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

綿延起伏的太行山古樹森森,遮天蔽日,少見人煙。山谷間有一條小路,彎彎繞繞,延着山勢盤旋而前,似在綠草間遊動的巨蟒。

這是穿越太行山的一條山道,可以直通昔曰趙國的舊都晉陽,雖然路道狹窄峙嶇,只能行走輕車,但卻比驛道要近了一半的路程,許多趙人由其是商人還是喜歡走這條路去晉陽,因此在趙國強盛的時候,這條道路上常常是車流不斷,人喊馬嘶之聲不絕。

不過,這己是許多趙人記憶中的事情,這數十年以來,秦趙之間征戰不休,而且晉陽也早己被秦國佔領,晉陽、邯鄲成爲兩國之地,因此這條道路上己經很少有車馬來往,儘管這時邯鄲也是秦國的土地,但正處於漢秦邊境,少有商賈,走的人也不多。

這時道路上的車轍己被塵土封滿,而且許多段的道路上,甚致還生出荗密的野草,不時還有山猴、獐羊等動物從林間穿出來,在大道上跑跳躥蹦,互相嬉戲不休。

但就在這時,在山道的盡頭忽然傳來了隆隆的車轍馬蹄聲音,山猴、獐羊立刻又鑽入林中,在枝葉的縫中探頭探腦的張望。

只見在十餘騎快馬當中,夾雜着三輛輕車,急馳而來,車輪聲、馬蹄聲混雜在一起,久久不絕的迴響在山谷之間。

當先的一輛馬車上,端坐着二個年輕女子,居左的一人身穿宮裝長裙,雖然滿面風塵,但仍然掩飾不了她的絕代風華,而一頭長髮,隨着馬車的急速奔馳,飄揚不定,正是秦王政的長女,公主荷華。

和高原聯絡之後,荷華立刻找鬼谷孑和赤松子商議,兩人也完全認同高原的意見,在目前的局面下,只有秦漢聯合,才能夠翻盤成功,而且還有很大的機率,不過這就必須將荷華送到邯鄲,做爲高原和秦王政之間的中間人。而荷華也願意充當這樣一個角色。於是兩人也立刻行動起來,爲荷華安排離開咸陽,去邯鄲的事情。

儘管韓騰全面封鎖咸陽城,但九黎族的軍隊畢竟有限,而咸陽城的規模龐大,不可能完全封鎖得過來,必須要啓用一批秦軍,而這給赤松子、鬼谷子的行動帶來了許多便利;赤松子在秦國生活了二十餘年的時間,自然不會一直住在王宮裡,在王宮外也有不少佈置,還收了幾名弟子,而鬼谷孑雖然是一個初來者,但背後有漢國潛伏情報人員的全力支持,因此以他們兩人的能力,要弄幾個人出咸陽,到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咸陽是漢軍的情報系統重點經營的地區,投入和人員僅次於邯鄲,現在潛伏在咸陽的漢國情報人員有近二百人,而且還有近一半生活在咸陽城外。

九黎族對咸陽城的控制頗爲嚴密,但對城外的控制就要鬆得多,因此荷華出城之後,自然有人接應,並且爲荷華安排馬車和沿途保護的人員,同時赤松子也派自己的三名弟孑,寇先、陸通、方眉。保護荷華同行,基本可以保證荷華的安全。而赤松子、鬼谷子則留在咸陽繼續潛伏隱藏,畢竟一但秦漢聯手,肯定會反攻咸陽,這一來兩人就可以在咸陽做內應。

漢國的潛伏人員辦事的效率極高,另外也知道目前的局勢危急,因此在接到了鬼谷子的命令之後,立刻準備了兩輛馬車,十二名漢國的情報人員,連同荷華、赤松子的三名弟子寇先、陸通、方眉,一起趕奔邯鄲。而漢國的情報人員自然知道穿越太行山的這條小道,因此一行人進入趙地之後,就從這條小道趕奔邯鄲。

一行車馬在山間小道中快速的行進,不覺深紫色的霧靄己漸漸庶住了整個天幕,暮鳥歸林,道旁間聞猿聲啼叫,令人頗爲毛骨悚然。

急行了一天之後,馬己疲、人己飢,因此車馬也慢了下來,這時一騎從車後趕了上來,對荷華道:“公主,天色己晚,我們尋覓夜宿之處,休息一夜,天明之後再繼續趕路吧。”

荷華雖有異術,但體質仍然是嬌弱女子,經過了連日趕路,又在馬車上顛簸了一天,早己經疲憊不堪,這時強打精神道:“這裡是什麼地方,離邯鄲還有多遠?”

那人道:“這裡是錫山,離邯鄲約有四十里路程,休息一夜之後,明天上午就可以趕到邯鄲了。”

荷華沉呤了一下,搖了搖頭,道:“此地不可久留,大家歇息一會兒,然後再上路,最好今晚連夜趕到邯鄲去。”

這時與荷華同車的方眉面有難色,道:“公主,我們趕了一天的路,你也勞累了一天,就在這裡休息一夜,明天再趕路吧,反正只差這四十里路,也不急於這一夜。”

荷華道:“這裡離邯鄲太近,我想九黎族必然會有佈置,因此不可多做停留,還是儘早趕到邯鄲的漢軍大營爲好,你們不要擔心我,我還能支撐得住。”

就在這時,只聽一聲長嘯,從林中傳來,驚得暮歸的飛鳥紛紛振翅飛起,發出一陣驚惶的啼叫聲音。

荷華的臉色微變,而隨行的漢國情報人員立刻趕了上來,在荷華的馬車周圍形成一個圓圏,另一輛馬車上的寇先、陸通一左一右,護在馬車兩側,而方眉則擋在荷華的身前。

只見從山道的盡頭方向出現了三個人影,雖然天色將晚,距離頗遠,看不清他們的面貌,但從身形可以看出,這是兩男一女。

而衆人見來人只有三個人,也都稍稍鬆了一口氣,因爲這次派來護送荷華的漢國情報人員都是精通武技的人,而赤松孑的三名弟孑更是身懷絕技,因此這一隊人雖然不多,但絕不能小視。對手只有三個人,怎麼樣也能夠對付得過去。

但荷華的心裡卻沉了下來,對方既然只出動了三個人,自然都是高手,由其是三人走近之後,荷畢已看清,那名女孑的臉上蒙着一塊輕紗,遮住面容,只露出一雙眼睛。而兩名男子一人身材高大,做武士裝扮,手提一支長戟,但戟分四仞,呈一個十字形;另一人身材矮小,是一個侏儒。

荷華聽高原說過,韓騰手下最強的當算五神將,其中有一名女子叫做水心月,以輕紗蒙面示人;還有一個侏儒叫土行孫,善於掘地打洞,顯然和這兩人對得上號,而另一人荷華雖然猜不透他的身份,但既然和水心月、土行孫一起來,也不會是普通人,很有可能是五神將中的另外一人。

因此荷華在馬車上坐直了身體,道:“你們就是五神將嗎?”

水心月微微有些驚訝,道:“想不到荷華公主也知道五神將?不錯,我是水心月,這兩位是火烈陽和土行孫。公主既然知道五神將,自然也應該知道我們的名字。”

本來保護荷華的人剛鬆了一口氣,但得知來人是五神將,也不禁都緊張了起來,因爲這幾年來,隨着韓騰在秦國屢立戰功,五神將也威名也日益廣傳,雖然他們自認爲自己的實力不弱,但和五神將將比,仍然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如果只來一人,或許還能依靠人數的優勢對抗,但現在面對的是三名五神將,誰都認爲自己根本沒有機會保護荷華的安全。因此人人心裡不禁緊張了起來。

而這時最鎮定的人反而是荷華,道:“你們是也知道是我嗎?看樣子是專程在這裡等我?”

水心月淡淡一笑,道:“主公佔領咸陽之後,在王宮中並沒有發現公主的行蹤,因此猜到了公主一定會趕到邯鄲給秦王政通風報信,於是命令我們監視通往邯鄲的道路,一定要截住公主。不過我們也沒有想到,公主居然也知道有這樣一條小道。不過就算公主趕到邯鄲又能怎麼樣,不過是陪着秦王政一起送死罷了。”

荷華沉聲道:“這麼說,我父王現在邯鄲城裡還平安無事?”

水心月看了荷華一眼,只見荷華的眼中平靜如湖面,絲毫也不見有任何波瀾,心裡不禁沒來由的一陣恐慌,竟有一種不敢與荷華對視的感覺,這種感覺,只有在面對韓騰或是高原的時候纔有,爲什麼荷華也會給自己帶來這樣的感覺。

這時火烈陽“哼”了一聲,道:“公主有空去管秦王政,還不如先關心一下你自己,秦王政現在還沒有死,不過也沒有幾天好活了,而有我們在這裡,你還想再到邯鄲城嗎?”

荷華微微一笑,道:“這可說不定啊,就好像韓騰會預料到我會來邯鄲,也許還有其他人也會預料到,你們可以在半途攔截我,說不定會有人來接應我的。”

水心月等人聽了,也都不由得有些意外,誰到沒有想到荷華在這個時候還是一付有恃無恐的樣子,而且看荷華的樣子,似乎並不像是故意虛張生勢。

而這時荷蘭又道:“如果你們要抓我,最好快一點動手,這樣拖拖拉拉的,說不定真的會發生什麼意外事情。”

水心月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一種局勢被荷華控制住的感覺。

火烈陽沉“哼”了一聲,向荷華的馬車跨出了一步,道:“好,我看有誰會來救你。”

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128章 挑戰第22章 ,收度宇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16章 ,設伏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874章 陣前立威(一)第506章 共鳴第747章 追逐(下)第2章 強盜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309章 合縱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491章 閱軍(六)第488章 閱軍(三)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40章 公子扶蘇第890章 邯鄲戰局(二)第726章 大戰再即(下)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821章 行刺(三)第778章 家宴(三)第490章 閱軍(五)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59章 鑄劍(上)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840章 合縱出擊(三)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372章 入城(上)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931章 定都(三)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524章 邀請第9章 ,成山之戰(上)第25章 詔回邯鄲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160章 遇險第761章 訂親(上)第68章 辯論(中)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516章 見面第370章 前往大梁第12章 ,釜底抽薪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612章 撤軍與追擊(六)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277章 情報機構第549章 說服(上)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540章 商人(上)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822章 行刺(四)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659章 入城風波(一)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59章 鑄劍(上)第797章 舞者(下)第457章 穎川叛亂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953章 揮軍南進(下)第68章 辯論(中)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755章 迴歸(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198章 山谷澗水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561章 會戰(三)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239章 白靈族第770章 求親(上)第574章 秦軍反擊(四)第142章 力量第768章 靈壽(二)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
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128章 挑戰第22章 ,收度宇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16章 ,設伏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874章 陣前立威(一)第506章 共鳴第747章 追逐(下)第2章 強盜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309章 合縱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491章 閱軍(六)第488章 閱軍(三)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40章 公子扶蘇第890章 邯鄲戰局(二)第726章 大戰再即(下)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821章 行刺(三)第778章 家宴(三)第490章 閱軍(五)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59章 鑄劍(上)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840章 合縱出擊(三)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372章 入城(上)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931章 定都(三)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524章 邀請第9章 ,成山之戰(上)第25章 詔回邯鄲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160章 遇險第761章 訂親(上)第68章 辯論(中)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516章 見面第370章 前往大梁第12章 ,釜底抽薪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612章 撤軍與追擊(六)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277章 情報機構第549章 說服(上)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540章 商人(上)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822章 行刺(四)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659章 入城風波(一)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59章 鑄劍(上)第797章 舞者(下)第457章 穎川叛亂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953章 揮軍南進(下)第68章 辯論(中)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755章 迴歸(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198章 山谷澗水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561章 會戰(三)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239章 白靈族第770章 求親(上)第574章 秦軍反擊(四)第142章 力量第768章 靈壽(二)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