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

如果說在這之前,司馬梗的心中可能還有着那麼一絲僥倖心理的話,那麼當鍾成大聲的在千軍萬馬之中喊出自己的名字並且恰好被司馬梗所聽到的這一瞬間,司馬梗的心中就非常清楚的知道,勝利已經離自己遠去了。

很顯然,那一封所謂的來自鍾成的密信,根本就是僞造的。

在想明白了這件事情的瞬間,司馬梗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到了地獄。

司馬梗上當了,而且上了一個非常大的當。

到了這個時候,司馬梗已經不再去想到底是秦國的使節上當受騙了,還是密信被調包了,又或者送信來的根本就不是秦國使節所派出來的人。

因爲這一切都已經毫無意義。

司馬梗這一次上當不但將葬送在野王城外的這支五萬秦軍,更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長平戰局。

司馬梗的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直至最終就連他臉上最後的一絲血色都褪得乾乾淨淨。

在司馬梗的面前是無比殘酷而血腥的戰場,超過十萬大軍在司馬梗面前的戰場激烈無比的廝殺着。

作爲秦軍的主帥,司馬梗本應在此發號施令,指揮他麾下的五萬秦軍和敵人作戰。

然而此刻的司馬梗卻一動不動,猶如一尊雕塑般定在了那裡。

……

相比於此刻完全呆滯的司馬梗,在戰場的另外一邊,十萬魏軍的主帥,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看着這一幕,臉上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是的,這一切都在魏無忌的意料之中。

那封署名爲鍾成的密信,正是魏無忌命人秘密炮製出來,然後帶給司馬梗的。

要知道,魏無忌的手下有着一張極其嚴密的情報網絡。

這張情報網絡在好幾年之前就已經能夠偵查到遠在邯鄲的趙惠文王出外遊獵的動向,對於本土的大梁城來說那自然更是無孔不入。

事實上,單單從魏無忌手下的情報頭子唐且能夠在夜晚悄無聲息的潛入到魏國的宮城之中,並且將竊符成功的如姬和兵符一起帶出宮城之外,就足以證明這張情報網絡到底是如何的強大了。

既然連戒備森嚴的魏國宮城都能夠被魏無忌手下的人給滲透,那麼滲透一個在大梁城之中幾乎毫無根基的秦國使節,又會有多大的難度呢?

從眼下的結果來看,這顯然並不難。

信陵君魏無忌,從來就和其他三名並稱“戰國四君子”的封君不一樣。

除了魏無忌本身的出衆才能之外,更在於信陵君魏無忌的手下很少養着閒人。

在其他三人的手下,或多或少都養着一些吃白飯的人,其中又以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府上最爲明顯。

黃歇的府中養着將超過兩千名門客,幾乎有一大半都是吃白飯的。

但是魏無忌不同,魏無忌所養着的門客幾乎都是有作用的,都是要經過魏無忌本人的親自考覈之後,才能夠允許這人加入到信陵君府上成爲門客。

這些門客之中的許多人便是魏無忌這張無所不在的情報網絡中的一員,在這一次的竊符、滲透以及僞造密信之中立下了大功。

還有一些人則成爲了他的幕僚負責平時爲他出謀劃策,就好像這一次一手策劃了整個竊符事件的侯贏。

另外還有一些武力出衆之人平日裡被魏無忌以軍法訓練並且教授領兵之道,這些人在魏無忌清洗了晉鄙一系的將領之後,就和魏無忌新近提拔起來的魏軍將官一起,牢牢的掌握住了這支十萬人的軍隊。

正所謂養士千日用在一時,在這場大戰之中,這位信陵君和他府上的三千名門客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句話。

魏無忌的智慧、謀略、佈局、識人用人之術、臨場指揮之術,等等等等這所有的一切,通通都在這一場大戰之中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出來。

這就是爲什麼此時此刻魏無忌能夠端坐在中軍陣中,並且露出勝券在握的笑容的最大原因。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任何一次的成功是偶然的。

此時此刻,在魏無忌的面前,十萬魏軍和五萬韓軍正在瘋狂的圍攻着司馬梗所率領的五萬秦軍。

如果說單單是十萬魏軍的話,或許秦軍還有希望順利撤退甚至以少勝多。

但是當本該是秦國人盟友的五萬韓軍出其不意的調轉刀口,在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秦軍側翼狠狠捅上一刀之後,這場戰爭對於魏無忌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就和考試一樣,戰爭這種東西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卻又非常簡單,區別只在於你平時到底爲了這樣的一場大考做了多少準備,付出了多少辛勞、智慧和汗水。

魏無忌不再去思考這些事情,而是雲淡風輕的下達了命令。

“且去傳令,命全軍出擊。”

隆隆的戰鼓聲開始不停的在空氣中迴盪,無數魏軍士兵一邊興奮的呼喝着,一邊揮舞着手中的兵器,將開始變得混亂起來的秦軍士兵們給衝散,然後無情的收割。

這樣的一幕,在戰場上的許多不同地方不停的上演着。

在魏韓兩軍的聯手衝擊下,秦軍的陣型正在變得越來越散亂,死傷也開始急劇增長。

但是在秦軍的中軍陣中,秦軍主將司馬梗卻只是定定的立在那裡,整個人宛如一尊雕塑,沒有任何的表情。

一陣急促無比的馬蹄聲突然響起,蒙驁的身影出現在了司馬梗的視線之中。

短短几秒鐘之後,蒙驁就衝到了司馬梗的面前,帶着滿心的憤恨和不甘對着司馬梗吼道:“將軍,韓軍背信棄義,此戰已難有勝算,還請將軍速速下令,命全軍撤退!”

司馬梗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迴應。

蒙驁急了,雙手抓住了司馬梗的肩膀用力搖晃,高聲道:“將軍,戰情緊急,還請速速下令!”

司馬梗的眼睛微微的動了一下,整個人突然間“活”了過來。

活過來的司馬梗沉默了幾秒鐘,然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開口道:“鳴金吧。”

既然要鳴金,那當然就是要撤退了。

蒙驁心中一喜,忙朝着司馬梗身邊的親衛們喝道:“還愣着作甚?快隨吾護將軍後撤!”

但出乎蒙驁意料的是,司馬梗拒絕了這個提議。

“蒙驁,汝且率衆後撤,吾在此地遲滯魏韓軍,掩護爾等撤退。”

“什麼?”蒙驁大吃一驚,忙道:“將軍,這如何使得?”

司馬梗微微一笑,神色平靜的拍了拍蒙驁的肩膀,道:“今日一敗,吾百死難贖,唯以死謝大王恩寵。”

蒙驁正待說些什麼,司馬梗卻已經板起了臉龐,喝道:“副將蒙驁,吾以主將之身命爾率軍撤退,若不速去,軍法處置!”

便在此時,尖銳的鳴金聲開始從秦軍後方響起,並在幾秒鐘之內傳遍了整個戰場。

蒙驁看着一臉決然的司馬梗,心知這位老上司死志已決,只能長嘆一聲,朝着司馬梗鄭重無比的行了一個軍禮,恨聲道:“兄且先去,弟今日在此發誓,若此番得脫身,來日必率軍破大梁毀新鄭,以報今日之仇!”

司馬梗哈哈大笑,道:“吾便在地下靜候弟之佳音!”

蒙驁朝着司馬梗行了一個軍禮,咬牙轉身而去。

在目送蒙驁遠去之後,司馬梗回過身來,對着身邊的五百親衛道:“爾等也隨蒙驁而去吧。”

這些親兵之中許多人曾隨着司馬梗南征北戰,更有不少人便是司馬氏的族人,司馬梗並不希望他們死在這裡。

然而五百親衛無一人爲此言而動。

領頭的五百主神色平靜,對着司馬梗道:“將軍何故如此小覷吾等?吾等不才,亦願隨將軍而死!”

說的話這名五百主,乃是司馬梗的長子。

司馬梗長出了一口氣,微微點頭。

“善。既如此,二三子且隨吾來,於那魏韓軍做個生死!”

司馬梗跳下了馬,拔出了自己的武器。

在司馬梗的面前,許多秦軍正在後撤。

秦軍的撤退原本還算有序,但是在魏韓軍的連番衝擊下,這種有序很快變成了混亂,然後又變成了一場超級大潰敗。

司馬梗就在這無數倉皇而逃的秦國士兵所組成的浪潮中邁步向前。

在這位秦軍領兵大將的身後,是五百名面色沉靜,緊緊跟隨的司馬氏親兵。

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在這紛亂的戰場上,突然響起了一陣歌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聲音漸漸的有小而大,司馬梗和他身後的五百名親衛高唱着這首激勵了老秦人幾百年的戰歌,朝着面前洶涌而來的無數魏軍將士,毫無畏懼的迎了上去。

然後被完全吞沒。

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推書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穿越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三章 爭論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
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推書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穿越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三章 爭論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