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國家體制

瀋陽軍委會旁邊就是空軍部的機場,今天這裡將星雲集,軍委會以及遼東軍區各部門負責人,都親臨準備迎接民委會的到來。

兩架大篷車飛機慢慢的降落在機場上,民委會的各位常委和委員,在王和的帶領下陸續走下了飛機。高建國和李明迎上去,和他們寒暄了幾句,就一起到了軍委會的營地。

李明把大家安排好,就和高建國去了王和的帳篷。王和看到他倆來了,笑着說道:“這段時間辛苦軍委會了。”

高建國笑道:“辛苦倒是沒什麼,只是民政的那些破事讓我們傷透了腦筋。你們可算是來了,這段時間我們一幫人忙得焦頭爛額,我們打仗在行,管理民政真的不行。”

李明也笑着道:“前一段時間部隊戰鬥任務比較多,解救了大量的的遼民,其間還發生了一些的混亂,牽扯了我們很多精力。現在你們來了,我們也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王和一聽就搖頭道:“我們來之前,就已經研究過。海參崴的那一套搞法,在遼東恐怕不行,也要根據情況變一變了。公司剛剛打下遼東,地盤大了問題自然就多,目前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遼東的穩定。如何安置這些遼民更是重中之重。

軍委會平定遼東以後,公司內部對建國的呼聲很高,很多人還私下搞了個國家徵名活動。呵呵……連地盤還沒消化呢,他們就想建國了。下一步我們民委會的工作很艱鉅,方方面面的問題很多,遼東被韃子禍害的夠嗆,可以說是百廢待興。什麼時候徹底的消化了遼東,我們才能考慮建國。”

高建國點了點頭,深有同感的說道:“我們軍委會接下來的任務也很重,西面的大明倒是好說,敢炸刺就打他。關鍵還是北部的蒙古各部,他們在草原呼嘯來去,現在就和他們發生衝突,實在是不值當。草原那麼大,我們連人家在那裡都不知道,就算是抓到他們滅了,最後算下來,我們也是勞民傷財。”

李明沉聲道:“如果蒙古韃子天天來騷擾遼東,我們勢必會被他們弄得不勝其煩。草原太大了,隨便扔進去幾千人,連影都看不到。接下來公司就要面對草原上的蒙古諸多部落,這也是我們將要面對的麻煩。

在大飛艇沒有大規模裝備之前,我們儘量不要對草原上的蒙古諸部發生大規模衝突。雖然戰勝他們很容易,但想要解決草原上的蒙古諸部絕對不會一蹴而就。目前我們主要的工作是穩定遼東,不宜因爲他們牽扯太多精力。當然,如果他們敢起刺,那就屠光幾個部落,讓他們知道遠東公司的厲害。”

王和點了點頭,凝重的說道:“再過幾天,民委會各部門的員工就會乘船陸續趕到。我們佔據了遼東,公司式的管理結構已經不合時宜。我們現階段的工作,就是在遼東建立一個完善的行政系統,穩定遼東的局勢,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消化勝利果實。

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在穩定遼東的同時,雖然我們未來建國已經有了規劃,但立法機構、行政機構、中央地方各級政府等部門,都要根據遼東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儘快制定出國家的管理形式、結構形式、政治制度、決策制度、司法制度、官吏制度。

建國後採用什麼國家體制,從我們成立公司的那天起,就存在分歧。直到現在,公司內部還是有很大的爭論。共和制、總統制、聯邦制、議會制等等,反正支持什麼的都有,甚至連軍國主義都有支持者。其實公司大多數員工,都不瞭解國家體制的基本概念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多都是大家憑空臆想,根本就不瞭解政治的本質。

其實最適合這個時代的體制,仍然是封建皇權君主專制,因爲現在整個大明都具備這種制度的土壤。而最適合我們的則是民主集中體制,公司出身體制內的員工很多,大家對這個制度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是很多員工都比較牴觸,公司大部分員工在現代社會混得都不如意,呵呵……”

李明聽了也笑道:“成熟的國家體制都是歷代統治者,爲了維護他們的統治,不斷的摸索和總結出來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各種國家體制都有不同的效果。無非就是人制還是法治,總結起來就是,國家在創業時期或是國家民族面臨最危急的時刻,人制社會更有執行力。而國家在穩定的和平時期,法治社會就更適合國家的長久發展。

居然有人現在就想搞民主,那不是扯蛋嗎。民主是需要基礎的,你讓這個延續了幾千年皇權政治的大明王朝搞民主現實嗎,別說現在是1633年,就算是現代社會想搞都不現實。

很多美分鼓吹美式民主,他們就沒想到中國的國情是多麼複雜,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是人情社會,就算把美國的國家體制原封不動的搬到中國來,一樣是換湯不換藥,腐敗等問題一點都不會比現在少。

再說世上哪有什麼真正的民主啊,真是傻得天真。就算想民主,也只能在我們這兩千多名員工中實行民主。

我覺得吧,公司建國後,不管採用什麼國家體制,首先就要保證公司兩千多人的穩定,怎麼保證穩定,說白了就是要保證公司兩千多人的權益不能被侵犯。總不能一起過來的,大家同甘共苦的創業,最後建成了強大的國家,再讓大家放棄自己的利益和權利吧。”

高建國也點了點頭,陰着臉沉聲道:“公司穩定必須要放在第一位,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堅守的原則底線。海參崴那個屁大的地方還看不出來,可是一旦建國,公司內部勢必會山頭林立。大家想勾心鬥角,或是爭權奪利,那都隨便他們搞,這種現象在哪裡也避免不了。

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這兩千多人必須要保持一致。更不能爲了個人利益,而侵犯其他兩千多名員工的權益,若是敢踩這個紅線,不管他是誰,誰碰誰死。”

王和聽了兩人的話搖頭苦笑道:“我們的員工還是太多了,好在公司大多數都是由軍人和技術人員組成的。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爲我們親手創造的這個新世界打下個堅實的基礎就行了。如果想讓大家的後代長盛不衰,我們這兩千多員工的後代還是隱於幕後吧。”

高建國和李明聽了都心照不宣的笑了笑,大家一起來到這個時代,必須要保證這個團體的穩定。想要保持這個團體的穩定,只能靠利益來維繫。畢竟大家都不是聖人,就算是聖人也總有子女後代吧。

李明想了下道:“其實無論怎麼做,都會有人不滿意。世界這麼大,只要拿下公司想要的地方就可以了,總不能佔領全世界吧。反正公司人多,剩下的地方完全可以讓有理想有抱負的員工去開拓嗎。

公司可以給於物資和軍事方面的支持,但必須是有償的,以後他們要用當地的礦產物資來支付。而且要對他們實行技術壟斷,這個也是底線。打下了地盤,只要他能承認是華夏聯邦的一員就可以。至於他們願意實行什麼體制隨便他,哪怕是奴隸制也無所謂,只要不怕他的後代上斷頭臺就行。”

王和聽了李明的話,眼睛也是一亮,笑着道:“這還真是個辦法,等我們解決了大明,在亞洲建立了穩定的國家基礎,就讓那些有野心……啊不,有理想有抱負的員工自己去開疆擴土,這也是轉移我們內部矛盾的一個辦法。我相信,喜歡依靠集體的員工肯定會留下來的。而且我們會永遠掌握技術優勢和軍事優勢,在這方面對他們給於大力的支持。

李明,你這個建議很有想法。我回去花些時間好好合計一下,然後我們再坐在一起弄個詳細計劃。一旦這個計劃最後能實施,即便是我們在遼東建國,公司內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也會保持穩定了。”

高建國笑道:“那幫傢伙要是知道這個想法,以後還指不定多高興呢。但是公司現在就要確定好,我們以後必須佔據的地方。剩下的地方,讓他們抓鬮去吧,就看誰運氣好了。其實,這個時代無論是哪裡,都是未開發的寶地,哪怕非洲也一樣。麻痹的,那以後哪還有那些白皮的活路啊。”

王和也哈哈笑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擠兌那些白皮,以後我們會去歐洲,用鉅艦大炮打開他們的國門,讓歐洲大陸成爲我們的商品傾銷地,把鴉片也賣給他們,如果他們敢叫板,也給他們來一個鴉片戰爭。讓他們永遠沒有崛起的機會。”

三個人越談越高興,一直聊到深夜,甚至都忘了吃飯。直到他們的肚子叫了,三人才哈哈大笑了起來。李明對着耳機喊道:“宋濤,在哪裡呢?”

“哥們,我還想找你,哈哈……我弄了幾瓶特供,咱哥倆喝點?”

李明一聽就樂了,他笑着道:“正好,你順便弄些下酒的菜,我和老高在王和這裡,我們大家都沒吃飯呢……”(。)

第994章 阻擊(二)第1630章 貴陽(五)第1475章 甘願切腹謝罪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373章 前奏第47章 一排第799章 日本(四十三)第112章 危機感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442章 秘密結盟第1169章 失落和失望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1067章 外東北土著的新家園第1640章 做的不錯第1033章 私有化的探索第813章 彙報表演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957章 武裝警察部隊登陸第1358章 李坤第350章 進入戰爭的最後準備階段第1610章 那這一仗就好打了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1043章 徵察兵訓練中心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311章 旅順第1456章 破城第702章 崇禎大旱(二)第1414章 新的海外勞工運輸線第232章 想去湊下熱鬧第1460章 戰前的和諧場面第850章 河套根據地(四)第1019章 澳洲可是好地方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1073章 掃蕩(二)第195章 事情太蹊蹺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541章 遼東的農村第1466章 有這樣的****運第1016章 鐵路計劃(一)第1042章 中央警備團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1217章 前夜(二)第1022章 雪地行軍第96章 炮擊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1348章 危險的南華州第1657章 王老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818章 迴歸第1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622章 血洗熊本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942章 驗收(二)第1460章 戰前的和諧場面第604章 我只要最好的第698章 打圍子第1217章 前夜(二)第204章 還是司令能扯淡第804章 希克騰的春天第1504章 真主保佑第719章 朝鮮戰役(一)第434章 艦隊出發前的最後準備第1463章 追殺第1301章 都老實點兒第1383章 嚴打(七)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1369章 秋收(三)第290章 海參崴的業餘文化生活第85章 準備第740章 山西(八)第1384章 嚴打(八)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347章 黃河移民通道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295章 只有上帝才知道第1157章 轟動第1368章 秋收(二)第1637章 昆明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679章 準備北上第1655章 這回算是圓滿了第1116章 莫斯科(一)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322章 爲我們死去的兄弟報仇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1006章 遠東公司的疆域第771章 日本(十五)第1000章 進展順利第984章 離別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1125章 破城第636章 1637年的春節(一)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627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二)
第994章 阻擊(二)第1630章 貴陽(五)第1475章 甘願切腹謝罪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373章 前奏第47章 一排第799章 日本(四十三)第112章 危機感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442章 秘密結盟第1169章 失落和失望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1067章 外東北土著的新家園第1640章 做的不錯第1033章 私有化的探索第813章 彙報表演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957章 武裝警察部隊登陸第1358章 李坤第350章 進入戰爭的最後準備階段第1610章 那這一仗就好打了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1043章 徵察兵訓練中心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311章 旅順第1456章 破城第702章 崇禎大旱(二)第1414章 新的海外勞工運輸線第232章 想去湊下熱鬧第1460章 戰前的和諧場面第850章 河套根據地(四)第1019章 澳洲可是好地方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1073章 掃蕩(二)第195章 事情太蹊蹺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541章 遼東的農村第1466章 有這樣的****運第1016章 鐵路計劃(一)第1042章 中央警備團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1217章 前夜(二)第1022章 雪地行軍第96章 炮擊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1348章 危險的南華州第1657章 王老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818章 迴歸第1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622章 血洗熊本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942章 驗收(二)第1460章 戰前的和諧場面第604章 我只要最好的第698章 打圍子第1217章 前夜(二)第204章 還是司令能扯淡第804章 希克騰的春天第1504章 真主保佑第719章 朝鮮戰役(一)第434章 艦隊出發前的最後準備第1463章 追殺第1301章 都老實點兒第1383章 嚴打(七)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1369章 秋收(三)第290章 海參崴的業餘文化生活第85章 準備第740章 山西(八)第1384章 嚴打(八)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347章 黃河移民通道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295章 只有上帝才知道第1157章 轟動第1368章 秋收(二)第1637章 昆明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679章 準備北上第1655章 這回算是圓滿了第1116章 莫斯科(一)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322章 爲我們死去的兄弟報仇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1006章 遠東公司的疆域第771章 日本(十五)第1000章 進展順利第984章 離別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1125章 破城第636章 1637年的春節(一)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627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