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衛所

遠東在中原各地“勸離”了大批的佃戶,把他們安置在遠東公司的控制區域。

雖然這些地區大片土地已經荒蕪,但是公司基層管理幹部的帶領這些佃戶,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僅用了兩個多月就完成了大面積的土地復墾秋翻任務。

與此同時,各個中隊的基層幹部還領着他們,在入冬前完成了大批危房舊房的修繕改造任務,使得這些遷徙到各地的佃戶,有了越冬的房子。

公司基層管理幹部也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最終取得了這些窮苦的底層佃戶的信任,也爲接下來的基層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遠東公司在中原其他地區的基層單位,雖然他們沒有那樣的條件,但是他們也在努力的開展工作。

公司在各地的基層單位都在積極的尋找基層工作的突破口。明朝的政策,就是“有斯田服斯役”,耕種軍田即服軍役,耕種民田服民役。

隨着土地兼併愈演愈烈,民戶的土地已經逐漸私有化。但是衛所的軍田歸大明所有,屯田的都是大明各地的軍戶。所以最先展開基層工作的地區,就是原來設在大明各地的衛所。

明朝建立以後,軍事制度的“衛所制”也在全國各地逐漸推行,凡重要地方設“衛”,次要地方設“所”。“衛”設指揮,“所”設千戶、百戶,統領本衛所的軍隊。

其實衛所兵制,就是吸取歷史上的屯田經驗,是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朱元璋曾經非常自豪的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在明代,當軍是一種強制性的差役,據《明史.食貨志》載:明初統治者實行‘人戶以籍爲斷’,將天下戶分爲三等,“曰民,曰軍,曰匠”。

軍戶即戶籍種類屬軍籍之戶,軍戶爲世襲,且管理頗爲嚴格,除籍十分困難,大致上除非丁盡戶絕、家中有人成爲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無法除軍籍的。

軍丁軍裝和旅途所需費用一律由自己承擔,衣着自備,糧餉也不因生兒育女、人口增添而增加,所以軍丁的妻兒老小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而且還不能因爲是軍戶免除朝廷的徭役,生活狀況比普通的民戶還要苦逼。

可明中期以後,衛所制逐漸受到破壞,衛所軍丁受到軍官們的層層盤剝,軍糧也常被軍官剋扣,或拖欠甚至幾年不發軍餉,一些軍士甚至以乞討爲生

到明末時衛所軍備已經徹底廢弛,所有軍戶屯田被軍頭侵佔,將官們讓軍士爲他們種田耕地、捕魚採木、販賣私貨。軍士成爲軍頭手中的工具和苦工。軍戶已經徹底的淪爲各級軍頭的佃戶和奴僕,受盡了各級軍頭的欺壓和剝削。

衛所軍丁在服役期間,還經常被政府、官宦權貴們奴役做苦工的對象。一些重大工程往往由軍丁完成,如修築宮殿、皇陵、疏浚河道等。

大明各地軍屯的數量,最高時達到了八九十萬頃,大約佔據了大明總田畝數將近十分之一。明代作屯田的土地從本質上都是官田,儘量不奪民田,但這也造成了衛所屯田分散,屯田與民田交錯,屯地遠離衛所的狀況。

到明末的時候,各地的士紳官僚、藩王勳貴不斷霸佔各地軍屯的耕地,再加上各地衛所軍戶怠耕、逃亡和武裝反抗,造成的大量土地被拋棄,使得大明各地的軍屯耕地屯田的面積不斷的減少,各級軍頭把軍屯耕地變成了自己的私人土地,使得軍屯耕地的數量依然達到了數十萬頃。

公司進入中原以後,雖然沒有觸動各地士紳階層的利益,但是大明各地的衛所屬於軍事單位,所以公司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派出遠東軍對大明各地的衛所進行強制接收,對衛所的軍屯土地全部收爲國有,並沒收了各級軍頭的產業,只是讓他們和家人,帶着自己的少量金銀細軟限期離開衛所。

公司派出了派出武裝警察部隊和火槍民兵駐守,民委會工作小組的大批基層幹部也相繼深入到各地的衛所開展工作。

當遠東基層幹部來到各地衛所的時候,看到的情景讓他們目瞪口呆,簡直是觸目驚心。各地衛所的軍戶生活非常的悽慘,各地底層的貧苦農民比他們要幸福多了。

直到現在遠東公司才知道,在大明最慘的並不是底層的民戶,而是這些衛所的軍戶和匠戶。大家一直以爲大明各地的衛所和大明邊鎮差不多,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因爲北有蒙古,東有後金,所以大明對九邊軍鎮還是比較重視。所以大明九邊軍鎮的軍戶雖然也很苦,但起碼還能混口飯吃,可內地的軍戶實在是太慘了。

他們窮得連褲子都穿不起,這個真不是玩笑,很多軍戶一大家子人只有一條破爛不堪的褲子,誰出門誰就穿上。可以想象一下,衛所的軍戶和匠戶是多麼的苦逼。

各地衛所軍戶屯地的生產,不僅要留作自用,還要上交屯田子粒,而軍屯的屯租是民田的三倍多,是一般官田的一倍多,軍戶耕種土地,收成的百分之七十五都要上繳。

而且上繳的數目是固定的,就算當年受災顆粒無收,糧食都是必須上繳的,有些軍戶遭受災害之後,無法上繳糧食,只能夠賣掉所有值錢的東西,湊足銀兩,抵作上繳的糧食,而且軍隊對軍戶的管理非常嚴格,不能夠上繳糧食,遭受的是最爲嚴厲的懲罰

軍隊之中的武將,只要是能夠掌控權力的,幾乎個個貪墨,他們無情的盤剝軍士,對下剋扣軍餉,對上謊報軍士數額,套取軍餉,截取到的銀子全部都歸自己了,更爲嚴重的是,他們還大量的兼併土地,將朝廷劃撥的耕地據爲己有,根本不管軍戶和軍士的死活。

公司董事局接到了各地衛所的報告,高建國和李明等人紛紛去了各地衛所進行視察,他們到了那裡以後,都被這裡的情況震撼了。

同時,他們作爲軍人,也爲大明的軍人感到悲哀。一個國家的軍人和家屬,混成這個逼樣,國家不亡,那就真沒天理了。(。)

第266章 你那位同鄉,可是姓鄭?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1589章 向內陸進發第1038章 絕對穩定第865章 大戰前夕(三)第1247章 小乞丐第1336章 視察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47章 一排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1471章 雷區第1494章 萬噸巨輪的變態改造第754章 嚇得快要尿了第1317章 大丫頭還算周正第173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1558章 今天託我兒的福第642章 1637四年的春節(七)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1580章 春節(七)第846章 強悍的遠東工兵第1574章 春節(一)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1497章 歐洲帶路黨第78章 現實問題第952章 準備就緒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201章 調教第171章 東江鎮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1095章 波斯備戰第154章 奪船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1521章 韃靼人來了第1413章 基輔會戰(完)第542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第1073章 掃蕩(二)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1208章 戰役前的準備(二)第21章 軍購清單(下)第346章 你弄多少老子就收多少第313章 橫掃第1441章 上帝與你們同在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502章 大家做好思想準備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315章 他是不是叫鰲拜第90章 收穫頗豐第923章 索倫汗國第1421章 爭論第240章 掃蕩蓋州第1664章 騎兵受閱部隊第1297章 欲哭無淚第1355章 高利貸第379章 四路合圍第1249章 你不怕賠死啊第314章 韃子的末日第1158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1459章 不好的預感第28章 初臨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第1492章 完勝第1569章 家庭農場試點方案第819章 開發東北和外東北第627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二)第721章 朝鮮戰役(三)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836章 我們要打仗了第717章 集結(四)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254章 宋濤請戰第1037章 老子壓力很大第694章 安營紮寨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880章 遼東大旱第1217章 前夜(二)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1154章 這個老丈人要得啊第691章 餓殍遍地第147章 挑釁第857章 寧夏鎮(三)第192章 東部山區的敵蹤第1451章 韃靼人來了第1284章 延緩建國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317章 北寧鎮第1635章 任憑將軍處置第1538章 法蘭西王國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991章 斬首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398章 人家那叫閱歷第756章 傷害了遠東人民的感情第1152章 機關算盡第784章 日本(二十八)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109章 工業瓶頸
第266章 你那位同鄉,可是姓鄭?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1589章 向內陸進發第1038章 絕對穩定第865章 大戰前夕(三)第1247章 小乞丐第1336章 視察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47章 一排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1471章 雷區第1494章 萬噸巨輪的變態改造第754章 嚇得快要尿了第1317章 大丫頭還算周正第173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1558章 今天託我兒的福第642章 1637四年的春節(七)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1580章 春節(七)第846章 強悍的遠東工兵第1574章 春節(一)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1497章 歐洲帶路黨第78章 現實問題第952章 準備就緒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201章 調教第171章 東江鎮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1095章 波斯備戰第154章 奪船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1521章 韃靼人來了第1413章 基輔會戰(完)第542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第1073章 掃蕩(二)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1208章 戰役前的準備(二)第21章 軍購清單(下)第346章 你弄多少老子就收多少第313章 橫掃第1441章 上帝與你們同在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502章 大家做好思想準備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315章 他是不是叫鰲拜第90章 收穫頗豐第923章 索倫汗國第1421章 爭論第240章 掃蕩蓋州第1664章 騎兵受閱部隊第1297章 欲哭無淚第1355章 高利貸第379章 四路合圍第1249章 你不怕賠死啊第314章 韃子的末日第1158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1459章 不好的預感第28章 初臨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第1492章 完勝第1569章 家庭農場試點方案第819章 開發東北和外東北第627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二)第721章 朝鮮戰役(三)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836章 我們要打仗了第717章 集結(四)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254章 宋濤請戰第1037章 老子壓力很大第694章 安營紮寨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880章 遼東大旱第1217章 前夜(二)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1154章 這個老丈人要得啊第691章 餓殍遍地第147章 挑釁第857章 寧夏鎮(三)第192章 東部山區的敵蹤第1451章 韃靼人來了第1284章 延緩建國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317章 北寧鎮第1635章 任憑將軍處置第1538章 法蘭西王國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991章 斬首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398章 人家那叫閱歷第756章 傷害了遠東人民的感情第1152章 機關算盡第784章 日本(二十八)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109章 工業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