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

“神鋒悉出羽林仗,繢畫日月蟠龍螭。

太宗基業甚牢固,小丑背叛當殲夷。”

此詩摘選自唐代大詩人陸龜蒙的《江湖散人歌》,中講有國家政權堅固,微賤之輩背離叛變應當誅滅。自古以來,小人背叛都爲人所不齒。

且說羊祜想借大壩阻住的水用船運送糧草,但領軍到了當陽後,聽說堰壩已毀,只好改用車子運糧,五萬晉軍糧秣的運輸發生困難,又因江陵城防堅固,不易攻打,羊祜頓兵於城下,止步不前。

江陵督——張鹹道:“還是鎮軍大將軍足智多謀,使那羊祜進退兩難,既如此,何不讓孫遵舉兵攻之,定可一戰而成。”

陸抗笑道:“不可急於求成。似羊祜此行,正所謂‘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只要拖個十幾日,自當退卻。”

正當營中欣喜之時,將軍朱喬急急見了陸抗,跪倒道:“是我統管不嚴,竟叫營都督俞贊叛逃到了楊肇那裡,請大將軍責罰。”

俞贊原是朱喬帳下有一舊督,爲官多年,見吳廷日益腐敗,晉國日益強盛,與部卒時常談論,中有人計議道“那文鴦乃司馬氏仇人,尚且重用,何況我等?”皆欲夜逃,俞贊也早有此心,遂攜有心之人夜逃東武伯——楊肇處。

陸抗聽聞,嘆息一聲,扶起朱喬道:“晉軍本就勢大,我都沒把握勝之,何況一營督?”

朱喬道:“俞贊是軍隊舊吏,瞭解我軍虛實。這可如何是好?”

陸抗在營中踱步思量道:“我常常擔心夷兵平時訓練不夠,敵人如果強攻,必定先打夷兵防守的地方,不如正好將計就計。”

隨即,陸抗傳令更換夷兵,全都用精兵把守,更是加固城牆,整個城防上下無懈可擊。

再說楊肇聽聞陸抗城中有人來降,大喜,料定城中人心已變,便召俞贊入府來議,俞贊果直言道:“那長圍防守有一處乃是夷兵把守,訓練鬆散,若派重兵攻打,長圍唾手可得,陸抗必敗也。”

翌日,楊肇果然領軍來到原來夷兵防守的地方,路上喜道:“倘若此次攻破了江東,你可謂獲是大功一件。”

俞讚道:“哪裡,都是東武伯之功,小將哪敢僭越。”

楊肇大喜,少時來到城下,見那城上偃旗息鼓,更無一人,楊肇大疑,問俞贊,俞贊也不省得,餬口道:“那些夷兵本就訓練懈怠,想必今日聽聞東武伯來,紛紛潰散了罷。”

楊肇聽了,不免有些高傲了起來,把鞭梢一指,大軍蜂擁而上,喊殺聲震天動地,震耳欲聾。就在此時,那城上女牆後鑽出一列列弓弩手,“吳”字大旗紛紛豎立起來,中有大旗上大書“吳鎮軍大將軍陸抗”。

那楊肇吃了一驚,質問俞讚道:“這是何故?”

那俞贊支支吾吾吭不出聲來,卻聽那城上陸抗厲聲責問道:“俞贊,本將軍待你不薄,你卻背恩忘義,似你這等反覆無常之人,枉活於世!”

旋即城上箭矢雲石似雨般落下,橫木滾油也是傾瀉而下,楊肇部衆死傷不斷,那陸抗也攜弓箭在手,一箭把俞贊射落馬下,楊肇吃了一驚,附身一看,已沒了氣,慌忙下令退去,回去清點部衆,已是十死五六。

時經過數月的戰鬥,楊肇部衆兵少糧懸,不免的心生怨念,都生回家之心,逃跑的人日益增多,楊肇屢屢派人送信於羊祜,皆無音信。

一日,楊肇巡營,見將士皆疲憊不堪,泣涕嘆息的皆有,比之上次戰敗,又少了許多人,加之饑饉,又等不到援兵的到來,楊肇拔劍大悲道:”罷!是我楊肇技窮,竟使得全軍將士潦倒至此,我實不忍見之!“

遂趁夜撤退,陸抗收到消息大喜,張鹹道:”楊肇終於對峙不住退去了,何不引兵追之?“

陸抗嘆息道:”我也有此意,奈何我等兵馬太少,倘若步闡出城襲擊,我等必然大敗,不如擂鼓佯追。“

好個陸抗,真帥才也!佯作追擊,惹得楊肇軍大懼,棄甲曳兵脫身逃走的比比皆是,陸抗派輕兵追之,晉軍慘敗。

在楊肇女婿黃門侍郎——潘安的《荊州刺史東武戴侯楊使君碑》中,稱此戰楊肇是“懸軍深入,親薄寇壘,躬行天誅;既而救兵不進,糧盡道窮,因乃憮然回慮,殿其衆而返。”戰後雖因戰敗被貶,卻是“天下服其勇,世主思其忠”。

羊祜收到楊肇退兵消息,甚是嘆息懊悔,道:”此戰我無功而返,回去不知道會是甚麼光景。“說罷,羊祜、杜預各軍亦各自撤兵。

晉軍退兵的消息散播到陸抗處,張鹹上前大喜道:”賀喜大將軍,楊肇退卻後,羊祜也領軍退卻了,此戰江東大勝!“

陸抗道:”先莫急着欣喜,西陵尚未攻下,此戰還算不得大勝。“

說罷,左奕、吾彥、蔡貢前來見陸抗,陸抗大喜問道:”起初讓你們進圍西陵,如今數月有餘,如今如何?“

吾彥道:”步闡這廝好似烏龜一般,只縮在西陵不出來,任我們如何叫罵也沒用。“

張鹹道:”我願領兵攻之,親自斬下步闡人頭獻與大將軍。“

陸抗道:”先莫急,今日先整頓兵馬,明日再舉兵攻之。“

翌日,陸抗自領着大軍前來攻打西陵,軍馬漸近城邊,乘雁翅般擺開。城中步闡聽聞是陸抗親自前來,大驚,料到羊祜、楊肇皆敗,只得戴盔披甲親自出城來迎。

陸抗見他那模樣,拿起鞭梢一指,苦笑道:“誰去與我擒他?”

吾彥縱馬挺槍道:“這廝當我擒之!”

二人更不打話,直接互舉軍器來戰,二將相交,不出十來回合,吾彥虛晃一槍,賣個破綻,那步闡把刀砍將入來,被吾彥大呵一聲,步闡措手不及,被吾彥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步闡挾將過來,反手縛在馬上。

陸抗大喜,再把鞭梢一指,驅兵大進,下令攻城,直殺到吊橋邊殺的晉兵四散奔走,直是星羅雲散,七斷八續,城中守將已自有七八分膽怯,不知所措。百姓們聽聞步闡被捉,大小逃生,哪裡有心護城池,也都阻擋不住,各自逃歸看家。陸抗見城中軍馬慌亂,催促兵馬,卷殺入城。

頓時城裡城外,喊殺連天,早奪了南門,步闡的家人見了,慌慌急急,將帶老小裝載了上車,便要開北門便走,誰料左奕、張鹹早就領軍埋伏在了那裡,盡都俘了。

卻說陸抗奪了西陵,賞勞軍士,卻見吾彥捉了步闡押了上來,陸抗道:“想你步闡世居在西陵,江東待你不薄,可你卻背恩忘義,當時你降晉可曾想到有今日啊?”

步闡道:“未曾想過。只是想到如今吳皇被岑昏這賊宦弄權,嫉賢妒能,閉塞賢路,非親不進,非財不用,久後如何容得我?”

陸抗道:“想你這凜凜一軀,卻如此小的肚腸,你若有賢能,吳皇必然能察覺,何故造反?似你這罪行,無人可保你。”

步闡坦然道:“我自知自古以來,叛變者均無善終,但我手下將士有數萬之衆,還請將軍上書吳皇,赦其死罪。”

陸抗應允,將步闡梟首示衆,其部屬數十人,皆誅三族,其餘脅從者數萬皆赦之。

叛變者,自古以來都無善終,如安邑侯——毌丘儉雖在曹魏時期重創高句麗、合肥戰敗諸葛恪,屢建軍功,但叛變司馬師,自己被射殺不說,其長子毌丘甸以及在洛陽爲質的親族全部受牽連被殺;又如高平侯——諸葛誕在曹魏時期平定叛亂、抵抗東吳,威名夙著,卻叛變司馬昭,身死且不論,老小盡皆梟首,滅其三族,部卒數百人皆殺盡。

再說羊祜、楊肇二人回見晉帝謝罪,自有司上奏說:“羊祜率軍八萬多,吳軍不過三萬,羊祜在江陵按兵不前,使賊兵備好攻守戰具。並只派楊肇這支偏師深入險地,兵少而糧草不繼,致使我軍失利。羊祜違背詔命,並無大將節操,應免去官職,保留侯爵回府第閒居。”

羊祜楊肇也不回辨甚麼,結果,羊祜因此被貶爲平南將軍,楊肇則被貶爲平民。

退朝後,羊祜嘆息問道:“季初(楊肇字)日後有何打算?”

楊肇嘆息道:“我已上了年歲,欲閉門在家,鑽研儒術,這一統天下得重任,便交予叔子了。”

羊祜躬身送別,楊肇大笑離去。於咸寧元年(275年)楊肇病逝,晉帝對他的死表示哀傷,並派遣謁者,祠以少牢,並諡曰戴侯。潘安爲他寫了誄文《楊荊州誄》, 並且立碑《荊州刺史東武戴侯楊使君碑》紀念, 又作《懷舊賦》來懷念楊肇父子。

西陵救援失利後,羊祜赴襄陽時,思索道,吳國的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國力,特別是荊州尚有陸抗這樣帥才,平吳戰爭不宜操之過急。

於是,羊祜採取軍事蠶食與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瓦解江東,尋取滅吳時機。不知事後羊祜策略如何,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五回 俞樓煩剪徑桂樹林 林中鴟喜招妖羅剎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十九回 戰檀溪二猛刀鞭見 走渡口眷侶遇潘郎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廿八回 賭博戲丁奉回軍 折短槍張妍立誓第廿一回 校尉府周嫿祝壽詞 桂樹林閆芮射白虎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十三回 斬龐會關樾報父仇 退壽春文鴦施詭計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廿四回 逍遙津俞赫折徐倪 雲夢澤張妍貢建業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卌二回 訪太常陳騫放權 敘長江劉皞舌戰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第二十回 故友託夢崔州平 劉皞受邀校尉府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一回 茅屋內負局授法 校尉府小廝稱雄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卅八回 黃山津前緣再續 校尉府恩君殯天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十六回 還黃山劉皞結羣英 過襄陽趙統逢羊祜第十八回 單騎出劉皞尋閆芮 敗檀溪袁航戰徐倪第十八回 單騎出劉皞尋閆芮 敗檀溪袁航戰徐倪第卅四回 兵五路崔鈞奇謀 議江夏周處赤膽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十九回 戰檀溪二猛刀鞭見 走渡口眷侶遇潘郎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六回 接風宴城頭訴心事 除惡將羣雄上黃山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
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三十回 排列位劉皞擺宴 召五臣晉帝雄心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五回 俞樓煩剪徑桂樹林 林中鴟喜招妖羅剎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十九回 戰檀溪二猛刀鞭見 走渡口眷侶遇潘郎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三回 妍劍姬受降斬先鋒 逍遙津二將承祖志第廿八回 賭博戲丁奉回軍 折短槍張妍立誓第廿一回 校尉府周嫿祝壽詞 桂樹林閆芮射白虎第二回 林中鴟雄心獲閻公 抵黃山二猛殿外鬥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卅二回 敗丁奉魯芝直諫 諷岑昏羊琇提親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十三回 斬龐會關樾報父仇 退壽春文鴦施詭計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廿七回 丁奉痛心剿叛賊 陸凱橫眉斥朝佞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七回 墮地龍黃山立首功 林中鴟廬江求名士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八回 林中鴟喜獲平陽虎 賽夷吾念舊遇明君第廿四回 逍遙津俞赫折徐倪 雲夢澤張妍貢建業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卌五回 敗長圍楊肇夜逃 奪西陵步闡授首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卌二回 訪太常陳騫放權 敘長江劉皞舌戰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十二回 馬承怒斬張飛子 趙統威震長阪坡第十回 接風宴衆將聽令 林中鴟一渡長江第二十回 故友託夢崔州平 劉皞受邀校尉府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卅六回 戰於粲俞赫送芳塵 修弋陽舊臣懷劉永第一回 茅屋內負局授法 校尉府小廝稱雄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四十回 叛西陵步闡降晉 臨杜預黃山枕戈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十一回 袁航渡江中敵計 趙統偶遇蜀漢臣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卅八回 黃山津前緣再續 校尉府恩君殯天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十七回 南蠻軍北伐覆沒 林中鴟二渡長江第卅五回 戰合肥袁航暗箭 攻黃山於粲揚帆第卌三回 謀廢立吳皇誅奸佞 奔烏林俞赫展雄威第十四回 合肥營崔鈞獻神計 蠻夷地趙統遇蠻王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第十六回 還黃山劉皞結羣英 過襄陽趙統逢羊祜第十八回 單騎出劉皞尋閆芮 敗檀溪袁航戰徐倪第十八回 單騎出劉皞尋閆芮 敗檀溪袁航戰徐倪第卅四回 兵五路崔鈞奇謀 議江夏周處赤膽第四回 桂樹林中仙人見 富家莊內良弓藏第卅七回 退公孫馬承神威 襲江北俞赫心念第廿二回 妍劍姬尊堂揮淚 蜀七虎義結金蘭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九回 過廬江義救丁奉 往弋陽祝煒增兵第廿九回 周嫿捨身解羣疑 張妍借甲報舊恨第卅三回 返洛陽嬌女惜英雄 軍汝南莽漢嘯老丈第卌一回 徙烏林杜預詢疑 計王府董厥除佞第十九回 戰檀溪二猛刀鞭見 走渡口眷侶遇潘郎第卌四回 妍劍姬奏曲圍杜預 董良士捨命救鄉侯第卅一回 論益害周處造訪 評英雄憲英教侄第卅九回 聽讒言金殿伏刀兵 逆忠語黃山絕情義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十五回 敗何達南蠻出閆芮 降祝煒弋陽退文鴦第六回 接風宴城頭訴心事 除惡將羣雄上黃山第廿三回 弋陽城賢良殞命 林中鴟三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