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

昭陽的態度似乎在項汕的猜測之中。

項汕繼續說道:“魏國爲什麼想要姜氏齊地,因爲那裡有一個天然良港,楚軍水師幫助秦軍轉移姜氏齊地的齊民,就是從那處天然良港走的,沿着海岸線一直往東,到了萊州再直行不足四百里,就到可到辰國海岸。”

昭陽點了點頭:“確實是處妙地。”

“對,魏國非常想要,我從辰國軍營那裡聽到了魏軍私下的討論,若有此港,魏國來往辰國僅需三十六,若是輕帆快船,順風只須八個時辰。”

聽項汕這麼一說,昭陽眼睛之中閃出光彩:“辰國利益巨大?”

“何止是大,眼下辰國實際控制僅爲三分之一,但所得之利總量末將測算過,已經不低於楚國國庫半年的收益。”

楚王這時也說道:“秦國那白暉每次作戰必獲得極豐,他是越打越強,爲強楚必須學習秦國。寡人慾用楚國在辰國的所有的利益來換取秦國幫助楚國拿下東南沿海。”

“王上英明,辰國再好,幾國去分難免有分配不公,而且利益也未必握在自己手中。攻略東南,依秦國在辰國用的法子,那麼獲利也相當巨大。”

項汕也說道:“糖,東南爲天然糖田。而且東南多山,多山必有藥材,必可以種茶樹。末將以爲,辰國的利益足可以換來秦國的尋藥之術,以及種茶的技術。再加上東南沿海風平浪靜,海里的鹽,魚也巨大的收益。”

“借用秦大河君白暉的一句名言:沒錢,那裡來的精銳。”

昭陽不解:“這與攻魏有何關係?”

“老令尹,不是攻魏,而是滅魏。趁魏國將力量放在辰國,移至莒城之時。魏國眼下正在遷都,雙都之魏說是強,實在弱。防衛力量被一分爲二。若是一軍攻大梁、一軍攻陶邑,魏國必不能兩全。”

“可楚國,也沒有這麼多兵力?”

項汕說道:“韓國有。”

昭陽公再問:“還沒說,爲何要攻魏?”

“滅魏有三大好處,第一破壞秦、韓、魏的三國聯盟。特別是秦、魏之間的無稅商貿。臣在辰國學到一些,秦這國一招太可怕,等秦國控制了魏國的商之時,魏國怕是一半都落在秦國之手,秦國可兵不血刃拿下魏國。”

昭陽點了點頭:“這個老夫也想到了,魏國眼下無人織布,因爲秦國的布匹更便宜。魏國的鐵匠也開始在秦人的匠坊作工,因爲自己打造鐵器,打一件賠一件。魏王想要海外利益,怕是也源於此。”

項汕繼續說道:“第二個原因是,秦國在海外的利益實在太可怕,爲楚國可以安穩發展,依老令君與秦國的新盟,秦不攻楚總共還有十七年,但楚國也要早作準備。”

“所以?”

“所以,秦軍出海,只有兩條路,大江、大河。楚軍若是控制了大江、大河,楚國在接下來的十七年與秦國談判也能佔到一些優勢。”

昭陽點點頭:“在理。那最後一條?”

“最後一條就是趙國,臣也是無意中在秦國學到了一招。”

“講講。”

項汕說道:“在肥邑,中山遺民雖是投靠,但卻未必歸心。姜氏齊地的齊民爲躲避戰亂而北上,他們也未必是歸心。強秦派出武安君白起以雷霆之勢橫掃東胡大軍,但這種威懾也是有時效和。”

“對。”昭陽認可項汕的話。

項汕很是佩服的感慨了一句:“白氏兄弟不愧是當世大才,齊民、中山遺民、以及極少秦國,在肥邑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任何一方都無法壓住另外的兩方聯手,奇蹟一般的在肥邑形成一種無比和睦的情景,但三方依在暗中競爭,卻沒有見不得光的事情。”

“竟然有這等事……”昭陽如迴光返照一樣的竟然坐了起來。

項汕點了點頭:“確實有。若單獨兩方有對抗,卻擔心第三方趁機出手,所以也只有小衝突。”

“你的意思是?”

項汕很鄭重的點了點頭:“天下大勢,想要對抗秦國只有一條路,天下爲三。”

“爲三!”昭陽的眼睛都亮了:“此話有理。”

項汕繼續說道:“天下爲三,這個理論並非末將想出來的,此計依舊源自秦國大河君白暉,昭陽公可想眼下秦國之勢,秦在北方佔據趙國出雲,卻是趙民、林胡、秦人。而河套,卻是林胡、義渠、秦人。往西,雖然沒有足夠的情報,但末將猜測是烏氏、義渠、秦人。”

“這……”昭陽顯然沒想到這一點。

項汕卻有足夠的理論依據:“再說巴蜀,巴蜀眼下實際上秦人、蜀民、九濮。還有西南,西南是九濮、秦人、滇池百族。”

“還有,秦國有數術。其中就有一句,三角形爲最堅固之形,三足鼎最穩等理論。”

“天下爲三!”昭陽點了點頭。

楚王說道:“這天下爲三,必然是秦、趙、楚三國。趙國經趙主父勵精圖治,是眼下唯一可以獨自與秦國對抗,但卻弱於秦國的強國。我大楚,可借秦之法,開發東南,若干年之後,楚必可與秦一戰,但未必可勝秦,但卻有趙。”

“妙計。所以伐魏,是爲了滅魏。但能勝嗎?”

項汕說道:“依白氏兄弟之兵法,我楚軍可以姜氏齊地擺空營,然後主力秘密回彭城,從彭城以雷霆之勢突襲趙國新都,眼下只需要說服韓國從都城出兵,直撲大梁。魏國縱然不會滅國,只要殺死魏王以及魏國公族,便是大勝。”

楚王也緊接着說道:“魏兩都,必是財富無數。”

“說服韓國。”

楚王點點頭:“對,說服韓國。”

昭陽想了想說道:“臣老了,怕是沒到韓國就會死在路上,臣推薦黃歇,此子雖然年輕,卻有才。相信他可以說服韓國,臣再有一個建議,王上派人去秦國,想辦法拖住白暉,只要白暉不動,此計便有保障。”

楚王來到昭陽的牀邊,坐了下來之後,很是認真的問道:“昭陽公,這不能與秦分利嗎?”

第六五七節 大吃貨人生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四二五節 割地求和第六四六節 軍功重賞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六一四節 贏驪出招第三零九節 連玩具都不如第五二七節 請滿飲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一二一節 倉鼠暉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二五七節 櫟陽密庫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六五五節 勝第二十一節 戰神之心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二二四節 玉帛之路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五八八節 莊周公之問第四六一節 田文的籌碼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一零九節 借兵符第四八六節 秦國變招第一三零節 白暉在那?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三五一節 衛國空了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四五七節 勸說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四三六節 狡辯第二五七節 櫟陽密庫第六四四節 秦王回咸陽第二十五節 衝冠一怒第四十七節 白暉的地圖第六一二節 吃米田共呢?第六節 戰國也有草包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九十六節 白暉的斂財大計第十六節 厚着臉皮討賞第二九三節 韓王要借大河衛第三四一節 關於刺殺的那點事第十三節 秦王想東出第九十五節 浴室內的詔書第五三零節 諸夏永不爲奴第一二八節 蘇秦之死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二二二節 誰是黃雀第一零二節 月亮惹的禍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三七二節 要還是不要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四四零節 流言誰更強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三五四節 秦王哭靈第二十九節 白氏兵法第二七七節 竟然是位文武雙全第一七八節 九濮歸順(六更)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一一七節 開戰前打打牌第三一二節 開心的韓王第二七八節 白暉的腦袋價值第二零六節 燕國在選擇第二零九節 鹽池第一三一節 這一把要裝第六二三節 白暉的謹慎第一八四節 又要發瘋第五八零節 這廝極惡第一四五節 楚王的恐慌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四三五節 論理第三一六節 弒君之策第一零五節 七碟八碗第二零一節 攻佔義渠王城第一三九節 賣城第七十節 白暉的賬冊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一八六節 白暉的秘寶(特別加更,請看作者感言)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三五二節 好處要不要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四二八節 說走就走第五一四節 銀礦的械鬥第二九七節 這罪名要多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
第六五七節 大吃貨人生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四二五節 割地求和第六四六節 軍功重賞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六一四節 贏驪出招第三零九節 連玩具都不如第五二七節 請滿飲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一二一節 倉鼠暉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二五七節 櫟陽密庫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六五五節 勝第二十一節 戰神之心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二二四節 玉帛之路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五八八節 莊周公之問第四六一節 田文的籌碼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一零九節 借兵符第四八六節 秦國變招第一三零節 白暉在那?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三五一節 衛國空了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四五七節 勸說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四三六節 狡辯第二五七節 櫟陽密庫第六四四節 秦王回咸陽第二十五節 衝冠一怒第四十七節 白暉的地圖第六一二節 吃米田共呢?第六節 戰國也有草包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九十六節 白暉的斂財大計第十六節 厚着臉皮討賞第二九三節 韓王要借大河衛第三四一節 關於刺殺的那點事第十三節 秦王想東出第九十五節 浴室內的詔書第五三零節 諸夏永不爲奴第一二八節 蘇秦之死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二二二節 誰是黃雀第一零二節 月亮惹的禍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三七二節 要還是不要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四四零節 流言誰更強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三五四節 秦王哭靈第二十九節 白氏兵法第二七七節 竟然是位文武雙全第一七八節 九濮歸順(六更)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一一七節 開戰前打打牌第三一二節 開心的韓王第二七八節 白暉的腦袋價值第二零六節 燕國在選擇第二零九節 鹽池第一三一節 這一把要裝第六二三節 白暉的謹慎第一八四節 又要發瘋第五八零節 這廝極惡第一四五節 楚王的恐慌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四三五節 論理第三一六節 弒君之策第一零五節 七碟八碗第二零一節 攻佔義渠王城第一三九節 賣城第七十節 白暉的賬冊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一八六節 白暉的秘寶(特別加更,請看作者感言)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三五二節 好處要不要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四二八節 說走就走第五一四節 銀礦的械鬥第二九七節 這罪名要多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