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對於趙丹的命令,龐煖和劇辛兩位趙國大將當然是無條件的服從。

就在趙丹發出命令的第三天,龐煖率軍且戰且退,來到邯鄲城的東門外。

在趙丹發出命令的第五天,劇辛率領着鉅鹿方向的部隊同樣是且戰且退,來到了邯鄲城的北門。

第七日,所有的趙國軍隊統統都退入了邯鄲宮城和郭城之中。

早在兩支大軍退入城內之前,趙丹一紙命令就傳遍了整個邯鄲城。

“秦王稷此人,素來驕橫殘暴,寡人不忍見秦國子民受其暴政而出兵討伐,但秦王稷卻一意孤行,不但抗拒寡人正義之師,更勾結魏、齊兩國聯合來犯……”

洋洋灑灑數千言,總的來說就是將秦王稷、齊王建和魏王圉說成了殘暴無比的小人,然後順便鼓舞了一波趙國軍民的士氣,告知關中方向廉頗大將軍已經馬上得勝,不日便可率領大軍迴轉,到時候邯鄲之圍不攻必破云云。

由於魏齊兩國聯軍來犯的緣故,因此大量原本在邯鄲城之中做生意的各國商賈都紛紛逃離,邯鄲城一時間變得頗爲冷清,不復昔日熱鬧之光景。

不過對於這些人的離開趙丹還是非常樂見的,畢竟很多時候各國的間諜就是藉着商賈的名義堂而皇之的到處行走,既然商賈們紛紛離開,那麼邯鄲城之中的間諜肯定也會少了不少。

於此同時,監察衛也開始大舉出動,將許多早就在視線之中的各國探子,尤其是秦、齊、魏三國的探子給連根拔起,或擒或殺。

這監察衛自從趙丹命令繆賢建立以來,雖然由於時間有限的緣故目前的耳目只能是在趙國的各大城邑和縣城之中,但是邯鄲作爲趙國的首都,那自然是監察衛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趙丹這一紙清除令下來,邯鄲城一夜過去直接就有好幾百人直接沒了性命,各國在邯鄲城之中的情報網絡頓時被清除大半,偶爾有一些漏網之魚也只能夠隱入地下,不敢在對外傳遞什麼消息。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死守邯鄲,那麼趙丹這些日子以來的工作重心就全部都是和如何守城有關的,什麼政務也懶得理會了,反正被包圍之後也傳不出什麼王命了。

除此之外,趙丹還悄悄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命人將自己的幾名兒子和女兒統統的送去了趙國舊都晉陽,只把王后和趙國太子趙恆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晉陽遠在千里之外,又和邯鄲隔着整整一個太行山脈,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兵鋒所波及到的。

雖然趙丹的心中篤定這一次的邯鄲保衛戰不過是有驚無險,但是做人總是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的,萬一真的邯鄲城破,那麼遠在晉陽的趙偃就可以成爲趙國最後的選擇。

不僅僅是趙偃一個人,包括司寇趙豹、中尉李伯等一小部分趙國重臣都跟去了晉陽。

這樣萬一事有不逮,那麼晉陽也可以立刻就搭起一個新的趙國權力中樞。

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趙丹就信心滿滿的等待着魏無忌的到來了。

魏無忌很快就來了。

就在趙國最後一支部隊也完全退入邯鄲城之後,邯鄲城的東邊,開始出現了魏軍的身影。

魏無忌率領着十幾萬魏國大軍猶如一片黑色的潮水,無數密集的腳步聲匯聚成一股驚天動地的聲音,十幾萬大軍的人喊馬嘶讓邯鄲城頭每一個人的視線之中都是滾滾的煙塵,更有無數旌旗在煙塵之中閃動,聲勢極爲驚人。

趙丹頭戴王冠,穿着一襲平日裡只有在大朝議之時纔會身着的紅色袍服站在邯鄲城頭,見狀不由得對着身邊的趙恆笑道:“恆兒啊,汝今日可要好好的看着,這一次乃是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汝看看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戰爭!”

其實趙丹這是在吹牛逼,因爲趙丹兩輩子都沒有親眼見證過真正的戰爭……

但是趙恆當然不知道這一點,這位趙國的王長子如今不過還是一名尚未行冠禮的少年,也就是還算不上一個成年人,因此心智自然也不夠成熟,一時間不免被魏無忌所率領的這支魏國大軍的聲勢所奪,臉上多少有着幾分惶恐。

不過趙丹的鎮定自若顯然給了這位趙國太子很大的鼓勵,等到過了片刻之後,當趙丹有意無意的將目光從趙恆身上閃過的時候,卻發現趙恆已經是直立如鬆,臉上也完全恢復了平靜。

在趙丹的身邊,當然不僅僅只有趙恆一個人而已,事實上幾乎所有還在邯鄲城之中的趙國大臣都在場。

於是趙丹干脆將龐煖和劇辛都喊了過來,讓這兩位宿將當場對於魏軍的行軍陣列等地方進行一番指點,名義上說是要教導太子軍陣策略。

龐煖和劇辛兩個頭髮花白的老人精,又早得了暗示,哪裡不知道趙丹的意思?當下在邯鄲城頭上將魏無忌和魏軍是一番痛貶,直接說得是一無是處。

如此一來,先是有了趙丹和趙恆這對影帝父子的以身作則,又有龐煖和劇辛這兩位機智老狐狸在一旁盡職盡責的充當捧哏,在場大部分原先心懷忐忑的趙國大臣們緊張的心情倒是消除了不少。

既然大王都這麼鎮定自若,那麼趙國此戰必勝無疑!

情緒是會傳染的,作爲趙國的最高領導者,趙丹的一言一行都會給邯鄲乃至整個趙國施加巨大的影響力。

而兩世爲人,尤其是曾經在辦公室之中見證了爾虞我詐官場厚黑學的趙丹今天便是要通過自己的行爲將這種以身作則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讓邯鄲城之中的軍民士氣更上一層樓。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雖然魏國軍隊早早就已經出現在了趙丹等人視線裡的地平線之上,但是足足過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魏國大軍才終於緩緩的來到了邯鄲城外數裡地的地方。

在幾聲悠長的號角聲和無數傳令官的來回穿梭之下,魏國大軍開始緩緩的散開,將邯鄲城的東南兩面都給慢慢的包圍住了。

在這期間,有幾名趙國血氣方剛的將軍覺得魏國軍隊有破綻,想要請命率領一支騎兵出城衝殺一番挫挫魏國人的銳氣,但是都給趙丹制止住了。

趙丹的確不懂軍事,但是趙丹卻很清楚人心。

魏無忌既然有着如此盛名,得到歷代史家無數稱讚,穿越這幾年以來趙丹也明裡暗裡瞭解過魏無忌,知道這傢伙絕對不是一個名不符實的草包。

既然如此,那麼魏無忌就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兵臨城下卻露出破綻的蠢事,唯一的解釋就是魏無忌其實是故意露出破綻,想要引誘趙軍出擊。

既然如此,那麼趙丹自然不會輕易出擊,不然的話魏無忌剛一到來就打了一個勝仗,即便這個勝仗再小,對於兩軍之間士氣的此消彼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趙丹的這番分析得到了龐煖和劇辛的一致贊同,這兩名老將也認爲應該是魏無忌的誘敵之策。

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附近羣臣猶如潮水一般滔滔不絕的馬屁聲,於是在一片“大王果然算無遺策,魏無忌不過土雞瓦狗”的阿諛聲中,趙國羣臣們心底對於魏無忌的那最後一絲恐懼也終於蕩然無存。

事實上,無論是趙丹也好,又或者是趙國的羣臣們也罷,經過了這一場又一場大戰、苦戰的勝利之後,他們的心理素質早就已經被鍛鍊得無比強大了。

現在的情況再緊急,能夠緊急得過長平之戰那時候差點全軍覆沒的情況?

說白了,這一次其實只不過是因爲邯鄲城這個趙國首都被包圍,所以趙國大臣們才心慌慌罷了,一旦只要有人能夠先穩住,那麼這些大臣們強大的心理素質就會很快幫助自己穩定心情。

更有不少人想道:“吾趙國,可是天下第一強國啊,魏無忌雖強,又怎能強過趙國?”

天下第一強國這個稱號,看似虛無縹緲,但恰恰有時候就是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最能夠給人心理安慰。

果然在片刻之後,看到邯鄲城中似乎毫無出兵的跡象,魏軍陣中又是幾聲號角響起,十幾萬魏軍開始選擇安營紮寨。

當然了,也免不了派出許多斥候在邯鄲城附近來回巡邏,以免城中趙軍突然殺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探子來報,齊國大將匡樑率領着齊國部隊也已經趕到,邯鄲城的北面和西面也已經被齊軍給包圍住了。

趙丹聽了這番話,臉上沒有任何慌張的神情,而是轉頭看了一眼身邊的龐煖。

龐煖心領神會,直接一擺手,當即便有一名神射手走上前來,彎弓搭箭,直接朝着最近的一名魏軍斥候射去。

這魏軍斥候雖然小心翼翼的遊蕩在弓箭射程之外,但是神射手的射程自然是要比尋常弓箭手更遠一些的。

所以這一箭準確無比的命中了這名斥候,這魏軍斥候被弓箭射中之後直接翻倒落馬。

但是這魏軍斥候落馬之後卻發現自己安然無恙,正驚訝間才發現射中自己的這支箭矢,其箭頭竟然是木製的!

不僅如此,在這根箭矢上赫然還綁着一封信,上面用魏國文字清楚的寫着:“信陵君親啓!”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七章 趙括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七章 趙括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
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七章 趙括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七章 趙括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