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

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

政黨要控制、影響和行使公共權力,就必須提出自己的一系列施政主張;要吸引民衆,就必須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要凝聚黨員,就必須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這些都集中體現在政黨的綱領之中。在階級社會裡,社會劃分成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這是政黨得以產生的一個基本前提,也決定着政黨的綱領、目標和行爲方式。說到階級、階級矛盾與政黨產生的關係,恩格斯曾經指出:“這些階級對立,在它們因大工業而得到充分發展的國家裡,因而特別是在英國,又是政黨形成的基礎,黨派鬥爭的基礎,因而也是全部政治歷史的基礎。”因此,政黨本質上都是有階級性的。政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代表、整合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願望和要求。政黨的綱領就是對所代表的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願望和要求的集中體現。

但是,對政黨性質、功能與其綱領之間的關係還要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應該看到,政黨性質與其階級屬性之間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非常清晰的、一一對應的線型關係。同樣,政黨的綱領與其性質、功能之間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直線型的對應關係,而是十分複雜的並隨着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一種動態的、隱諱的反映關係。一方面,當今世界由於社會分層的複雜化、多元化,一些政黨並不是按階級、階層來確定自己的支持者,而是把在某個重大問題上的共識作爲凝聚力量、獲取支持的基礎,而不管其成員是來自哪個階級、階層或集團。在我國,最典型的就是四十年代左右成立的民主黨派;在西方國家,最典型的就是八十年代成立的綠黨,等這些階級聯盟或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不僅如此,甚至一些過去以階級爲基礎建立的政黨(如社會民主黨),也極力淡化自己的階級性質,把自己說成是全民黨。另一方面,已經執政的(或參與執政的)政黨掌握的是公共權力,而公共權力從理論上說代表的是全社會,公共權力即使被一個政黨所控制,也不能只爲一個階級或集團服務。因此,面對廣大國民再強調自己的階級獨立性,就會被認爲是謀一己之私而有可能導致垮臺。所以,雖然綱領是一面旗幟,人們依據這面旗幟認識這個政黨

,並以此選擇是否支持、跟隨這個政黨。然而,政黨的性質、政黨功能的發揮並不是由綱領所決定。

承認政黨綱領兼容性的客觀存在,不表明政黨之間已無明確的界限。相反,由於政黨固有的階級屬性,不同的政黨仍有不同的政治思想、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否則政黨就失去了獨立存在的價值。法國社會黨就明確表示,要繼續對資本主義持批判態度,捍衛社會民主主義的價值觀,但要以新的方法爲傳統價值觀服務;德國社民黨提出,改革的重要目的不是要照搬美國政黨制度,而是要使黨和選民保持更經常的聯繫。德國社民黨還專門就黨的基本綱領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重新理解指導黨的基本路線的“自由”、“公正”和“互助”三項基本價值。通過討論,黨內多數的觀點是:不放棄基本價值觀,但要“延伸對基本價值觀的理解”,並根據新形勢、新變化,努力尋找實現基本價值的新手段。我國各民主黨派至今也沒有在綱領中寫上“爲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然而,面對求變圖存的選擇,我國各民主黨派卻提出了“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參政黨建設”的重大課題。所有這些告訴我們,政黨必須要有自己的政治綱領,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任何一種主義、理想都必須與現實任務聯繫起來。主義、理想的價值就在於被現實社會所接受,被大衆所接受,並與參與者的現實利益所結合。政黨決不可把主義、理想絕對化、神聖化、僵死化。

事實上,政黨的性質、功能乃至綱領歸根結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當經濟基礎發生變化,社會分層發生變化,對抗性的階級矛盾已經趨於緩和甚至消失,政黨的綱領也不能不進行相應的變化。因此,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狀況、階級狀況及時調整自己的綱領,成爲關係政黨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大問題。政黨政治的規律表明,使自己的綱領保持足夠的彈性,有一定的適應性,更靈活、更實用,更明確、更務實,及時反映出社會大多數民衆的利益和要求,是政黨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所以,在許多情況下,政黨的綱領作爲“旗幟”,與其說是要表明自己的獨立性,不如說是爲了招徠更多的支持者。這就是當今的政黨不同於階級矛盾激烈衝突時的新特點

。如果,我們不顧現實,仍將政黨的綱領與其性質和功能作簡單的、絕對的、直線型的認識和理解,將政黨綱領上的相互兼容認作是“一種喪失獨立性的迎合,一種喪失自我的獻媚行爲”,繼而得出“該政黨已沒有存在必要”的結論,就很難正確、客觀地反映政黨政治的真實情況。

與政黨綱領兼容性的特點相呼應的是,當今政黨政治的真實情況還表現爲,越來越多的政黨,包括許多不執政的政黨,都紛紛傾向於從執政黨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其原因說起來也簡單:在冷戰時代,兩大陣營的衝突激烈尖銳。影響到黨的綱領上,往往表現爲:處於不執政地位的政黨,總是想方設法尋找執政黨的毛病,抨擊執政黨的政策和主張。把自己定位在推翻現存制度上的左翼政黨尤其如此。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一方面,非執政的政黨已很難再通過非常手段獲得公共權力,而必須遵循共同的遊戲規則;另一方面,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大量難題不再只是由於執政黨執政不力帶來的,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難題,其他政黨僅靠指責執政黨的失誤而不提出建設性的政策主張,很難吸引民衆。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執政黨思維正在成爲具有普遍性的政黨思維方式。一個政黨如果不能意識到這種變化和要求,還沿用過去的思路,以爲做反對黨、當批判家就算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那結果肯定恰恰相反,面對的將是難以生存和發展。

總之,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方面都在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是帶來這種變化的根本動力。它的影響正在極其迅速地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推動着人們觀念的轉變,推動着人們生存方式的改變,同樣,也推動着政黨政治的深刻變革。不是哪一種性質的政黨,而是整個當代政黨政治,都面臨着一系列前所未遇的新課題,面臨着求變圖存的選擇。新世紀,中國共產黨創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各民主黨派在自己綱領中明確提出的:“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對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的真實體現,就是對政黨政治發展客觀規律的真實體現。

此文原載於《廣東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本章完)

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二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內在聯繫一、什麼是“五型”幹部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一、什麼是“五型”幹部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
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二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內在聯繫一、什麼是“五型”幹部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一、什麼是“五型”幹部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