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

李伯這話一說出來,在場包括趙丹在內的所有趙國君臣們都愣住了。

進攻秦國?

趁這個時候進攻秦國?

不得不說,如果仔細想想的話,這個主意似乎——大有可爲啊!

趙丹一下子就來了精神,趕忙對着李伯說道:“李卿,快說說汝的意見。”

其他的幾名趙國大臣也紛紛將目光聚焦在了李伯的身上。

李伯這個中尉雖然說已經上任半年了,但是一直以來在六位大臣之中都算得上是比較低調的。

而且由於李伯一直以來也並沒有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傾向性,所以無論是公族派或者是布衣派,都對李伯採取了一種拉攏的友好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伯的存在感雖然是有,但是由於並不涉及到兩派之間的爭鬥,所以存在感也不高。

但是今天就不一樣了,李伯所提出來的這個出乎衆人意料之外的意見,一下子就讓這位半年來都很少站在舞臺中央的趙國中尉成爲了衆人目光之中的焦點。

李伯看上去對於這樣的狀況似乎有些不太習慣,稍微直了直身子才道:“大王,如今秦國雖將發大軍南下,但楚國亦非弱者,且秦之東南兩郡乃楚之故都,地位極其重要,故秦楚之間必定有一場激戰。若大王在此時能夠發兵奇襲秦國之河東郡,則必定能夠一舉而破之。如此,趙國之霸業可成矣!”

李伯的這一番話說下來,在場的所有趙國君臣們瞬間眼睛就亮了。

河東郡,又稱河東地,也稱河東平原,但不管哪種稱謂也好,都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那可是一個好地方啊。

堯舜禹三位上古帝王,他們都在河東平原建立了自己的都城。

這座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的平原不但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地之一,更是春秋霸主晉國的大本營所在。晉國的都城翼和曲沃都在這裡,三家分晉之後魏國的都城安邑也在這裡,韓國的都城平陽也在這裡。

晉國正是從這裡發家,一步步佔領了整個太行山,最終飲馬黃河、虎踞太行、威震四方,將整個春秋史變成了一部晉國的稱霸史。

在三家分晉之時,河東地大部分被劃歸魏國,只有平陽城這麼一小塊地方因爲是韓國都城和宗廟所在地的緣故而歸韓國所有。

隨着時間的過去,戰國初年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魏國漸漸的衰落,原先被魏國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秦國卻在商鞅變法之後實力步步增強,開始了對魏國的反攻。

從公元前366年開始,一直到公元前329年,經過整整三十七年、三代秦國國君的奮鬥,秦國從魏國手中收復了被魏國名將吳起率領魏武卒奪走的河西地,兵鋒直逼一河之隔的河東地。

但是即便如此,秦國也並沒有馬上就奪取河東,而是先拿下了巴蜀,又和楚國幹了兩次曠世大戰,等到秦王稷上臺之後才終於開始了對河東地的進攻。

負責奪取河東地的秦軍將領在當時極爲年輕,而且得到了時任秦國相邦魏冉的支持。

這個年輕的秦國將領,他的名字就叫做——白起。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闕之戰中以十五萬秦軍擊敗並全殲了二十四萬魏韓聯軍,完成了一次堪稱奇蹟的表演,一戰重挫了魏國和韓國,並在隨後的三年之中乘勝追擊,一舉佔領了整個河東地。

秦國收復河西用了整整三十七年,而佔領河東卻僅用了三年時間!

這一切固然和秦國已經今非昔比有關,但白起那令人歎爲觀止的指揮藝術和軍事才能,纔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曾經將秦國壓制了整整一個春秋時代的晉國老巢河東地,就這樣落入了秦國人的手裡。

秦晉兩國這不同的命運,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令人感慨。

從那之後,河東地便成爲了秦國的河東郡,到現在已經有三十一年之久了。

而且河東地的重要性,還並不僅僅是表現在這些歷史意義之中。

河東地乃是平原,土地肥沃人口衆多,和巴蜀、關中並列爲秦國三大糧食產區。

如果趙國能夠拿下河東地,那麼一直困擾趙國的人口和糧食問題就能夠得到大大的緩解甚至是完全解決,說是讓趙國的戰爭潛力直接翻倍也不爲過。

除此之外,一旦趙國拿下河東地,那麼秦國整個崤函通道就全部在趙國兵鋒的威懾之下,趙國接下來就可以憑藉着地理上的優勢輕而易舉的從河東地南下進攻崤函通道,徹底的堵死秦國從函谷關東出的路線。

沒錯,春秋高富帥晉國當年就是這樣把秦國堵在關中堵了幾百年的。晉國能做到的事情,趙國當然也可以做到。

趙丹越想心情就越是激動,越看面前提出這個建議的李伯就越是順眼,恨不得跳上去抱住這個李伯親上幾口。

這主意怎麼就這麼棒呢!

其他的幾名趙國大臣們也一個個都神情振奮,顯然和趙丹也是想到一塊去了。

當然了,唱反調的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樓昌第一個就提出了疑問:“如今匈奴正在北方肆虐,邯鄲亦需要重兵守護,此刻貿然進攻秦國河東郡,似乎不妥。”

樓昌這話音一落,突然有種不妙的感覺。

爲什麼不妙?因爲樓昌突然發現,周圍的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非常的不善。

率先反駁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本該作爲樓昌老大哥的趙勝。

只見趙勝一揮手,用非常不爽的語氣對着樓昌說道:“大夫此言,謬也!吾等發兵,乃是要等那秦國和楚國激戰之時,至少也將明春纔會發兵,屆時匈奴或早已被擊敗退去,又有何慮也?”

別看後世的漢朝一開始被匈奴揍得找不着北,三代漢朝皇帝都得忍辱負重,但是在戰國時代,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懼怕那根本是不存在的。

可以來盤點一下戰國時代北方的幾個遊牧民族。

義渠?義渠早被秦國滅了,它當年的地盤現在叫做秦國上郡。

林胡、樓煩?林胡現在稱臣於趙國,樓煩乾脆就成爲了趙國人,它們的地盤如今叫做趙國北方五郡。

東胡?那是戰國七雄倒數第一有力競爭者燕國的手下敗將,燕國現在的版圖有差不多一半都是從東胡手裡奪下來的。

秦、趙、燕,三個和北方遊牧民族接壤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把自己的北方騎馬鄰居們給吊打了。

遊牧民族?那算個屁啊!

是的,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吊!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推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推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