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

公元前259年1月23日,邯鄲。

這已經是趙丹回到邯鄲的第三天了。

自從和秦王稷定下的條約之後,長平前線的停戰就正式生效了。

當然了,趙丹並不知道是在這次停戰協定生效的背後,秦軍大營光狼城之中還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插曲。

如果知道的話,趙丹絕對會笑得更加開心的。

不過即便如此,此刻的趙丹也已經笑得足夠的開心了。

在趙丹的面前,趙國的五位重臣分別落座,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長平之戰所帶來的驚喜,對於在場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比愉悅的。

這些人身爲趙國的最高領導層,他們的利益就和趙國是息息相關的,趙國越強大,他們的權力就越發的強大。

小國之君不如大國之相,這是春秋戰國時代普遍現象。

就好像如今的秦國相邦範睢,只需要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能夠將原本是魏國相邦,並且還是魏國王族一員的魏齊逼得狼狽身死。

這便是秦國身爲天下第一強國所帶來的福利。

一旦趙國能夠超越秦國,成爲天下第一強國,那麼在座的五個人,就也擁有了這樣的影響力。

除了已經去世的藺相如之外,趙國的其餘五大巨頭都已經通通列席,就連一直以來領兵在外征戰的大將軍廉頗也不例外。

此時此刻正好就是廉頗在說話:“據前線回報,日前我軍已完全佔領上黨全郡,依大王之令,陘城、野王等地均已交於韓人之手,由韓將軍靳黈派兵接收。”

廉頗的話甕聲甕氣的,在大殿之中不停迴響。

廉頗的話音一落,大殿之中的趙國君臣們就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就連趙丹也不例外。

畢竟秦國和秦王稷不講信用是出了名的,就算是有了協議,那也不足以讓趙國君臣們感到放心。

只有在真正確認了秦國人作出了實際行動之後,那趙國的君臣們才真的是把心放回了自己的肚子裡。

不過雖然對秦國是放心了,但還是有人對廉頗剛剛所提到的另外一個國家有些放心不下。

這個國家就是韓國。

比如說趙豹就第一個開口了:“大王,韓人多年爲秦國前驅,乃秦國之附庸,大王爲何要將此三城交還於韓國?”

很顯然,趙豹對於韓國非常的不感冒。

事實上也不只是趙豹,在趙國的高層之中,對於韓國不感冒的可以說是大有人在,而且這種不感冒還不分派別,屬於趙國政壇之中的主流聲音。

在趙國人看來,既然大家都是三晉,那麼你韓國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給我趙國當馬仔。

可韓國不但不給趙國當馬仔,反而跑去給趙國的敵人秦國當小弟,這怎麼能讓人受得了嘛。

要知道這些年來,秦國可是給趙國太大的壓力了!

正是因爲壓力這麼大,所以趙豹這些高層纔對秦國的狗腿子們如此的深惡痛絕。

如果韓國站在趙國這一邊,那趙國之前的壓力也就不會有這麼大了。

趙丹笑了一笑,對着趙豹道:“平陽君多慮也。想那韓國所以爲秦國前驅者,無非秦國勢強也。今秦國已敗於長平,又有楚國爲邊陲之患,短時間內卻是難以顧及韓國。故此寡人施恩於韓國,無非是想要令韓國爲寡人之趙國前驅也。”

沒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恩惠。

趙丹雖然將一小部分的上黨郡還給了韓國,但是韓國想要拿回這些土地,那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這代價就是要當趙國的小弟。

有霸主自然就會有追隨霸主的小弟,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對於像韓國這樣的弱國來說,當霸主國的小弟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當然就是當韓國被其他國家攻打的時候,趙國會前來救援。

畢竟小弟被揍了大哥是當然要出面的,不然以後誰還跟你趙國混?

但當小弟也有壞處,首先被大哥呼來喝去到處跑腿是免不了的,然後就是一旦大哥心情不好了小弟還要捱揍。

韓國之前當了秦國幾十年小弟,也同樣被秦國揍了幾十年,甚至秦國遠交近攻的第一個目標就選擇的是韓國,由此可見小弟的風險是很大的。

當然了,也有當小弟最終逆襲的,比如說在整個春秋以及大半個戰國時代都給楚國當小弟,一當就是幾百年的小弟秦國就把大哥楚國給逆襲了···

不過逆襲的樣本實在是太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韓國會不會拒絕···

開什麼玩笑,這件事情有韓國說話的份麼?

無論在任何時代,小國都是沒有人權的。

畢竟大國的拳頭大,拳頭大才是硬道理,這點早就被歷史無數次的證明過了。

就好比現在趙丹要收韓國當小弟,但凡韓王然敢說個不字,那麼明年春天韓國人就等着趙國大軍上門吧。

在場的趙國高層都不是傻瓜,當然也都知道有小弟的好處。

畢竟好處我來,送死小弟上嘛。

於是趙丹要收韓國當小弟這件事情當然不可能有人反對,反而還得到了不少贊同。

相邦趙勝想了一想,道:“既如此,大王不如明年春天與韓王會盟,以令天下皆知。”

在春秋戰國時期,通常來說大事都要雙方國君親自見面,也就是所謂的會盟。

一般來說,越強大的國家,國君會盟的次數就越多。

比如說秦王稷,自從繼位到現在差不多五十年,可光會盟的次數都已經超過一百次了,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澠池之會”。

趙丹點了點頭,笑道:“不錯,這盟會卻是要舉辦的,不知諸卿以爲盟會所在地以何處爲佳?”

趙國諸重臣一番七嘴八舌的討論之後,決定將會盟地點選在趙國的中牟城。

之所以不選距離韓國更近的上黨郡之中舉辦盟會,主要還是考慮到韓王然的自尊心。

畢竟上黨郡在之前怎麼也是韓國的領土,如果選在上黨境內可能會讓韓王然有種被羞辱的感覺。

在選定了中牟城之後,趙丹笑了一笑,道:“對了,另遣使去大梁,邀魏王圉也來會盟吧。”

“魏王圉?”趙丹的這個要求顯然有些出乎在場趙國諸大臣的意料之外。

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十三章 鄭朱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例行推書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上架感言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
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十三章 鄭朱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例行推書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上架感言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