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福運來飯莊

秦二狗聽了通訊員的話,興奮的說道:“我親自出城看一看,城頭的部隊不要懈怠,繼續戒備……”

他說完就來到城下,此時城門已經被打開了,但是城頭和城門處的幾個機槍陣地,卻沒有絲毫鬆懈,依然槍彈上膛,隨時準備開火。

秦二狗剛一出城門,就見遠處馬隊一名騎兵奔出了隊列,來到了他的面前。馬上的騎兵是一名士官,他看到秦二狗的軍銜,連忙從戰馬上跳下來,衝秦二狗敬禮。

“少校同志,西北野戰軍新建騎兵第三師二旅三營,奉命趕到臨清州。”

秦二狗回了個軍禮,然後看了眼滿頭大汗的士官,笑着道:“兄弟們一路辛苦了,大夥進城吧,我這就讓部隊安排食宿。”

“是……”

那名騎兵士官大聲的喊完,就上馬回到了遠處的馬隊。不一會兒,幾百名遠東騎兵和千餘匹戰馬呼嘯着衝進了臨清州城。

騎兵營的營長叫胡成,他來到城門處,翻身下馬和秦二狗握手道:“兄弟,你看着可面善啊,也是西北軍的吧。”

“老哥,我是西北軍野戰一師的,你們這一路辛苦,我已經命令了下去,爲大夥準備了熱水和飯菜,讓戰士們好好的燙燙腳,洗簌一番,然後吃一口熱乎的飯菜。”

胡成聽了秦二狗的話,哈哈大笑道:“哈哈……還得是西北軍的兄弟啊,辦事就是貼心。我替兄弟們謝謝了。”

幾百名騎兵的到來,讓臨清州兵力緊張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也使得臨清州的遠東軍有了一支強大的機動力量。

中午的時候,南方兵團的一個海外營,也趕到了臨清州。官兵們沒有戰馬,接到命令只能一路急行軍,跑了兩三天終於來到了臨清城的城下。至此,遠東軍在臨清城的主力部隊已經達到了將近一個團,人數近兩千人。

三個營的主力部隊,再加上部分武裝警察部隊和火槍民兵部隊,臨時組建了臨清守備區。騎兵營的營長鬍成,因爲是三個營長中最資深的幹部,所以由他擔任臨清守備區的司令員。

胡成出身於遼東野戰師,是最早跟隨李明去河套的第一批軍事幹部。因爲善於騎馬,後來被抽調到第一批兩個新建騎兵師中擔任連長,參加過西北軍騎兵部隊的幾乎所有戰役。

因爲臨清州城的兵力薄弱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胡成和秦二狗等人經過研究,決定要做些什麼。首先就是簡單的與城內外的百姓進行初步接觸,畢竟如今臨清州城內冷冷清清宛若死城一般。

當初爲了震懾當地勢力,不得不採取鐵血政策。但是現在情況變了,畢竟遠東要儘快入主中原,在當地百姓心目中樹立遠東軍的光輝形象,也是當務之急。

這也是遠東軍委會政治部,在戰役發動之前,三令五申不斷要求的。如今臨清州城因爲遠東軍的鐵血手段,使得城內城外秩序井然。

而且目前兵力充足,武備強大。臨清守備區也該想辦法緩解當地的緊張局勢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嘗試與當地的老百姓進行接觸,儘可能消除前段時間,遠東軍在他們心中造成的鐵血形象。

明代臨清城市人口有三部分,一部分是編戶平民,一部分是“遊宦僑商”,還有一部分是

臨清衛軍戶。

其中臨清州編戶爲三十二里,城內城外的編戶百姓近三萬人,各地的遊宦僑商也居於臨清州城內,人數與編戶人口數倍於編戶居民。明代在臨清州設總兵官,臨清州衛所大約有軍戶五千餘人,加上軍屬、親戚等也要數萬人。

再加上臨清處在南北大運河沿岸,綰轂南北,南連徐、淮,北通天津、北京,商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所以各地來此謀生的底層百姓數量龐大。

所以新城、舊城有着大批的商業流動人口是臨清固定人口的十倍之多,而且漕運、商務、稅關事務繁巨的商埠,當然也有大量的官吏、縉紳。

崇禎年《總監各路太監高起潛題本》中說:“總計臨城周匝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無論南北貨財,即紳士商民,近百萬口”。雖說傳說中的百萬人口有些誇大,但是最少三五十萬總是有的。

臨清州城除了大批的倉庫,最多的就是成排的鋪子了。當然最多的還是糧倉糧店,城內除衙署、學宮等官方建築外,糧倉幾乎佔去了四分之一地面。

承擔漕糧運輸與商船來往重任的運河、衛河,穿新城蜿蜒而過,河道在城內交匯,沿河兩岸,密佈碼頭和集市。城內糧食市場達六七處,年交易量達五百至一千萬石之多。

臨清城內店鋪總數至少在五六百家以上,如果加上各類手工作坊、市集流動攤販等等,極盛時期城內大小商戶應該有數千家。其中牙行、典當、邸店和銀莊等商業中轉機構的鋪面,還有飯莊、酒店、賭%場、客棧、妓%院等各類服務業鋪子。

臨清州城還是江北最大的布匹絲綢貿易中心,有着近百家布店、綢緞店。從運河運來的南方茶葉船,也大都在次停泊交易,北方的大茶商很多都在此地收茶販賣到北方各地。

臨清州手工業也極其發達,紡織、鍊鐵、印刷、陶瓷和造船等手工作坊非常多,藉助繁華的運河經濟,使得臨清州的商品運銷全大明。

城外碼頭有一間福運來飯莊,說是飯莊,其實就是碼頭上衆多腳伕、車伕和船工平日裡吃飯的地方。因爲福運來的吃食素來實惠,量大、便宜還管飽,所以一直生意生隆,從早到晚人流不斷,雖說利潤不大,但是也能賺一些個辛苦錢。

福運來飯莊的老闆是本地人,名叫何本生。本身沒什麼背景,所以每月都要被當地的黑惡勢力,以及官府衙門的胥吏剋扣不少銀子

好在這樣的店鋪雖然看着火爆,但各路勢力也知道這樣的買賣都是薄利多銷,賺的是辛苦錢,所以吞併店鋪的沒什麼意思,不如每月來收些銀子來的實在,也省心。

這些天原本生意火爆福運來飯莊,因爲遠東軍佔據了臨清州城,並控制了京杭大運河。也使得福運來飯莊瞬間沒了生意。(。)

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716章 集結(三)第1336章 視察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80章 強硬第780章 日本(二十四)第1087章 南非(二)第1280章 帝王后事第1452章 發飆第19章 戰備倉庫第1094章 準備(四)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345章 山陝災民第720章 朝鮮戰役(二)第1251章 棚戶區第604章 我只要最好的第153章 炮擊第1252章 劉二噶第939章 回到海參崴(五)第1073章 掃蕩(二)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第1460章 戰前的和諧場面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766章 日本(十)第1053章 遠東到底來自哪裡第1449章 僅憑勇敢是不夠的第1504章 真主保佑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1026章 哈薩克汗國第193章 薩嘎禮第265章 就當我們宣戰好了第883章 我們有糧食了第1372章 你是不是燒糊塗了第385章 翠花,上酸菜第1638章 沐王府的財富第557章 戰利品分配標準第980章 春耕第1416章 開發東歐的設想(二)第1331章 一刀砍死和小刀割肉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155章 小嫂子第1014章 物流(二)第1167章 花銀第938章 回到海參崴(四)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107章 荷蘭水手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389章 清剿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1312章 農林部的規劃(二)第132章 養殖基地第478章 出了事情我負責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1077章 難纏的韃靼人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980章 春耕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第1176章 老羅,你放心第1343章 流賊和兵痞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550章 草原亂了第1303章 整編第73章 你是中國人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381章 大戰即將來臨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455章 他們到底是誰第133章 勞工管理制度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3章 交易第87章 風帆船第1001章 哥薩克來了第859章 寧夏鎮(五)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274章 速度一定要快、要猛第1041章 李少傑的想法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736章 山西(五)第964章 東南移民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1288章 打錯了算盤第3章 交易第783章 日本(二十七)第183章 宋家莊第172章 我們還是要人第869章 東路軍第233章 這糧不是那麼好吃的第457章 遭遇戰第68章 民事委員會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1253章 你們歸老子管了第411章 煽動仇恨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395章 嚴格管理第432章 就別怪公司不講究了第1254章 十天集訓第362章 西部開發區管委會第1084章 熱情的牧民
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716章 集結(三)第1336章 視察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80章 強硬第780章 日本(二十四)第1087章 南非(二)第1280章 帝王后事第1452章 發飆第19章 戰備倉庫第1094章 準備(四)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345章 山陝災民第720章 朝鮮戰役(二)第1251章 棚戶區第604章 我只要最好的第153章 炮擊第1252章 劉二噶第939章 回到海參崴(五)第1073章 掃蕩(二)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第1460章 戰前的和諧場面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766章 日本(十)第1053章 遠東到底來自哪裡第1449章 僅憑勇敢是不夠的第1504章 真主保佑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1026章 哈薩克汗國第193章 薩嘎禮第265章 就當我們宣戰好了第883章 我們有糧食了第1372章 你是不是燒糊塗了第385章 翠花,上酸菜第1638章 沐王府的財富第557章 戰利品分配標準第980章 春耕第1416章 開發東歐的設想(二)第1331章 一刀砍死和小刀割肉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155章 小嫂子第1014章 物流(二)第1167章 花銀第938章 回到海參崴(四)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107章 荷蘭水手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389章 清剿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1312章 農林部的規劃(二)第132章 養殖基地第478章 出了事情我負責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1077章 難纏的韃靼人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980章 春耕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第1176章 老羅,你放心第1343章 流賊和兵痞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550章 草原亂了第1303章 整編第73章 你是中國人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381章 大戰即將來臨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455章 他們到底是誰第133章 勞工管理制度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3章 交易第87章 風帆船第1001章 哥薩克來了第859章 寧夏鎮(五)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274章 速度一定要快、要猛第1041章 李少傑的想法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736章 山西(五)第964章 東南移民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1288章 打錯了算盤第3章 交易第783章 日本(二十七)第183章 宋家莊第172章 我們還是要人第869章 東路軍第233章 這糧不是那麼好吃的第457章 遭遇戰第68章 民事委員會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1253章 你們歸老子管了第411章 煽動仇恨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395章 嚴格管理第432章 就別怪公司不講究了第1254章 十天集訓第362章 西部開發區管委會第1084章 熱情的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