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卡拉奇港……這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是全國工商業和文化中心,同時卡拉奇的工業產值佔全國的百分之四十。

換句話說,就是巴基斯坦幾乎一半的工業都集中在卡拉奇,可想而知這卡拉奇應該是個不錯的城市。

但我們卻沒有機會目睹一下這個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當然也就沒機會看一看卡拉奇這個城市了……原因很簡單,我們還是跟來的時候一樣,是裝在集裝箱裡的。

而且……這一回我們從船上吊下來之後,還是直接就放在卡車上運走的……集裝箱就是這點好,放在貨輪上的時候就像是一個個箱子,從貨輪上吊下來放卡車上一放……就變成卡車的後車廂了。

不過我們雖然看不到,但卻可以隔着集裝箱聽到外面千奇百怪的聲響……有摩托聲、汽笛聲、音樂聲、叫罵聲、吆喝聲……而且這些叫聲還都是我們聽不懂的話喊出來的,這使得戰士們個個都好奇的把耳朵貼在集裝箱上仔細的聽着外面的聲響,有時還發出幾聲笑聲……但由於我一開始就嚴令在集裝箱裡不能發出聲音,所以他們能做的只能是互相之間比劃下手勢什麼的。

這些手勢是我們在訓練時學會的……之所以要學這個科目,是因爲在戰場上常常會需要進行無聲的交流……這一點就算是微型無線電也無法做到的。

微型無線電這東西……在有敵人在附近的時候就有一個bug,講大聲點吧……敵人就被驚動了,講小聲點吧。隊友也聽不清楚。往往還會因爲聽錯了而誤會。

於是手勢就變得很有必要了……就算敵人就與我們隔上一堵牆。戰士們也可以用手勢進行交流並協同。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就是跟戰士們約定一些比較容易記而又形像的手勢然後在全軍推廣就可以了,在這其中我們甚至還引進了一些手語……也就是聾啞人互相打手勢進行交流的那種。

從這一方面來說……在這時候倒還可以煅煉戰士們的這種無聲交流了。

不過這樣的交流很快就停了下來……主要原因是外面安靜了下來,想必是車隊已經走出了卡拉奇開上了公路。

“營長!”這時趙敬平才小聲的問着我:“我們這是去哪?”

這時候小聲說話已經沒多大關係了,一個是因爲集裝箱有隔間效果,另一個是汽車周圍沒多少人,還有就是汽車速度快了,馬達的轟鳴聲也大……在外面就算有人也聽不到什麼。

於是我就在地圖上指了一個位置說道:“到這……白沙瓦!”

趙敬平看了看地圖不由咂了咂舌:“這麼遠……這得坐幾天的車吧!”

我苦笑着點了點頭……這話的意思就是。咱們得在這集裝箱裡呆上幾天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覺得我們到了巴基斯坦後就用不着再躲躲藏藏的了,這裡又不是阿富汗……中巴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有一支小部隊出現在巴基斯坦進行交流什麼的,那不也很正常嗎?

但張司令的意見卻不一樣,他認爲這是敏感時期,先不說這巴基斯坦是阿富汗的鄰國,我們要去的地方白沙瓦也是位於巴阿邊境……一旦讓蘇聯間諜或是什麼人發現有支中國軍隊一路從卡拉奇進入白沙瓦,那麼蘇聯很容易就推斷出跟中國有關。

但是現在……如果我們突然出現在白沙瓦,就可以用另一個身份,也就是一羣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國人。自願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幫助阿富汗難民,或者說是爲了錢受僱於阿富汗游擊隊……也就是傭兵也可以。

應該說張司令的考慮是對的……國際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雖然人人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只要有一個好的藉口,別人就拿你沒辦法!

就比如說蘇聯……他入侵阿富汗同樣也是打着“阿富汗總理邀請蘇聯出兵”這個藉口。

所以說……國與國之間的東西,有時候就是這麼虛僞,但這種虛僞卻又必不可少,有時還是很有必要的,爲的就是利益,爲的就是不讓敵國抓住把柄。

只是這卻苦了我們……我們全營的人都得封在這集裝箱裡頭……這可比在船上的時候要苦多了,在船上時咱們到晚上還可以出來透透氣,白天的話那集裝箱也是半開半合……

可是現在,全程都是要封得死死的,只有前部開了幾個不起眼的透氣孔……這透氣孔還是挺有用的,車速一快起來那風自然而然的就會往裡灌,所以也不用擔心在裡頭會被憋死。

但是……

要知道卡拉奇距白沙瓦可是兩千公里遠,而且巴基斯坦的公路還相當糟糕……巴基斯坦的公路大多都是在英國殖民時興建的,到現在也有幾十年了,除了修修補補外沒有多少的改善,這在考察團發給我的資料裡都紀錄得很清楚,現在的我們也有感覺……因爲一路上搖搖晃晃的讓人有些受不了,而且在路上還有幾次司機不得不停下來拿起竹竿撐起路中間的電線……

公路上有些電線高度不夠,而且架設在公路上空……咱們這些裝有集裝箱的卡車想過的話,就必須得把它們撐起。

這使我們足足走了兩天三夜纔到達目的地……這還是每輛卡車都由兩名司機交替着開的結果,也就是除了吃飯加油的時間外,車隊是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在路上跑。

事後我們才知道……這其實還算是好的了,原因是我們是中國人,所以巴基斯坦這邊接應我們的負責人特地派上最好的卡車、最好的司機爲我們服務,這纔有辦法在兩天三夜這個時間到達目的地……另外還有一些國家的援助比如美國……

美國方面也有輸送往巴基斯坦的軍事物資,於是也有一批人跟着這些物資進入阿富汗,當然因爲軍備量多和保密原因,同樣也不適合乘坐飛機,但他們卻足足在路上折騰了五天五夜……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機要睡覺!

第87章 馬島戰爭(六)第16章 高原訓練(四)第7章 偵察作戰(二)第147章 勝利(二)第173章 水源第180章 軍列第22章 對峙(二)第79章 1828高地第148章 回國第44章 敵暗我明第六十一章第212章 押送(五)第63章 棱線工事第88章 兵分兩路第62章 心理素質第63章 棱線工事第114章 霸王餐第219章 包圍圈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九十章第199章 將計就計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37章 進攻第35章 煙霧彈第九十三章第82章 風雲突變第六十六章第98章 密位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128章 戰前準備第10章 替我們回家第237章 集裝箱第212章 7.12戰役(十一)第227章 偵察大隊第五十章第45章 滲透戰第67章 戰場綜合症第73章 墨爾本號(二)第50章 者陰山(十五)第110章 滲透戰第76章 陷阱第194章 汽車第四十四章第36章 詭計第70章 雲南第138章 毒刺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20章 個體戶第184章 老山戰役(十八)第7章 直五改第157章 凱旋第55章 581高地第34章 民航事件(三)第90章 半壁崖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47章 光頭第52章 團結第44章 美械師第85章 以火攻火第51章 聯盟第160章 意外的目標第216章 離開第105章 新兵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93章 規定第137章 倉庫第18章 爛襠第160章 計劃第104章 法卡山戰役(九)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十四章第27章 對峙(七)第106章 演習(七)第三十五章第96章 馬島戰爭(十五)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201章 過年第34章 司務長第195章 142高地第156章 眼線第74章 墨爾本號(三)第50章 踩雷第140章 空降部隊第87章 行軍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77章 老山戰役(十一)第213章 默契第193章 計劃第7章 狙殺第14章 掃蕩第九十五章第6章 橋南高地第五章第105章 新兵第148章 裝甲車(二)第115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第172章 偏移量第128章 三營的進攻第三十八章第148章 回國
第87章 馬島戰爭(六)第16章 高原訓練(四)第7章 偵察作戰(二)第147章 勝利(二)第173章 水源第180章 軍列第22章 對峙(二)第79章 1828高地第148章 回國第44章 敵暗我明第六十一章第212章 押送(五)第63章 棱線工事第88章 兵分兩路第62章 心理素質第63章 棱線工事第114章 霸王餐第219章 包圍圈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九十章第199章 將計就計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37章 進攻第35章 煙霧彈第九十三章第82章 風雲突變第六十六章第98章 密位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128章 戰前準備第10章 替我們回家第237章 集裝箱第212章 7.12戰役(十一)第227章 偵察大隊第五十章第45章 滲透戰第67章 戰場綜合症第73章 墨爾本號(二)第50章 者陰山(十五)第110章 滲透戰第76章 陷阱第194章 汽車第四十四章第36章 詭計第70章 雲南第138章 毒刺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20章 個體戶第184章 老山戰役(十八)第7章 直五改第157章 凱旋第55章 581高地第34章 民航事件(三)第90章 半壁崖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47章 光頭第52章 團結第44章 美械師第85章 以火攻火第51章 聯盟第160章 意外的目標第216章 離開第105章 新兵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93章 規定第137章 倉庫第18章 爛襠第160章 計劃第104章 法卡山戰役(九)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十四章第27章 對峙(七)第106章 演習(七)第三十五章第96章 馬島戰爭(十五)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201章 過年第34章 司務長第195章 142高地第156章 眼線第74章 墨爾本號(三)第50章 踩雷第140章 空降部隊第87章 行軍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77章 老山戰役(十一)第213章 默契第193章 計劃第7章 狙殺第14章 掃蕩第九十五章第6章 橋南高地第五章第105章 新兵第148章 裝甲車(二)第115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第172章 偏移量第128章 三營的進攻第三十八章第148章 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