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回 兵五路崔鈞奇謀 議江夏周處赤膽

且說晉國五位大將領軍屯駐汝南後,擺了筵席,厲兵秣馬,犒賞士卒,休整了三日後,各領軍分五路進軍。侯昌進軍江夏,高吉進軍合肥,公孫瑳進軍弋陽,任鬈進軍襄陽,於粲進軍黃山。五路大軍水陸並進,聲勢浩大,這陣仗,好比曹丞相奉詔討赤壁,又好似劉皇叔親征報弟仇,勢必會戰建業,把晉旗插在建業的黃金大殿上。

而此時,江東境內人心惶惶,江陵廬江等邊境百姓都向內地或中原逃命,怎能不驚動黃山,哀哭聲漫過黃山,劉皞哪裡管政事,聽了大疑,問了才得知晉軍要打過來了,攜衆人在山上觀望,好個勝景,壯年的百姓攜妻兒逃竄,年弱的百姓跑不了了,便拜倒在黃山下,哭道:“我等窮苦百姓世居江東,不願遷移,懇請黃山大王率領部族守衛江東,若勝,我等願每年供奉;若敗,我等願在祖輩墳前自縊,請黃山大王救救江東百姓,救救江東。”

劉皞見了聽了,捶胸頓足,嚎啕道:“我真個無用大王,平生只愛喜樂,竟叫百姓受此良苦,百姓們莫慌,倘若賊軍真要打來,我必死在百姓們之前。”

好個勝景,好個世道,敵軍犯境,百姓們不拜官府拜山寨,不拜皇上拜賊寇,寧託性命於賊寇,不付羊毛於君王,試問江東霸業更延幾何?

崔鈞見劉皞有悔改之意,道:”大王莫要悲傷,敵軍雖有五路軍馬來飯,江東自有五路軍馬來防,且回堂中詳說。“

劉皞一聽,轉悲爲喜,把眼淚一擦,蹦跳着上前,轉身道:”我有崔軍師在,洛陽已是我囊中之物。“

說着,又蹦跳着走了,崔鈞嘆了口氣,周嫿道:”軍師莫憂,大王性子本就如此,正可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又是誰能左右的了的呢?“

崔鈞道:”過不在大王而在朝廷,朝廷昏庸,百姓不求太守而求黃山,但大王本性尚未純熟,老朽年過八十,大限將至,你性子穩重,做事考慮詳細,以後重任都在你身上啊。“

周嫿眼含熱淚道:“我必誓死輔佐大王。”

少時,衆頭領齊聚黃山大堂,那劉皞早就坐在主位急不可耐,時而張望,時而搓着大腿,嘴裡嘀咕着軍師怎麼還未到來。不多時,周嫿攙着崔鈞來到堂前,劉皞猛地竄起,來到堂下去迎,嬉笑道:“軍師可來了,快快講來。”

崔鈞喘了喘,坐到席位上道:“大王還真是好戰呢,且待我詳說這五位將軍,其中四鎮將軍常年戍守魏晉四方邊鎮,敵軍若犯幾無勝績,令敵軍望而默嘆。中央將軍於粲,武藝高強,在朝中威望甚高,朝中將軍悉聽將令。這五位大將率軍來犯,可謂精兵良將悉出。”

劉皞問道:”這五位將軍與金鞭大將徐倪相比何如?“

崔鈞笑道:”有傳言說這四鎮將軍,好比當年西楚霸王帳下的龍且、季布、英布、鍾離昧,那於粲應當也不懸殊。“

劉皞一聽,不免後怕,崔鈞又道:“侯昌進犯江夏,江夏太守——劉朗,有部將楊雍、孫述,另聽聞上次來拜山門的東觀左丞——周處也去相助,當無慮;高吉進軍合肥,我黃山可派袁航領張茂、徐煥、鄭享、杜亨並五千軍前去合肥;公孫瑳進軍弋陽,馬承等一衆蜀漢遺臣早就駐守在那裡,蓄勢待戰;任鬈進軍襄陽,我江東有鎮軍大將軍——陸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用兵頗似其父,無需多慮;至於於粲進軍黃山,當由大王親自領軍迎戰了。”

劉皞道:“有各位頭領相助,也當無慮了……”

周嫿等人拱手道:“當效死力,以報王恩。”

江夏,漢高祖六年始置郡,在三國時期也是戰略要地,長沙桓王——孫策曾與當時的江夏太守——黃祖戰於沙羨,孫策軍大勝,獲黃祖妻兒及6000艘戰船,殺其士卒數萬人,黃祖獨身而逃。再後來赤壁之戰時,江夏被三家瓜分,魏國文聘任江夏太守佔江夏北部,吳國程普任江夏太守佔據東部陽新及長江鄂南,而劉琦只有漢水兩岸及夏口部分區域。劉琦死後,其佔據地盤由劉備接管。之後劉備取了西川,便把江夏郡的漢水兩岸及夏口區域劃給孫權。這樣江夏郡大部歸孫權所有,延續至今。

且說侯昌要打這江夏已是九月,暑氣剛過,鬥志昂揚。江夏太守——劉朗不免心中不安,召集衆將在府中議事,說道:“這侯昌位居晉國的鎮東將軍,曾在東興大戰中嶄露頭角,毌丘儉叛亂後,便封他做了鎮東將軍,武藝甚高,勇猛非常,我等該做什麼打算?”

部將楊雍道:“吳皇殘暴已是人盡皆知,更何況我等哪裡是侯昌的敵手,不如······”孫述說道此處,環視了一圈,看了看衆人臉上的神色,繼續說:“降了吧······?

待楊雍說完,竟有大半部將點頭,連連稱是,太守劉朗也陷入了沉思。

座中將臣不免有忠義之士,說道:”聽聞東觀左丞——周處來江夏相助,爲何不見其人?“

楊雍道:”周處此人年少便爲禍鄉里,此來相助,怎知他是忠是奸?“

此時,東觀左丞——周處大步走來,跨進府內,怒目圓睜,張口啐道:“今日議事爲何無人叫我?”

劉朗吃了一怔,冤枉道:“昨日我已派士卒到各部將謀士家中散佈,如何未收到消息。”

座中楊雍見了這情景,不免的身冒冷汗,五心發寒。周處環視一週,見無人擡頭髮聲,便昂首挺胸走到府內中央問道:“不知議事已經議到哪了?”

座中不乏有愛國人士,起身拱手道:“已議到······開城納降。”

周處一聽,不禁火起,一掌拍在臨近的府中大柱上,嚇的臨座人撫着心口,不敢作聲。周處呵道:“是哪個庶子提的主意,我必肢解了他!”

此話一出,那楊雍嚇得差點癱倒在地上,幸虧被身旁的人扶住,周處懷疑地瞥去,部將孫述笑嘻嘻地站起身來,走到周處面前稱兄道弟道:“周兄弟不必惱怒,我等本就未討論出結果,更何況人未來齊,這結果自是不作數的。”

座中贊成投降的人,都懼怕周處的威猛,紛紛附和道:“對對對,不作數,不作數······”

周處一聽,心中滿意了許多,道:“既如此,那便好議了,我來相助江夏,自當與江夏共存亡,若太守信我周處爲人,可把城中三萬人馬悉由我統率,我自當不辱使命。”

劉朗一聽,內心躊躇不定;孫述一聽,心中不滿道:“我有一言,周兄莫要怪罪,你不在江夏從事,不知募集兵勇訓練士卒之難,這三萬兵勇是江夏多年募集訓練而來,如今周兄一來便要悉數統領,難以服衆不說,忠奸······也難辨啊。“

周處大惱,振臂叫道:”孫述!初時我還當你是與我一樣的江東忠義之士,未曾想你也質疑我的忠誠之心,我之忠心,天地可鑑,日月可表,爾等爲何不識我心啊!“

孫述道:”我未記錯,周兄弟年少時便爲禍鄉里,我奉勸一句,這裡是戰場,不是你那陽羨鄉鎮,敵軍不會因此懼怕你!“

周處被戳了老底,心中更是惱怒,一把揪起孫述便揮起了拳頭,剛欲打去,孫述吼道:”我乃吳國宗室,徵虜將軍——孫賁之孫,威遠將軍——孫鄰之子,你敢打我?“

座中人見狀,紛紛上前將二人拉開,劉朗更是不願把事情鬧大,礙於孫述,便道:”周處,給你五千軍,奮勇抗敵吧。“

晉軍分五路軍馬南下,共十五萬大軍,五位將軍各有三萬軍馬。周處一聽只給自己五千,吃了一怔,端詳了劉朗,細想道,也是正常,劉朗生性懦弱,否則之前議詳時遲遲難以決斷。周處無奈,只得領了令退下,出了府門,看了看天,會不會有一天晉人也會看到這片天?

再說侯昌駐紮在江夏北部,打算先休整一兩日,再行決戰,登上瞭望臺,遙望南部,心中慨嘆道:”都是江夏人,卻不是一國人,說來可悲啊,不知此戰可否能讓江夏一統······“

部將文武道:”將軍神武,此戰必可將這幾十年僵局改變。“

侯昌大喜道:”不知此戰敵方何人統領?“

文武道:”聽聞是來了周處,統領了五千軍要與將軍交戰。“

侯昌琢磨道:”周處?聽聞此人起初爲禍鄉里,後來棄惡揚善,毅力可嘉;此次與我交戰,我方兵馬三萬,然他只帶五千軍來戰,勇氣可嘉。由此看來,也當不容小覷了。“

文武道:“將軍有何應對之策?”

侯昌思量道:”你於夜間率領三千會游泳的士卒偷渡漢水奇襲敵,我則率領一萬精兵順勢而下,定打他個措手不及。“

漸漸暮色降臨,流螢飛舞,蟈蟈與蟋蟀摻雜的鳴叫,一艘艘船舶推開波瀾緩緩靠岸,文武率領三千將士銜枚登岸,遠看着江夏城樓上燈火通明,不免安心了許多,可剛帶領將士們跑了不足五十步,卻聽高處有人叫喊道:“晉國賊子們,我等恭候多時啦!”

文武望去,卻見那人在火把的照映下,身材高大,約莫九尺身材,虎熊腰背,濃眉大眼,高鼻樑,方海口,兩隻大手搭在一把明晃晃的寬刃鬼頭刀,宛若西漢猛將周勃在世,直把文武看的呆愣在那裡。周處大呵一聲,率領將士們衝鋒殺去,霎時間只感覺山搖水決,天塌地陷。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一回 茅屋內負局授法 校尉府小廝稱雄第廿六回 毌丘秀興兵雲夢澤 右司馬率軍大庾嶺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廿五回 過庾嶺張茂劫皇貢 往巫山鄭享釋前嫌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六回 接風宴城頭訴心事 除惡將羣雄上黃山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第廿四回 逍遙津俞赫折徐倪 雲夢澤張妍貢建業第十三回 斬龐會關樾報父仇 退壽春文鴦施詭計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二十回 故友託夢崔州平 劉皞受邀校尉府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廿六回 毌丘秀興兵雲夢澤 右司馬率軍大庾嶺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五回 俞樓煩剪徑桂樹林 林中鴟喜招妖羅剎第十六回 還黃山劉皞結羣英 過襄陽趙統逢羊祜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廿一回 校尉府周嫿祝壽詞 桂樹林閆芮射白虎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卌六回 吳皇拒諫羊陸交 劉皞還山卜方士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十八回 單騎出劉皞尋閆芮 敗檀溪袁航戰徐倪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五回 俞樓煩剪徑桂樹林 林中鴟喜招妖羅剎第卌二回 訪太常陳騫放權 敘長江劉皞舌戰第卅八回 黃山津前緣再續 校尉府恩君殯天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廿五回 過庾嶺張茂劫皇貢 往巫山鄭享釋前嫌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廿一回 校尉府周嫿祝壽詞 桂樹林閆芮射白虎第卌二回 訪太常陳騫放權 敘長江劉皞舌戰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十六回 還黃山劉皞結羣英 過襄陽趙統逢羊祜第卌六回 吳皇拒諫羊陸交 劉皞還山卜方士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六回 接風宴城頭訴心事 除惡將羣雄上黃山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
第一回 茅屋內負局授法 校尉府小廝稱雄第廿六回 毌丘秀興兵雲夢澤 右司馬率軍大庾嶺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廿五回 過庾嶺張茂劫皇貢 往巫山鄭享釋前嫌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六回 接風宴城頭訴心事 除惡將羣雄上黃山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第廿四回 逍遙津俞赫折徐倪 雲夢澤張妍貢建業第十三回 斬龐會關樾報父仇 退壽春文鴦施詭計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二十回 故友託夢崔州平 劉皞受邀校尉府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廿六回 毌丘秀興兵雲夢澤 右司馬率軍大庾嶺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五回 俞樓煩剪徑桂樹林 林中鴟喜招妖羅剎第十六回 還黃山劉皞結羣英 過襄陽趙統逢羊祜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廿一回 校尉府周嫿祝壽詞 桂樹林閆芮射白虎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卌六回 吳皇拒諫羊陸交 劉皞還山卜方士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十八回 單騎出劉皞尋閆芮 敗檀溪袁航戰徐倪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五回 俞樓煩剪徑桂樹林 林中鴟喜招妖羅剎第卌二回 訪太常陳騫放權 敘長江劉皞舌戰第卅八回 黃山津前緣再續 校尉府恩君殯天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廿五回 過庾嶺張茂劫皇貢 往巫山鄭享釋前嫌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廿一回 校尉府周嫿祝壽詞 桂樹林閆芮射白虎第卌二回 訪太常陳騫放權 敘長江劉皞舌戰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十六回 還黃山劉皞結羣英 過襄陽趙統逢羊祜第卌六回 吳皇拒諫羊陸交 劉皞還山卜方士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六回 接風宴城頭訴心事 除惡將羣雄上黃山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