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藉以武舉定妙計

一處淡水湖畔,還是那個背影,還是件黑色披風,頭戴斗笠,面遮黑紗,靜靜地面向着那同樣平靜無波的水面。*/..//*其身後約三米左右的距離有一紅衣黑褲男子合着手低着頭,半晌不語,似乎在等着那人發話。

呼得清風徐來,水面頃刻掀起一浪又一浪水紋,那斗笠男子眉前的黑紗隨之開始左右擺動起來。而那男子這是也微微蠕動了嘴脣,淡淡的說道:“你來啦!蜀中那邊可有什麼消息?”

男子的聲音很沙啞,感覺是一個飽經滄桑的人。說話時,語氣顯得很是沉重,似乎對此很是在意。

聽那斗笠男子發話,身後的紅衣黑褲男子整個身子不禁顫了一下,繼而激動的走上前來,低頭道:“回主公!根據飛鴿傳書來報,在李府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屬下懷疑……”

“不!絕對不會!”未等那紅衣黑褲男子把話說完,卻見那斗笠男子赫然接過話來,言語甚是堅定。隨即他又轉過身來,看着那紅衣黑褲男子,繼續道:“當年李家一門近乎全數抄斬,惟有寧晉府一門旁系倖免於難。若是沒有猜錯,李景隆當時一定是把玉筆交給了他們。所以,我絕對相信,蜀中李家一定將玉筆收藏了起來。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就是把李府上上下下翻個底朝天,也一定找出玉筆!”

“是,主公!”

斗笠男子發話了,而且語氣還是那般的強硬。即便這紅衣黑褲男子有異議也無濟於事。上頭下達的命令就是死命令,必須得遵從,不得違抗,這是當手下的基本準則。於是那紅衣黑褲男子雖然心裡犯難。但是還是脆錚錚的答應了下來。

“你下去吧!”說完,斗笠男子又再次轉了過去,面向了水面。

此時,風又停了下來,湖面無紋,葉落無聲,四周一片死寂。

正堯突然的一個激動讓本來還有些犯難的嘉靖頓時欣然一笑,同樣也是激動的看着正堯。溫和的說道:“快說,到底又何辦法?”

對於處理國家大事,嘉靖一直都是很頭疼的,這也是爲什麼他願意二十年不上朝的原因。當然,雖然說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爲他在潛心“修煉”,以求長生不老,但是其中或多或少他對政事也懷着一種厭倦的心態。畢竟嘉靖本人處事就顯得優柔寡斷,少有主見。而他對與鄰國的關係處理上。他也一直秉着河水不犯井水,相安無事的原則,所以這次若是因這本書與安南國鬧不和,那他真的就不知所措了。

所以。一聽到正堯說有辦法,他便立即表現出一副找到救心丸似的樣子。甚是激動。

正堯將《三府鐵券》放到了面前的桌上,然後指着裡面的內容道:“根據皇上所言。這缺失的幾頁都與煉丹製藥有關,而且此書乃是安南的國書,相信安南的煉器師,煉藥師,或者是大夫對這些應該都有一定的認知,如此,這件事就好辦多了。”

“那就行!明日,明日上午上殿之前可行?”

嘉靖現在纔不想知道好不好辦,他只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夠馬上辦好,他注重的是結果。因而,在問正堯的話的時候,他直接說的是明日之前可否完成而不是該怎樣完成。

正堯見嘉靖如此激動,不由地輕輕一搖頭,臉上多是無奈之意。

看到這裡,嘉靖不禁疑惑道:“怎麼了,難道哪裡還有問題?”

見正堯一會兒可行,一會兒又不可行的表情,嘉靖不禁也開始面色突變,露出了君王威儀的一面,旨在震懾正堯。

正堯不敢繼續隨意,立即道:“回稟皇上!此事只可慢,不可快!”

“什麼可慢不可快的!你給朕說清楚!”

顯然嘉靖已經有些許不滿了,畢竟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了,正堯還想要慢慢來,這點實在說不通。

“皇上且聽我一言!”正堯隨即收回了放在《三府鐵券》的手,然後道:“其實可慢不可快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皇上可曾想過此次安南使節來大明到底是不是隻是簡單的想要來複刻一本十年前就進貢給我大明的《三府鐵券》?第二,在短時間之內,想要將本書完好無缺的還原,相信在大明少有人能夠做到,畢竟那缺失的幾頁,內容誰都沒有看過。如果貿貿然的爲求圖塊憑空的添加一部分內容進去,到時候安南使節一旦發現,大明與安南很有可能鬧出矛盾,且大明的面子也沒了。”

正堯數出了兩大原因,旨在令嘉靖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當然,正堯並沒大明怕了安南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思,畢竟正堯是顧全大局,不想兩國關係過早的瓦解,引來不必要的戰爭,造成更大的損失與傷害。

“那正堯你的意思是?”嘉靖突然改口正堯,倒是顯得特別的親切。

“現在,武舉臨近,相信安南國使節也沒有見過我們大明這種特殊的武舉,皇上不若讓安南國使節在京城多呆幾日,看看我們大明新科武舉是怎樣的一番盛景。不知皇上意下如何?”正堯開始賣關子了,並沒有直接回答嘉靖的話。

不過正堯說話的時候,目光彷彿在跳躍,那狡猾的眼神似乎在告訴嘉靖聽我的沒錯。

嘉靖依然對正堯的計劃一無所知,表出心有不甘的樣子,於是道:“正堯你究竟意欲何爲?”

正堯嘴角欣然泛起一絲笑意,道:“回皇上,皇上您且以武舉之名讓安南使節在大明多留幾日,到時候,正堯便自有辦法解決《三府鐵券》的問題。”

看着正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嘉靖有理由相信正堯說的是實話。只不過他還是很疑惑,心裡始終有塊疙瘩,疼癢難耐。

“讓他們在此多留幾日看武舉也未嘗不可,不過正堯你得告訴朕,你都有些什麼計劃,朕好歹也是一國之君,總不能什麼都不知道吧!”

一個皇帝,雖然不是什麼明君,但也不至於昏庸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而正堯若是一味的扮神秘,吊胃口,顯然嘉靖會很不樂意的,即便正堯的方法可能真的有用。

所以面對這一切,正堯的關子也算是賣到頭了:“嗯,皇上所言極是。正堯想要借武舉留下安南使節,其實有三個目的:其一,便是緩兵之計,現在我們是絕對交不出完完全全的《三府鐵券》的,所以能夠多爭取一點時間,對於修復缺失部分是很有必要的!

“其二,乃是懾人之計,近來,北疆蒙古猖獗,南方倭寇肆虐,西有西域蠢蠢欲動,我大明今時可謂是危機存亡之秋也!然安南等小國雖不至於有威脅,可他日若真與蒙古倭寇交戰,這些小國勢必趁機想要分一杯羹,到時候四面楚歌,國更危矣。而我主張皇上叫安南使節去看武舉,就是想讓安南使節知道,我大明天朝之邦,能者輩出,個個驍勇善戰,這足以令他們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如此,便爲日後平定蒙古,驅逐倭寇消除了一道障礙!

“其三,就是疑人之計。所謂疑人乃是我懷疑安南使節此番造訪另有所圖。趁他們在京城多留的一段時日,我們可以對其深入觀察監視,明確動機之後,或許更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現有的難題。如此三目的,對我大明對皇上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正堯又洋洋灑灑的高談闊論一番,比之之前在殿前說的那番慷慨激昂的話更加的質地有聲。以武舉留住安南使節的三大原由條理分明,思路清晰,令如夢遊的嘉靖也瞬間感到一陣清爽。如同炎熱夏季之時欣然吹來的一襲涼風,直沁心間。

“好!正堯有如此想法,實在讓朕身心大爲暢快!有如此三目的,朕便可以清楚的看出安南小國到底有何意圖,更加能夠通過安南小國之口,傳達我大明將士如何的驍勇善戰,痛快!真是痛快!”

或許嘉靖很久沒有如此激動過了,又或許長期服食所謂的“神丹妙藥”令他的神志一直不甚清楚,因而此刻一聽到正堯所想出的計策,一時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頓時大爲叫好,拍手稱快。而整個人飄飄然的樣子甚至比服食了“神丹妙藥”之後的感覺還要強烈。(未完待續。。)

第41章 一夜風`流傳四巷第37章 刑部大牢生意外第2章 一夕典故解疑難第5章 初次交鋒未有輸第41章 白衣青年攔去路第5章 蜀州會館來故人第39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六)第1章 山外客棧綿綿雨第14章 妙手神醫有真假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62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二)第67章 寧安爾沁入帳來第15章 奉天門武舉考生(中)第33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八)第41章 細說原委做準備第29章 以假亂真惑衆人第90章 縱有威脅亦須忍第68章 半夜傳來三聲叫第36章 皆有性情引知音第9章 以酒作詩許暗心第23章 再遇番僧阿莫尼第51章 又見西域一點紅第80章 食指一根破伎倆第49章 臨別贈言踏征程第35章 百密一疏終成空第67章 夜裡廂房話淺談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38章 李府大火有蹊蹺第38章 半夜裡來假山前第42章 送君歸去樹林外第12章 牀頭男屍問是誰第8章 練武堂中較武藝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5章 笑聲連綿俏佳人第79章 靖王自訴當年事第56章 靖王府邸靜心亭第55章 大鬧青樓憤然去第46章 牀前安慰說緣由第57章 世宗抱養需驅邪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3章 楊柳河邊歌舞歡第40章 卻話往事憶當年第89章 石洞淺談有深意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81章 蓮花油燈有蹊蹺第60章 昨夜青樓遇大火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111章 一番抉擇惹煩惱第42章 送君歸去樹林外第41章 邪惡魔珠亂人心第28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三)第6章 一遭鑄錯悔暗生第69章 無邊法力驚衆人第11章 上房頂一窺究竟第85章 李府葬禮流水宴第28章 夜裡迷煙昏沉沉第56章 久別重逢淚潸然第7章 順德杏壇訪神醫第28章 把酒言談涼亭中第3章 安南來信引紛爭第56章 久別重逢淚潸然第56章 頭遭重創或失憶第19章 因緣際會得蹤跡第105章 去而復返擄人來第95章 洞開時分西苑前第37章 刑部大牢生意外第58章 大堂議論和離因第46章 汪柏翻臉有預謀第92章 偶入密室有跡尋第78章 黃布一張憶往昔第82章 父子相逢不相識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25章 公主臥房道實情第51章 五味十方來療傷第17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一)第10章 京白玉佩寓意深第31章 南廂臥房有跡尋第17章 船艙之中顯身手第6章 正堯名聲遍京城第31章 援兵一到把賊擒第36章 海雲直言震四座第45章 拔刀相向來威脅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55章 醒來病牀推原委第36章 雲梯頂端引事端第41章 細說原委做準備第46章 心意已決引人泣第9章 賦詞一曲又品茗第70章 太和門中做法事第45章 欲施巧計被撞破第33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72章 意興闌珊黃粱夢第30章 卻有六指手掌印第18章 缺月之夜探嚴府第41章 朝堂相問定婚期第19章 限令七日把人尋第39章 客棧掌櫃非尋常第29章 問長問短爲哪般?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
第41章 一夜風`流傳四巷第37章 刑部大牢生意外第2章 一夕典故解疑難第5章 初次交鋒未有輸第41章 白衣青年攔去路第5章 蜀州會館來故人第39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六)第1章 山外客棧綿綿雨第14章 妙手神醫有真假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62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二)第67章 寧安爾沁入帳來第15章 奉天門武舉考生(中)第33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八)第41章 細說原委做準備第29章 以假亂真惑衆人第90章 縱有威脅亦須忍第68章 半夜傳來三聲叫第36章 皆有性情引知音第9章 以酒作詩許暗心第23章 再遇番僧阿莫尼第51章 又見西域一點紅第80章 食指一根破伎倆第49章 臨別贈言踏征程第35章 百密一疏終成空第67章 夜裡廂房話淺談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38章 李府大火有蹊蹺第38章 半夜裡來假山前第42章 送君歸去樹林外第12章 牀頭男屍問是誰第8章 練武堂中較武藝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5章 笑聲連綿俏佳人第79章 靖王自訴當年事第56章 靖王府邸靜心亭第55章 大鬧青樓憤然去第46章 牀前安慰說緣由第57章 世宗抱養需驅邪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3章 楊柳河邊歌舞歡第40章 卻話往事憶當年第89章 石洞淺談有深意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81章 蓮花油燈有蹊蹺第60章 昨夜青樓遇大火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111章 一番抉擇惹煩惱第42章 送君歸去樹林外第41章 邪惡魔珠亂人心第28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三)第6章 一遭鑄錯悔暗生第69章 無邊法力驚衆人第11章 上房頂一窺究竟第85章 李府葬禮流水宴第28章 夜裡迷煙昏沉沉第56章 久別重逢淚潸然第7章 順德杏壇訪神醫第28章 把酒言談涼亭中第3章 安南來信引紛爭第56章 久別重逢淚潸然第56章 頭遭重創或失憶第19章 因緣際會得蹤跡第105章 去而復返擄人來第95章 洞開時分西苑前第37章 刑部大牢生意外第58章 大堂議論和離因第46章 汪柏翻臉有預謀第92章 偶入密室有跡尋第78章 黃布一張憶往昔第82章 父子相逢不相識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25章 公主臥房道實情第51章 五味十方來療傷第17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一)第10章 京白玉佩寓意深第31章 南廂臥房有跡尋第17章 船艙之中顯身手第6章 正堯名聲遍京城第31章 援兵一到把賊擒第36章 海雲直言震四座第45章 拔刀相向來威脅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55章 醒來病牀推原委第36章 雲梯頂端引事端第41章 細說原委做準備第46章 心意已決引人泣第9章 賦詞一曲又品茗第70章 太和門中做法事第45章 欲施巧計被撞破第33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72章 意興闌珊黃粱夢第30章 卻有六指手掌印第18章 缺月之夜探嚴府第41章 朝堂相問定婚期第19章 限令七日把人尋第39章 客棧掌櫃非尋常第29章 問長問短爲哪般?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