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

劇辛這一聽心中的驚訝真是非同小可,就連聲調都不由自主的高了許多:“甚麼?”

不僅僅是劇辛,就連劇辛身邊的幾名親衛也都聽到了這番話,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韓國要和趙國開戰了?這可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事情啊!

劇辛深吸了一口氣,雙目緊緊的盯着面前的這名趙軍士兵:“此事當真?”

茲事體大,由不得劇辛不慎重,畢竟韓國可是趙國的盟友啊。

這名前來報信的趙軍士兵雙眼無比通紅,咬牙切齒的說道:“郡尉,吾乃是常平關守卒司馬尚,受常平關百將之命前來報信,若有虛報,願受軍法!”

說着司馬尚從懷中拿出了一枚小小的令牌交到了劇辛的手中。

劇辛接過這枚小小的令牌,入手微覺冰涼,樣式看上去仍舊嶄新,正面刻着一個“趙上黨”,北面刻着一個“常平關”。

要知道常平關畢竟是南上黨太行陘五道關隘之中的一道,屬於南上黨最前方的防線,因此這五道關隘之中的守將守官雖然職位不高,但是一個個都擁有着這麼一枚緊急報信的令牌。

劇辛一看到這枚令牌,臉色再次一變,知道這下事情大條了。

要知道郡尉也算是高級將官了,尤其是像劇辛這種駐守在國家邊疆的郡尉更是經常向趙國中央稟報邊境情況。

依照平時的正常規律,如果趙國可能會和韓國開戰,那麼就算是不會調動上黨郡的郡兵,也應該會有國君趙丹和廉頗大將軍聯合簽發的密令通知下來,好讓郡尉做好戰爭準備。

但是這一次,韓軍都已經打上門來了,邯鄲方面卻根本沒有任何的情報傳來。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趙國高層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劇辛就知道這一次的麻煩是真的大了!

劇辛臉色凝重,再次對着面前的司馬尚追問道:“汝真的確定有數萬韓國兵馬?”

司馬尚用力的點頭,道:“至少三萬以上,數量只會多,不會少!”

司馬尚並不知道的是,其實這一次到來的足足有十五萬韓國大軍!

這倒也不怪司馬尚,畢竟太行陘原本就十分的險峻,十五萬大軍在這種地方彎來繞去的根本就不是他在長平關這麼一座小小關隘之上就能夠看得清楚的。

更何況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際,”如果不是那種經常統帥大軍作戰的大將,就算是坐着飛機從大軍頭頂掠過,也分辨不出來究竟有多少人,反正目之所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就是了。

劇辛站了起來,指了兩名親兵出來,道:“汝等二人將司馬尚帶回吾的府邸,讓他好生歇息一番,吾這就去求見郡守!”

……

“什麼?十萬韓軍進攻上黨郡?”當上黨郡守李齊聽到劇辛帶來的這個消息之時,整個人駭得幾乎暈死過去。

要知道如今上黨郡之中滿打滿算也只有五千郡兵啊!以區區五千郡兵對十萬韓國大軍,這怎麼打?

劇辛看着李齊六神無主的模樣,雖然知道如今事情緊急,但是心中也不由得閃過幾分快意——讓你再說削減軍費啊。

不過劇辛畢竟也知道大局爲重,所以立刻就對着李齊道:“郡守,爲今之計,應當速速召集十里八鄉的民衆入城,再派人去向邯鄲求援,向河東郡示警!”

雖然說以官職而論李齊現在要比劇辛高,但是比起打仗來說劇辛自然是勝了李齊不知道多少去了,李齊這人也有自知之明,忙道:“一切皆如郡尉所言便是。”

在李齊的支持下,劇辛也是毫不客氣的拿走了主導權,一道道命令開始有條不紊的派發了下去。

首先劇辛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向南邊的長平而去,準備刺探一下韓軍的真正情況,搞清楚這一次韓國人到底有多少人前來攻擊上黨郡。

其次自然是召集十里八鄉的農民速速進城避難,或者躲進山區也行,反正太行山那麼深,只要往山裡一躲,韓國人也不會大張旗鼓的搜山。

最後便是向着北上黨各處示警,像屯留和長子這樣的大縣更是必須要通知到,否則的話韓國大軍一開到這些縣城就危險了。

“爲什麼是北上黨,不是還有南上黨諸縣嗎?”李齊忍不住開口問道。

劇辛嘆了一口氣,道:“郡守,汝覺得僅僅憑藉吾麾下的這五千郡兵,能夠救得了南上黨諸縣嗎?”

李齊面色如土,足足過了半晌才道:“既然這麼說,那麼長平等地只能放棄了?”

“必須要放棄!”劇辛斬釘截鐵的說道:“郡守,吾也不怕和汝直說,別說是長平了,就連長平關和故關恐怕都是守不住的,吾麾下的人手太少了!”

“那怎麼辦?”李齊臉色慘白:“難道就讓韓軍這麼大搖大擺的打到長治城之下?”

劇辛嘆了一口氣,道:“郡守,僅僅憑藉這五千人馬,死守長治已經是最有可能支撐到援軍到來的選擇了,除非郡守想要棄城。”

李齊無言以對。

棄城?誰都可能棄城,但李齊作爲上黨郡的最高級別官員,他要是棄城了,那麼趙丹是肯定不會放過他的,五馬分屍都是輕的,最少也是一個族誅。

李齊怎麼敢棄城?

於是這位上黨郡守一咬牙,怒甩了一下袍袖,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本官乃是替大王鎮守一方,如今敵軍來襲,上黨民心震動,正是本官爲大王盡忠之時,怎能言及逃跑二字?郡尉儘管放心施爲,吾必定盡全力襄助!”

李齊的這番話一說出來,劇辛也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這個時候李齊仍舊想要和劇辛作對的話,那麼這一仗就真的非常難打了——其實就算不作對也很難打了。

劇辛沉聲看着李齊,道:“郡守,若是上黨被奪,那麼汝吾二人都是脫不開關係,這一次便請同舟共濟吧!”

兩人計較已定,自然也就是各自幹各自的事情去了。

短短兩天之內,壞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

韓軍沿着太行陘一路北上,勢如破竹攻克了太行陘所有五道關隘,進入了幾年前廉頗和白起大戰過的長平。

以太行陘道的險阻來說,靳黈這個行軍速度已經的確稱得上兵貴神速了。

截止這一天爲止,整個南上黨就已經落入了韓國人的手中。

不僅如此,靳黈又在長平繼續分兵兩路,一路偏師五萬人從長平西北而上,攻克了長平關之後兵鋒直指長子縣,另外一路十萬人主力則由靳黈親自率領越過長平正北的故關,朝着上黨郡治所在地長治縣而來。

又過兩日,長子、長治兩縣先後被包圍,韓軍一路所向披靡的腳步終於在這裡遭到了阻攔,兩場激烈的攻防戰在上黨郡北部平原之中開始上演。

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十六章 兒子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九章 趙勝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例行推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十七章 馬具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
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十六章 兒子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九章 趙勝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例行推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十七章 馬具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