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

雖然離得較遠,但高原的目光銳利,整個進攻的過程也看得一清二楚。

高原到並不覺戰鬥進行的有多麼慘烈,畢競做這一個穿越者來說,比這慘烈十倍,甚致是百倍的戰爭場面,也見識過不少,但對於夸父族戰士強悍的戰鬥力,卻讓高原震驚不己,儘管夸父族的戰士個個人高馬大,普遍的身高都在兩米以上,其中甚致不乏二米二三以上的巨形大漢,但能以一人之力對抗重甲騎軍的衝擊,還是讓高原有些始料不己,畢竟一個人再怎樣強大有力,也難以和馬相比,但夸父族的戰士卻能夠做到這一點,怎麼能不讓高原感到驚訝,幸好自己組建了一支重甲騎軍,否則還真不知該拿這支巨人軍隊怎樣辦纔好。

而高原還算好些,其他人如李瑛鴻、淳于博、淳于鍾秀、凌風、羅煥、姜明霞等人都己經看得目瞪口呆,有人甚致看得臉色慘白,手足發顫,這樣激烈的戰爭場面,確其不多見。

不過儘管這時在戰場上,重甲騎軍的傷亡極大,由其是前二三排的騎士,己經損失了十之七八,但後面的騎士仍然毫不畏死的一波接着一波發動衝鋒。

但這一場戰鬥延續的時間並不長,前後也不過四五分鐘而己,而在一連十餘輪沖鋒之後,局勢漸漸的發生了變化,勝利的天平開始逐漸倒向了代軍的一方。

儘管夸父族的戰士人人力大無窮,但人力始終不能和戰馬的力量相比,雖然臨時可以爆發出巨大的力量,但終難維持長久;而更爲重要的是,夸父族戰士只有一千五百人,以一百五十人爲一列,排成了十列的縱深,而重甲騎軍卻有三千人,同樣以一百五十騎爲一列,卻可以排出二十列隊形衝鋒,在人數上是夸父族戰士的一倍,因此平均一列夸父族的戰士,要抗過兩波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

那怕以夸父族戰士這樣強悍的戰鬥力,也不可能連續兩次擋住重甲騎軍的衝擊,因此在代軍連續十餘輪衝鋒之後,由夸父族戰士組成的防線終於被一層一層的衝跨,所剩下的只有最後薄薄的一列,儘管他們仍然豎着盾牌,架着長槍,堅守着最後一道防線,但就是在這最後一列防線上,還分佈着十餘個缺口,顯得零落不堪。

這一場重甲騎軍和巨人之戰,看來最終將以重甲騎軍的慘勝而告終。

而這時代軍的重甲騎軍至少還有七八列的陣容,不過在將剛纔雙方交戰的戰場上,橫向二百餘步,縱向二十餘步的區域內,已經密集的躺滿了士兵、戰馬、巨人的屍體,折斷的長槍、破碎的盾牌、零散的甲冑、滾動的頭盔,幾乎遍地都是,鮮血甚致己經流鋪了整個地面,只有少數重傷未死的士兵戰馬發出痛苦的慘叫和呻呤。

不過這時戰事並沒有完全結束,剩下的重甲騎士依舊高舉着手中的長槍,催動着跨下的戰馬,向夸父族戰士最後一道防線猛衝而去,但這時戰馬踏過的,己不在是土地,大部時候,不是踩在倒地的人馬身體,就是踏着殘碎的盾牌、長槍,發動最後的衝鋒。

結果當然沒有任何的懸令,儘管在夸父族戰士最後的堅持下,近半數的騎士倒在盾牌長槍前,但夸父族組成的最後一道防線卻被徹底的衝跨,雖然還有爲數不少的夸父族戰士仍然在堅持零散的抵抗,但這種不成整體系統的扺抗是無法阻擋重甲騎軍的突擊。

而且重甲騎軍也沒有再理睬夸父族戰的零星抵抗,繼續以整齊的陣列,向後面秦軍的主陣列衝殺而去。一些在剛纔的戰鬥力被打散的重甲騎軍也都紛紛加入到陣列中來,盡力保持集團沖鋒的優勢,而繼續和零散的夸父族戰士作戰的任務,則落到了跟隨在重甲騎軍後面的女軍身上。

擺脫了夸父族戰士的阻擋之後,秦軍其他的士兵無法再阻擋重甲騎兵的衝擊,儘管這時衝鋒的重甲騎軍己不足一半,但挾持着擊潰夸父族戰士的威勢,像是衝開壩堤的洪水巨lang,帶着**的威猛氣勢,從秦軍的正面衝入,隨着巨大的長槍向前猛刺,帶來的巨大慣性連帶着衝擊力,前排的秦軍士兵有不少人甚至,被撞得飛了出去,或者是被長槍洞穿胸腹,甚至連他們身後的同伴也被透胸而過的長槍穿成了肉串。

重甲騎軍的衝鋒就如同一道鋒利的鐵犁輕鬆的犁開鬆軟的泥地,轉眼之間就將秦軍的陣列衝得七零八落,支離破碎。

而早在代軍還沒有衝穿夸父族戰士的阻擋之前,蒙武、蒙恬父孑就己經從臨衝呂公車上下來,向後退去,因爲這個時候,秦軍己經大勢己去,不可能阻擋得住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

這當然不是夸父族戰士的責任,事實上他們己經做得很不錯了,最終仍然阻擋不住重甲騎軍的衝擊,實在己經是盡了全力了,實在不能變他們。而且人數不足,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夸父族戰士的人數和代軍重甲騎軍相當的話,結局就不同了,就算是最終還是不敵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但也能對重甲騎軍造成重大的損失,而再對秦軍的主陣發動衝擊,威力也就會小得多了。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假設而已,現在戰場的真實情況是,代軍的重甲騎軍終於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徹底衝亂了秦軍的陣列。

這時在前方的戰場上,秦軍己經退到了陣前,正依託着戰車組成防線,抵抗代軍的進攻。儘管這時代軍投入的進攻兵力超過了四萬,騎軍的數量也達到了七千,人數遠多於抵抗的秦軍,但因爲秦軍全力防守,又有戰車爲依託,加上韓騰手下的高手也輪番出動上陣,因此還是能夠抵擋得住代軍的攻勢。雖然姜桓武指揮着代軍,連連向秦軍的防線發動攻擊,但最終都無法攻破秦軍的防線。

但現在代軍在後方的戰場上取得了突破,重甲騎軍在秦軍陣中縱橫衝殺,一直將秦軍的陣列打穿,而前方的秦軍自然也無法再阻擋得住代軍的前後夾擊,缺口一個一個的打開,而代軍前後貫通接頭,更是精神大振,鬥志旺盛,不多一會的時間,秦軍的防守就全線崩潰下來。

韓騰在無奈之下,只好也退到後陣,和蒙武、蒙恬父子碰頭。

而韓騰雖然沒有看到後方戰場的戰鬥經過,但心裡的惱火自然是可想而知,可以說他對蒙恬是相當的信任,不僅對他的建議言聽計從,就連最強的夸父族戰士也都十分大度的交給蒙恬指揮,在韓騰看來,就算是不能擊敗代軍,但守住陣地還是能夠做的到,但偏偏就是韓騰認爲萬無一失的防線失守,導致了全線的潰敗,這怎麼能不讓韓騰惱火呢。在韓騰心裡甚致懷疑,蒙恬是不是故意放水,好讓自己難堪,因爲韓騰是全軍的主將,因此如果戰敗,無論是什麼原因,韓騰都是脫不了干係的,而且將來追究起來,韓騰也會是承擔最大的過失。

雙方見面之後,韓騰立刻厲聲道:“蒙恬,你是怎麼指揮做戰的,怎麼讓代軍打過來了,難道是你有意消及怠慢不成嗎?”

蒙恬還沒有答話,蒙武己經開口道:“韓大將軍此言差矣,我父子己經盡全力做戰,只是代軍太過強大,就連韓大將軍手下的那支巨人軍隊都不敵代軍騎軍,又怎能怪我們父子,何況我蒙家自歸秦以來,己有五代,忠心不二,爲秦國開疆擴土、屢立戰功,出生入死,又豈有消及怠戰之理,此戰之敗,我父孑自會承擔我父子的責任,韓大將軍毋須擔擾。”

其實蒙武並不是脾氣急燥的人,平時也極少以嚴詞厲語和其他將領說話,其實是對和自己同級的將領,總是和顏悅色,但這一次一來是對韓騰有所懷疑,二來韓騰的指責也確實有些過頭了,才忍不住出言反擊。而且蒙武的反擊也相當有力,首先直呼韓騰的官職,是暗示韓騰,自己和他同爲大將軍,並不比韓騰低,少在自己面前抖威風;同時又點出,不是他們父孑不努力作戰,就連夸父族的戰士都不行,當然不能怪我們了,隨後說蒙家歸秦以有五代,將門世家,爲秦國立下過不少戰功,意思就是蒙家可不是韓騰這種歸附秦國不到十年的外人能比,少來嚇唬人,而最後表示自己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一方面是顯得自己光明磊落,潛臺詞是指韓騰要推御這一次戰敗的責任。

韓騰怔了一怔,這才發現剛纔自己一時心急,確實是說得有些過頭。他當然也知道,蒙家可不是自己能惹的起的,因此被蒙武一頓嚴詞反駁,也有一些不知所措,但要就此退縮,又有些不甘心,一來是面子上過不去;二來明明是蒙家父孑負責的一面戰場出了問題,怎麼蒙武反到還理直氣壯的把自己訓斥一頓,到像是自己做錯了一樣,這也太沒道理了吧。

而就在這時,蒙恬忽然道:“快看,代軍撤軍了。”

第532章 辭行(下)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775章 制度(下)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629章 迴歸代郡(下)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281章 出使齊國(一)第355章 女強人和小女人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919章 趁勝進擊(二)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746章 追逐第100章 密會第153章 迴歸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21章 ,取弘城第621章 退軍(三)第734章 進攻受阻(二)第767章 靈壽(一)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313章 趙國行館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192章 秦國春祭(下)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88章 遊說(上)第223章 商機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40章 公子扶蘇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55章 夢境第718章 新營地(四)第765章 修煉第346章 迴歸代郡第682章 鬥獸第121章 奇兵突現(下)第592章 攻與防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490章 閱軍(五)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672章 出塞(上)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176章 吉兆(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395章 撤軍之議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822章 行刺(四)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183章 人材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715章 新營地(一)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544章 佈置(上)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108章 戰場僵持第307章 組織(上)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493章 閱軍(八)第524章 邀請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625章 邯鄲來使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
第532章 辭行(下)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775章 制度(下)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629章 迴歸代郡(下)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281章 出使齊國(一)第355章 女強人和小女人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919章 趁勝進擊(二)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746章 追逐第100章 密會第153章 迴歸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21章 ,取弘城第621章 退軍(三)第734章 進攻受阻(二)第767章 靈壽(一)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313章 趙國行館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192章 秦國春祭(下)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88章 遊說(上)第223章 商機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40章 公子扶蘇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55章 夢境第718章 新營地(四)第765章 修煉第346章 迴歸代郡第682章 鬥獸第121章 奇兵突現(下)第592章 攻與防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490章 閱軍(五)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672章 出塞(上)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176章 吉兆(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395章 撤軍之議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822章 行刺(四)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183章 人材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715章 新營地(一)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544章 佈置(上)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108章 戰場僵持第307章 組織(上)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493章 閱軍(八)第524章 邀請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625章 邯鄲來使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