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崇禎大旱(二)

高建國一拍桌子,陰沉的道:“麻痹的,那我們也不能幹坐着,什麼也不幹吧。我們意見還是那句話,救一個是一個,盡人事,聽天命吧。馬上調集遠東所有能用的船隻,全都開到大明沿海,再把南洋、錫蘭等地的海上力量也都調過來。對南洋和錫蘭回來的船隻下達命令,不管他們是搶還是買,回來的時候,必須都給我裝滿了糧食。

另外,倉儲中心、農林部、軍委會後勤部,馬上打開各個戰備倉庫,動員各地的基層民兵協助轉運糧食,支援公司在大明的各個流民流民收攏點。建委基建處停下所有的工程,在遼河入海口,沿着遼河兩岸建設流民營地,建的越多越好。軍委會各部隊、預備役部隊也要進行總動員,協助公司接收銀民。民委會的基層幹部,給我挨家挨戶做工作,爭取從遼東各地的農戶家買糧,跟他們說,我們遠東出高價。”

旁邊的胡偉也沉聲說道:“我同意老高的意見,公司還是進行動員吧。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大明的災民不管吧,雖然我們遠東救不了所有的災民,但最起碼要盡最大的努力。”

高建國和胡偉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以後,會議室又陷入了安靜,半天都沒有人發言。

大家的心理挺複雜的,若是讓他們眼睜睜的看着大明的那些流民,就這麼活活的餓死,他們還真的不忍心,但誰都知道歷史上有名的崇禎大旱,那絕對不是鬧着玩的。他們從李明發來的電報,就感覺到這次大災的情況,肯定不是鬧着玩的。

如果遠東開始動員,發動所有的力量,大規模的收攏流民,哪每年從大明各地運來的流民,可能會突破百萬。現在遠東各大戰略儲備倉庫裡存儲的糧食,也僅僅夠遠東控制區目前人口消耗兩年。

可是崇禎大旱會一直持續近十年。而且流民的數量會逐年增加,遠東若是每年如此規模的接收流民,光是每年耗費的糧食等物資,就能把遠東拖垮了。

目前公司正處在發展的關鍵階段。公司一直以來,都是遵循穩紮穩打的發展規劃,如果大批的流民蜂擁而來,勢必會對遠東的各項工作帶來影響。

王和看了眼會議室的各位委員,然後深吸了口氣。肅然說道:“我也同意高建國的意見,無論怎麼樣,也不能見死不救吧。雖然大批流民的到來,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壓力,但長遠的來看,又何嘗不是一次機遇呢。只要我們熬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

旁邊的郭鬆也發表了意見,他笑着對大家說道:“目前公司開發南洋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我建議將部分大明的流民,送到南洋各島各地。農林部應該有開發南洋農業資源的計劃吧。完全可以提前幾年實施嗎。”

胡偉點了點頭道:“嗯,這個想法好。東南亞農業發展的條件非常好,高溫多雨,土地肥沃,地勢也較爲平坦,氣候溫暖溼潤,非常適合發展農業。而且那裡還是現代社會全世界天然橡膠、馬尼拉麻、油棕、咖啡、甘蔗、木薯、甘蔗、菸葉和椰子的主要產區。雖然目前公司還沒有控制南洋各島,但是每年安排二三十萬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另外,我建議公司制定攻略中南半島的計劃,中南半島大都是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地形格局。沿河分佈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尤其是湄公河流域光、熱、水、土資源非常豐富,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於水稻種植,水稻可以一年種三季。目前公司的糧食儲備。很大一部分都是從暹羅進口的。”

李玉坤苦笑道:“我們軍委會倒是有攻掠中南半島的計劃,但是因爲那裡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太複雜,大明北方人口去了那裡勢必會水土不服。所以我們軍委會的計劃是,公司揮師江南以後,再逐步蠶食中南半島,然後遷徙嶺南地區的漢人去中南半島。”

高建國想了下道:“等解決了日本。就在日本大規模徵集武士組成敢死軍,然後吧他們送到中南半島。我就不信我們訓練出十萬小鬼子,還推不平中南半島嗎。以那幫小鬼子的操行,只要給他們政策,用不了幾年就能把中南半島的猴子殺光。反正日本遍地都是流浪武士,這幫傢伙以後也是隱患,讓他們都消耗在中南半島的叢林裡,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喬海鵬笑着道:“我認爲現在解決中南半島,時機並不成熟。就算是我們佔據了湄公河等地的大面積耕地,大明北方的流民去了那裡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而且那裡的炎熱的熱帶叢林氣候,北方漢人去了那裡,光是疾病什麼的就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難題。

與其現在解決中南半島,還不如先解決印度。現代社會的印度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據統計,印度的耕地面積數量居亞洲之首,多達1.43億公頃。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爲涼季,3-5月爲夏季,6-9月爲西南季風雨季,10-12月爲東北季風期。北方氣溫最低爲15℃,南方氣溫高達27℃,幾乎沒有無霜期,全年均可生長農作物,氣候資源相當豐富。

印度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全年降雨總量爲39300億立方米。境內河流衆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恆河,全長2700公里,支流10餘條,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戈達瓦里河,訥爾默達河,克里希納河等。充沛的雨水和衆多的河流爲農業生產和農業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全國灌溉面積佔耕地面積的32.8%。印度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可謂得天獨厚。”

大家聽了他的話,就都來了興致。

但是也有委員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爲現在解決印度的時機還不成熟,印度距離太遠,國土面積巨大,人口衆多,現在的莫臥兒帝國實力也不能小覷。而且遠東想要解決印度,勢必要耗費大量的軍隊和物資,公司還要面對來自大明的流民潮,根本沒有精力開闢海外戰場。(。

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570章 吞併第1250章 碼頭的苦哈哈第1478章 烏爾班大炮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68章 民事委員會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1418章 克里米亞汗國第78章 現實問題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220章 東方鎮第1020章 白災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282章 過年了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45章 潛入第1485章 突擊第981章 春耕(二)第1635章 任憑將軍處置第62章 技術組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365章 我的戰刀早已**難耐第403章 太不要臉了吧第1120章 兵臨城下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735章 山西(四)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292章 拉開爭霸世界的帷幕第1523章 走得越遠越好第1430章 里約熱內盧第712章 崇禎大旱(十三)第11章 軍隊裝備第1543章 劫掠一空第66章 搶運第1177章 大不了遺臭萬年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1620章 世上還有這樣的隊伍第411章 煽動仇恨第679章 準備北上第915章 春季會議(一)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第547章 磨刀霍霍第1207章 戰役前的準備第978章 河套根據地的商務計劃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1186章 心動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697章 今天管夠了吃第478章 出了事情我負責第六百零九章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618章 熊本城第68章 民事委員會第906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下)第312章 總攻開始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999章 血色第1425章 新式出口型戰艦第1404章 冬季戰役(四)第599章 優越感第1452章 發飆第211章 我就給你一次機會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815章 詭異的大明朝堂第1474章 要打仗了第1420章 歐洲第1137章 我心裡有數第201章 琉球第29章 臨時工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576章 算老子倒黴第850章 河套根據地(四)第98章 這個主意好第242章 奇襲海州衛第10章 海參崴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818章 迴歸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925章 外東北民兵演習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1246章 福運來飯莊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1010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二)第818章 迴歸第381章 大戰即將來臨二百四十六章 馬尼拉的陰雲第1644章 太嚇人了第781章 日本(二十五)第1230章 糧食,糧食第811章 李明的成長第1364章 你的良心被狗吃了第1210章 大軍雲集第1114章 越過烏拉爾山第156章 決死反擊第1129章 哈薩克戰役
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570章 吞併第1250章 碼頭的苦哈哈第1478章 烏爾班大炮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68章 民事委員會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1418章 克里米亞汗國第78章 現實問題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220章 東方鎮第1020章 白災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282章 過年了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45章 潛入第1485章 突擊第981章 春耕(二)第1635章 任憑將軍處置第62章 技術組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365章 我的戰刀早已**難耐第403章 太不要臉了吧第1120章 兵臨城下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735章 山西(四)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292章 拉開爭霸世界的帷幕第1523章 走得越遠越好第1430章 里約熱內盧第712章 崇禎大旱(十三)第11章 軍隊裝備第1543章 劫掠一空第66章 搶運第1177章 大不了遺臭萬年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1620章 世上還有這樣的隊伍第411章 煽動仇恨第679章 準備北上第915章 春季會議(一)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第547章 磨刀霍霍第1207章 戰役前的準備第978章 河套根據地的商務計劃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1186章 心動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697章 今天管夠了吃第478章 出了事情我負責第六百零九章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618章 熊本城第68章 民事委員會第906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下)第312章 總攻開始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999章 血色第1425章 新式出口型戰艦第1404章 冬季戰役(四)第599章 優越感第1452章 發飆第211章 我就給你一次機會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815章 詭異的大明朝堂第1474章 要打仗了第1420章 歐洲第1137章 我心裡有數第201章 琉球第29章 臨時工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576章 算老子倒黴第850章 河套根據地(四)第98章 這個主意好第242章 奇襲海州衛第10章 海參崴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818章 迴歸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925章 外東北民兵演習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1246章 福運來飯莊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1010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二)第818章 迴歸第381章 大戰即將來臨二百四十六章 馬尼拉的陰雲第1644章 太嚇人了第781章 日本(二十五)第1230章 糧食,糧食第811章 李明的成長第1364章 你的良心被狗吃了第1210章 大軍雲集第1114章 越過烏拉爾山第156章 決死反擊第1129章 哈薩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