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求親(上)

轉眼高原就在靈壽住了八天的時間,遷移到靈壽的工匠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五大作坊都己經開使運作,而申慎也成功的接管了靈壽的政務,當然,高原的妻妾們也都把自己對住所的要求想好寫下,交給了郭宸,由郭宸來安排施工製做,

不過雖然衆妻妾們各有不同的要求,但總體來看,都在合理的範圍以內,誰都沒有提出過份的要求來,這主要還是因爲高原雖然不主張節用,但也一向不喜歡太過奢華,只要過得舒適、安全也就夠了,不然以代郡的財力,高原早就可以開始着手擴建自己在代郡的府邸了,像藺文淸每個月要經手上千鎰的黃金,但在高原府裡的用度物品,還不如她以前在趙國經商時用得高檔奢侈,

見這一趟出行的目地基本都達到了,高原也決定返回代郡去,等着靈壽城的主體工程全部完工以後,再正式搬遷到靈壽來定居,

於是一行人馬離開了靈壽,轉回代郡,一路到也十分平靜,八天之後,高原等人又回到了代郡,

雖然這一次高原離開的時間並不長,但卻是十分少有的全家出動,因此留守代郡的甯戚帶領着衆官員出城迎接高原一行,不過高原卻發現,在歡迎的人羣中,居然還有淳于博和張良兩人,

高原也大爲意外,因爲他並沒有下令讓兩人回代郡,只是給了他們將當大的自主權,不知道他們兩人爲什麼突然回到代郡來,又是什麼時候回來的,自已怎麼沒有接到消息,不過兩人既然回來,一定是有事情要向自已通報,

甯戚等人向高原見過禮之後,淳于博和張良才來到高原的面前,高原才道:“淳于先生,孑房,你們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張良道:“回稟主公,我和淳于先生是在昨天回到代郡,有好消息要向主公通報,齊楚兩國都打算派出使臣到靈壽,呈交國書,慶賀主公稱王,”

高原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既然齊楚兩國都派出使者來靈壽慶賀,還要呈交國書,也就表示齊楚兩國承認了自已稱王的舉動,雖然高原稱王並不會看齊楚兩國的臉色行事,但能夠得到齊楚兩國的認可,還是值得高興的,因爲這樣可以繼續維持三國的同盟關係,而且現在自己還是需要這樣的同盟關係,

至於三國組成合縱進攻秦國,高原到並不抱以多大的指望,因爲高原知道,在齊楚兩國中,都有龐大的親秦勢力,讓齊楚兩國承認自已稱王容易,但要兩國參與合縱,出兵伐秦,就難得多了,看樣子淳于博和張良兩人回到代郡,就是爲了向高原報告這個消息,

因此高原道:“兩位辛苦了,請兩位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會請兩位到府裡來詳議,”

張良向高原施了一禮,轉身離開,而這時淳于鍾秀過來,給淳于博施禮,道:“爹,您回來了,”

淳于博微微一笑,道:“鍾秀,這次草原之行如何,可好玩嗎,”又轉向高原道:“小女沒有給武安君添麻煩吧,”

高原道:“淳于先生說那裡話,這一次草原之行,鍾秀…淳于小姐是幫了不少忙啊,”

淳于鍾秀聽高原差一點說漏了嘴,也禁不住面上一紅,忽然想到自己這一段時間都裡住在高原的府裡,而淳于博是昨天回到代郡,肯定知道自已這段時間沒有住在館驛裡,雖然說自己以前也客人的身份,單身在其他人的府邸里居住過,但高原府裡的人可都沒有把自己將客人,而淳于鍾秀也沒有把自己當外人,由其是這一次出靈壽視察,連自己在靈壽王宮裡的住所都選好了,

而這時見了淳于博之後,淳于鍾秀也不禁有些心虛起來,畢竟以前她對高原的情誼一直都埋藏在心裡,還從來沒有對淳于博提過,只是這一次草原之行,兩人才徹底捅破這一層紙,淳于博還不知道,

雖然淳于博對淳于鍾秀的事情一向不過問,但婚姻大事,不同於尋常小事,儘管平時父女聊天,淳于博對高原十分讚賞,但並不表示就會願意將淳于鍾秀嫁給高原,要知道高原己有五名妻妾了,淳于鍾秀嫁過去,只能爲妾,淳于鍾秀到是不在意,但淳于博的態度如何,還不得而知,因此淳于鍾秀的心裡也頗爲忐忑,不知道父親會不會答應自己和高原的事情,

淳于博呵呵一笑,道:“武安君,在下就先行告辭,明天再來拜會武安君,”

這時李瑛鴻道:“淳于先生,因爲前一這段時間鍾秀小姐一個人在代郡,住在館驛中多有不便,因此我們己邀請鍾秀小姐在府里居住,這段時間我們和鍾秀小姐相處甚宜,希望還能夠和鍾秀小姐多盤桓一些時日,還請先生能夠諒解一二,”

淳于博拈着鬍子,笑道:“難得夫人這樣成心邀請,其實鍾秀跟着我住在館驛,也多有不便,如此就請武安君,還有夫人多照顧鍾秀,”

李瑛鴻向淳于博施了一禮,道:“多謝淳于先生,”然後拉着淳于鍾秀,笑道:“鍾秀,跟我們一起走吧,淳于先生都己經答應了,”

淳于鍾秀雖然一向端裝大方,但這時也恨不能找個地縫躲起來,不過也暗暗鬆了一口氣,李瑛鴻算是給自己解了圍,暫時至少可以不用面對父親,其實李瑛鴻到沒想那麼多,因爲她每天都要和淳于鍾秀一起練武,當然是讓淳于鍾秀繼續住在府裡方便一些,

衆人都告辭以後,高原和衆妻妾們轉回到自己的府邸裡,雖然這一次出去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但因爲是全家出動,雖然家裡也有人照看,但毎個人隨身都帶了不少衣服物品,因此回家之後,衆人都要清理自己的行李物品,也是好一陣忙碌,

等到衆人收拾完畢,天色也己不早,晚飯己經準備好了,高原和衆妻妾們圍坐在一起吃飯,其他的妻妾們都談笑風聲,有說有笑,只有淳于鍾秀心不在焉,只吃了小半碗飯,就向衆人告退離席,

高原有些奇怪,轉頭問李瑛鴻道:“鍾秀這是怎麼了,是不是路途辛苦,身體不舒服,”

李瑛鴻也不觧道:“我也不知道啊,好像一回到府裡,鍾秀就有些不對勁,也許真是不舒服,等一會兒讓醫師給她看一下,”

藺文清在一邊嘆了一口氣,道:“你們兩個也真是的,這都沒看出來嗎,鍾秀不是身體不適,而是有心事,”

高原道:“有什麼心事,是不是想到館驛去陪淳于先生,他們父女兩人也有大半年沒有相見了,確實應該讓他們父女團聚,”

藺文清翻了翻白眼,高原在有後時候也確實夠遲頓的,道:“夫君怎麼犯糊塗了,雖然鍾秀連在靈壽的住處都已經選好了,但現在她住在我們府裡,主不主,客不客的,算什麼,而且淳于先生已經回來了,鍾秀心裡自然不舒服,夫君還不趕快去見淳于先生,把鍾秀的事情說定,免得她患得患失,”

高原聽了,這才恍然大悟,想想也對,雖然說自己家裡己經不拿淳于鍾秀當外人了,但未來的老丈人還沒點頭啊,淳于鍾秀心裡當然會不安,因此心事重重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這也並不是高原遲頓,雖然現在高原有五名妻妾,但除了李瑛鴻之外,其他的妻妾都是無父無母的人,當然不用去尋問父母的意見,只要自己同意就行了,像耿燕羽和劍舞姬,更是連她們自己的意見都省了,而李牧亡故得早,因此高原並沒有多少和老丈人打交通的經驗,

而李瑛鴻對此更是兩眼一摸黑,她邀請淳于鍾秀住在府裡,是因爲每天要和淳于鍾秀練武,到是真的沒有別的想法,幸好是藺文清精通世故,這才提醒了高原,

得知了淳于鍾秀興致寥寥的原因之後,亍是高原也匆匆吃完了飯,道:“你們慢慢吃吧,我去找鍾秀去了,”

說完之後,高原立刻離開了餐廳,來到淳于鍾秀的房間前,敲了敲門,不一會兒,淳于鍾秀將房門打開,見是高原,也不由得有些意外,道:“武安君,有事嗎,”

高原道:“鍾秀,趕快更衣吧,和我一起出去,”

淳于鍾秀怔了一怔,道:“天都這麼晚了,武安君這是要到那裡去,爲什麼又要我和你一起出去,”

高原笑道:“我要到館驛裡去拜訪淳于先生,你要不要一起出呢,”

淳于鍾秀呆了一下,立刻明白過來,高原在這個時候去拜訪淳于博,又要帶上自己,不用問自然是準備去向淳于博提親,本來回房之後,淳于鍾秀不僅患得患失,同時也有些埋怨高原,沒有體諒自已的心情,但現在高原要帶她去拜訪淳于博,心裡頓時又驚又喜又羞,一時竟呆住了,

高原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發什麼呆啊,難道不想去嗎,如果是不想去,那就算了吧,”

淳于鍾秀猛然回神來,趕忙道:“怎麼會不想去,決不能算了,今晚非去不可……”說到這裡,這才發覺自己有些失態了,竟不住連耳根都發起熱來,急得跺了跺腳,道:“武安君,你……等我一會兒,馬上就好了,”說完之後,趕忙又回到房裡梳妝打扮起來,

儘管淳于鍾秀說一會兒就好,但還是花了大半個小時,才整妝完畢,而就在兩人出發的時候,李瑛鴻讓人送來了一百對白璧,和一百匹綢絹,因爲去提親那有不帶聘禮的,禮重禮輕無所謂,但禮數一定要盡到才行,

高原見了,這才發現自己差一點又忘了一件大事,幸好是李瑛鴻還記得,來不然可丟人大了,

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607章 撤軍與追擊(一)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251章 突襲陰山三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491章 閱軍(六)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823章 審問(上)第158章 行刺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740章 內鬨(上)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777章 家宴(二)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59章 鑄劍(上)第336章 劫持下第518章 九鼎之秘(下)第276章 擴軍(下)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749章 擊殺(下)第154章 撤離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929章 定都(上)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66章 名士才女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144章 鬼谷子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59章 鑄劍(上)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第301章 商鋪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487章 閱軍(二)第660章 入城風波(二)第59章 鑄劍(上)第723章 墨家(四)第12章 ,釜底抽薪第923章 挑戰(一)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198章 山谷澗水第54章 苦戰(下)第372章 入城(上)第524章 邀請第698章 不速之客(三)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183章 人材第636章 密議第147章 本經陰符七術第629章 迴歸代郡(下)第309章 合縱第41章 震盪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71章 秦國使臣(上)第516章 見面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721章 墨家(二)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561章 會戰(三)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153章 迴歸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821章 行刺(三)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78章 搶糧(下)
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607章 撤軍與追擊(一)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251章 突襲陰山三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491章 閱軍(六)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823章 審問(上)第158章 行刺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740章 內鬨(上)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777章 家宴(二)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59章 鑄劍(上)第336章 劫持下第518章 九鼎之秘(下)第276章 擴軍(下)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749章 擊殺(下)第154章 撤離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929章 定都(上)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66章 名士才女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144章 鬼谷子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59章 鑄劍(上)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第301章 商鋪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487章 閱軍(二)第660章 入城風波(二)第59章 鑄劍(上)第723章 墨家(四)第12章 ,釜底抽薪第923章 挑戰(一)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198章 山谷澗水第54章 苦戰(下)第372章 入城(上)第524章 邀請第698章 不速之客(三)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183章 人材第636章 密議第147章 本經陰符七術第629章 迴歸代郡(下)第309章 合縱第41章 震盪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71章 秦國使臣(上)第516章 見面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721章 墨家(二)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561章 會戰(三)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153章 迴歸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821章 行刺(三)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78章 搶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