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來客(2)

盛樂郝有些驚訝。

他看到東瑗眼裡的溫柔,語氣很真誠,想了想,才輕聲道:“先生說,修身養性,克己復禮。國士當有風骨,居有所親,富有所與,達有所舉,窮有所不爲,貧有所不取。先修身,而後纔是立言、立德、立功。”

東瑗眼眸的瀲灩笑意越發濃郁,道:“對,國士當有風骨,而君子何以克己?”

盛樂郝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嫡母想說什麼,聲音越發從容,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盛樂鈺和盛樂芸見哥哥出口成章,都微帶羨慕看着他。

盛樂郝說完,看了眼盛樂鈺。

盛樂鈺就揚起粉嘟嘟的小臉問:“大哥,鈺哥兒也要去念書……”

東瑗笑道:“鈺哥兒明年就要去外院唸書了,到時跟大哥一樣的好學問。你可知道方纔大哥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盛樂鈺很老實的搖搖頭,纏着東瑗的胳膊,往她身上攀,甜甜笑着問:“母親,鈺哥兒沒有唸書,聽不懂……”

東瑗笑,把非禮勿視等句子用白話粗略解釋了一遍。

然後問盛樂鈺:“鈺哥兒說說,是什麼意思?”

盛樂鈺還是一頭霧水。

一旁的盛樂芸試探着道:“鈺哥兒,你方纔偷聽祖父發火,非君子所爲。那樣不好……”

盛樂鈺猛然睜大了眼睛,求證般望着東瑗。

東瑗就輕輕頷首,誇盛樂芸說得對。

盛樂芸有些彆扭的表情就舒了舒,垂首淡笑。

“那……”盛樂鈺慌亂起來,“那我是不是不能做狀元郎了?”

說着,快要哭出來。

東瑗忍不住笑起來。

盛樂郝和盛樂芸也被盛樂鈺的表情逗樂了,兄妹二人抿脣。

東瑗將他摟住,笑着道:“鈺哥兒只是聽了一次,下次改了就好。這次沒關係……”

盛樂鈺忙問:“那我以後不再偷聽旁人說話。我是不是還能做狀元郎?”語氣很急迫。

東瑗很肯定的頷首:“是啊。”

盛樂鈺卻好似不怎麼相信,扭頭去看盛樂郝。

盛樂郝忍着笑:“鈺哥兒以後聽母親的話,孝順母親,不偷聽旁人說話。長大了就是狀元郎。”

盛樂鈺這才放心,點頭如搗蒜:“我不再聽旁人說話,我孝順母親。”

一旁的薔薇見盛樂鈺攀在東瑗身上,一直提心吊膽,此刻纔敢上前抱盛樂鈺,笑道:“二少爺,奶奶累了。奴婢抱您下來,好嗎?”

盛樂鈺忙說好,就着薔薇手下來。

東瑗眼底有了些倦意,就讓他們三人各自回屋。

兄妹三人從靜攝院出來,跟着盛樂郝的小廝煙雨就迎了上來。

盛樂芸和盛樂鈺住在內院,各自有奶孃跟着。

同盛樂鈺和盛樂芸告別,盛樂郝帶着小廝煙雨往外院去。

盛樂鈺在背後喊他大哥。

“大哥,我去你院子裡玩兒。”盛樂鈺甩開盛樂芸的手。邁着小步跑向盛樂郝。

他不等盛樂郝答應,就牽了盛樂郝的手拉他走。

跟着盛樂鈺的乳孃蘇媽媽忙上前,半蹲下身子對盛樂鈺道:“二少爺。您要去外院玩,也應該先稟了夫人。要不然,夫人該擔心了。”

盛樂芸也勸:“鈺哥兒,大哥要念書,我們改日再去。”

盛樂鈺卻不依,纏着盛樂郝的胳膊,將頭往盛樂郝身上藏:“我要去大哥的院子,我要跟大哥唸書……”

他年紀尚小,不知唸書的辛苦,只是見盛樂郝出口成章。豔羨不已。

盛樂郝哭笑不得。

蘇媽媽、盛樂芸和盛樂芸的乳孃戴媽媽都在旁邊勸,盛樂鈺就是不依不饒。

盛樂郝只得道:“……我領了他去給祖母問安,再問問祖母吧。”

盛樂芸卻眉頭蹙了蹙,攔住盛樂郝:“大哥,祖父提早回了內院,在元陽閣呢。方纔我和二弟去請安的時候。香薷沒讓我們進去……”

就是說,盛昌侯和盛夫人有私密話說,旁人不能去打擾。

盛樂鈺又粘得緊,盛樂郝沒法子,只得帶了他去。

盛樂芸一向對年幼的盛樂鈺多有照顧,便也跟着去了。

於是盛樂芸和盛樂鈺兩人的乳孃、丫鬟全部跟着,一行人一起去了盛樂郝的院子。

孩子們走後,東瑗努力平復的心情又涌動起來。

是不是盛修頤出了事?

碧秋回來說的那個陌生男子,是不是盛修頤派回來的人?

想着,心就火燒火燎起來,恨不能立馬去盛夫人的元陽閣問問情況。

可是剛剛盛樂鈺說,盛昌侯在元陽閣,而且在發火。況且康媽媽跟盛夫人稟告情況的時候,給盛夫人使眼色把東瑗支開。

不想讓她知道的意思。

盛昌侯還在火頭上,東瑗不想去觸黴頭。

她斜倚着彈墨重錦大引枕,闔眼假寐。

薔薇以爲她累了,就給她搭了件薄裘,怕她着涼。

東瑗也懶得睜眼,獨自想着心事。

自鳴鐘響起,薔薇喊她起身,去給盛夫人請安。

換了件月白色折枝海棠紋褙子,東瑗扶着薔薇的手,有一個小丫鬟跟着她們,去了盛夫人的元陽閣。

她進屋,看到滿屋子的人。

盛昌侯臉緊繃着,神色很不好看;盛夫人努力陪着笑;三爺盛修沐坐在沿炕一排的太師椅上。

他的上首,坐在一個穿青石色繭綢直裰的男子。

東瑗心裡一動,是碧秋回來說的那人嗎?

難道真是盛修頤派回來的人……

她腳步突然虛了一下。

她給盛夫人和盛昌侯行禮,然後給三爺行禮。

三爺還禮,就指着那青衣男子對東瑗道:“大嫂,這是老家的大堂兄,今天才從徽州來。”

是徽州老家來的人?

東瑗心裡提着的那口氣就緩緩落下去,不是盛修頤的壞消息就好。

她也來不及打量那位大堂兄,就屈膝給他行禮。

這位大堂兄給東瑗還禮。

落座的時候,東瑗看了他一眼。眉宇間和盛昌侯好似有兩三分相似,只是面容帶苦。看不出探親的喜悅。

等東瑗落座,屋子裡又恢復了寧靜,誰都不說話。

盛夫人只好沒話找話,說下午東瑗送來的桂花糕很好吃。很合胃口,問她是怎麼做的。

東瑗笑道:“院裡的桂花開了,就摘了新鮮的。羅媽媽做的,她做了一手好糕點。”

盛夫人笑道:“我年紀大了,也愛些這般好克化的糕點。回頭讓羅媽媽教教我這邊的廚子……”

東瑗道是。

然後,又是一陣沉默。

盛夫人只好又道:“阿瑗,你先回去吧。天黑了路上不好走。你又是雙身子的人。”

東瑗感覺到了這個“堂兄”的不同尋常,氣氛壓抑得她難受。不是盛修頤的壞消息,她的心放了下來,也不願意多待。

盛夫人開口讓她先回去,她巴不得,忙起身給盛昌侯和盛夫人、三爺和大堂兄行禮,退了出去。

盛家在老家的人?

除了康媽媽,家裡的傭人全都是上京後買的。想打聽也打聽不出來。且事不關己,東瑗就腳步微緩,回了靜攝院。

盛修頤走了這麼久。只有一封書信。

從此就音信全無。

次日吃了早飯再去給盛夫人請安,閒聊時東瑗就問起那位大堂兄來做什麼。

“辰哥兒上京辦些私事,順便過府來瞧瞧我們。”盛夫人笑着對東瑗道,“大伯走了好些年,徽州離京都又遠,他們平常不怎麼來。”

東瑗笑了笑。

她聽到盛夫人叫那位大堂兄爲辰哥兒,推測他的全名應該叫盛修辰。

盛昌侯盛文暉有兩個親弟弟,二叔父叫盛文明,在京都做個小吏;三叔父盛文清,是個斯文的讀書人。不曾入仕,都住在京都,離盛昌侯府不遠。

沒聽說盛文暉還有大哥。

“我都沒聽說過徽州還有個大伯……”東瑗見盛夫人說起大伯家神色就微微黯了黯,不敢深問,只得隨便寒暄一句,準備尋個話頭把這話岔過去。

盛夫人卻說:“大伯是侯爺的庶兄。沒了十幾年。他子嗣單薄,只有個辰哥兒在你大伯母跟前伺候。你大伯母姓程,是徽州當地人,不肯離鄉,所以沒跟我們上京都來。留在老家看守宅子。”

東瑗哦了聲。

日子平靜裡過了兩個月,盛京進入了冬月。

冬月初九這日,東瑗在案几的書上畫了個圈。

盛修頤西北之行已經整整五個月。倘若事情辦妥,他現在開始啓程回京,也許能趕上東瑗孩子出世。

她已經七個月的身子了。

倘若不能,便要錯過了。

這日的天氣陰霾得駭人,黑雲四壓,寒風似刀子般割在臉上。

天氣轉冷後,盛夫人讓她每日有空就去元陽閣坐坐,免了早晚請安。怕天黑路滑,她傷了身子。

東瑗也應允了。不管颳風下雨,每日巳初都要去盛夫人那裡坐坐。

盛夫人嗔怪她。

她就說悶得慌,想和娘說說話。她很堅持,盛夫人也由着她,只是吩咐多派幾個丫鬟婆子陪着。

冬月初九這日去了元陽閣,盛夫人正在叮囑兩個小丫鬟收拾包袱。

“娘,爹爹要出門嗎?”東瑗給盛夫人行禮後,看到炕上的包袱裡裹着男式的裘襖,就問盛夫人。

盛夫人神色哀婉:“不是,沐哥兒要出門。你徽州的大伯母沒了。頤哥兒和侯爺都不能回去,讓沐哥兒回去送送她。”

三爺盛修沐有差事的。

而二爺盛修海上次因爲袁家小姐的事被打了一頓後,一直“臥牀”,差事不做了,賦閒在家。

“二爺也去嗎?”東瑗問。

盛夫人微頓,嘆了口氣才道:“海哥兒受了些風寒,不能趕路,才讓沐哥兒去的。”

第二更了,繼續求保底粉紅

O(∩_∩)O~姐妹們投下粉紅,或許今天會有驚喜喲~~~

第24節 裝病第8節 丟失玉佩第204節 心念(3)第19節 契闊第86節 壽宴(3)第159節 前兆第186節 悍婦第80節 回門(1)第223節 和睦第199節 恭賀(1)第246節 請歸(1)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47節 拒婚第107節 打架(1)第257節 喜訊(3)第257節 喜訊(3)第94節 感動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8節 丟失玉佩第178節 護子(2)第78節 付出第242節 落紅(1)第105節 承諾第84節 壽宴(1)第216節 私情(1)第200節 恭賀(2)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207節 拒絕(3)第119節 拒絕第51節 祈福(1)第187節 恩典第210節 進宮(1)第165節 絆住第11節 風波前兆第10節 故人他行第189節 說媒(2)第4節 親事待定第174節 風波(2)第237節 外室第256節 喜訊(2)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52節 救人(1)第212節 進宮(3)第195節 斥退第198節 補償(2)第80節 回門(1)第225節 巧舌(1)第196節 賞賜第173節 風波(1)第247節 請歸(2)第221節 通房(2)第61節 義女(1)第63節 陪嫁(1)第141節 還珠(1)第78節 付出第104節 反常(2)第225節 巧舌(1)第16節 放丫鬟第205節 拒絕(1)第194節 升官第181節 殞落第116節 臨行前一夜第2節 最受寵愛第187節 恩典第191節 生氣(2)第54節 祈福(4)第182節 要聽話第234節 變故(1)第10節 故人他行第194節 升官第103節 反常(1)第164節 決定第56節 祈福(6)第8節 丟失玉佩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89節 說媒(2)第236節 國喪第30節 教習第61節 義女(1)第133節 團聚2第201節 車禍第78節 付出第191節 生氣(2)第125節 禮物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1節 臘梅傲雪第156節 選擇(2)第185節 陪同第157節 告誡第79節 維護第243節 落紅(2)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05節 拒絕(1)第125節 禮物第149節 消災(2)第64節 陪嫁(2)第126節 歸期(1)第216節 私情(1)第233節 不喜
第24節 裝病第8節 丟失玉佩第204節 心念(3)第19節 契闊第86節 壽宴(3)第159節 前兆第186節 悍婦第80節 回門(1)第223節 和睦第199節 恭賀(1)第246節 請歸(1)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47節 拒婚第107節 打架(1)第257節 喜訊(3)第257節 喜訊(3)第94節 感動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8節 丟失玉佩第178節 護子(2)第78節 付出第242節 落紅(1)第105節 承諾第84節 壽宴(1)第216節 私情(1)第200節 恭賀(2)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207節 拒絕(3)第119節 拒絕第51節 祈福(1)第187節 恩典第210節 進宮(1)第165節 絆住第11節 風波前兆第10節 故人他行第189節 說媒(2)第4節 親事待定第174節 風波(2)第237節 外室第256節 喜訊(2)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52節 救人(1)第212節 進宮(3)第195節 斥退第198節 補償(2)第80節 回門(1)第225節 巧舌(1)第196節 賞賜第173節 風波(1)第247節 請歸(2)第221節 通房(2)第61節 義女(1)第63節 陪嫁(1)第141節 還珠(1)第78節 付出第104節 反常(2)第225節 巧舌(1)第16節 放丫鬟第205節 拒絕(1)第194節 升官第181節 殞落第116節 臨行前一夜第2節 最受寵愛第187節 恩典第191節 生氣(2)第54節 祈福(4)第182節 要聽話第234節 變故(1)第10節 故人他行第194節 升官第103節 反常(1)第164節 決定第56節 祈福(6)第8節 丟失玉佩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89節 說媒(2)第236節 國喪第30節 教習第61節 義女(1)第133節 團聚2第201節 車禍第78節 付出第191節 生氣(2)第125節 禮物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1節 臘梅傲雪第156節 選擇(2)第185節 陪同第157節 告誡第79節 維護第243節 落紅(2)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05節 拒絕(1)第125節 禮物第149節 消災(2)第64節 陪嫁(2)第126節 歸期(1)第216節 私情(1)第233節 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