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

趙丹目送着趙恆走下了馬車,在幾名隨從的陪同下朝着不遠處的華夏學宮щww{][lā}

從今天開始,趙恆將以一名普通學生的身份進入到華夏學宮之中學習,而趙國太子進入華夏學宮的這個噱頭也一定能夠助長華夏學宮在天下諸人之中的聲望和重要程度。

總而言之,這是一件對於趙國王族以及華夏學宮都算得上是兩相得利的事情。

在趙恆離開之後,趙丹並沒有立刻讓車駕回轉宮城,而是繼續往北而去,進入了邯鄲郭城之中。

郭城之中此刻十分的熱鬧,無數人流熙熙攘攘,完整的重現了當年晏嬰在楚王面前吹的那個牛逼“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

單單以面前的這番繁華景象而論,便已經能夠十分肯定的確認一個結論——邯鄲的確已然成爲了如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城。

趙丹今天並沒有擺出王駕,而是坐的一輛馬車,相當於是微服私訪,因此也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趙丹的目光左右觀察着,很快發現在道路的兩旁還有不少民夫正在揮汗如雨的挖着溝渠。

這乃是來自於趙丹的授意,在今年正式開展的“邯鄲排污渠工程”。

說是渠,但實際上也就是在每家每戶的面前挖條排水溝罷了。

但可別小看這些排水溝,有了這些排泄的溝溝渠渠,再加上定時的維護,一直以來困擾着邯鄲的那臭氣熏天的問題應該就會減輕不少。

事實上趙丹最近還在監察衛呈上來的奏章之中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另外一部分人也在積極的幫助着趙丹解決着排泄物這個問題。

什麼人?

商人。

就在這兩三年中,邯鄲城之中開始多出了一種新的職業,拾糞者。

這些拾糞者每天都會拉着一輛人力車到邯鄲城之中各家各戶四處去討要糞便。

對於拾糞者的這些行爲,邯鄲城的住戶們無疑是非常歡迎的,拾糞者們往往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夠載着一車滿滿當當的糞便離去。

去哪?

這些源源不斷的糞便被拾糞者們弄到了邯鄲郭城外幾裡處的一片莊園之中。

而根據監察衛的回報,這一處莊園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呂不韋。

一個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頂級商人的聰明人。

很顯然,即便是呂不韋此刻不在趙國之中,但是呂氏家族裡也仍舊是有着目光敏銳之人啊。

要這麼多糞便來幹什麼?當然是拿來做糞肥的。

在趙國官方的大力推廣下,如今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已經漸漸的接受了糞肥能夠增產的這個觀點,並且主動將糞肥應用到耕種之中。

但問題在於,這年頭的農民哪個家裡不是有着幾十畝地,多的甚至上百畝地。

加上曲轅犁出現之後,精耕細作對於糞肥的數量要求也變得更高,單單想要靠自家的人和牲畜來出產糞肥,那肯定是不夠的。

於是糞肥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就出現了。

有了需求,商人自然也就出現了。

趙國可不是秦國,秦國嚴厲的打擊商人,而在趙國之中商人雖然也不太被人看得起,但是至少做生意是絕對沒問題的。

所以當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對糞肥產生了需求之後,呂氏家族立刻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僱傭大量掏糞者,將糞便運送出城後在莊園之中製造成糞肥,然後向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們售賣。

邯鄲城之中幾十萬人,一天產出的糞便就是天文數字。

哪怕是將這些糞便之中的一部分收集起來,那都是一筆極爲客觀的糞肥產量了。

根據監察衛呈上來的情報之中所言“呂氏一族售賣糞肥已兩年有餘,規模日益擴大,粗略估計一年之收入不下於販賣鹽鐵之利。”

鹽和鐵,那可都是超級暴利的行業。

是人就要吃鹽,這個不必多說,春秋首霸齊桓公的齊國就是靠着鹽開始發家的。

鐵也不用多說,兵器、農具等等東西的必備之物。

鹽和鐵,都屬於戰略物資一般的存在。

到了漢武帝時代,鹽鐵都被直接收爲官營並一直持續了下去,由此可見後世的君王們對於鹽鐵是如何的重視。

售賣糞肥竟然也能夠和鹽鐵之利相提並論?這就很恐怖了。

趙丹並不知道的是,其實糞肥這種東西發展下去的話,甚至還會催生一個行業。

這個行業將會由底層的掏糞工和頂層的糞廠老闆們所組成,在爲官方解決掏糞問題的同時產出堪稱海量的財富。

是的,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海量財富。

在歷史上的清末民國時期,有“天字第一號糞閥”之稱的北京大糞商於德順坐擁良田一千五百畝,在北京有一百多套房產,同時還在至少二十個外國銀行之中擁有大量的存款。

於德順在那個年代絕對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土豪,而這些讓人眼紅的財富,統統都是那些臭氣熏天、讓人見之色變的糞便給於德順帶來的。

就在趙丹的沉思中,他所乘坐的馬車已經駛過了平民區,來到了邯鄲郭城的工坊區。

這裡就是趙國的工匠們所居住生活並且工作的地方了。

在工坊區的上空是滾滾的黑色濃煙,連太陽都被遮蔽住了,讓這裡的天空顯得陰沉沉的。

這主要是因爲在工坊區之中的冶鐵作坊在鍊鐵過程中所排放出來的大量煙霧所導致的。

出於保密的原因,高爐並沒有在這裡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低矮的、大約只有一丈左右的普通鍊鐵爐。

即便隔着一堵牆,但是趙丹仍舊能夠聽到鐵匠們叮叮噹噹打鐵的聲音。

走過鍊鐵工坊不遠,便到了一個戒備森嚴的地方。

這裡就是趙國最新設立的印刷坊,專門負責印刷術的研究。

“汝等是甚麼人,可有出入令牌?”一名全副武裝的趙軍士兵喝住了趙丹的馬車。

隨行在趙丹身邊的毛遂扔出一塊令牌:“去將此處的大匠叫來,便說大王召見!”

一名大匠很快便屁滾尿流的出現在了趙丹的面前:“拜見大王!”

趙丹微笑的擺了擺手,道:“寡人聽說,那印刷術已經有了突破?”

趙丹對於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重視的。

造紙術的曙光已經出現,根據大匠們的保證,最多三五年的時間,紙張的產量就會變得誇張起來。

到了那個時候,印刷術這種東西就是剛需了。

印刷術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也是有其技術難點所在的。

沒有任何一種發明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弄出來,而是要經過無數先輩的努力、一代代人的實踐下來之後才最終發展到後世的地步。

所以說,在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印刷術就有了突破,其實還是挺讓趙丹驚訝的一件事情。

所以趙丹決定親自來看一看。

大匠一邊走着,一邊不無自豪的對着趙丹道:“其實說起來這也是大王洪福齊天,前陣子有一名匠人自河東而來加入了作坊之中,此匠人乃是當年公輸班之後,正是因爲有此巧匠,印刷術才得以如此迅速的突破。”

“魯班的後人?”趙丹神色微微一動,問道:“這匠人叫什麼名字?”

大匠笑道:“好教大王得知,此匠人之名爲——公輸復真!大王請看,那邊那個便是。”

趙丹順着大匠的手指看去,正好看到一名長臉小眼、身着匠人服裝的中年男子擡起頭來,看向了趙丹所在的方向。

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十章 危機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
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十章 危機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