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舟駕車回到綠地康城,保險公司郵寄的車險保單也到了,簽收之後,他把給家人買好的禮物搬到帕梅上,發動車子出發。
他老家是江東省臨州市下轄的一個農村,屬於江北地區,距離申海市550公里,駕車差不多要六七個小時。
徐舟並沒有給家裡打電話告知今天回家,想要給他們個驚喜。自從讀大學以來,因爲假期要打工,他還沒有回過家呢,整整一年時間,沒有見到親人的面,如今,終於可以衣錦還鄉,享受下天倫之樂了。
徐舟歸心似箭,上了高速之後,速度瞬間就飈了起來,這輛車動力強勁,很輕易就超過120KM的限速,他還要時時刻刻注意控制。三段式尾翼在速度超過90KM的時候自然升起,如同變形金剛變身,科幻範兒十足。
徐舟童心大起,打開KULL排氣開關,排炮回火的“突突突突”聲浪在高速路上炸響,一路蛇形穿梭,連續地超車,引得周圍車輛紛紛側目,本身這輛車的品牌逼格和靚麗的外型就容易吸引眼球,再加上徐舟神乎其神的車技,更是引得老司機們豔羨不已。
大師級的操控,應付高速這種相對簡單的路況,遊刃有餘,而且今天路上的車輛並不算多,更給了這輛車展現實力的空間。帕梅一路風馳電掣,向着目的地進發。
江東省臨州市石樓鎮西街村,臨湖而居,因爲本地盛產銀杏樹,所以經濟作物以銀杏爲主,家家戶戶都種植銀杏樹,自然環境優美,有“天下銀杏第一園”之美譽。
西街村是臨湖而居的,因爲湖的形狀像銀杏的果實,而且當地又盛產銀杏,所以命名爲銀杏湖。雖然面積不算大,但因爲上游河水沒經過工業污染,所以湖水清澈,姿容秀美。
前些年由於建築行業的大發展,銀杏湖上游河流的沙子大量開採,自然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如今臨州市政府響應國家號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以放棄了涸澤而漁的發展模式,轉而大力推廣綠色旅遊業。以銀杏湖,艾澤山,以及大規模銀杏種植園,萬畝果園爲主的綠色旅遊產業鏈,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
西街村原本是一個交通不便,遠離鎮區的村子,因爲政策風向的改變,一躍成爲香餑餑了。
俗語說,要想富,先修路,因爲銀杏湖屬於中心景區,所以政府早就出資給西街村修了一條寬闊的水泥路,可以直通國道和高速,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也方便外地遊客來景區遊玩。
然而,在利益面前,總有些人敢於踐踏一切。
爲了保護景區,政府已經明令禁止到上游的河灘採砂,但執行起來卻千難萬難。那些有關係的沙場老闆,還是明裡暗裡地開採。最氣人的是,他們運輸沙子的貨車,每次都從西街村那條水泥路通過。剛從河裡開採出來的溼沙子超載裝車,其重量遠遠超過水泥路的承受範圍,一來二去,就把好好的路軋壞了,再加上滲漏出來的沙水攪和,好好的一條水泥路,成了泥漿滿地,坑坑窪窪的爛泥路。
村民和沙場的人發生過好多次衝突,想阻攔他們通過,但由於人心不齊,基本沒什麼效果。
徐舟的父親徐寶城,性烈如火,嫉惡如仇,再加上年輕時當過兵,身上有一股英雄氣概,人稱“徐大俠”,徐舟身上那幾分匪氣,能動手絕不瞎逼逼的特質,絕對是遺傳自父親。
但是,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很難生存的。就因爲他脾性爆烈,嫉惡如仇,眼裡揉不進半點沙子,所以做什麼工作都跟上司處不好,做生意更是沒半點天分,賣啥東西,看到可憐的老人家都能直接送給人。最後只能靠出賣點力氣,到工地打點零工什麼的,掙點辛苦錢。這也是徐家爲什麼一直貧寒的主要原因。
徐寶城一直是村裡護路的主力軍,每次衝突都是他身先士卒,奈何村民們不團結,他孤軍作戰,也敵不過沙場老闆養的打手。
今天,又有兩輛渣土車裝滿沙子從這條路經過,剛從田裡鋤草回來的徐寶城火冒三丈,舉着鋤頭就把人家攔住了。那兩名司機自然也不含糊,下車就跟徐寶城廝打在一起,老徐四十八九歲,正值年富力強,又有當兵時練出來的底子,打起架來絲毫不怵兩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只見他揮舞鋤頭,上下翻飛,左一式蛟龍入海,右一式靈蛇出洞,把兩個手持鐵棍的小夥子逼得像大馬猴一樣上躥下跳。
時間久了,老徐一時失手,一鋤頭就把其中一個小夥子腦袋打傷了。
小夥子滿頭是血,躺在地上不起來。沙場老闆和小夥子的家屬都趕過來了,圍着徐寶城不依不饒,非要討個說法。
全村的人把徐寶城圍起來,生怕他捱打。雖然村民們心裡各有一本帳,平時也不團結,但徐寶城爲村裡出頭才遭的禍事,這個大家心裡還是有數的,所以他們也拿出了該有的態度。
徐母趙文慧和小女兒徐亭,被受傷小夥子家的女眷推來搡去,連連辱罵。那些潑婦們罵的都是最粗俗最惡毒的鄉間俚語,趙文慧和徐亭都不會罵人,還了幾句嘴,發現這幫潑婦實在沒法講道理,只能保持沉默,任由人家罵。
王半億名叫王建設,做包工頭起家,後來生意做大,涉足建材行業,二十年來積累了不少身家,傳說中資產有五千萬之多,所以外號王半億。不管這個數字是不是有點浮誇,但他是西街村的首富無疑,在十里八村的很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