到蘇杭之後,取得一次全殲倭寇的戰績。王府那邊,將戰況與楊盛文溝通過,使得楊家這邊知道楊繼業的一些情況。但楊繼業外出遊學的目的地在哪,楊家也就楊盛文他們得知。家裡三個女人都不知情,陳羽霏見楊繼業過年都不回家,不免有些不滿。

韓玉芝自然也有些失落的,要特別是巫素貞一直都不出現,便知道巫素貞跟隨在楊繼業身邊,讓她多少有些吃味。可在人前,韓玉芝從沒有這方面的表現。

對於楊家這邊派人前往京都,到韓家求親的事情,韓玉芝是知道的,也感覺欣慰。從荊蠻楚地王京都,往返要點時間可不短。當然,要是有驛站順路,是會快不少。

家裡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韓玉芝雖不能完全確定,但也明白,她已經到楊家來,家裡還能有什麼態度?哪怕不願,也不得不順水推舟。

不過,楊繼業遊學之前,在家裡留下三個禮盒。陳羽霏幾次想要打開看,裡面是什麼,最後都是韓玉芝攔住了。不管是什麼,都是楊繼業的一份心意,何必計較東西的貴與賤?難得有情郎。

至於楊繼業爲何在秋試後,急急忙忙外出遊學,韓玉芝不知外面發生什麼事,也就無從判斷。想來,是楊繼業不能去京城會試,不想看到熟悉的人都去京都趕考?但又覺不該如此,他的心性不至於爲科考拘束住。

垣武城外,孫曉君、秦浩然和錢儒龍等人來不及等元宵節,就整裝趕赴京都,參加二月的會試。這時候去京都,那是因爲從垣武城前往京都,有一條官道,速度快一些,路上沒意外,是可以在考前抵達京都的。

孫家在京都有店面和住處,不需要提前到京都去訂房。除了他們三人,文峰社的幾個人,也沒有在去年就走。周新良、周學朝、周山遠等也是結伴同行,幾乎都是選則在正月初八出發,二十餘天,就可到京都。

兩夥人動身也是前後在同一條官道,不過,卻沒有結伴而行。孫曉君有些遺憾,說,“可惜楊詠石不能同行,年前年後,我均託人到柳河縣找他,沒找到。不然,我們四人如果在會試中,都高中,該多好?”

“楊詠石是潛龍在淵,他的前程,誰又可阻?”秦浩然說,“這一路上,我們既要趕路,也要安心複習功課,力求一舉考中……”

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08章 知書堂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47章 芒勁角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349章 新規劃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243章 爭 辯第1章 穿楊箭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173章 衝上去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章 穿楊箭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8章 學內功第54章 逃得掉嗎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512章 見老爸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38章 學內功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78章 啞 巴第239章 新朋友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478章 又受挫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65章 無戰損第200章 強 攻第483章 全 滅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239章 新朋友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668章 見先生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668章 見先生第135章 談崩了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97章 虎口奪食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48章 暗 謀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197章 破關卡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478章 又受挫第41章 微 瀾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33章 多高士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39章 新朋友第50章 倩影再現第79章 磨刀石第573章 失蹤了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18章 縣學內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264章 邀女進家
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08章 知書堂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47章 芒勁角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349章 新規劃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243章 爭 辯第1章 穿楊箭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173章 衝上去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章 穿楊箭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8章 學內功第54章 逃得掉嗎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512章 見老爸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38章 學內功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78章 啞 巴第239章 新朋友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478章 又受挫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65章 無戰損第200章 強 攻第483章 全 滅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239章 新朋友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668章 見先生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668章 見先生第135章 談崩了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97章 虎口奪食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48章 暗 謀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197章 破關卡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478章 又受挫第41章 微 瀾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33章 多高士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39章 新朋友第50章 倩影再現第79章 磨刀石第573章 失蹤了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18章 縣學內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264章 邀女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