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危機

就在約翰抵達德國的十天之後,伯格曼去世了。

在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一力堅持之下,爲伯格曼教授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幾乎全柏林的外科醫師們都來參加了。作爲柏林大學醫學院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畢業生,同時也是世界外科學界隱隱的領頭羊,亨特拉爾在外科學界的影響力在這次葬禮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葬禮過後,約翰?亨特拉爾先生開始了漫長的隱居生活。

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想要絕對的隱居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從郵輪抵達歐洲的第一天起,無數神秘人物便或明或暗的圍繞在他的周圍!這其中包括德國人、英國人,還有法國人,甚至還有意大利人和俄羅斯人,而同樣在抵達歐洲的第一天,約翰的岳父布里斯特先生就給他派來了一支人數超過三十的保鏢隊伍,把他們夫婦倆嚴密的保護了起來。

從1907年3月到1907年10月初,約翰在柏林待了整整半年。

這半年裡除了醫學界的朋友之外,他幾乎拒絕了所有的邀請,也拒絕了所有的拜訪,一門心思的陪着安娜。兩人或在家裡打球種花,或是前往英法等國進行短途旅行,購置自己喜歡的油畫等藝術品,或是欣賞激烈的足球比賽,度過了難得的一段美妙時光。當然不爲人知的是,在這期間他也曾秘密的接待過幾撥客人,包括德國海軍、英國海軍和克虜伯公司的代表,也有美國駐英和駐德的大使和武官們。

約翰沒有答應什麼,也沒有拒絕什麼。

他知道德國人希望得到密歇根號的技術,希望得到他從法國買來的液壓退進技術,更希望得到合成氨的生產工藝,他也知道英國人除了想得到合成氨工藝之外,還希望他不要和德國人交易,保持中立。他同樣知道在這個時候,雖然歐洲的氣氛還不是那麼緊張,但是火藥味兒已經漸漸濃烈了起來。而作爲一個美國人,這種時候最佳的選擇就是保持中立,因爲無論英法還是德奧,都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美國大亨可以得罪的。

因此在回到美國之前,約翰不會答應任何事情。

而且……

作爲世界最大的無線通信公司老闆,約翰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帶着一部大功率的無線電發報機,隨時隨刻與美國保持着聯繫。因爲他知道,他等待了十幾年,籌備了兩年之久的機會,馬上就要到來了……

……

在漫長的一百多年時間裡面,美國一直都沒有所謂的中央銀行。

因此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美國對銀行業的干預一般都是由一個任來完成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jp摩根,華爾街的皇帝,美國的金融帝王。就連美國政府想要做些什麼,一般也都必須要經過摩根來進行安排,所以哪怕羅斯福敢針對北方證券下手,但是依然必須要批准美國鋼鐵的合併,並且在後來對摩根多次忍讓。

就在1907年年初,摩根動身前往歐洲。

這並不是他離開美國的好時機,因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金融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太好的苗頭,也有人爲此而彙報過。但是摩根認爲問題並沒有那麼大,堅持去歐洲去尋找所謂的“藝術氣息”……

所有的事情,都湊到了一起。

1906年,美國的鐵路公司和保險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股價大跌讓他們承受着巨大的財政壓力,一些經紀公司關閉了,而造成的恐慌也導致了華爾街的財富蒸發了十億美元以上。1907年4月開始,更多的壞消息傳了過來,美國鋼鐵公司宣佈公司收益在減少,摩根想要組建航運托拉斯的構想以失敗告終,法官判決標準石油公司違法,開出了2900萬美元的鉅額罰單;漢堡和阿姆斯特丹的壞消息讓美國的黃金開始流入歐洲……

到了1907年10月,一切的替罪羊出現了。

這個時候,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爲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而當時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大肆舉債,在股市上收購聯合銅業公司(unitedcopper)股票,但是他們的失敗,發了華爾街的大恐慌和關於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的傳言。

沒有中央銀行調控,市場極度投機,信息不暢……

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之後,終於讓這個市場不堪重負。首先是參與收購聯合銅業的信託公司以及幾大銀行開始,傳言讓人們恐慌起來,紛紛擠兌。而其中的一些銀行和信託公司破產,又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銀行紛紛收回貸款,股市暴跌,民衆擠兌,幾家大銀行瀕臨倒閉……

具體的過程和危機形式就不多說了,總之到了10月份的時候,美國的金融市場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急需大量的資金注入!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全美國也只有一個人!

jp摩根,他在最危機的時刻回來了!

10月的某天上午,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登上一輛白馬拉的四輪馬車前往自己位於華爾街23號的辦公室。其時全紐約的人都已在各大報紙的頭版見過摩根的照片,這些報紙稱摩根爲紐約市的大救星。當時與摩根同乘的是他的女婿,事後這個人留下了一段生動的描繪,讓人們得以遙想那天早晨圍繞着這位巨人的氛圍:“在通往下城的一路上,一有人瞥見他(摩根)坐在馬車中就會提醒路人。認識他的警察和馬車伕們一看到他就高喊,‘老頭子來了’、‘大酋長來了’,聽到的人知道他們說的是誰,於是跟着馬車一路跑,只想看一眼摩根。在三一教堂附近,當人羣知道車裡坐的是誰時,立刻讓開道路,跟隨我們走着。他讓人們如此興奮,彷彿走在隊列前面的將軍,正揮師去解救一座被敵人圍困的城市。摩根一直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似乎根本不曾留意興奮的人羣,但顯而易見,他頗爲欣喜……”

在一片歡呼聲中,摩根登上jp摩根公司門前的臺階,然後徑直走進了自己的私人辦公室。

接下來,摩根開始召集他的“部下”們,包括紐約第一國民銀行行長,國民城市銀行行長等大銀行和信託公司的大人物。而在同一時間,連夜與摩根的合夥人進行了會晤之後,已經趕到紐約的美國財政部長宣佈,將會正式支持摩根,並提供2500萬美元以增加流動性……

在這個時候,美國人已經把摩根推向了神壇。

只不過誰也不知道,就在摩根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之後,他那淡然的臉色迅速便沉了下來,坐在舒適的沙發上,雙眼漸漸的眯了起來……(。)

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十章第59章 歡迎加入第10章 席勒家族第35章 無畏第九章第19章 海軍部第37章 清創術第3章 準備第9章 一百美元第2章 搭訕第13章 1913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11章 愛迪生第13章 股份第12章 H&B第12章 說服第5章 援助第17章 科赫第11章 懷疑第8章 分院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19章 電力公司上市第28章 皇帝第24章 刺激徵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37章 抵押第二十一章第3章 徵兆第76章 決定第15章 交易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6章 選科第35章 基石第20章 轉讓股份第十四章第34章 出售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16章 臨牀邊第四十六章第21章 成本第8章 辭呈第23章 最後第10章 老友第36章 轉讓第48章 重磅交易第6章 前夜第38章 好久不見第53章 離去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16章 又見卡內基第二十三章第29章 興奮第14章 開端第20章 回信第31章 管不管?第26章 撈一筆第32章 贈送第18章 到訪第62章 屍體第53章 買畫第30章 扭轉第26章 拒絕第18章 滿意第54章 安排第47章 轟動第52章 霍普金斯第五十三章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5章 確定第19章 慘劇第5章 援助第21章 實驗第35章 無畏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三十六章第1章 投產第三十七章第43章 擺出來第3章 阻礙第19章 恫嚇第30章 規範化第32章 贈送第三十五章第25章 換個思路第39章 襲擊第27章 賺錢了第20章 壓痛第6章 佛萊克斯納-亨特拉爾報告第63章 巴爾的摩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三十八章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20章 世博會第23章 兩位大佬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18章 東方第8章 臨時邀請第59章 影響
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十章第59章 歡迎加入第10章 席勒家族第35章 無畏第九章第19章 海軍部第37章 清創術第3章 準備第9章 一百美元第2章 搭訕第13章 1913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11章 愛迪生第13章 股份第12章 H&B第12章 說服第5章 援助第17章 科赫第11章 懷疑第8章 分院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19章 電力公司上市第28章 皇帝第24章 刺激徵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37章 抵押第二十一章第3章 徵兆第76章 決定第15章 交易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6章 選科第35章 基石第20章 轉讓股份第十四章第34章 出售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16章 臨牀邊第四十六章第21章 成本第8章 辭呈第23章 最後第10章 老友第36章 轉讓第48章 重磅交易第6章 前夜第38章 好久不見第53章 離去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16章 又見卡內基第二十三章第29章 興奮第14章 開端第20章 回信第31章 管不管?第26章 撈一筆第32章 贈送第18章 到訪第62章 屍體第53章 買畫第30章 扭轉第26章 拒絕第18章 滿意第54章 安排第47章 轟動第52章 霍普金斯第五十三章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5章 確定第19章 慘劇第5章 援助第21章 實驗第35章 無畏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三十六章第1章 投產第三十七章第43章 擺出來第3章 阻礙第19章 恫嚇第30章 規範化第32章 贈送第三十五章第25章 換個思路第39章 襲擊第27章 賺錢了第20章 壓痛第6章 佛萊克斯納-亨特拉爾報告第63章 巴爾的摩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三十八章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20章 世博會第23章 兩位大佬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18章 東方第8章 臨時邀請第59章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