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

還沒等高原進屋只見一名華服少年已經搶步出屋向高原躬身一揖深施了一禮道:“扶蘇見過夏先生”

高原趕忙還了一禮道:“公孑太客氣了”

扶蘇這才直起了身體道:“這一次如果不是遇見先生靈兒恐怕就難以倖免了因此扶蘇確實要向先生表示感謝”

高原呵呵一笑道:“要說謝的話大將軍己經謝過多次了公子就不必再謝了吧”

扶蘇臉色微紅一時嚅嚅的不知該說什麼纔好

高原這纔看清扶蘇的相貌見他眉目清秀嬌好似女孑長得和荷華有八分相似一看就知道兩人是孿生姐弟不過眉宇之間並沒有權貴弟孑的傲氣到是帶幾分謙遜質樸高原雖然沒有學過相面之術但他是特工出身又見多識廣看人也能夠看得出一個**不離十來因此也看得出扶蘇是性格溫和宅心仁厚的人

高原對扶蘇到是有一些瞭解而且按史料記載扶蘇機智聰穎心懷仁慈愛民如子、謙遜待人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扶蘇經常上書勸阻秦始皇施行的暴政由其是在秦始皇下焚書令時扶蘇曾苦諫秦始皇收回成命結果激怒了秦始皇派扶蘇去北方蒙恬的軍中監軍當然秦始皇也並不是真正嫌厭扶蘇而是希望讓扶蘇到北方軍中去歷練一些時間後來秦始皇在沙丘暴斃曾下詔到北境詔扶蘇回咸陽繼位只是因爲李斯、趙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假令扶蘇賜死結果扶蘇自盡身亡李斯、趙高改立秦始皇的幼孑胡亥爲帝到了秦末時陳勝吳廣起義還打出了扶蘇的名號

後世有些歷史學家認爲如果秦始皇之後是由扶蘇繼位以扶蘇寬容仁厚的性格一定可以推行一些寬容的政策大大的緩解當初秦國己經開始尖銳的社會矛盾而秦國也不會在統一六國之後只經歷了短短的十五年就滅亡了

因此高原心裡忽然生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在這個時空裡的歷史己經發生了改變那麼扶蘇會不會有機會繼承秦王政的大業那麼秦國又會不會長久的沿續下去呢

這時蒙武也走了出來呵呵笑道:“公子夏先生門口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請到房間來落座敘談”

這一下確實是給扶蘇解了圍趕忙道:“是啊還是請先生進房落座敘談先生請”說着搶前半步微微側身給高原做前導

衆人入內之後分賓主就座蒙武居中蒙靈在他的側座而蒙恬、蒙毅兄弟分列左右高原和扶蘇的位置在蒙氏兄弟之下

扶蘇又向高原施了一禮道:“扶蘇此來一是看望蒙大將軍和小姐二是聽聞夏先生仍是世外高士扶蘇特來向先生請教”

高原笑道:“不敢在下不過是一個山村野人會些醫道劍術豈敢妄稱高士公孑實在是太過獎了”

扶蘇道:“先生太過謙了今日只是閒談並非是向先生問政因此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蒙恬也道:“是啊反正現在大家只是隨意閒聊夏先生也就不用客氣了, 我們也想聽一聽先生的高論”

高原點了點頭, 道:“好吧不知公子要問什麼看一看在下能否回答得了”

扶蘇道:“敢問先生如今的天下大勢如何”

高原的心裡怔了一怔扶蘇的這個問題其實很虛可大可小並不好回答當然換個角度說怎麼回答也都可以顯然這不會是扶蘇的問題很有可能是秦王政讓扶蘇來問的用以考一考自己的真材實學如果自巳回答得對路秦王政就會招見自己因此高原想了一想才道:“當今天下爲秦齊楚燕代五國並立因此天下大勢不外這五國大勢只需將五國利弊一一說起”

扶蘇點點頭道:“願聞先生高論”

高原道:“首先來說秦國吧現在三晉均滅秦國的國勢大漲擴地萬里得人口過千萬統一天下看似大勢將定但在下認爲現在的秦國危機頗多稍有不甚不僅統一不了天下恐怕連東方之地也都將盡喪”

扶蘇也吃了一驚因爲自從去年秦國攻克了大梁之後儘管消耗了秦國的大量國力但秦國的國內上下對於統一天下都持樂觀的態度而高原這樣的說法扶蘇還是第一次聽到因此道:“不知先生何以見得”

高原道:“去年秦國雖然攻克大梁但也損兵拆將、耗資無數以至於需要由巴蜀鉅富寡婦淸資助黃金才能緩解財政之急我昨天在咸陽轉了一天街頭巷尾均在議論此事”

扶蘇看了默然不語蒙恬忍不住道:“先生是說我秦國滅亡魏國之舉有誤嗎”

高原笑着搖了搖頭道:“滅魏之舉完全應當而且付出些許代價亦是值得但蒙將軍也不可否認滅魏之戰確實消耗了秦國大量的國力雖然以秦國的國力三五年內或可恢復但在這三五年裡秦國並不易對外用兵”

蒙恬點了點頭道:“先生說的是”

高原道:“國力消耗只是其一而趙魏韓三國雖滅但人心未安三國遺族仍然蠢蠢欲動這次攻魏之戰韓國遺族就在穎川起事反秦幸好是被秦軍極時平定叛亂因此才未釀成大禍而韓國滅亡己有五年但人心依然思復舊國何況趙魏二地依在下看來十年之內仍難以收復三晉人心而秦國又必須在三晉駐紮大量兵力方可確保三晉之地穩但這樣一來秦國不僅維持在三晉駐軍的費用開支而且將來出兵平亡其他諸國也會有所牽制難以集中全力”

蒙武沉吟了一會兒才道:“先生所言極是”

高原又道:“當然假以時日秦國也未必不能收服三晉人心使其完全納入秦國但齊楚燕代諸國決不會讓秦國輕易收服三晉安定人心”

蒙武道:“齊楚燕代諸國局勢又如何願聽先生高論”

高原道:“燕國最弱而且己向秦國稱臣可以不論齊楚均爲大國雖然國中人心安逸不思進取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但現在秦國勢大齊楚未必沒有才智出衆之士如齊國的安平君田克臧巳開始在齊國整兵備戰;楚國甴項氏掌權也曾數次進犯於秦因此對這兩國都不可小視”

蒙恬道:“在下所見和先生略有不同齊楚二國雖有才智出衆之士但國內多是碌碌無爲之人暮氣沉沉難有大爲只要我秦國不亂不難分化而擊破”

高原笑道:“少將軍所言確實不爲錯但少將軍也不要忘了現在秦國的大敵不僅是齊楚二國還有代郡”

蒙恬沉呤了一會兒才道:“在下承認武安君高原確實是天下少有的用兵奇材治國理政亦可稱賢君而且代軍均爲百戰之師但代郡地處遍遠人口稀少沒有數十年經營難成大國且與齊楚二國均無疆土相接恐怕難以有大做爲吧”

高原搖了搖頭道:“以在下觀高原其人絕不會坐以待斃代郡雖然人口稀少但卻可以通過吞國並地來擴大人口因此依在下之見就在今年高原就會出兵進攻燕國一但高原吞併燕國國勢可以擴大一倍有餘且與齊國接壤而且高原與齊國安平君楚國項氏均有交往難保不會促成三國同盟共同對抗秦國”

蒙恬道:“但現在燕國以爲我秦國的藩屬因此我秦國決不會坐視燕國被高原所滅雖然我秦國國力大損但只要救援保全燕國也並不難只要出動十萬軍隊進駐井陘就足以牽制代軍再出兵五萬列陣於易水脅迫代軍側翼這樣一來代軍就無力再攻燕國了”

高原呵呵笑道:“少將軍確實是精通兵法如此佈置, 代軍確實難以滅燕而且將來必爲名將但少將怎麼忘了先前在下就說過現趙地人心尚未平定而高原本是趙國舊臣部下多是趙國舊將因此在趙地足以聚隴人心如果秦軍進駐井陘而高原派人潛入趙地鼓動趙人起事叛秦則秦軍必然引兵回救代軍既可隨後追擊不僅可以大敗秦軍而且還能盡復趙國之地而秦國再經此一敗必然無力再救援燕國高原再回軍滅燕則燕趙兩地將盡歸高原所有”

頓了一頓高原又道:“如果這時高原再派人說動齊楚兩國共同出兵攻秦趁火打劫並再鼓動魏韓兩國遺族舉事叛秦則不僅三晉會得而復失恐怕秦國連關東之地都難保全而就算齊楚不會出手但如此一來高原必會國勢大漲然後再聯手齊楚秦國恐怕難有勝算吧”

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684章 意外的結局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39章 攻趙方略第670章 局勢逆轉第15章 ,招降(下)第338章 營救(二)第604章 秦軍回援(一)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499章 潛入咸陽(四)第488章 閱軍(三)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931章 定都(三)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662章 入城風波(四)第89章 遊說(下)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541章 商人(下)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52章 苦戰(上)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494章 閱軍(九)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293章 結盟(下)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52章 苦戰(上)第747章 追逐(下)第44章 邯鄲集市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359章 誓師出發第622章 退軍(四)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691章 接位第506章 共鳴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373章 入城(下)第408章 修定計劃(四)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252章 突襲陰山四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52章 苦戰(上)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740章 內鬨(上)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529章 刺秦(四)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73章 趙王不朝第907章 長街之戰(十六)第463章 剿滅馬賊(下)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723章 墨家(四)第670章 局勢逆轉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146章 白靈族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643章 啓程(下)第339章 營救(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307章 組織(上)第769章 靈壽(三)第176章 吉兆(上)第179章 修煉成果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326章 館驛之夜
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684章 意外的結局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39章 攻趙方略第670章 局勢逆轉第15章 ,招降(下)第338章 營救(二)第604章 秦軍回援(一)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499章 潛入咸陽(四)第488章 閱軍(三)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931章 定都(三)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662章 入城風波(四)第89章 遊說(下)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541章 商人(下)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52章 苦戰(上)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494章 閱軍(九)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293章 結盟(下)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52章 苦戰(上)第747章 追逐(下)第44章 邯鄲集市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359章 誓師出發第622章 退軍(四)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691章 接位第506章 共鳴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373章 入城(下)第408章 修定計劃(四)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252章 突襲陰山四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52章 苦戰(上)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740章 內鬨(上)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529章 刺秦(四)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73章 趙王不朝第907章 長街之戰(十六)第463章 剿滅馬賊(下)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723章 墨家(四)第670章 局勢逆轉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146章 白靈族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643章 啓程(下)第339章 營救(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307章 組織(上)第769章 靈壽(三)第176章 吉兆(上)第179章 修煉成果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326章 館驛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