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長街之戰(十六)

高原說得到是一點也沒有錯,咸陽城裡清理工作確實不容易,因爲就是把損毀的長街重新填平整,就足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至於被炸燬的王城城牆,還有秦國王宮中摧毀的宮殿建築,根本就沒有重建,王城城牆缺口,暫時就用木柵牆給擋住,而被毀的宮殿建築,只能是將碎石瓦礫清乾淨,就這麼空着吧

當然,咸陽城裡的恢復重建工作進展緩慢,也是因爲高原、荷華並沒有下令,徵集民役來修復咸陽,而是選擇了休養生息,減徭輕役有關。

因爲這一戰對咸陽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整個長街被毀掉了一半,而在被毀的長街兩側一百步以內的房屋也都全部被毀,一百步到兩百步之間的房屋,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毀壞,而在戰鬥中還有大量的居民受殃及池魚之難,同樣是死傷無數。

儘管詳細的數字己經不可能完全統計清楚,但也可以統計出,被毀的的房屋至少達到三百到四百間,而再加上受損的房屋,總計就算是沒有一千間,也差不了多少。而死亡的居民竟然也達到了二萬餘人,受傷的還有一萬八千餘人。在這種情況下,當務之急是穩定人心,安撫百姓,而不是大興土木,恢復重建。

儘管秦王宮的損失同樣不小,被毀的城牆達到五十三步,$9宮殿計十七間,而宮中的待女、待從死亡的人數竟然也達到了六百餘人,其中還包括一些秦王政的嬪妃。

不過死亡的待女、待從到並不是死於被毀的宮殿,而是被撤離的九黎族軍隊所殺的。本來韓騰率軍突襲咸陽之後,就一直住在王宮裡,雖然殺光了秦王政的子女,但對秦王政的嬪妃,還有其他的待女、待從到是沒有什麼侵犯,只是限制了她們在王宮中的活動。而且九黎族的軍隊本來就不多,進駐王宮的軍隊就更少了,因此秦王宮裡到還算是比較平安。

但韓騰和高原、荷華的戰鬥無限升級,九黎族的軍隊連城牆都呆不住了,只能撤到王宮內部等着,但不久以後金昌鬥和木拓山擡着昏迷不醒的韓騰,還有三族的族長進來,向全軍宣佈,這一戰已經敗了,九黎族的軍隊立刻撤出王宮,逃離咸陽。

這一下頓時讓全軍軍心大動,因爲九黎族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韓騰的身上,而現在韓騰被高原擊敗了,現在昏迷不醒,精神支柱頓時崩潰,於是都急忙從王宮中撤退,不過在撤退的過程中,可就沒有那麼好了,由於心理支柱崩潰,因此不少士兵需要發泄,只能拿宮裡的待從、待女來出氣,胡亂殺了不少人,還砸壞了一些東西。好在是九黎族的軍隊不敢在宮裡久留,才沒有對王宮造成更大的損害。相對於王宮以外,還算是好得多。

而漢秦聯軍進駐王宮之後,沒有受到一點阻礙,十分順利的就控制了王宮,而這時秦王宮裡還數千名待女、待從,全部都留在宮中聽用,而秦王政的嬪妃還有二十餘名,也都照常奉養,荷華還依次一一問候她們。因爲有荷華的關係,因此宮中的人心也很快就安定了,畢竟荷華還是秦國的公主,有她在王宮裡,秦王宮裡的待女、待從自然都安心了。

就在當天下午的時候,有一些咸陽城的居民見城裡真的沒有事了,於是壯着膽子回到城裡居住,而有人帶頭就好辦了,居民們紛紛都返回家裡,一夜之間,就有大半的居民從城外返回。

不過由於咸陽城裡被毀壞的房屋多達數百座,還有數量衆多的房屋受損,因此還是有不少人回到城裡之後發現自己無家可歸。但軍隊會在廢墟地點扎起帳蓬,供他們居住。

到了第二天,城外的居民基本全部都返回到咸陽城中,高原也下令,命令蒙恬、蒙毅兩人付責維持咸陽城裡的秩序,收容無家可歸的居民,清理戰鬥後的陣地,同時又以荷華的名議下令,咸陽城裡的居民全部都減稅減役一年,並且還又家中有傷死,或是房屋被毀的居民給予補償。

咸陽城的居民得知以後,也都十分高興,雖然受了一些驚嚇,但平民百姓大多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而獲得一年免稅免役,對絕大多數平民百姓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由其是這條命令是以荷華的名議發出,荷華在秦人心目中本來就有極高的人氣,這時更是感激不己,因此有不少人甚致來到王宮前遙遙拜謝。而王宮的守衛則是以好言對他們進行安慰,但高原、荷華都沒有露面。

其實這種時候,正是爭取咸陽人心的大好時機,高原、荷華都是現代人,自然是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只是現在高原、荷華都並不在咸陽城裡,而是帶領軍隊,追擊九黎族去了。

本來按照常理,剛剛控制咸陽,局勢並不穩定,因此在這個時候,高原、荷華都不應該離開咸陽,而是應該留下來坐鎮主持局面,安定人心,鞏固對咸陽的控制,穩定咸陽的局面爲要務。就算是要追擊九黎族,派一員大將領軍出戰也就行了,實在沒有必要親自出馬,至少也該在咸陽城裡留下一個人坐鎮。

但高原考慮到,這支九黎族的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實力卻不容小視,由其是韓騰雖然身受重傷,但並未身死,他的實力更是心腹大患,留着這樣一支軍隊,必然是一個大患,萬一這支軍隊趕到邯鄲去助戰,更是十分危險,到也是不能不防,而且風伯、雨師寧願自爆身亡,也要保住韓騰,讓高原隱隱有一種感覺,這件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因此必須趁着九黎族敗走,韓騰受傷的時機,出兵追擊,徹底擊潰九黎族的軍隊,殺死韓騰,才能永絕後患。

而且九黎族的軍隊剛剛從咸陽撤離,逃得並不遠,漢秦聯軍這次帶來了不少騎軍和大量的戰馬,雖然己經晚了一天,但如果立刻出兵追擊的話,一定能夠追上九黎族的軍隊,不過儘管韓騰受傷了,但他的實力依然不能小視,除非是自巳和荷華聯手,纔有絕對擊敗韓騰的把握,那怕就是自己一個人對上韓騰,勝負也只是在五五之間,而其他人對陣韓騰,基本都是死路一條。因此要追擊九黎族,必須要高原、荷華兩個人同時出動才行。

雖然咸陽城剛剛攻取,但九黎族統治咸陽的時候,大肆屠殺秦國的宗室,又殺光了秦王政的子女,實際將咸陽城的秦國勢力幾乎一掃而空,就算是有人想趁高原、荷華離開咸陽的期間作亂,不僅找不到能有號招力的人來,也招集不到足夠的人手。而且高原、荷華離開咸陽的時候,留下蒙恬、蒙毅主持咸陽的大局,蒙恬、蒙毅都算是秦國的重臣,在咸陽也頗有威望,因此做了這些安排之後,高原、荷華也能放心的離開咸陽,去追擊九黎族的軍隊。

儘管九黎族的軍隊己經逃走了一天,但他們基本都是步軍,只有少量戰車,沒有騎軍,因此行軍的速度並不快。而高原、荷華帶領的追擊軍隊是全騎軍,就算是步兵也配備了戰馬,而且還是一人雙馬,行進的速度要比九黎族快得多,而且大軍行向,會留下大量的痕跡,很好追蹤。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緊緊追擊之後,高原、荷華一行軍隊終於追上了九黎族的軍隊,在稍作修整之後,立刻就向九黎族的軍隊發動進攻。

九黎族的軍隊雖然是敗了,但兵力在咸陽城裡到是並沒有受什麼損失,而追擊的漢軍只有一萬五千人馬,論兵力雙方實際大體相當,但九黎族的軍隊戰鬥力卻要更強一些,由其是還有五千南陽軍。

但現在雙方的心氣卻是不在一個層面上,九黎族的軍隊是敗軍之將心無鬥志,而漢軍卻是士氣高昂,而且又有高原、荷華兩人親自帶隊,在咸陽城裡,兩人合力出戰韓騰,漢軍的士兵們可是都看得十分清楚,這時自然更是有侍無恐,立刻人人奮勇,向九黎族軍隊衝殺而去。

結果漢軍的重甲騎軍打頭一陣衝殺,立刻就將九黎族的軍隊殺得大亂,隨後輕騎軍跟上從兩側掩殺,還沒等下馬作戰的步軍殺上來,就己經將九黎族的軍隊殺得大敗,因此整個戰鬥都完全呈一邊倒,成了漢軍對九黎族軍隊的單方面屠殺。

而這個時九黎族的軍隊根本就無心作戰,紛紛四散敗逃,但由於九黎族的軍隊基本全是步軍,怎麼也不可能跑得過騎軍,因此有不少九黎族的戰士都是在逃跑的時候被漢軍騎兵追殺。

整個戰鬥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時辰,九黎族的軍隊全面潰敗,被漢軍斬殺了萬餘人,另外還俘虜了一千餘人,逃走的九黎族士兵還不足三千人。不過在全場的戰鬥中,高原、荷華都沒有出手,因爲他們並沒有發現韓騰的行蹤,後來審問俘虜才知道,原來就在昨天晚上,韓騰、金昌鬥、木拓山三人就己經不見了蹤影,只是留了一封書簡,讓九黎族的軍隊立刻退回族裡去

第74章 陣法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580章 弱點(上)第81章 正式決裂(上)第335章 劫持上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267章 齊國來使(一)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另一個結局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518章 九鼎之秘(下)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772章 合縱(上)第706章 韓騰復出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93章 趙軍出戰(上)第592章 攻與防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126章 趙秦決戰(五)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704章 合作(三)第771 章 求親(下)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458章 秦宮決斷(上)第36章 宴間比武(中)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881章 邯鄲攻防(四)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921章 趁勝進擊(四)第301章 商鋪第160章 遇險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203章 前後夾擊(一)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845章 改道邯鄲(上)第28章 災民(上)第703章 合作(二)第816章 誤打誤撞(下)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560章 會戰(二)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748章 擊殺(上)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四章 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783章 遷都第四章 閱軍四第73章 趙王不朝第190章 造紙術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767章 靈壽(一)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368章 滎口之戰(三)第703章 合作(二)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86章 撤離邯鄲(四)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368章 滎口之戰(三)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605章 秦軍回援(二)第793章 宮中安排第757章 勸進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637章 郊遊(上)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187章 地方豪強(下)第748章 擊殺(上)第783章 遷都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208章 豪強叛亂(一)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
第74章 陣法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580章 弱點(上)第81章 正式決裂(上)第335章 劫持上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267章 齊國來使(一)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另一個結局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518章 九鼎之秘(下)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772章 合縱(上)第706章 韓騰復出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93章 趙軍出戰(上)第592章 攻與防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126章 趙秦決戰(五)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704章 合作(三)第771 章 求親(下)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458章 秦宮決斷(上)第36章 宴間比武(中)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881章 邯鄲攻防(四)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921章 趁勝進擊(四)第301章 商鋪第160章 遇險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203章 前後夾擊(一)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845章 改道邯鄲(上)第28章 災民(上)第703章 合作(二)第816章 誤打誤撞(下)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560章 會戰(二)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748章 擊殺(上)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四章 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783章 遷都第四章 閱軍四第73章 趙王不朝第190章 造紙術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767章 靈壽(一)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368章 滎口之戰(三)第703章 合作(二)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86章 撤離邯鄲(四)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368章 滎口之戰(三)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605章 秦軍回援(二)第793章 宮中安排第757章 勸進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637章 郊遊(上)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187章 地方豪強(下)第748章 擊殺(上)第783章 遷都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208章 豪強叛亂(一)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