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臨別贈言踏征程

“什麼?去山西?封我爲兵馬大元帥?”

待靖王將聖旨唸完,正堯並沒有立即興奮的接過聖旨,而是一臉詫異的望着靖王,似乎聽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信息一樣,兩眼直放着迷茫的神色。

但凡有人聽到如此的消息,一定都是一副興奮震撼的樣子,然而正堯卻擺出這麼一副表情,確實讓人有些難以理解,難道當兵馬大元帥還不好嗎?

當然,正堯有正堯自己的想法,不可以將別人的想法強加於他。

而且正堯很清楚,兵馬大元帥一職是多麼的重要,自己雖然當過兵,受過訓,可是打仗根本就是兩碼事,不可以混爲一談。更何況,他也很清楚,明朝以來,駙馬出任兵馬大元帥一職的好像根本就沒有,如今嘉靖此舉,未免也太過看得起自己,難道羣臣就不反對嗎?

正堯確實很難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至少在他看來,一定不是嘉靖自己的主意。

靖王見正堯滿是驚訝的樣子,不禁笑了笑,道:“沒錯,這其實是本王的提議。”

“王叔你的提議?可是你這……”

“本王明白你的疑慮,你是覺得你難以勝任吧,其實你也太妄自菲薄了,你應該相信你的能力。至於你覺得這有違規矩,其實也沒什麼,規矩是人定的,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你不經常這麼說嗎?而且現在嚴嵩黨羽勾結倭寇又在沿海一帶作亂,戚將軍俞將軍以及劉指揮使都各自有任務在身,一時半刻也抽不出身來,所以本王才極力舉薦你的。”

靖王寬慰着正堯說道,聽起來,似乎也很合情合理。

本來以正堯的機智聰明,運用到戰場上,也應該可以。況且只是出任元帥。又不用正堯親自上戰場,應該不存在太多的危險。再說軍隊裡面還有副將,參將這些作戰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可以給正堯提供一些建議,打起仗來,也不會太吃力。

之所以蒙古兵如此肆無忌憚,其實並非他們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是他們篤定嚴嵩造反一事無暇顧及道山西一帶,因而纔會出兵偷襲的。

綜合來看,靖王篤定這一場仗沒什麼說的,應該不成問題。

“謝謝王叔擡舉。只不過,正堯始終覺得這件事實在太突然,而且嚴嵩雖然伏法,但是他的黨羽還在,我怕我離開之後,他們會……”

正堯始終覺得不妥,臉上的難色就更加的濃烈了。

靖王搖頭道:“正堯你大可放心,京城還有本王在,一定不會讓嚴嵩黨羽胡作非爲的。你要對本王有信心纔是。”

“可……”

“好了,皇上的聖旨已經下達,莫非你還想抗旨嗎?說實在的,正堯你又何必如此執着呢?做人有時候變通一點。不去刻意的計較,不鑽牛角尖,不是挺好嗎?”

靖王一手將聖旨遞給了正堯,同時還不忘規勸正堯。倒是顯得特別的用心良苦。

正堯有些不敢苟同的道:“王叔此言差矣了,做人應該有自己的原則纔是,嗯。既然聖旨是皇上下的,正堯也只好尊崇。不過有些時候,正堯還是很清楚的,不管做什麼,都應該對得起天地良心,做人更應該腳踏實地。如果太多的陰謀詭計,我想最終算計的還是自己。”

不知道正堯是有感而發,還是另有深意,但是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向靖王的眼神卻有一絲的不大一樣,好像以前對靖王的那份尊重在這個時候莫名的消失了似的。

“原則固然重要,但是相較起來,本王倒是認爲至親好友以及自己的性命纔是最重要的。正堯你是個聰明人,此番山西之行可能兇險異常,如果正堯有需要的話,不妨找方玉陽將軍,他自然會知道該怎麼做。”

靖王繼續說道,而話中的內容也開始變得更加的含蓄起來,宛如一道謎語,要靠去猜才能明白。

正堯立即搖頭,道:“不必了。道不同不相爲謀,方玉陽和我根本不是一路人。雖然他做了那麼多壞事我並沒有找到什麼證據可以指證他,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做過,就一定會被繩之以法,嚴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正堯就是那樣的人,平時看起來,可能是很隨和,平易近人那種,但是有很多時候,尤其是在認真做事的時候,在面對是是非非的時候,他的立場卻十分的堅定,態度也分外的決絕。看上去,就像是十頭牛都拉不動的古井一般固執。

就好比面對嚴嵩,即便嚴嵩罪惡滔天,即便嚴嵩咎由自取,但是因爲嚴嵩的生死還關係着另外的一個陰謀,所以他就算對嚴嵩有萬般的怨恨,他也沒有想要立即讓他死的意思,反而還一味地去保住嚴嵩的命。

往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看上去明明是敵人,仇人,但是又不得不對他好;而另一方面,明明是好友知己,很有可能會發生很多矛盾,多到可以你死我亡。

實在沒有想到正堯的態度如此堅決,靖王不禁搖搖頭,嘆息一聲道:“呵呵,既然正堯如此堅決,那本王也不必多費苦心了。也罷,大丈夫爲國爲民,理所應當,本王也唯有祝正堯你能夠實現你的理想。”

“多謝王叔吉言,正堯必定竭力做到!”正堯一把捏過那份沉重的聖旨,隨即起身道:“那正堯就先去準備了,公主就暫行交給王叔幫忙照顧了!”

“嗯,應該的,那正堯要多加小心,路上珍重了。”

靖王點點頭,隨即撇過頭,並沒有再看正堯一眼。

正堯道:“多謝,王叔也珍重。”

說完,正堯便轉過身去,也不再回頭,甚至連寧安也不顧,徑直朝着靖王府的門外走去。

待正堯推門而出,離開客廳之後,靖王才漸漸地擡起頭,緩緩地把目光移到了正堯的身上。見正堯那漸行漸遠的身影,靖王卻是莫名的一聲嘆息,眼神之中卻露出了一絲不忍之色。

正堯自顧自大步流星的邁出了靖王府的大門,未等那李發開口問公主何在,卻見正堯立即一個揮手,叫喊一聲“回府”,鑽進馬車,便往駙馬府方向而去。

坐在馬車之中,正堯的心情可謂是煩亂不堪,回味着方纔的那一幕,正堯不禁連連搖頭,似乎遇到了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一樣。

“該怎麼辦呢?現在看來,我的猜測應該沒有錯。可是到了這個地步,我的能力確實不足以解決一切,該如何是好?”

嘴裡莫名的嘀咕着,正堯似乎看明白也想清楚了某些事情。可是他此刻的表情卻十分的無奈,已然快要變成一隻無頭蒼蠅。

棘手的問題,正堯遇到過不少,可是好像面前的這一道,他真的是有心無力了。

“建文秘寶,建文秘寶,難道……”

正堯不停地叨唸着,突然臉上出現一副豁然開朗的神色,只不過其中更多的還是驚恐和不安。

搖搖頭,正堯猛地將雙手握得更緊,然後自言自語的又道:“不行!一定要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回到府中,正堯沒有立即收拾包袱準備出發去山西,而是先坐下來寫了四封信,一份是給張誠,一份是給戚繼光,一份是給張居正,還有一份是給韓國仁。寫完封好之後,立即命李發務必在自己離開之後的第三天才將四封信件送出去,以免引起注意。

李發會意的接過正堯的信件,表示一切必定辦妥。

隨後正堯纔開始整理行裝,臨行之際,又交代了就算是公主,也絕對不可以看見這四封信,而如果公主回府問起今日爲何突然離開靖王府,就說是聖旨有令要即可前往山西救援。

交代好一切之後,正堯便立即領了寶馬良駒,帶上聖旨令牌,便直奔西城門方向而去。

雖然正堯明白,此行山西之行可能會有危險,正如靖王所說的那樣,但是聖旨一下,正堯也不得違抗。不過如果是其他人的話,必定會召集許多高手一同前行,可是正堯卻決定孤身一人,最後只是在到西城門口的時候,帶了十數名一早就安排在那裡等候的副將,然後便快馬加鞭而去。

現在山西的情況,通過與幾名前線回來的副將的交流,正堯也簡單的瞭解了一點。

原來所有人都以爲是俺答汗率兵親征大明,所以大多數守城將士聽到俺答汗的名字,也都嚇得棄城而逃,委實的不堪一擊。

實際上,正堯卻很清楚,這一切不過是阿拉爾的陰謀罷了。俺答汗至今或許還在籌劃着如何將阿拉爾這個逆賊殺死奪回自己的汗位,又怎麼可能親帥大軍來攻打大明呢?

不過這個阿拉爾倒是挺聰明的,知道大明的將士好多都忌憚俺答汗,所以才由此一招。

當然,正堯是從來都沒有把阿拉爾放在眼裡過,況且,從他對阿拉爾的認識,也認定阿拉爾只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而已。

雖說安波爾沁已經不知所蹤,可能已經死去,但是正堯始終還是想爲她做點事情,或許此次的山西之行,就是讓正堯爲安波爾沁做些事情的最好機會。

“阿拉爾,我來了!”

第75章 碧綠玉佩朱允炆第25章 廿年是非今再提第25章 門前談話意味深第53章 桃花扇又夜明珠第26章 正堯笑談轉局勢第15章 春風爲題鬥文採第49章 火槍隊來解危難第11章 泯江河畔羣英會第11章 夕陽河畔下圍棋第25章 故人相逢牢房中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38章 嘉靖面前打一通第74章 螳螂捕蟬黃雀笑第44章 欲贈金刀做郡馬第35章 金家字號金鑲玉第54章 語破謊言道實情第72章 孰神孰鬼欲得解第11章 大廳之中問明珠第71章 叔侄交惡起衝突第47章 放聲咆哮審案時第53章 太醫御醫齊出手第35章 深入天牢探口風第10章 神醫露面初試探第85章 李府葬禮流水宴第28章 妙手醫仙再出手第37章 錦衣衛來欲上殿第12章 擂臺比武欲招親第61章 探得死因顯蹊蹺第37章 詳談細說內有隱第44章 涼風月夜城門外第6章 蹴鞠場外遇福伯第47章 神秘西域一點紅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9章 坤寧宮中問原委第104章 夜半寺院生大火第112章 此經別離回京去第47章 東郊廢院情深處第31章 李正堯智擒親王第17章 夜探別院引爭鬥第25章 三問爾沁無言辨第72章 地窖空壇雜糧酒第16章 海雲醫館袁豐堂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29章 殿上嘉靖欲賜婚第77章 強言力證假靖王第36章 郡主上門欲承歡第109章 一本經書引風波第1章 秦嶺古道雨紛紛第54章 語破謊言道實情第71章 濃煙瀰漫影無蹤第7章 遠在異鄉遇故人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53章 桃花扇又夜明珠第24章 天字號房又死人第9章 賦詞一曲又品茗第24章 客棧閒聊探虛實第20章 韓府周冰消息來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28章 夜裡迷煙昏沉沉第42章 夜闖客棧探廂房第50章 韓門家宅怪事多第12章 南方有港壕鏡澳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10章 兵作賊來賊亦兵第41章 一路感傷墜寒潭第26章 神醫怒指欲發難第25章 衣衫襤褸乞丐男第70章 牀頭囈語調情處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80章 無名山谷埋寶藏第4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一)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102章 疾風追雲來取勝第19章 楊進一語驚人聽第33章 平亂有功殿上封第14章 西宮花園妃子鬧第1章 臨別寒暄贈玉佩第20章 正堯打擂欲拒婚第56章 西安知府來升堂第64章 衙門提審打更人第34章 上雲梯搶鳳冠帔第4章 朝堂爭論宮門外第20章 三公祠堂鬧糾紛第49章 嚴氏父子顯身手第49章 火槍隊來解危難第14章 煙雨樓中說內情第62章 米鋪老闆訴內情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35章 夜深靜待等人來第16章 各執一詞孰爲真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28章 安南王子疑爲兇第58章 豐臣真麗道內情第21章 殘破棋局競相逐(二)第52章 醒來臥房細詳談第42章 首飾店裡生是非第13章 藉以武舉定妙計
第75章 碧綠玉佩朱允炆第25章 廿年是非今再提第25章 門前談話意味深第53章 桃花扇又夜明珠第26章 正堯笑談轉局勢第15章 春風爲題鬥文採第49章 火槍隊來解危難第11章 泯江河畔羣英會第11章 夕陽河畔下圍棋第25章 故人相逢牢房中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38章 嘉靖面前打一通第74章 螳螂捕蟬黃雀笑第44章 欲贈金刀做郡馬第35章 金家字號金鑲玉第54章 語破謊言道實情第72章 孰神孰鬼欲得解第11章 大廳之中問明珠第71章 叔侄交惡起衝突第47章 放聲咆哮審案時第53章 太醫御醫齊出手第35章 深入天牢探口風第10章 神醫露面初試探第85章 李府葬禮流水宴第28章 妙手醫仙再出手第37章 錦衣衛來欲上殿第12章 擂臺比武欲招親第61章 探得死因顯蹊蹺第37章 詳談細說內有隱第44章 涼風月夜城門外第6章 蹴鞠場外遇福伯第47章 神秘西域一點紅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9章 坤寧宮中問原委第104章 夜半寺院生大火第112章 此經別離回京去第47章 東郊廢院情深處第31章 李正堯智擒親王第17章 夜探別院引爭鬥第25章 三問爾沁無言辨第72章 地窖空壇雜糧酒第16章 海雲醫館袁豐堂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29章 殿上嘉靖欲賜婚第77章 強言力證假靖王第36章 郡主上門欲承歡第109章 一本經書引風波第1章 秦嶺古道雨紛紛第54章 語破謊言道實情第71章 濃煙瀰漫影無蹤第7章 遠在異鄉遇故人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53章 桃花扇又夜明珠第24章 天字號房又死人第9章 賦詞一曲又品茗第24章 客棧閒聊探虛實第20章 韓府周冰消息來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28章 夜裡迷煙昏沉沉第42章 夜闖客棧探廂房第50章 韓門家宅怪事多第12章 南方有港壕鏡澳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10章 兵作賊來賊亦兵第41章 一路感傷墜寒潭第26章 神醫怒指欲發難第25章 衣衫襤褸乞丐男第70章 牀頭囈語調情處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80章 無名山谷埋寶藏第4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一)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102章 疾風追雲來取勝第19章 楊進一語驚人聽第33章 平亂有功殿上封第14章 西宮花園妃子鬧第1章 臨別寒暄贈玉佩第20章 正堯打擂欲拒婚第56章 西安知府來升堂第64章 衙門提審打更人第34章 上雲梯搶鳳冠帔第4章 朝堂爭論宮門外第20章 三公祠堂鬧糾紛第49章 嚴氏父子顯身手第49章 火槍隊來解危難第14章 煙雨樓中說內情第62章 米鋪老闆訴內情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35章 夜深靜待等人來第16章 各執一詞孰爲真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28章 安南王子疑爲兇第58章 豐臣真麗道內情第21章 殘破棋局競相逐(二)第52章 醒來臥房細詳談第42章 首飾店裡生是非第13章 藉以武舉定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