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蘇代

片刻之後,一名寬袍大袖、兩鬢斑白、行走之時頗顯儒雅君子之風的男子大步進殿,朝着趙丹躬身行禮:“蘇代見過大王。”

趙丹看着面前的蘇代,心中再生感慨,又見到一名歷史上的牛人了。

蘇代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蘇代的哥哥蘇秦,就是一個可以說讓人如雷貫耳的名字了。

張儀、蘇秦,一在秦國獻連橫之策,一在東方六國行合縱之道,這兩人一東一西雙星閃耀,絕對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出色的兩位縱橫家。

事實上蘇家出名的並不止蘇秦一人,蘇秦的兩個弟弟蘇代、蘇厲同樣也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外交家,當時的人們將這三兄弟並稱爲“三蘇”,風頭在縱橫家學派中一時無二。

在這三兄弟之中,蘇秦早已亡故,蘇厲則在齊國擔任客卿,只有蘇代正好是在趙國。

而蘇代此人,便是趙丹心中出使齊國借糧的最佳使者。

爲什麼要選蘇代呢?

首先,蘇家三兄弟雖然是東周洛陽人,但是無論是蘇秦也好,蘇代也罷,他們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扶燕滅齊。

蘇秦不用說了,這位偉大的縱橫家在六國合縱失敗之後的餘生裡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扶燕滅齊,甚至蘇秦本人也因此在齊國遇刺身亡。

而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同樣繼承了哥哥的遺志,由於在田單復國之後燕國想要單獨滅亡齊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蘇代努力的方向就是讓燕趙同盟,然後共同對付齊國。

有一個大家十分熟悉的成語“鷸蚌相爭”,就是蘇代爲了阻止趙國伐燕而勸說趙丹老爹趙惠文王所產生的典故。

在這個典故里相爭的鷸和蚌指的就是趙國和燕國,最後趙惠文王也確實因此停止了那次征伐燕國的戰爭。

單憑嘴炮就能說服趙丹老爹、一代明君趙惠文王,由此可見蘇代的能耐。

因爲阻止了這一次趙國伐燕,所以蘇代得到了當時燕國國君燕惠王的信任,一度成爲燕國重臣。

但在十二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72年)燕惠王被燕國將軍公孫操所殺,在公孫操立燕武成王爲國君之後,蘇代作爲燕惠王的親信也就只能逃到趙國,被趙丹的老爹趙惠文王封了一個客卿的虛職,就此定居邯鄲。

在那之後的幾年,蘇代雖然仍舊積極奔走,然而卻成效甚微,又不得趙國國君的信任,所以他本人也漸漸有些灰心喪氣,近年來更是基本上閉門不出一副在家等死的姿態,卻沒想到機會竟然在這個時候找上門來。

這可是自趙丹即位以來,第一次單獨召見蘇代這個趙國客卿呢。

正如曹操在《龜雖壽》中所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如今的蘇代雖然已是老朽之身,但是趙丹的召見卻好像黑暗中的一盞燈火,瞬間就激發了這位老縱橫家那所剩無幾的激情。

所以在簡單的見禮過後,蘇代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問道:“不知大王召見,所爲何事?”

趙丹見狀也不由得心中好笑,知道這位老人家確實是憋太久了,都已經不淡定到了這個程度。

但趙丹並沒有立刻就開口回答蘇代的問題,反而不急不忙的反問道:“不知蘇卿可知寡人今日召見,究竟所爲何事?”

這就是趙丹故意的了,畢竟蘇代都在家裡宅了這麼多年,現在年紀都六十往上的人了,誰也不知道這位蘇秦的胞弟現在到底是更加老辣還是直接變成了一個老糊塗。

所以趙丹在確定讓蘇代出使之前,得來一次小小的測驗,如果蘇代連趙丹召見目的都猜不出來,那這蘇代也別去什麼齊國,還是繼續回家宅着等死好了。

蘇代聞言也是一愣,但馬上心中瞭然,畢竟縱橫家本來就是靠遊說君王吃飯的,要是連這點揣測君王心思的能力都沒有,那還縱橫個屁啊,回家養豬得了。

但蘇代心中也並不慌張,畢竟在趙丹召見之前,蘇代可是已經在偏殿之中等候了一個上午,也思考和揣摩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時間對於蘇代來說是非常充足的。

所以蘇代微微一笑,道:“以臣之見,大王召見臣,想來是要臣出使齊國。”

趙丹也是一愣,本以爲這蘇代能夠猜到自己要讓他出使就算是合格了,沒想到竟然還能夠猜對出使的國家是齊國,這就有點讓趙丹意外了。

但趙丹臉上仍然不露聲色,道:“蘇卿爲何如此確定,寡人慾要你出使齊國?”

蘇代哈哈一笑,道:“回大王,代不過一老朽,於大王有用之處莫過於這一副尖牙利嘴也,想來大王召見必是爲此。大王既以代爲使,則去處非燕即齊,今燕王不能容代,故代料想此去必是臨淄也。”

蘇代也說了,你找我這個老頭子無非就是爲了我這一張嘴,想要我的嘴巴有用武之處那肯定要派我出使,派我出使的話目的地不是燕國就是齊國,可現在的燕王容不下我,所以我這一趟去的應該就是齊國首都臨淄了。

趙丹聽得連連點頭,忍不住讚道:“三蘇之名,果非虛傳也。好教蘇卿得知,此次遣蘇卿往臨淄,實乃爲長平借糧一事。”

說完趙丹也不隱瞞,就將自己打算用麥丘之地和齊國換糧的打算告訴了蘇代,然後又十分鄭重的說道:“若蘇卿促成此事,則寡人必不忘蘇卿之大功!”

蘇代聽了趙丹的話之後並沒有急着開口,而是陷入了一陣沉思之中。

這位老縱橫家的眉頭緊緊的皺着,一雙看似渾濁的老眼中精光閃爍,似乎有着千般念頭在腦海中來回激盪。

良久之後,蘇代終於擡起了頭,沉聲對着趙丹道:“以臣之見,這麥丘之地,大王無需割於齊國。”

趙丹聞言一愣:“蘇卿此言何意?”

蘇代將身子一正,老臉上露出了嚴肅的神情:“臣乃老朽待死之身,幸得大王看重,又怎敢不爲大王效死?今大王令臣出使齊國,老臣願以這一副尖牙利齒爲大王借來半年之糧,且無需割讓麥丘之地於齊國!”

“什麼?”趙丹渾身一震,隨即大喜過望:“蘇卿此言當真?”

蘇代斬釘截鐵:“臣安敢妄言欺瞞於大王?”

“好!”趙丹哈哈大笑,用力的一拍桌案:“若蘇卿出使成功,寡人便封你爲我趙國行人!”

這個“行人”可不是我們理解的走路之人,“行人”在這個時候是一個官職,主要負責的是國家使者之間的迎來送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副部長或者是駐外大使級別。

除了相邦之外,行人這個官職絕對是蘇代這類縱橫家們最喜歡、最希望獲得的職位了。

蘇代聽到趙丹竟然拿出行人這個官職來作爲封賞,心中也是激動不已,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再次做出保證:“謝大王賞識!大王且穩坐龍臺,代此行必成功而回!”

說完這番話之後,蘇代便告辭離去,這位很久沒有被國君啓用的縱橫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戰國這個闊別已久的舞臺上再次閃耀自己的光彩了。

而看着蘇代離去時那蒼老卻無比挺直的身影,趙丹的心中也是相當感慨,本以爲這蘇代能夠成功借糧就不錯了,沒想到蘇代竟然還給了趙丹這麼一個意外之喜。

作爲國君,趙丹又何嘗希望把麥丘之地這片趙國士兵拋頭顱灑熱血打下來的土地還給齊國?只是形勢逼人不得已而爲之罷了。

如果蘇代真的能夠在不割地的情況下向齊國借來糧草,那麼趙丹覺得自己封給蘇代的這個行人的官職,簡直是太值了!

等到蘇代離去之後,趙丹此刻爲了應對長平之局所做出來的“微操”,就都暫時告一段落了。

首先,趙丹並沒有讓趙括換掉廉頗,而是堅持以廉頗爲將,堅持固守防線的策略,這樣就算是白起也很難攻破趙軍防線,長平之戰的局勢至少暫時是穩住了。

而且就算最終穩不住,以廉頗的能力,想必也不會發生一場趙括領軍時那種全軍覆沒的大敗。

其次,趙丹分別向魏、楚、齊三國派出的三個使者,也同樣是有可能改變長平戰局的重要手段。

魏國出兵、楚國出兵、齊國借糧,這三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發生,趙國在長平的不利局勢都會大爲好轉,秦國的應對也不會再像現在這麼從容。

在趙丹想來,自己怎麼着也是一個穿越者,多少也該有點主角光環什麼的,這三管齊下如果沒有一個是奏效的,那自己也未免太衰了吧?

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十章 邯鄲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三十章 白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
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十章 邯鄲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三十章 白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