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

邯鄲城。

“大王,大王,關中大捷,關中大捷啊!”平原君趙勝揮舞着一份捷報興沖沖的走進了龍臺正殿之中,迫不及待的朝着面前的趙丹報喜。

正在對着面前一份奏章沉思的趙丹擡起頭來,帶着幾分笑意說道:“真的?拿來給寡人看看。”

趙勝畢恭畢敬的將這份急報送到了趙丹的面前。

趙丹打開急報,只見上面寫道:

啓奏大王,臣於日前和敵將王翦交戰,敗之。殺敵約五萬餘,俘十二萬餘。臣將繼續進軍,力爭於年前破咸陽滅秦,獻秦王楚於大王之前。

落款處寫着李牧的名字,並加蓋了印章。

趙丹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果然不愧是寡人的大都督,這一仗打得很好。”

對於這一戰的勝利,趙丹並沒有表露出多麼的欣喜若狂。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現在的秦國已經不再是當年長平之戰時那個威震天下讓包括趙國在內的山東六國都爲之顫抖的國家了,而現在的趙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當年的那個秦國。

以一個前所未聞的強大趙國去擊敗一個日暮西山的秦國,這件事情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

秦軍既然已經吃了這麼大一個敗仗,泰半主力都已經被王翦賠了個乾淨,那麼想來秦國的覆滅就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說,那個歷史上統一中國的大秦,終於還是要亡在寡人的手裡啊。”

一想到這裡,一直潛藏在趙丹心中的自豪終於不再掩飾,點點滴滴的滿溢了出來。

不過趙丹並沒有得意多久,畢竟自從長平之戰後,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裡趙丹一直處在這樣的得意和驕傲之中。

其實趙丹想要知道的是另外一個問題。

王翦到底死了沒有?

白起既然已經死去,那麼唯一能夠對現在的趙軍造成一些麻煩的,就只有王翦了。

在趙丹想來,既然李牧並沒有在戰報之上提到王翦,那麼想來王翦恐怕是並沒有落到趙軍的手裡。

在聯想到之前王翦所經歷的幾次險死還生的戰役,趙丹突然覺得王翦這個傢伙的命是真大啊。

說起來,在歷史上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中,好像除了李牧外其他三人都確定活過了六十歲,而李牧本人雖然被處死之時的年紀存疑,但是那時候的李牧至少也有五十多歲了。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老天保佑?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即便是貴族,能夠活到六十歲的也不是那麼多見的。

趙丹擺了擺手,將這個念頭從腦海之中驅逐出去,然後對着趙勝說道:“平原君,楚國方面的情況如何了?”

趙勝說道:“回大王,楚國國內兩派如今依舊征戰不休,但是從局面來看的話,三大家族的根基更深,能夠調動的資源和人力也更廣,想必取勝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趙丹楞了一下,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在趙丹想來,畢竟上一次廉頗可是已經在郢都之中打敗過三大家族的軍隊一次,以廉頗的暴烈風格和趙軍的強悍戰鬥力,肯定是已經給三大家族造成了不小的損傷。

而且不僅如此,趙國還給李園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比如說放歸俘虜啊支援武器裝備這些。

此消彼長之下,趙丹覺得李園就算是打不過三大家族,那麼至少一個五五開還是能夠維持的吧?

但是現在趙勝這麼一回報之後趙丹才發現,李園的無能、或者說三大家族的能力還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都到了這樣一個情況了,李園竟然還是打不過三大家族!?

趙丹有些無語的搖了搖頭,沉默片刻之後說道:“李園還要多久纔會輸?”

趙勝答道:“如今兩軍正在相持之中,短時間內應該倒還不至於分出勝負,但是早則兩月遲則半年,李園必敗無疑。”

趙丹並沒有問趙勝爲什麼會得出這個判斷,作爲趙國的相邦,援助李園的直接經手和操辦者,既然趙勝能夠這麼肯定的說出這樣的一句話,那麼這就代表着這句話即將會成爲現實。

趙丹皺了皺眉頭,過了片刻之後才說道:“李園不能失敗,至少在寡人的大軍滅掉秦國之前,李園一定不能失敗。”

趙勝非常明白趙丹的意思。

只要李園一天不失敗,那麼楚國就一天要在分裂和內戰之中被迫進行着自我消耗,而趙國也完全可以坐享其成,將來在攻滅楚國的時候也可以少出幾分力,少損失一些人手。

所以趙勝想了想,然後說道:“大王,臣以爲可以直接調集一支軍隊,擺出進攻吳城的態勢。吳城乃是三大家族的根據地,如此一來三大家族必定瞻前顧後不敢全力進攻李園。”

吳城,又稱蘇城、姑蘇城,乃是曾經春秋時期的吳國首都,在越國滅吳之後也曾經一度成爲越國首都,是楚國在東部長江沿海流域的大城重鎮。

這裡一度是春申君黃歇的封地,而在春申君黃歇死後這裡就落入了三大家族手中,並且在三大家族丟失了大量土地之後成爲了三大家族的核心重地。

趙丹想了想,然後開口說道:“也可。不過平原君汝有沒有想過,如果說三大家族得知吳城遭受威脅,反而孤注一擲的想要擊敗李園和郢都呢?”

趙勝開口說道:“大王不必擔心,若是三大家族當真不要吳城,那麼吳城一下東半壁楚國便可盡得,縱然是三大家族能夠消滅李園獲得西半壁楚國,亦不足爲懼也。當然,若是以防萬一的話,其實還可以再調集一支部隊在西部趙楚邊境駐紮,一旦有突發事件也可及時支援李園。”

趙丹沉思片刻,想來想去發現自己也挑不出這其中的任何紕漏,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此事就交給平原君負責吧。對了,這裡還有一封密奏,平原君可以帶回去好好的看一看。”

趙勝楞了一下,上前從趙丹的手中接過了密奏,然後躬身道:“臣告退。”

看着離去的趙勝,趙丹若有所思。

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十三章 鄭朱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四章 借糧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
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十三章 鄭朱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四章 借糧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