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

“殺!”震天動地的驚呼聲再次響起。在張世華與羅文素合兵一處之後,二人爲爭功立威,皆是率領着麾下的士卒,向着不遠處的汝陽城南城門瘋狂的攻去。

而那些本就快被紅巾軍打的士氣潰散的官兵守軍,此時又哪裡會是此二人的對手。雖然說,城內官兵兵力衆多還有近五千餘人。但是,面對張世華和羅文素合兵的二千悍卒,照樣還是被打的連連後退。

“刀盾手,放慢腳步、整好隊形;長槍隊,你們快些,跟緊好刀盾手。好,都給我把陣型整好了,咱們堂堂正正的壓過去。”在張世華這邊,一個個百戶隊,在張世華的指揮下,形成了一個個方陣,就如同一堵堵城牆一般向着汝陽城南城門壓了過去。

官兵兵力雖多,但是在城內,面對張世華這樣的攻勢,他們卻絲毫都發揮不出兵力上的優勢,只能想一羣羔羊一般被張世華這邊殺戮驅趕。

因而,一開始的時候,張世華和羅文素兩人率軍還算是並駕齊驅,但是沒過多久,羅文素他們便已然被張世華率軍甩在了身後。

而羅文素見此一幕,自然也是無比的憤怒,但是憤怒又能如何。

雖然說張世華早就把自己的練兵方法在紅巾軍中公開,但是別忘了,不是說,每個看過孫子兵法的人都能成爲孫子。羅文素雖然也知道一些張世華的練兵方法,但是,從羅文素日常的行爲舉止就能看得出來,羅文素此人更加推崇個人的勇武,根本就對張世華的練兵方法有些不屑一顧。

因而,在這次的廝殺之中,羅文素還是靠着“猛將往前衝,打仗一窩蜂。”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再冷兵器時代,一個將領的勇武在某些時刻的確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往往是雙方在勢均力敵,需要用將領的勇武來鼓舞士氣打破僵局的時候,纔會產生出一定的決定性。

在其他時刻,一個將領的勇武對於一場戰爭來講其實起不了多大作用,畢竟戰爭永遠都不是一個人的遊戲。如果戰爭的勝負真的是所謂的勇將所能決定的,那打仗也就不用招兵買馬了,那這些錢多培養出一個悍不畏死的大力士豈不更好。

因此,縱然說是羅文素因爲在此之時比不過張世華而大呼小叫不停,但他卻依然是毫無辦法。

而在且不說羅文素此時所想,單說張世華現在。

要知道,雖說張世華此次只是率領了一千餘士卒,但是這一千餘士卒,卻無一不是精兵悍卒。這些個悍卒,若單論戰力而言,打官兵以一敵二那全是易如反掌。

尤其是現在,在張世華的指揮下列成戰陣之後,他們所爆發出的戰力更加是難以想象。城內官兵雖多,但面對他們,無異於是土雞瓦狗。也就是在短短的一刻鐘時間,張世華便已然率領着這些個悍卒殺到了城門處。

“開城門,放大軍進城!”殺到城門處後,張世華就地在城門口結成了戰陣,在抵擋敵人亡命反攻的同時,第一時間也便讓麾下的悍卒力士,從裡面緩緩的打開了這沉重的城門。

看着城門被一點一點的打開,城內爲數不多的官兵勇士聚集在了一起,亡命般的朝着結成戰陣的紅巾軍士卒發起了最後一次衝鋒。

“弟兄們,爲了家國,殺賊!”一名官兵守軍千戶打扮的紅巾軍將領,在此時高舉着戰刀,一邊向着張世華他們衝鋒,一邊這般的高吼道。

“殺賊!”百餘名官兵悍卒聽到這千戶此言,皆也舉刀應和,並隨着那名千戶一起,向着張世華他們衝去。

而處在陣中的張世華,看着這百餘名向着他瘋狂衝來的官兵悍卒,也不由的舉刀高呼道:“殺!”

“殺!”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張世華麾下的近千士卒吼出。而後列陣在前的刀盾手士卒,在趙九的率領下,對着衝來的百餘官兵悍卒毫不留情的揮下了手中的戰刀。

霎時間,鮮血四濺。這百餘官兵所發起的最後一次衝鋒,就如同海浪撞上了礁石,礁石巍峨不動,而海浪卻以粉身碎骨。

是的,此一戰,這百餘名僅剩的官兵勇士也全部戰死。不過和往常不一樣的是,這一次,這些人的悲壯死亡,並沒能激起餘下其他的官兵士卒心中的勇氣,反而還喪失了他們心中最後僅剩的一絲膽氣。

畢竟,僅僅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得出,餘下的這些個官兵士卒可不是什麼悍不畏死的勇士。而且當城門被張世華麾下的士卒徹底打開,數以百計、數以千計的紅巾軍士卒嘶吼着衝進城之後,這些個喪失了勇氣的膽怯傢伙,唯一能做的便就是逃跑了。

“紅巾賊殺進城了,弟兄們逃命去吧!”看着如同潮水一般涌進城內的紅巾軍士卒,一些膽怯的官兵士卒不由得一邊轉身逃跑,一邊這般高吼道。

“殺韃!”與此同時,紅巾軍這邊也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嘶吼聲。

“跑!”見此一幕,汝陽城中近乎所有的官兵士卒腦子中頓時便現了這樣一個字,畢竟傻子都看得出,汝陽城的官兵們此時已然是大勢已去了。

“敗了,敗了……”看着如同潮水一般涌進城池的紅巾軍士卒,還在前一刻拼命指揮守城的官兵統領米疆,不由的面露一絲慘笑,長嘆了一口氣,扔掉了手中的佩刀,這般說道。

“元帥有令,凡有能擒殺敵將米疆者,賞銀千兩,官升一級。”隨着米疆無奈的承認了自己失敗的時候,十數名紅巾軍的傳令兵也適時的這般策馬在城中高呼起來。

然而聽到紅巾軍傳令兵的這聲高呼,最先反應過來的卻還不是殺進城中的那些個紅巾軍士卒,而是那些個忠心耿耿守護在米疆身旁的親衛士卒。

“將軍,不好了。大勢已去,您快些走吧!”只見一名親衛士卒在聽到紅巾軍傳令兵這話之後,第一時間便對着無奈且頹廢米疆這般吼道。

不過米疆在聽到這名士卒的這話之後,卻反而又是一臉平靜的對着周圍的那些個忠心耿耿的士卒說道:“我身爲朝廷命官,有爲朝廷守土之責。如今兵敗城陷,我難辭其咎,已決心殉國恕罪。汝等都有家眷,還是快快逃命去吧,無需爲我這罪臣而死。”

“將軍!……”護衛在米疆身旁的數十名親衛士卒,在聽到米疆這話之後,皆不禁這般悲呼道。

“將軍您這是哪裡話。將軍您是忠臣,末將等又豈不知忠義二字。末將自幼便無依無靠,能有今日,皆賴將軍,將軍待我如兄如父,末將又豈能在此之時,舍下將軍,苟活於世。”

“今日末將不求其他,唯願與將軍共赴黃泉。”一名從小便跟在米疆身旁的米氏家將,不由的這般悲呼道。

“我等願與將軍,共赴黃泉!”聽到那米氏家將的話,餘下的數十名親衛士卒皆不由的這般高呼道。

“好,諸君。且隨我戮力殺賊!”米疆高呼道。

“敢不從命!”餘下親衛亦盡皆拜呼道。

而後便是廝殺再起,這數十名親衛悍卒,看着向他們瘋狂撲來的紅巾軍士卒,亦是高吼着,隨着米疆一起,舉刀撲向了殺來的紅巾軍。

不過,原本指揮着麾下士卒想要直接擊殺米疆的韓咬兒見此一幕,心中卻不禁被米疆等人的忠義之氣感染,只見他策馬在前,在明知不可能的情況下,還是忍不住的對着米疆他們高呼道:“米將軍,你我皆爲南人漢民,都乃是炎黃華胄,何苦愚忠與那隻知修佛淫樂的韃虜皇帝。米將軍可謂是當世名將,若米將軍願降,我韓咬兒必向我家元帥舉薦將軍。到時,將軍之位,絕不在我之下。”

“只敢問,將軍可願降乎?”

“哈哈哈。”然而聽到韓咬兒這情真意切的話,滿身鮮血的米疆卻是不屑一笑,只見其用刀指着韓咬兒的臉,不屑的說道:“我米疆乃朝廷命官,大元天子冊封之臣。汝,不過一賊寇爾,也配與我同位齊名。”說完,米疆便又不屑的大笑起來。

而聽到米疆這話,原本還對米疆極爲看重的韓咬兒也不禁有些惱羞成怒,只見其瞪着眼睛,對着麾下的士卒們吼道:“你們還愣着幹什麼,既然此獠賊心不改,一心只想助紂爲虐,那便送他去死好了。”

說完,韓咬兒便調轉馬頭離去,故作不屑的沒有再看向米疆。

而韓咬兒麾下的那些個士卒見此,自然也是紛紛的怒吼着衝向了米疆他們。雖然說米疆和麾下的數十名士卒,都是存了死志且悍不畏死的人,但是面對十數倍紅巾軍士卒的圍攻,又怎可能是對手。因此,也就是片刻的時間,米疆等人便紛紛慘死。

而米疆戰死之後,餘下的那些官兵士卒在喪失了主心骨之後,自然是毫無戰力可言,也就是片刻,城中的守城官兵便是逃的逃、降的降徹底的潰散了。

……

距離官兵潰散兩個時辰之後,偌大的汝陽城中卻依然沒有恢復平靜。一隊又一隊的紅巾軍士卒依然是馬不停蹄的在各個街道巡視,而一些比較偏僻的街道中,依然不時的還會爆發廝殺。

畢竟汝陽城實在是太大了,數千的官兵士卒在戰場上逃跑後,脫下兵服便就變成了老百姓。這些人雖然說大多數都不敢在與紅巾軍爲敵,但是其中卻不乏想要趁火打劫的散兵遊勇。

而且除了這些人之外,紅巾軍現在本身就是一個大雜燴。畢竟,紅巾軍現在兵力依然接近了四萬,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其中自然也是不乏趁機打家劫舍,並想以此發財的兵痞子。

不過萬幸,紅巾軍現在還並沒有腐化墮落,作爲剛剛展露頭角的一支義軍,現在的紅巾軍還算是比較純粹的。至少劉福通和羅文素、韓咬兒等這些個高層的將領們,還是比較重視軍紀的。

雖然說在擊潰官兵後,紅巾軍內部出現了不少殺紅了眼,想要趁機打家劫舍的王八蛋。但是,這些人卻在第一時間便被劉福通給鎮壓了下去。因此,倒也沒出什麼大亂子。

至少,在此時來講,秩序已然開始漸漸的在城中恢復。而再說劉福通,他也是在此時,率領着麾下的士卒,正式的踏入了這座由他掌控的府城。

……

城門處,劉福通在紅巾軍衆將士的簇擁下,策馬走進了這號稱是天下之中的汝陽府城。

看着汝陽城內外的那斑斑血跡和一些現在還尚未清理乾淨的殘屍斷臂,以及被戰火波及的民居等一系列的殘垣斷壁,劉福通的臉上反而是不由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從今天起,我劉福通終於也有名垂青史的資格了;從今天起,我劉福通也必將成爲一個傳世的人傑;從今天起,我也必將開創一個新的天下,一個堪比唐漢的天下。”策馬進城的劉福通,看着偌大的汝陽府城以及麾下衆多的士卒,心中不由的這般野心勃勃的想到。

而想到着之後,劉福通也不禁開口對着身後的紅巾軍諸將說道:“古有言:得中原者得天下。汝陽城,乃天下之中;汝寧府,乃古之中原。今日,此二地,皆爲我教囊中物也。此可謂天祝我教、天祝我軍。汝等與吾,必當開創不世之功業也!”

劉福通身後的張世華等人,聽到劉福通這話,也不由的拜呼應喝道:“末將(下官),必鞠躬盡瘁,同心戮力,爲我聖教,創不世之業。”

“好!哈哈哈。”聽到身後諸將這話,劉福通騎在馬上,卻也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而他那張狂的笑聲,和周圍慘烈的環境相比,卻不知爲何,讓身後看到這一幕的張世華,沒由來的生出一股厭煩。

“戈戈不休,百姓何辜;戈戈不休,百姓何罪?”一路之上,張世華策馬看着周圍那些被戰火波及的可憐百姓和那些現在都還在燃燒着烈焰的民居,心中卻不由的這般想到。

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閱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一百三十章 再興兵戈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六章 遊說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糧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十一章 匪來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三十章 惡戰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二百五十章 送壯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處罰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歌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四百零八章 湖廣之戰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二百五十一章 雨夜夜襲第一章 上任第六十六章 亂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十章 練軍2
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閱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一百三十章 再興兵戈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六章 遊說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糧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十一章 匪來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三十章 惡戰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二百五十章 送壯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處罰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歌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四百零八章 湖廣之戰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二百五十一章 雨夜夜襲第一章 上任第六十六章 亂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十章 練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