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準備

而聽到劉福通此問,卻是杜遵道下手位的中年文士盛文鬱,先起身抱拳對劉福通行禮答話。

要說盛文鬱,此人也端的是不簡單,這樣說吧,如果在白蓮教中比文憑的話,盛文鬱絕對是文憑最高的。因爲盛文鬱是正兒八經的漢人進士,在這一點上即使是杜遵道也比不過他,要知道自元朝開國以來,近百年的時間漢人進士也就是三位數位,而他盛文鬱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當他站出來說話時,即使是劉福通也是做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只見盛文鬱先是起身而出,對劉福通抱拳行禮後,便朗聲說道:“回稟元帥,下官以爲,既然這太和張家有心歸入我聖教,與我聖教共謀大業,那不如我聖教便順勢冊封其爲堂主,以全其願。而後再將th縣交由其治理,以籌其功,最後再將其召來潁州,以觀其人,若張家真有真才實幹之輩,便封其官職以籠絡,以此彰顯我軍求賢若渴、唯纔是舉之心。”

堂上衆人聽到盛文鬱這話後,皆是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顯然皆是贊同了盛文鬱的話,而堂上的劉福通見此,也是點了點頭說道:“盛先生果真深謀遠慮。既如此,那招撫張家之事,便拜託先生了。”

而盛文鬱聽到這話,也是彎腰抱拳道:“元帥有命,下官自當盡心竭力。”

就這樣,潁州紅巾軍便定下了,如何招撫張家的方案,不過對於這個方案,身在太和xian的張世華卻是一無所知。

第二天一早,一隊人數在二十人的騎兵便出了潁州城的西城門,他們出城之後,便一路策馬急行向太和xian方向趕去。

下午時分,這隊騎兵便趕到了太和xian。

不過進入太和xian境後,他們並沒有徑直趕去縣城,而是繞了一個圈,去了縣城北邊的徐城鎮。畢竟徐明好歹也是白蓮教中的一名堂主,於情於理這件事也繞不開他,再說徐明即是當地人也是自己人,有了他居中溝通幫忙,這件事也會更簡單。

一路上盛五他們並沒有掩飾自己的行蹤,所以當他們大張旗鼓的趕到徐城鎮時,徐城鎮的百姓還以爲是他們是馬匪呢,不過當徐明的一些親衛手下,看清盛五他們打出的旗幟後,自然也知道了盛五他們的身份。

於是盛五他們並沒有受到阻攔,一行人在徐明親衛手下的帶領下,大搖大擺的就進了徐城鎮,而徐城鎮的百姓知道盛五他們的身份後,也絲毫沒有感到驚慌,甚至不少百姓對盛五他們還投去了崇敬的眼神。

而盛五在進入徐城鎮後,感受着鎮中百姓投來了目光,心中也不由得想到:“看着這位徐堂主還真是一個有手段的,竟然能將徐城鎮經營成這個樣子。”

不過盛五這回顯然是誤會了,徐城鎮的百姓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和張世華也有着分不開的關係。因爲是張世華公佈了馮富樂和劉錢的罪行,才使徐城鎮的百姓決心反抗朝廷;也是因爲張世華自稱是白蓮堂主,才使得白蓮教再徐城鎮百姓心中的地位升高。

不過這些內情,盛五是肯定不會知道的了。

而再說徐明,當他知道潁州城來人之後,也立馬出了大門,迎了出去。其實按說以徐明的身份,怎麼也應該是個千戶,是不需要親自出門去迎接盛五這樣一個百戶的。

但沒辦法,誰讓他當初瞎了眼站錯了隊。以至於雖然有個白蓮堂主的身份,卻到現在都沒有接到潁州城任何的任命,所以當他知道上面來人後,自然也不會、更不敢端什麼空架子,哪怕,上面這次來人,其實跟他沒多大關係。

而當盛五見到迎出門來的徐明時,也並沒有因爲徐明的尷尬地位而有所失禮,依然是恭敬的向徐明行了一個面上上司時所有的禮節。而徐明則也滿臉堆笑的還了一禮。

等雙方各自見禮之後,徐明邊將盛五等人迎進家中,邊笑着開口問道:“盛百戶今日前來,可是爲了太和張家的事情?”盛五聽到這話,也是笑着說道:“徐大人果真料事如神,末將今日便是帶着元帥之命前來。”

不過,末將還帶來了一份和徐大人有關的將命。“哦!”聽到這話,徐明也有些驚訝。

而後徐明便轉身對着身後的親衛手下道:“爾等守在這裡,我與盛百戶又要事相談,沒有我的命令不許任何人靠近。”等徐明下了這個命令後,便又一臉嚴肅轉身對盛五道:“盛百戶,請。”說着便帶着盛五一起進了大堂。

等二人進了大堂後,盛五纔開口,將昨日定下要如何招撫太和張家的計劃,原原本本的講述給了徐明,而徐明聽到這件事後,也並沒有露出什麼驚訝的表情,畢竟這個結果他也早就猜到了一些。

於是聽完盛五話的徐明,便開口對盛五說道:“盛百戶,你就直說吧,上面需要我做什麼?”而盛五聽到這話,卻行了一個禮對徐明道:“回稟徐堂主,元帥這次任命您負責這件事,至於該如何處理。自當有您拿主意。”

而徐明原本平靜無波的臉上,直到此時才露出了一些別樣的表情,只見他有些欣喜的對盛五道:“盛百戶,你是說元帥將這件事交給我了?”而盛五聽到這話,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從懷中拿出了一份蓋着大印的公文,將其遞給了徐明。

而徐明接過公文,讀罷上面所寫的內容後,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一絲笑意。而後只見他將那份公文又小心的揣進了懷,並笑着對盛五道:“盛百戶一路辛苦了,今日就先在我這休息休息養養神,等到明日我們再去縣城。”

而盛五對於這話,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而徐明見此,也從外邊叫來一名手下,然後便將盛五等人的安頓之事,交給了那命手下。

等盛五他們下去休息後,徐明又揮手叫來一名親衛,並對他說道:“你現在就傳訊給所有的弟兄,讓所有的弟兄們明天一早,在這集合,和我去一趟太和xian城。”

那人聽到這話,道了一聲“遵命”,便離去傳訊去了,而等那人離去後,徐明卻背手擡頭,看着天邊的落日,不知在想些什麼。

……

再說此時的太和xian城內,因爲盛五他們一路上毫無掩飾的原因,所以他們來到太和xian並去了徐城鎮的消息,自然也被張世華知道了。

因爲這些人來到太和xian後,便徑直去了徐城鎮,所以對於他們的身份張世華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過張世華心中也並沒有因此而慌張,因爲張世華對於他們來此的目的,也早就猜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所以張世華便在第一時間,召集了城內五名剛剛被任命爲百戶的將官,張世輝、驢哥趙九、鹿哥張明通、石十三和趙二,並對他們說道:“明天有客人要來,讓咱巡檢司的老弟兄在明天重新組成一隊,到時候都給我拿出最好的狀態,別讓客人小瞧了咱們。”

堂下的他們聽到張世華這話,自然也都猜到了張世華是什麼意思,於是他們便異口同聲的回答道:“遵命。”

至於張世華爲什麼說要明天集合巡檢司老兄弟,那就是因爲招兵的原因了,要知道張世華在這兩天可足足招募了四百新兵,使得手下的兵卒一下子擴張了五倍,而兵卒的擴張,自然也使原本巡檢司的一百老兵被打亂。

畢竟,只有這樣,兵卒才能爆發最大的戰力。

但是因爲這羣新兵纔剛剛被招募,根本還沒有訓練過,所以張世華纔會讓所有的巡檢司老兄弟,在明天重新回到一隊。

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二章 盜匪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六十六章 亂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一百九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三十章 惡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九章 練軍1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進天臨路第五十八章 兵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舊情未重懲(兼請假條)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七章 訓練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戰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二百章 中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廝殺激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
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二章 盜匪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六十六章 亂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一百九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三十章 惡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九章 練軍1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進天臨路第五十八章 兵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舊情未重懲(兼請假條)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七章 訓練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戰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二百章 中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廝殺激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