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盜匪

怎麼可能不抵抗,可是這些盜匪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卻個個都心狠手辣,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能對付的了得。

再加上他們每次又都是在晚上出來劫掠,可是到了晚上劫匪能看得見路,可是大部分農戶們卻看不見路啊,以至於次次都讓這些人逃掉。

而且這些人劫掠時只是圖財少有害命,且流竄在汝寧路和歸德府之間,以至於縣裡對這些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他們不搞出大亂子就懶得理會這些劫匪,可是這樣卻把我們這邊各個鎮子給害苦了。

聽完李重三的話,張世華心裡對這些劫匪也差不多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這些劫匪很不簡單。”張世華心裡想到。

每次都在晚上劫掠且次次都能逃掉,就已經足以證明這些劫匪很難對付,要知道這時候普通百姓普遍營養不良,一到晚上便不能視物,別說普通百姓了,在現在就是正規軍也有很多晚上不能視物的。

且這些劫匪很聰明,他們很懂得如何生存,流竄在汝寧路和歸德府之間,也會增加官府剿匪的難度。這些人劫掠時只是圖財少有害命,也會讓官府減小對他們的仇視。

於是就造成了現在這樣,官府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這些劫匪越是狡猾自己就越要剿滅他們,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快速的在taihe縣樹立起威望,要知道再過不到一年就會爆發元末農民大起義了,留給自己的時間實在是不多了。”張世華心裡想到。

於是張世華對李重三說道:“我之所以擔任此地的巡檢,就是爲了保境安民,我向兩位保證定會剿滅這股匪徒,還本鎮百姓一個太平。”

李、周兩人聽到張世華這番話,皆是一臉感動的向張世華叩拜道:“我等先在此謝過大人了。”

兩位快請起,這本就是本官應該做的,兩位又何須如此。

對了兩位想必也都認識本鎮的里正,剿匪之事還需里正的協助,到時兩位還要可幫本官引薦一下。

兩人自是點頭應是。

其實這件事也怪張世華自己,本來張世華這個巡檢上任,當地的里正肯定是要迎接的,可是張世華上任前根本就沒有提前給出通知,也就是說陽水鎮只知道上面排下來了一個新巡檢,卻不知道這個巡檢什麼時候來。

其實張世華這樣做也是爲了打當地一個措手不及,讓自己這個巡檢能瞭解到這個巡檢司的真實情況。

不過這件事張世華肯定是不會說的,而李、周兩人也不敢提起這件事,於是三人就集體的把這件事遺忘了。

之後張世華打了一個哈欠,李、週二人見此就知趣的告退了。

等兩人離開,張世華便帶着驢哥四人,進了這巡檢司的後院,這巡檢司不大就兩進院子。

前邊的院子是用來日常辦公的,後面的這個小院子,則是用來居住休息的。巡檢畢竟只是一個從九品的小官,所以着巡檢司的後院並不大,只有四間房一間主屋一間廚房和兩間偏房。

張世華自然是一個人住進了主屋,而驢哥他們四人則是兩人一間偏房,雖說這是主屋但是也並不是很大,但是牀鋪被褥什麼的卻是一應俱全。

張世華沒有讓幾個大男人,給自己收拾房間的習慣,進了後院,張世華就讓驢哥他們四人各自回房間了。

等到一行人收拾好房間,差不多也快天黑了,雖說巡檢司的弓手並不是兵,只是鎮中服役的百姓,也沒有軍餉拿但是飯還是會管的,等到前面的弓手們開飯的時候,一個老伙伕和一個弓手,也將張世華他們的飯菜送了進來。

張世華是巡檢飯菜肯定是這裡最好的了,可是張世華的飯菜也不過只是一大碗米飯,兩盤子青菜罷了,雖然菜中還有幾塊肥肉,可是對張世華來說還不如沒有呢。

不過看到那個弓手不時咽口水的動作,張世華也知道不能要求太高,這個世道能吃飽就不錯了,向張世華這樣有菜有肉的一頓飯,在現在已經是很好的啦。

不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張世華只是嚐了幾口菜,就將這兩盤子菜讓驢哥他們四人端走了。

看到驢哥他們一個個吃的十分香甜,張世華不禁想到自己才過了這幾年就墮落了。

然後張世華快速的吃完了拿一大碗米飯,心裡卻又想到或許真該請個廚子了。

吃完了飯天也黑了,在這個年代有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張世華在自己小院裡散了一會步就回房間了。

仔細想來,自己穿越到現在這個時代差不多也有五年了吧,誰能想到這個怎麼看都是地地道道的元朝人,身體裡會有一個來自於六百多年後的靈魂。。

老天爺也是,叫自家穿越過來也不讓自己準備準備,張世華以前雖然也是個大學生可卻是一個文科生,什麼玻璃呀、肥皂呀、張世華是一竅不通。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玻璃是從沙子裡燒出來的,肥皂是用油脂做的,至於怎麼做的,他怎麼知道。

至於抄幾首後世的詩,裝一個才子,這可是元朝!馬致遠、關漢卿有才吧,還不是去寫元雜劇去了,在這個時代,一個漢人想憑藉自己的才華出頭,那概率估計和後世彩票中頭獎差不多。

不過老天爺還算沒把路全給張世華封死,至少讓他投了一個好胎,taihe縣張家在南宋時就是當地的大土豪,到了他便宜老爹這一輩,taihe縣張家更是成爲了縣城最大的豪強,他爹雖然只是一個典吏,論官職他比他爹還高,可是你架不住人家元朝政策好。

在元朝縣中不但有一名縣尹,還有一名監縣也就是達魯花赤,且監縣的品級還要高於縣尹,監縣大部分都是蒙古人擔任,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色目人擔任。

且在元朝知縣闢官、涖政、理財、治軍四權不專,上面還有一個監縣,可以說元朝的縣尹就是一受氣包,出了錯罪名都是縣尹的,有了功大頭還是監縣的。

在這樣兩元制的制度下,縣中的大權可以說全部落到了下面的吏員手中,而典吏就是縣中諸吏之首,是諸吏六曹的首領官,權勢之大可見一斑。

其實像巡檢這樣的官員,是不准許本縣人在本縣擔任的,可是在做這個世道所謂的刑法對權勢者來說,完全就是一紙空文,張家在taihe縣紮根了一百多年,不但他爹在縣中擔任典吏,他的二叔也在縣中擔任着戶房主事。

而且taihe縣城的三班衙役、賭坊妓院,都和他們家有很深的關係,毫不客氣的說,在taihe縣城,他們張家就是實際上的縣尹。

而張世華又是他爹唯一的一個兒子,這兩年在taihe縣,過得自然是無比的滋潤。

可張世華還有些自知之明,他現在的一切都是因爲張家,要是沒有張家他什麼都不是,所以自從張世華知道自己在那個時代時,就開始培育自己的勢力,並且勸說他的便宜老爹,在暗中建立一種只屬於他們張家的武裝。

張世華帶來的驢哥、鹿哥四人就是張世華自己培育的力量,他們並不是聽命於張世華的便宜老爹,而是完全服從張世華的命令。

而且張世華這兩年也在taihe縣暗中培育的一隻人馬,不過這些人畢竟上不了檯面,於是張世華又以鍛鍊自己爲藉口,讓他老爹發動關係,是他成爲了這陽水鎮的巡檢。

而這也成爲了他向家中展現自己的一個平臺,畢竟要是繼續在taihe縣城待下去,在他的便宜老爹和家族的庇護下,他是不可能樹立起自己的威望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 決戰總攻3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襲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章 買糧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一章 上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章 中計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隨州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六十六章 亂第二百五十章 送壯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五十一章 糧道第七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八章 改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活捉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七章 訓練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錢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襲韃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二章 盜匪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襲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
第一百五十六章 決戰總攻3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襲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章 買糧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一章 上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章 中計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隨州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六十六章 亂第二百五十章 送壯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五十一章 糧道第七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八章 改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活捉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七章 訓練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錢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襲韃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二章 盜匪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襲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