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

午餐時間過後,亨氏綜合醫院的院長辦公室久違的熱鬧了起來。

“布里斯特小姐呢?”

走進了約翰的辦公室之後,托馬斯稍稍有些意外的問道。

“回去了。”

起身走到了沙發旁邊,約翰招呼着托馬斯坐下笑道:“參觀完醫院,我就讓她坐車回去了……奧斯勒教授呢?”

“呵呵,我在這兒。”

約翰話音剛剛一落,奧斯勒教授便滿臉笑容的走了進來。

見到這位讓人尊敬的內科醫師,約翰連忙站起來又是一番寒暄,三人這纔在沙發上紛紛落座。亨氏綜合醫院目前的三大巨頭,總算是在時隔半年多之後又一次聚首了。

“唔,你的屋子似乎要冷一些。”

坐下之後奧斯勒緊了緊自己的白大褂,然後搖頭笑道:“亨特拉爾先生恐怕還是第一次享受暖氣吧?哈哈,現在我甚至都不願意下班,因爲一回去就必須要忍受夜裡的寒冷,待遇比起住院的病人們可差多了。”

“放心,暖氣肯定會有的!”

親自給兩人倒了一杯水,約翰笑眯眯的說道。

亨氏綜合醫院的情況比較特殊,幾乎很少在美國國內招聘醫師,基本上都來自於歐洲。即使這些人之中美國留學生比較多,終究也很少有紐約本地人,所以從一開始約翰就在醫院附近買下了大片地皮,專門給他們建造所謂的公寓樓。像托馬斯和奧斯勒這樣的級別,約翰會給他們準備足夠舒適的房子,暖氣這東西當然早晚是要安上的。

奧斯勒當然明白約翰的意思,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和托馬斯都還沒有住上所謂的公寓,不過也都去現場看過即將完工的房子。說實話是非常滿意的。至少對於一名內科學教授來說,這樣的住所已經非常體面了。

看着滿面笑容的托馬斯和奧斯勒,約翰的心情十分愉快。

奧斯勒自不必說,這是未來的超級大神,幾乎被美國人捧到了現代醫學之父的位置上。雖然對於這個稱號約翰本人並不是怎麼認同,但是這位大牛引入德國人的教育模式。並且自行發展,把教學、科研和臨牀邊全部結合起來,開創了美國人未來一百多年的高等醫學教育模式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了奧斯勒的加盟,再加上約翰本人超越時代的認知和龐大的資金支持,未來的亨氏醫學院恐怕會比霍普金斯更勝一籌!

至於說托馬斯的話,約翰同樣非常看重。

這個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留下名字的外科醫師,是最早跟隨他的人,雖然個人的開創性極爲有限,但是別忘了亨氏綜合醫院本來就有約翰在。也不需要霍爾斯特德那樣的外科大牛,只需要能夠嚴格遵照他外科理念實施的人就足夠了。而托馬斯自然是最佳的人選,因爲他現在已經毫無保留的完全接受了約翰的外科理念,而且還有着相當出色的執行力和管理能力。

亨氏綜合醫院的院長職位,就是約翰給托馬斯準備的。

不過在看了手下兩員大將幾眼之後,約翰卻突然開口問道:“托馬斯,凱利先生有沒有和你聯繫過,說他大概什麼時候回來?”

“剛剛發過電報。這個月底啓程回國。”

眨了眨眼睛,托馬斯笑得很是開心。點頭道:“而且還有三名年輕的婦產科醫師會和他一起回紐約,婦產科樓的各項設備這個月就能全部到位,十二名護士也快要完成培訓了!”

霍華德?凱利在歐洲逗留的時間,比約翰預期的可長得多,不過對於這額外的時間和金錢花銷約翰卻沒有任何的意見,反而對此極爲支持。這主要是因爲在歐洲停留的這段時間裡。凱利已經幫亨氏綜合醫院挖來了三名婦產科醫師,兩個美國留學生和一個德國人,而且在輸血、婦產科方面凱利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可以說一回來就是一支成熟的婦產科團隊!

這樣的好事兒,托馬斯怎能不樂?

“那就好。那就好。“

聽了托馬斯的回答之後,約翰異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外科不必多說,約翰有信心這裡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之一;內科有了奧斯勒的主持,只要未來持續引進一些留歐的醫師就能迅速發展起來;婦產科有了凱利和三名年輕醫師,框架就算是搭起來了,約翰再出點兒力的話一兩年就能崛起!

基礎的四大科室裡面,剩下的就只有兒科了。

不過兒科約翰就只能碰運氣了,因爲除了大學時代的課程和短時間的輪轉之外,這個專業他了解的很少。反而是婦產科他還略略有些把握,畢竟這年頭最重要的就是生孩子,而順產的重點是消毒和衛生,剖腹產的話也是外科,約翰好歹也曾經在婦產科輪轉過……

講了一下自己對婦產科樓的安排之後,托馬斯的情緒很明顯興奮了起來,接着說道:知道嗎約翰,我們醫院現在的門診量已經穩定在四百人左右了!”

“什麼?四百人?!”

即使早就有了心理準備,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約翰也忍不住心中一驚!

四百人的門診量,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要放在一百年後的中國,四百人的門診量幾乎相當於一個普通縣醫院的水平,這個數字放在1889年的紐約,足以讓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嚇一跳了!

這個數字,真心很了不得!

別看後世京城隨便一家三甲醫院日門診量都有幾千人,最誇張的甚至可能上萬,其他各大城市的大醫院門診量也都有數千人,但是別忘了,那是因爲中國的醫療資源嚴重不均衡的緣故。少部分的城市和少部分醫院集中了全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造成一旦患了大病病人們就只能去這些醫院治療。

但是在這個時代,就是完全兩個概念了。

別看現在的紐約人口遠超後世一個縣城的人口,但是這個時代也有它獨有的特點。舉個不恰當的例子,1889年的紐約有點兒像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城市,大量的移民就像農民工一樣蜂擁而至,而他們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爲了溫飽而奔波,基本上是看不起病的。而真正有錢看得起病的人,也很少會去醫院,更多的是請醫師來家裡診治。

這樣的情況下,竟然達到了四百人的門診量!

看着約翰一副驚詫的樣子,奧斯勒和托馬斯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同時升起了一種叫做滿足的情緒。

誰都知道,這四百人來的有多麼不容易!

當初亨特拉爾先生如同神來之筆的藥物半價策略,讓亨氏綜合醫院的門診量瞬間破百,然後一口氣衝到了兩百人的水平線上。之後雖然半價取消了,但是因爲醫院的名氣已經打響,而且醫院的環境很對那些中產階級和部分富人的胃口,再加上闌尾切除術的技術獨步全國,讓醫院的門診量一直穩定在一個相當不錯的水平上。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去年下半年!

奧斯勒來了,這位已經頗有名望的內科醫師來到了亨氏綜合醫院,擔任內科主任一職,吸引了不少看名氣選擇醫師的病人前來就診;維生素理論來了,亨氏綜合醫院免費收治佝僂病等;白喉抗毒素血清來了,埃爾利希和奧斯勒合作將這種神奇的藥物第一次應用於臨牀,用最短的時間轟動了紐約城,讓亨氏綜合醫院的名聲大噪,幾乎瞬間超越了哥倫比亞學院和紐約內外醫師學院等幾家醫院!

短時間內,醫院的日門診量曾經突破八百人之多!

可惜的是抗毒素血清只能小規模的生產,用來進行臨牀試驗,大規模生產還要等到今年年中的時候,所以幾次登報進行說明之後,門診量又迅速的降了下來。只不過名氣已經打響了的亨氏綜合醫院,吸引來了更多的病人,門診量開始在三百和四百之間浮動,直至穩定在四百左右!

這個數字,不知道讓多少人跌破了眼睛。

就連見多識廣的奧斯勒也是驚訝不已,從當初在歐洲留學到回加拿大,再到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內科教授和費城臨牀醫學會主席,他還從來沒有見到一家醫院發展速度能如此之快!甚至在他的記憶中,好像還沒有哪所醫院的門診量能達到這個水平!

四百人,這個數字耀眼的讓人眩暈!

當然,這個奇蹟幾乎是不可複製的,因爲沒有誰會投入如此巨大的資金去建一所醫院,豪華的如同酒店一樣,也不會有哪個醫院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拿出闌尾切除術、維生素和白喉抗毒素血清等重磅級技術,也沒有哪個醫院敢大手筆的用半價磺胺來招攬病人,甚至除了這裡,還沒有什麼地方能夠在冬天提供如此溫暖舒適的看病和住院環境……

奇蹟之後,是一種必然!

看着因爲這個消息而驚喜不已的約翰?亨特拉爾,奧斯勒深吸了一口氣,不由得再次慶幸自己當初下定決心來到這裡,也對自己現在正在籌備的醫學院越發的期待起來了……(……)

第32章 洛厄爾第36章 急見第33章 完善第55章 旗幟第66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第24章 轉移第35章 開玩笑?第52章 禮物第12章 兩萬美元第22章 授權第7章 哈維?庫欣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5章 顯微鏡第57章 霍夫曼第34章 ABO血型第3章 助教第56章 提前的計劃第17章 宴會第5章 傳奇之路第二十章第22章 龐大工程第25章 電話第35章 捐贈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19章 拼音和簡化字第35章 1897第59章 影響第22章 進修醫師第36章 勃朗寧第30章 規範化第21章 百萬馬克第30章 婚事第57章 我的醫院第12章 兩萬美元第二十章第7章 合作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43章 莫大的榮幸第41章 日薪第7章 征服藍天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11章 發酵第四十六章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18章 開始第6章 下場第39章 焦點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17章 達成合作第二章第12章 干涉第29章 講座第13章 建議第32章 乾杯第18章 卡內基第29章 辦法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3章 電池第10章 計劃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38章 激勵第10章 席勒家族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8章 分院第5章 競爭對手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24章 戰爭第28章 大神第17章 破傷風第34章 懷疑第43章 規矩第2章 八篇論文第10章 殘忍第24章 法語第20章 離去第1章 1891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24章 法語第26章 施瓦茨第38章 激勵第32章 二戰第47章 橡膠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8章 爭議第11章 商品名第59章 歡迎加入第15章 補液第17章 研究生院第四十二章第47章 報價第四十一章第33章 輸血與放血第9章 重啓留美第3章 阻礙第12章 尊貴的客人第72章 請求第45章 心肺復甦第27章 消毒與麻醉
第32章 洛厄爾第36章 急見第33章 完善第55章 旗幟第66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第24章 轉移第35章 開玩笑?第52章 禮物第12章 兩萬美元第22章 授權第7章 哈維?庫欣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5章 顯微鏡第57章 霍夫曼第34章 ABO血型第3章 助教第56章 提前的計劃第17章 宴會第5章 傳奇之路第二十章第22章 龐大工程第25章 電話第35章 捐贈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19章 拼音和簡化字第35章 1897第59章 影響第22章 進修醫師第36章 勃朗寧第30章 規範化第21章 百萬馬克第30章 婚事第57章 我的醫院第12章 兩萬美元第二十章第7章 合作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43章 莫大的榮幸第41章 日薪第7章 征服藍天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11章 發酵第四十六章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18章 開始第6章 下場第39章 焦點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17章 達成合作第二章第12章 干涉第29章 講座第13章 建議第32章 乾杯第18章 卡內基第29章 辦法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3章 電池第10章 計劃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38章 激勵第10章 席勒家族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8章 分院第5章 競爭對手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24章 戰爭第28章 大神第17章 破傷風第34章 懷疑第43章 規矩第2章 八篇論文第10章 殘忍第24章 法語第20章 離去第1章 1891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24章 法語第26章 施瓦茨第38章 激勵第32章 二戰第47章 橡膠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8章 爭議第11章 商品名第59章 歡迎加入第15章 補液第17章 研究生院第四十二章第47章 報價第四十一章第33章 輸血與放血第9章 重啓留美第3章 阻礙第12章 尊貴的客人第72章 請求第45章 心肺復甦第27章 消毒與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