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

周林聽了李明的話,並沒有振奮的表情,而是苦笑着道:“哪有你們想的那名簡單,沒有現代機械的支持,想要挖渠就得靠龐大的人力來完成。雖然我們可以趁着崇禎大旱在期間,從山陝地區收攏流民。但是我們哪來的糧食啊,公司現在正值困難時期,也無法給我們大力的支援。

如果也像呂梁山根據地農業,只收攏幾萬流民,根本無濟於事。我們連基本的糧食問題都解決不了,怎麼可能養活得了那麼多的流民。如果沒有人,河套罐區就撿不起來。就是建成清末古灌區那種規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許幾十年毫無進展都是可能的,任重道遠啊。”

旁邊的王耀武笑着道:“老周,你可能還不知道吧。現在歸化城到包頭、巴彥淖爾地區,因爲大量的明朝漢人逃出長城,租賃蒙古人的土地開荒種田,我們在歸化城就繳獲了大批的糧食,而且周圍很多蒙古人的部落,都存了很多糧食。

土默川到巴彥淖爾光是漢人就有數萬,再加上各個部落內的漢人農奴,五六萬人還是能湊出來的。而且這裡已經開墾的耕地也不少,這裡的基礎挺好,各方面的條件可要比呂梁山根據地要強太多了,你們就放手幹吧。對了,司令員,我覺得歸化城這裡不錯,乾脆西部軍區司令部就在這裡得了。“

李明搖了搖頭,笑着道:“這麼大的事情,要經過軍委會全體常委的決議通過,並上報董事局委員會批准。這個以後再說,我們還是繼續研究河套根據地下一步的工作吧。”

他說完又看向旁邊的周林,笑着道:“周林,你也別灰心。呂梁山根據地的條件那麼艱苦,我們不也一樣挺過來了。我覺得吧……你現在之所以這麼消極,主要還是你自己的原因。你心裡一直裝着現代社會河套灌區的藍圖,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我們現在已經控制了歸化城、包頭和巴彥淖爾的廣大地區。而且正趕上大明北方數省連年旱災,可以山陝地區收攏大批的流民,組織他們在河套地區屯墾。我們現在是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至於糧食問題,我相信通過我們得努力,最後還是能夠解決的。

河套根據地對我們遠東有着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公司以後無論北上還是西進,都需要一個前進基地做支撐,而河套根據地正好符合公司的各方面要求。就算以後公司揮師中原,河套根據地依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必須在幾年之內,將河套基地建設好,不但要做到糧食自給自足,還要爲公司未來的北上計劃、西進計劃,以及南下中原,提供全方位的後勤保障。同志們,壓在我們身上的擔子很重啊。我希望大家能拿出我們再呂梁山根據地那時候的幹勁兒來,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河套根據地的工作做好。”

宋濤聽了李明的話,笑着道:“那我們以後是不是也會組建西北野戰軍,畢竟軍委會今後幾年將逐步實施的北上計劃和西進計劃,總不能總是從遼東方面抽調部隊吧。”

王耀武一聽也興奮的說道:“司令員,老宋說的有道理,以軍委會目前的情況,組建西北和東北兩支野戰軍,還是比較合理的配置。”

李明想了下道:“我和老高倒是就這個問題,專門在一起探討過。目前公司進入大明的時機還不成熟,但我們遠東卻不能因此停下擴張的腳步。其中北上計劃第三階段,就將橫掃漠北喀爾喀蒙古諸部,以及嶺北的**草原,徹底解決貝加爾湖以南的廣大地區。

軍委會參謀部已經開始着手製定未來的西進計劃,計劃在未來的幾年內,組織公司的基層遊牧支隊,逐步向西部遷徙遊牧,時機成熟就一舉掃平西北的準葛爾汗國、葉爾羌汗國,以及統治青藏高原和碩特汗庭,徹底的解決中原西北的威脅。

這樣一來,軍委會就有必要在西北地區組建一支主力部隊,做爲公司北上、西進的主力野戰兵團,並負責管理草原上的蒙古軍團,組織發動未來幾年的一系列作戰。你們說的西北野戰軍,到也算是挨點邊,宋濤你要做好準備,今後西北野戰軍的擔子,怕是要落到你的肩上。”

宋濤一聽就樂了,笑着道:“請委座放心,卑職願爲黨國效死,不成功,便成仁!”

大家聽了他的話,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明也被宋濤氣樂了,但他也沒搭理他,這貨越理他就越上臉。

他看了眼大家,滿臉肅然的說道:“我們幸運的來到了這個時代,肩負着民族振興的使命。身爲軍人更要有爲我們民族開疆擴土,重現漢唐輝煌的覺悟。遙想當年,強漢掃平漠北,滅匈奴,封狼居胥。盛唐橫掃西域,滅百國,威震四夷。武悼天王冉閔,一曲殺胡令,屠戮百萬胡。

蒙恬北築長城,班超始通西域西南夷!衛青遠逐大漠!蘇定方滅西突、李靖徵北、李績滅高麗新羅百濟!唐哥舒翰定西域!王玄策滅天竺!戚繼光除倭患、建長城!左宗棠復新疆,擡棺而徵!徐樹錚復外蒙古!彭帥血戰朝鮮,數十萬英魂血染沙場!

想當年,我漢家兒郎刑以威四夷,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至今想起,依然令我們血脈噴張,他們的事蹟足以彪炳史冊!!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初期,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依然佔據主導地位,文明的力量還不足以抗衡野蠻的生存競爭,往往是勝利一方通過殘酷的種族屠殺來顯示其力量的強大,這使得很多優秀的古文明消逝在野蠻的強權之下。

古印度文明因爲雅利安人的入侵的而消亡,克里特邁錫尼文明的被多利亞人入侵而消失,而埃及文明則先後受到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和阿拉伯人的入侵,耗盡了所有的元氣,只留下蒼老金字塔的痕跡,古埃及文明象徵的文字最後也逐漸消亡了。

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每當遇到危難的時刻,都會有無數漢家兒女,爲了挽救我們得民族,用他們得血肉之軀,前赴後繼,也總有偉大的民族英雄橫空出世,拼死廝殺,挽救了我們的民族,讓華夏文明得以延續。”

第67章 搶運結束第1561章 今晚我們不醉不歸第1512章 聖馬可廣場第1515章 攻陷威尼斯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699章 瘋狂的李三娃第120章 凝固**第1485章 突擊第1109章 大戰前夜第852章 河套根據地(六)第614章 大後勤計劃第1236章 這是什麼玩意兒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305章 你可把爺坑苦了第537章 秦二狗的軍旅生活第341章 登萊兵變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580章 形勢嚴峻第819章 開發東北和外東北第139章 喬遷之喜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435章 我來晚了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主力船隊的到來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1168章 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99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45章 新一年的計劃(一)第1496章 便宜他們了第661章 35A式飛艇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226章 大飛艇計劃(二)第1134章 高加索第766章 日本(十)第1348章 危險的南華州第1082章 西伯利亞的冬天第1246章 福運來飯莊第1406章 基輔聯軍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27章 軍工廠第1338章 視察(三)第258章 還都趕一起了第359章 這孩子算是毀了第607章 牢騷第154章 奪船第416章 蒙古軍團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502章 怨念很大啊第306章 全殲韃子第1324章 二丫的第一堂課第631章 蒙古牧民的思想教育第224章 空軍部的野望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第1209章 特戰旅第807章 未來的日本第398章 人家那叫閱歷第193章 薩嘎禮第1038章 絕對穩定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1391章 建國前的準備第66章 搶運第992章 搭槍卡第630章 民族政策第918章 探索艦隊第759章 日本(三)第191章 守備區第1272章 西直門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第570章 吞併第1402章 冬季戰役(二)第1379章 嚴打(三)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536章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第1511章 他們想的倒美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334章 一定能混出頭第916章 春季會議(二)第337章 老子忍不了第180章 遼東兵痞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942章 驗收(二)第851章 河套根據地(五)第1157章 轟動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135章 驗收第77章 蟲洞消失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61章 重回臨海第1637章 昆明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1191章 老劉,有日子沒見了第1621章 段陽來了嗎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1369章 秋收(三)第35章 這都什麼玩意兒第1394章 集結第1035章 御前帶刀護衛
第67章 搶運結束第1561章 今晚我們不醉不歸第1512章 聖馬可廣場第1515章 攻陷威尼斯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699章 瘋狂的李三娃第120章 凝固**第1485章 突擊第1109章 大戰前夜第852章 河套根據地(六)第614章 大後勤計劃第1236章 這是什麼玩意兒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305章 你可把爺坑苦了第537章 秦二狗的軍旅生活第341章 登萊兵變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580章 形勢嚴峻第819章 開發東北和外東北第139章 喬遷之喜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435章 我來晚了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主力船隊的到來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1168章 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99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45章 新一年的計劃(一)第1496章 便宜他們了第661章 35A式飛艇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226章 大飛艇計劃(二)第1134章 高加索第766章 日本(十)第1348章 危險的南華州第1082章 西伯利亞的冬天第1246章 福運來飯莊第1406章 基輔聯軍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27章 軍工廠第1338章 視察(三)第258章 還都趕一起了第359章 這孩子算是毀了第607章 牢騷第154章 奪船第416章 蒙古軍團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502章 怨念很大啊第306章 全殲韃子第1324章 二丫的第一堂課第631章 蒙古牧民的思想教育第224章 空軍部的野望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第1209章 特戰旅第807章 未來的日本第398章 人家那叫閱歷第193章 薩嘎禮第1038章 絕對穩定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1391章 建國前的準備第66章 搶運第992章 搭槍卡第630章 民族政策第918章 探索艦隊第759章 日本(三)第191章 守備區第1272章 西直門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第570章 吞併第1402章 冬季戰役(二)第1379章 嚴打(三)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536章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第1511章 他們想的倒美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334章 一定能混出頭第916章 春季會議(二)第337章 老子忍不了第180章 遼東兵痞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942章 驗收(二)第851章 河套根據地(五)第1157章 轟動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135章 驗收第77章 蟲洞消失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61章 重回臨海第1637章 昆明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1191章 老劉,有日子沒見了第1621章 段陽來了嗎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1369章 秋收(三)第35章 這都什麼玩意兒第1394章 集結第1035章 御前帶刀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