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先富起來的人而言,2001年後的財富路徑可能是這樣的:2001年離開自1999年“5·19”行情而爆發的股市,進入房地產市場,享受當時便宜的房價和低利率。2005年,在房價經過大爆發期之後,重新進入股市,享受“股改”後的大牛市行情。然後在2008年順利逃頂,或者進入債券市場,或者重新進入房地產市場。通過上述接近10年的時間跨度,基本可以完成個人資產的原始積累。
對於很多人來說,財富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採取了正確的步驟和實施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在上述時間段中,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使得資產價格大幅度上漲,而同期的通貨膨脹也有所加劇。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財富佈局之中,這樣一輪輪的財富機會和軌跡出現在大家面前,需要牢牢把握。如果說,在中國“入世”前國人的財富機會往往出現在相對狹小的領域的話,那麼,在進入新的世紀之後,隨着全球化浪潮滾滾而來,居民理財意識以及行動將直接對各自的財富“量級”產生深遠的意義。
把握系統性投資機會
有人說,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商品價格差價的存在(商品價格雙軌制)及市場化改革造就了中國衆多的百萬富翁;20世紀90年代,由於貨幣差價(利率雙軌制)的存在以及市場化改革造就了中國衆多的千萬富翁;20世紀90年代再往後,由於資產差價(資產價格雙軌制)的存在以及資本化和市場化的改革將造就中國衆多的億萬富翁。也就是說,管制下的利率改革爲資產的短期套利和長期增值提供了極大可能性。總之,謀定而後動,當把路線圖理清晰之後,按照規劃步步執行,那麼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A股市場的國際化趨勢不可逆轉
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和國際板的推出讓中國資本市場“成人”,其對A股估值體系以及投資者贏利模式的重構都提出新的挑戰。從歷史經驗看,全球化最大的特點是雙向融合成爲趨勢。然而從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來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往往是單向狀態,比如,資金、貨物、人才等方面都直接表現爲單向輸出,最爲直接的表現就是貿易的順差,因此有人戲言:中國人存錢,美國人花錢;中國人制造,美國人享受。這種“G2模式”是中國過去一段時間實現全球化的主要模式。不能否認的是,上述單向融合給中國崛起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但在未來,以雙向融合爲標誌的全球化將大行其道,令“中國通行的世界概念”和“國際通行的中國理念”得到廣泛的認同。
從資本市場角度解讀全球化,中國資本市場同樣應該與國際市場相融合,中國的資本總量、上市公司規模、市場估值,也只有放在全球化的視野下考量,才能找準自己的座標和定位。在此大背景下我們不難理解,2010年之後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內,圍繞中國資本市場全球化所開展的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國際板、放QDII(合格境內投資者)出海等諸多市場建設,不僅是一種必然趨勢,更是在經歷種種陣痛後中國資本市場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一種表現。因此,中國市場投資者更需要具備全球化的視野。
伴隨着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金融創新的推出,A股將從之前單一、封閉、不健全的系統轉變成多元、開放、健全的系統。由此產生的對市場估值體系的重新洗牌以及投資者贏利模式的衝擊,將逐步凸顯並最終深入人心。比如,我們不僅可以通過做多股票賺錢,更可以通過做空股票賺錢,向“熊股”要利潤!同時,全流通時代的來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博弈和融合將成爲大趨勢,並共同推動市場進入上市公司價值再發現的新時期。對於局部高估值板塊而言,未來將有一個去泡沫化過程。
未來10年,上海是一匹可以長期關注的白馬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就是把“中國製造——中國品牌——中國資產”全新亮相的重要契機!無可厚非,“世博”主題將成爲2010年最能確定的行情線索,上海本地股將活躍全年,交易型機會十分豐富。
隨着今後上海產業結構的調整,上海本地股大規模重組、大規模融資行爲也將推升股價。全球化的步伐將在2010年更加鮮明地出現在大家面前。
“雙中心”建設進程中,上海打造的藍籌股主板市場也勢必將極大縮短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距離。
通過以上三條主線,未來具有全球化競爭力、最能代表區域經濟特點的龍頭企業、龍頭上市公司將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而“戰上海”成份股中此類品種比比皆是。
就A股運行歷史看,“戰上海”足以代表那些先知先覺的聰明錢的選擇——幾乎每一輪行情都是由上海本地股發動,後者是最能代表市場人氣的最重要的行情線索之一。而當這種典型的週期性現象反覆上演之後,人們必然會對其背後的原因詳加研究和探詢。很明顯,正是因爲“戰上海”有着無窮魅力,才令一出出好戲週期性地上演,併成爲A股市場永不過時的話題。把握這種週期性規律,恰恰體現了“戰上海”抓主要矛盾的核心思維。
如何確定適合自己的投資比例
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是理財的三要素
根據海外人士的歸納,一般隨着年齡增長,人們的風險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調整激進型理財工具(股票型基金)和穩健型理財工具(債券型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比例。
理財的三要素是指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這是現代商業銀行對其自身資產進行管理的要求。爲了保證資產的安全性,銀行必須保證資本充足率,並嚴格遵守存款保險制度;爲了保證資產的流動性,銀行又必須及時控制信貸比例、存款準備金比例等;爲了確保資產的收益性,銀行一邊致力於利存貸差獲得利息收入,一邊致力於開展各種中間業務獲取非利息收入。但對投資而言,大到一家銀行,小到一個家庭,都必須做到三性合一,有兩個法則可以參考。
法則一:“伯頓·馬爾基爾”法則
對於60歲以內的工薪族來說,100減自己的年齡,是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參考比例,其餘資金可投資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
對於60歲以上、接近或已經退休的年長人士,不妨以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爲主進行投資,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長期超過20%。
以上是一種速算方法。美國經濟學家伯頓·馬爾基爾考察了20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後,向不同年齡的人提出了除不動產之外的財產投資建議:
20~30歲,生活節奏快,富進取心,有穩定的收入,風險承受力相當高。投資比例:現金5%、債券或儲蓄25%、股票(主要指股票型基金)70%。
30~40歲面臨中年危機,對無孩子的雙職工而言,風險承受能力仍很高。投資比例:現金5%、債券40%、股票型基金55%。
40~60歲,該年齡組的人開始考慮退休計劃及收入保護。投資比例:現金5%、債券或儲蓄45%、股票(選擇風險較小的股票型基金)50%。
60歲以上,享受閒暇活動,同時積極積攢大筆健康保護成本。無風險承受力或幾乎沒有。投資比例:現金10%、債券或儲蓄60%、股票30%。
法則二:“年齡+40”法則
另一種更簡便而較爲保守的理財法則是“年齡+40”法則。把你的年齡加上40所得的和,也就是你應當用於投資的百分比,除掉這一部分後的餘額才用於投機。換而言之,假設你現在32歲,你的年齡加上40後爲72,那麼你總資產的72%應當用於股票型基金等有固定收益的投資,而其餘28%用於股票之類的投機。即使是用於投機部分的資產,也最好選擇那些有過良好分紅記錄的績優股。如果你現在50歲了,那麼你應當把你90%的資產用來進行安全的投資,如果希望投機的話,就用餘下的10%。年逾60之後,就不要去投機了。
投資者不妨根據各自情況,把權益類資產和債券類資產根據上述比例進行投放,在權益類資產方面,“戰上海”個股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做資產配置?
在配置資產時一般遵循A、B、C的思路,即先從行業、板塊入手選擇值得看好的資產;再從這些行業、板塊中尋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公司;最後,才進行資產配置,以保持投資組合的倉位比例。相對而言,這是我們所擅長的配置方法。
主動好?還是被動好?
第一節 財富行動計劃和時間表(2)
在海外較成熟市場中,由於市場有效性相當充分,被動型的指數型基金有龐大市場,操作指數型基金的公募基金經理的基金業績只要不比指數走得太差,投資者就可以接受,基金產品的銷售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在類似於A股這樣的“新興+轉軌”的市場之中,由於市場信息不對稱、市場的有效性不足、波動較大,因此,主動型的基金管理能夠爲投資者提供價值。應該說,在一個相對正常的市場裡,基金經理是容易跑贏指數的,但當市場結構突然發生變化,情況就很不一樣了。
比如,2006~2007年A股市場爆發單邊上漲行情時,公募基金的規模在大牛市背景下忽然被放大,面對源源不斷涌進市場的資金,基金經理只能買那些跟得上指數、能對基金業績提供幫助的大盤權重股。在實際中,以大盤藍籌股爲主要跟蹤對象的滬深300指數就比上證綜指高出一籌。換個角度說,即使基金經理買了大量的小盤股,對規模驟然放大的基金的業績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幫助。不過,市場結構也是此一時,彼一時,拿2009年來說,如果基金經理因爲投資者紛紛贖回而手中沒有錢了,就要從原先那些大盤權重股“陣地”上撤退。這種市場情況對主動管理型的基金可能有利。不過,在目前市場階段,機構之間相互博弈很是激烈,過去指數單邊上漲時,基金經理之間比的是誰的倉位重,而現在則在比誰的倉位輕。
其實,從目前全球範圍看,被動型投資已經壓倒了主動型投資。連全球最成功的投資者巴菲特也推薦投資者購買成本低廉、跟蹤各種優質資產動向的指數基金。而“戰上海”則把目前A股市場上最爲值得關注的資產——與上海直接相關的公司股權進行歸納和總結。投資者只要“被動”地跟蹤這些優秀資產的價格浮動,從長期看,還是能夠獲得不錯的回報。這也恰是我們推薦“戰上海”策略的出發點。
維持較低換手率是一種策略
維持長時間的較低換手率只是一種策略,因人而異。隨着A股市場的不斷髮展,這個市場的容量已經大得超出想象,可以兼容各種投資風格和投資策略。在這個市場中,無論是短炒型的基金經理,還是長期投資型的“選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都能夠做得很好,各得其所。市場既可以接受那些換手率很低的基金經理,也可以包容那些持股時間以小時來計算的基金經理,關鍵是策略和風格是否符合自身條件。
其實,控制股票換手率就是一種“預算”的概念。如果有這樣的概念,資金管理人的腦子裡就會有一根“弦”。比如,在下單前會下意識地考慮一下自己組合的換手率和交易量。這就要求資金管理人要“打有準備之仗”,要求基金經理在做股票投資時先了解這家公司的方方面面,然後再進行決策;要求資金管理人在作投資決策時,先想到自己是個長期投資者,投資目的是做公司的股東,而不是純粹在市場上“短炒”一把。
適當與市場保持距離以及“預期管理”
對於長期投資來說,“預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即在一開始就針對投資者的回報預期進行合理引導。其實,對於像資產規模龐大的養老金等這類機構投資者而言,A股市場的配置僅僅佔到很小的比例。比如,某家養老金機構已經把95%的資產配置在全球成熟市場,那剩餘下來的5%的資產可以配置在風險相對大、不太容易把握的領域,以便獲得一定的驚喜,比如A股市場。
不要去預測底部
一般意義上說,股市可以大致分爲高估或者低估的市場,而市場本身的高點和低點其實是很難精確估算的。曾經有很多個人投資者或者機構投資者熱衷於測算指數的高點或者低點,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做法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或者說不能令人滿意。所以,我們認爲最好不要去預測市場的頂部或者底部,而是通過與市場保持適當的接觸和試探性的操作,去判斷市場的真實狀態。具體而言,就是要保留有一定的風險接觸,這樣,當市場發生轉折時,你就能及時應對,以免錯失上漲行情。正如著名市場人士、上投摩根基金前投資總監、上海從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投資總監呂俊所言,在行情處於低迷狀態時,投資者與市場保持一定的接觸,能保證不錯失行情的底部,同時也能保證及時逃離市場。這些好處可能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成本。
經過實踐檢驗在20世紀末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不少海外投資者通過基金定投,成功地攤低了成本,並很早處於“解套”狀態。即便是在A股市場上,2008年在市場6124~1664點的大幅度下跌中,如果投資者在高位開始定投,到上證綜指站上3000點一線時,也已經處於贏利狀態。
永遠有風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