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

邯鄲,華夏學宮。

夜色已經深沉,但是仍舊有一名少年躬身朝着在一扇緊閉的大門行禮,久久彎腰不起。

在這名少年的身邊,一名穿着完全不同於趙國人服飾,看上去似乎像是一位貴族的男子,正在焦急的勸阻着這名少年,對着少年說道:“太子乃是楚國的儲君,更是未來的楚王,如今卻在此地行禮苦候兩個時辰,實在是有損楚國的威嚴,若是被大王知道的話,必定不喜啊。”

彎着腰楚國太子,十分堅定的搖了搖頭,對着身邊的這名楚國貴族男子說道:“臨武君,縱觀天下,此時此刻能夠救楚國於危難之中的已經只有趙國而已,吾身爲楚國的太子,眼見祖國有難,又怎麼可能隱匿在這華夏學宮之中,對於祖國之危難無動於衷呢?”

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先前被楚王元派到趙國邯鄲作爲質子的楚國太子,以及這名楚國太子的幕僚臨武君。

臨武君搖了搖頭,對着面前的楚國太子繼續勸道:“太子應當知道,在這趙國之中,趙王纔是那個能夠作出最終決定的人。太子若是想要搬來援兵,那麼便應該去求見趙王纔是,又爲何在此地向這幾名儒家學者如此低聲下氣呢?”

年輕的太子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對着面前的臨武君說道:“臨武君,汝難道真的以爲吾就沒有求見過趙國大王嗎?但是趙國大王對吾的求見根本置之不理呀。”

楚國太子的這番話充滿了無奈以及幾分憤怒。

這憤怒當然是有理由的,如今楚國已經是危在旦夕,但是作爲楚國的太子,未來的楚國大王,他卻只能坐一個人質的身份在邯鄲之中無所作爲。

這名太子原本是在邯鄲的宮城之中跟隨着趙國的公子一起學習的,但是隨着華夏學宮的開辦,包括趙恆在內的所有趙國公子都通通被派遣到了邯鄲學宮之中求學,因此這名楚國太子自然也就來到了華夏學宮,失去了能夠進入趙國宮城之中的機會。

楚國太子頓了一頓之後,繼續朝着身邊的臨武君說道:“臨武君,汝這一陣子也去求見了不少趙國大臣,想必他們也是對汝避而不見吧?”

臨武君聞言臉色一僵,片刻之後才緩緩點頭,說道:太子明鑑,的確是如此。”

臨武君之所以被派到邯鄲來,第一個使命自然是防止其他國家對年輕的太子搞什麼陰謀,除此之外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多認識一些趙國政壇之上的大人物,好讓這些大人物在關鍵的時候勸說趙國站在楚國一邊。

在這幾年來,臨武君的確是認識了不少的趙國的人物,甚至稱兄道弟的也有好幾個。

然而到了關鍵時刻,這些趙國的大人物們此時此刻在得知了臨武君拜見的消息之後,一個個卻完全避而不見,擺明了就是不想摻和到這件事之中來。

臨武君並不是一個傻子,所以他能夠十分敏銳地從這些趙國的大臣們的態度之中察覺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至少到現在爲止,那位高高在上的趙國大王其實還並沒有任何想要插手這次事關楚國生死存亡的戰爭的意思。

這對於現在的楚國來說,絕對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壞事情。

放眼天下,如今能夠阻止韓魏聯軍在楚國境內肆虐的國家,其實真的是寥寥無幾。

шшш▲ тт kān▲ ¢ ○

齊國和燕國,如今正在打成一鍋粥,這兩個國家直接就排除掉。

而秦國雖然說曾經是楚國的盟友,但是這些年來更是楚國的大仇人,這樣的一個大仇人,能不能夠出兵援救楚國,那還真是一點都說不好。

而且秦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秦國如果出兵的話,能不能夠打過韓魏聯軍還真不好說。

如果是在五年之前,在長平之戰爆發的那個時間段,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懷疑秦國軍隊能夠完勝韓魏聯軍。

但是,現在可已經不是長平之戰那個秦國威震天下的時刻了。

現在那個威震天下的國家,名字叫做趙國。

只有趙國願意出手的情況下,楚國才能夠在韓魏兩國的兵鋒肆虐之下留得一線生機。

爲了讓趙國出手,楚國太子和臨武君可是沒有少費心思,只可惜無論楚國太子還是臨武君,都根本就見不到極其想要見到的那位趙國大王。

在這樣的情況下,百般無奈的楚國太子只好選擇了一個迂迴戰術,那就是想要通過面前這些華夏學宮的先生們,向趙王轉達自己的求援意圖。

要知道這些華夏學宮的先生們,同時也還是趙國的卿大夫,屬於趙國國君的顧問團,因此他們是擁有可以隨時覲見趙丹的資格。

當然啦,由於華夏學宮之中齊聚諸子百家,因此先生們也是非常多的,想要尋找哪一位先生來幫助自己也讓這位楚國太子有些撓頭。

但最終這位楚國太子作出了決定,那就是選擇其中的儒家領袖,也就是華夏學宮之中的大祭酒荀況來作爲求援對象。

雖然說這位楚國太子也曾經隱約聽說過在不久之前因爲墨家進入華夏學宮而所引發的那一場波折,但是在這位楚國太子看來,既然如今荀況的學生李斯已經成爲了趙國的重臣之一,那麼荀況的影響力顯然還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能夠得到荀況的幫助,那麼楚國太子覺得自己向趙王求援的計劃,就很有可能得到成功。

但很顯然,至少到現在爲止,運氣其實並沒有站在這位楚國太子的一邊。

他已經在荀況的門外等了整整兩個時辰了,卻始終沒有得到荀況的召喚。

由於荀況曾經出任過楚國蘭陵令的緣故,這位楚國太子其實是對於荀況很有好感的,在選擇的時候也是毫不猶豫的選擇進修儒家的學業。

對於楚國太子選擇了儒家的這件事,曾經還是華夏學宮之中一件不大不小的轟動事情,荀況爲此還親自接見了太子,並對他進行了一番勉勵。

但是現在看來,這種人情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看着面前依舊緊閉的大門,楚國太子陷入了困擾之中。

離開的話,恐怕就再也沒有辦法幫助到楚國了,但要是繼續停留在這裡的話,似乎也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

應該要怎麼辦纔好呢?

這位楚國太子並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在荀況的府邸之中,幾名儒家的重要人物因爲他而陷入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執之中。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上架感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上架感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