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烏龍

看着躺在腳下的這個滿頭花白頭髮,身體消瘦的男人,肖天健心中五味雜陳,這個人就是統治了這個國家十四年時間的大明皇帝朱由檢。

後世歷史上對於此人的評價爭議很大,但是絕大多數人卻對他持有着一種同情的態度,覺得大明亡,並不全都是崇禎的錯,更多的是他那些前任的皇帝,把大明的氣數給折騰光了,所以等傳到他的手中的時候,崇禎也已經是無力迴天了。

不管是從傳言還是事實上來說,崇禎都可謂是大明最勤勉的皇帝,沒有哪個皇帝比他更勤政,他幾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牀開始準備早朝,天天還要批閱奏章到很晚才休息,更可貴的是他十幾年如一日,一直堅持着這種生活規律,爲了大明,他已經可以說耗盡了心力,不可謂不是一個勤政的皇帝。

但是肖天健卻不認爲崇禎是一個好皇帝,雖然他能力很強,也很勤勉,但是他掌握着天下大權,非但十幾年下來,沒有能重振大明,反倒是鬧得天下大亂,僅此一點,崇禎便不是一個有能力之人。

崇禎之所以失敗,在肖天健看來,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從小生於宮中,根本沒有機會走到民間,去體察一下民情,雖然他很努力,但是他卻並不知道該怎麼拯救這個國家,另外他剛愎自用,性格暴躁,而且太好面子,更多的是在宮中閉門造車,根本不知道民間百姓的疾苦,以至於雖然他很努力,但是更多的是在做無用功,甚至於屢屢幹出愚蠢之事,結果才導致了今天他的下場。

當看着地上躺着的崇禎的屍體,肖天健忽然間覺得他很可憐,雖然他出身在皇家,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輕鬆過,整日殫精竭慮想要復振他的國家,甚至於沒有時間享受他高高在上的生活,可是最終他卻還是落得了這樣一個下場。

再扭頭看看旁邊那個被手下人從樹上解下的太監,此人便是崇禎的近侍王承恩,可憐這個時代,歷史雖然已經被他肖天健一手給改變了,但是卻沒有改變這主僕二人的命運,最終他們二人還是選擇,都吊死在了這煤山之上。

唯一的改變就是他們比原來歷史上早死了三年,而且上吊的地點也從煤山東麓變作了煤山北麓。

看着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男人,現如今無聲無息的躺在自己的腳下,肖天健深吸了一口氣,這樣的結局可能是最好的結局了,崇禎雖然稱不上是個好皇帝,但是不管怎麼說,他作爲天子,最終還是完成了天子守國門的承諾,其實他並不是沒有逃走的機會,當肖天健領兵北上的時候,崇禎有足夠的時間,離開這北京城,不管是走海路還是走陸路,他都很有可能成功的逃到南方去。《哈十八純文字首發》

但是他最終沒有這麼做,哪怕是大中軍大軍壓境、建奴軍南下叩關,他腳下躺着的這個男人最終都沒有選擇棄了他的京城,逃離這裡!而是以當年他先祖朱棣所說的那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的承諾。

不管他做錯過什麼,現如今他都已經用他的生命來償還了,肖天健緩緩的蹲下身,伸手親手爲這個曾經和他爲敵了八年時間的男人整理了一下頭髮,在燈火的照耀下,露出了他消瘦而且蒼白的面龐,崇禎的雙眼並沒有完全閉住,還微微睜開着一條縫,而且因爲上吊的原因,他的嘴也微微張開着,似乎還在吶喊,還充滿着不甘。

肖天健仔細端詳了一番崇禎的面龐,最終伸手輕輕的闔上了他的雙眼,站起身來,對聞訊趕來的盧象升說道:“盧先生!不管他是否是一個明君,但是我們都必須承認,他曾經爲了他的國家,盡力了!現如今他選擇了以這種不屈的方式離開,朕也深感欽佩!就由你來主持安葬他吧!以皇帝的禮儀,將他就葬在田貴妃的墓中吧!”

盧象升趕過來之後,看着躺在地上的崇禎和王承恩二人的屍體,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他盧象升以前是大明的官,而且官至兵部尚書之職,以這樣的官職,崇禎對他不可謂是恩遇有加,但是最終他卻還是選擇了背叛他,雖然他沒有直接參與到太多和明朝廷作對的事情之中,但是畢竟他還是跟着肖天健一起,攻入到了北京城之中,在許多人眼中,他終歸還是一個逆臣賊子,崇禎現如今的自縊身亡,讓他還是頗爲不太好受,忍不住想要落淚大哭一場,差一點便跪在了地上。

可是這會兒他已經不是大明的官了,而是搖身變成了大中朝的官,肖天健和衆多兵將這會兒又在這裡,他即便是有心跪拜一下崇禎帝,送他一程,可是也覺得不太合適,最終低頭強忍着淚,纔沒有跪下!

肖天健也看出了盧象升的爲難,於是輕輕的伸手拍了拍盧象升的肩膀,開口說道:“想跪拜送他一程,就跪一跪也無妨!肖某自以爲還是有這種氣量的人!”

盧象升心中頓時大爲感動,肖天健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他現在已經非常清楚了,此人胸懷坦坦蕩蕩,雖然起兵造反,但是卻並沒有想着處處謀私,對於臣下也相當寬厚,雖然有時也稍嫌暴戾了一些,但是那也都是針對一些貪官污吏以及惡貫滿盈之人!也是隻針對建奴韃子的時候!跟着肖天健這麼多年,他當然知道肖天健想要做什麼,其實他不過就是想要推翻大明,一統天下之後還大漢民族一個太平天下,想要爲大漢民族開疆拓土,除掉那些外患罷了!

現如今肖天健甚至不介意他最後跪拜一次這個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可見的他的心胸之寬廣了,於是盧象升立即跪下叩謝肖天健。

肖天健擺擺手道:“罷了罷了!這安葬他的事情就交給你來辦吧!他的大喪之日,如果有大明舊臣想要送葬,也可以安排!一切就由你主持好了!

還有這個王承恩,可憐崇禎執掌天下十四年時間,最終卻只有這麼一個王承恩陪在他的身邊,可憐呀!想當初崖山之戰的時候,十數萬軍民官員陪着宋端宗赴海而死,想想現在的那些官員還有讀書人!可嘆呀!

念在王承恩能入此忠心,也不要輕待了他,準備一個上好的棺槨,將他就葬在崇禎墓地旁邊,讓他永世留在崇禎身邊吧!”

盧象升聽罷之後不覺間感到一陣羞臊,他知道肖天健並非是諷刺於他什麼,而是針對的大明的那些官吏,大明雖然衰敗,但是京師之中現如今卻還有成百上千的官員,在這大明國難之際,這些人除了極少數之外選擇抗擊大中軍,其餘的人卻全體一致躲回到了家中,以至於崇禎自縊之時,身邊卻只有這麼一個王承恩追隨左右!

和當年宋時的士子們的氣度一比,這大明的士子們,真是……也難怪皇上會這麼嘲諷這些大明的士人,這大明亡,其實就是亡在了這幫最不要臉的讀書人身上!

不由得盧象升愣在了當場,可是肖天健卻在安排過了崇禎的後事之後,飄然帶着羽林衛返回到了紫禁城之中。

此時的東方的天光卻已經開始泛出了一絲魚肚白,在肖天健再次返回到紫禁城之中的時候,一道金光從東方突然間便灑落在了這座都城之上,將整個巍峨的紫禁城,照耀的更加的金碧輝煌。

重新回到這座宮城之中,肖天健昨晚的那種鬱悶的感覺隨着陽光的灑落下來,頓時一掃而空,當他走到乾清門這座平日裡皇帝常常上早朝聽政的地方的時候,肖天健掃視了一眼周圍,忽然間想起了當年凱撒大帝征服埃及之後,給羅馬好友報捷時候所說的那句簡短而擲地有聲的話:我來過、我看見、我征服!

現如今他也終於征服了這座大明的都城,那麼前面還有什麼還能擋住他重新帶領着這個偉大的民族再次振興呢?

可是就在肖天健看着沐浴在朝陽之下的紫禁城的壯麗的時候,盧象升卻找了過來。

“稟聖上!微臣已經查問過宮中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曹化淳說田貴妃昨日城破之時尚還健在,聖上令微臣將崇禎葬于田貴妃墓中,不知聖上所指這田貴妃又是何人呢?”盧象升一臉糊塗的對肖天健問道。

肖天健張大了嘴巴:“啊?%¥#……”這一下露餡了!

肖天健只知道歷史上崇禎死後,李自成命人打開了田貴妃的墓,將崇禎還有自盡身亡的周皇后葬在了田貴妃的墓中,但是他怎麼知道這田貴妃是什麼時候死的呢?聽盧象升這麼一問,他才知道,最起碼在昨天早晨之前,這田貴妃還活的是活蹦亂跳,雖然劉耀本已經給他說過,田貴妃昨天被崇禎親手殺死在了她的宮中,可是肖天健當時沒有在意這件事,而他在稀裡糊塗的狀態下,還用以前的記憶,讓盧象升將崇禎葬在田貴妃的墓中,這一下可就糗大了!這很可能會暴露了他這穿越者的身份,還真是不好自圓其說呀!

“呃……朕這麼說過嗎?朕怎麼不記得?盧先生一定是記錯了!朕的意思是擇地將崇禎下葬便是了!這件事盧先生自行安排吧!另外將那周皇后還有他那幾個死了的嬪妃,也都一起安葬了吧!也讓崇禎不要太孤單了!……”肖天健無法自圓其說,乾脆開始耍起了無賴,矢口否認他說過這句話。

盧象升聽罷之後,不由得也懷疑是不是他自己聽錯了,於是趕緊點頭稱是,搖頭退下去安排崇禎的葬禮去了,反正這是個小事情,也沒有人追究此事,如此一來,也就讓肖天健矇混過關了。

看着盧象升離去的背影,肖天健暗自抹了一把汗,心道看來以後要小心一點了,現在這歷史進程早已被他攪合的成了一鍋粥,他已經無法預測今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這種事情他以後很有必要先問清楚之後再說,畢竟現如今他乃是九五之尊了,君無戲言這句話不是說着玩兒的,否則的話很可能影響到他的信譽!

(今日特別鳴謝wahawhh、lujunqi006二位兄弟的打賞!)

第22章 兵部特情處第5章 密道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44章 兩強相遇第45章 京師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50章 獻策第188章 石冉第8章 勢如破竹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73章 家宴?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89章 潰城而出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167章 求援第85章 善後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48章 突襲垣曲第38章 真相大白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80章 李信第137章 司法第65章 下場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41章 內丘之戰2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02章 錦州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5章 傳教士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22章 兵部特情處第14章 舌戰老粗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171章 死士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92章 雙胞小蘿莉第16章 躍馬揮刀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49章 隱真示假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57章 重修寨牆第80章 順義城下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48章 調戲第53章 初戰失利第56章 決勝1第23章 逼上梁山第227章 大中國第63章 局面轉換新書快訊第37章 安逸第22章 奇襲隊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155章 撞破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0章 缺才第110章 紫禁城第86章 老農第30章 挖坑第54章 石橋攻防戰4第90章 縮頭烏龜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54章 再臨強敵第146章 八大王就撫第215章 非議第94章 炮轟襄陽第36章 萬安王府第110章 降將第66章 有詐第62章 城門1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21章 佈置第70章 中套第61章 轉怒爲喜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2章 直面交鋒第26章 孤膽第216章 暗戰第54章 肉盾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54章 逆攻第70章 再生一計
第22章 兵部特情處第5章 密道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44章 兩強相遇第45章 京師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50章 獻策第188章 石冉第8章 勢如破竹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73章 家宴?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89章 潰城而出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167章 求援第85章 善後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48章 突襲垣曲第38章 真相大白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80章 李信第137章 司法第65章 下場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41章 內丘之戰2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02章 錦州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5章 傳教士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22章 兵部特情處第14章 舌戰老粗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171章 死士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92章 雙胞小蘿莉第16章 躍馬揮刀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49章 隱真示假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57章 重修寨牆第80章 順義城下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48章 調戲第53章 初戰失利第56章 決勝1第23章 逼上梁山第227章 大中國第63章 局面轉換新書快訊第37章 安逸第22章 奇襲隊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155章 撞破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0章 缺才第110章 紫禁城第86章 老農第30章 挖坑第54章 石橋攻防戰4第90章 縮頭烏龜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54章 再臨強敵第146章 八大王就撫第215章 非議第94章 炮轟襄陽第36章 萬安王府第110章 降將第66章 有詐第62章 城門1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21章 佈置第70章 中套第61章 轉怒爲喜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2章 直面交鋒第26章 孤膽第216章 暗戰第54章 肉盾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54章 逆攻第70章 再生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