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荀文若大戰潁川

《太平經》卷六十九說:水王則火少氣,火少氣則化爲灰,化成灰則變成土,便名爲火,付氣於土也。 (.??. )

根據五行相生、相制的運序,火衰則土代旺,漢以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爲土德,土色黃,故張角自稱黃天,所有起義道衆皆着黃巾,意即要代漢而立。

他選擇甲子年三月五日發動起兵,提“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口號,也體現了太平道的宗教觀念。

《太平經》卷三十九說:甲,天也,綱也,陽也;欿者,子也,陰也,紀也;故天與地常合,其綱紀於玄甲子初出,……凡物生者,皆以甲爲首,子爲本,攻以上甲子序出之也。

選擇甲子年起兵,是說將大吉大利,張角的黃天將取代蒼天,開創一個新的朝代。

舉事日期定於三月五日也有這層意思。漢代讖緯神學宣揚三五說,認爲其相包循環意味着朝代興替。

所謂三五,是指天、地、人三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太平經》說:三五氣和,日月常光明,乃爲太平。

在後世還有三綱五常的說法,就是起源於道家的三和五。

他們兄弟三人分別稱天公將軍、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其下依次爲八神使、三十六渠帥,這些稱號是與神道信仰有關的。

天、地、人三正思想流行於漢代,也是《太平經》的核心觀念。

《太平經》說: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後跂行萬物治也。

又說:故天乃好生不傷也,故稱君稱父也。地以好養萬物,故稱良臣稱母也。人者當用心仁,而愛育似天地,故稱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將萬物,爲其師長也。

在漢代,公往往指神,張角三兄弟自稱天公、地公和人公的將軍,是表明他們是黃天派下來的將軍,是神。

八使、三十六方渠帥與八卦神觀念、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數有關,以體現太平道的宗教術數觀念。

當然,目前的三公並沒有在他們舉事前預料到的直搗黃龍,反而憋屈地呆在廣宗。

兩支強大的賊軍,由波才、張曼成等率領,分別戰鬥在潁川、南陽等地區,互爲犄角。

黃巾軍人數衆多,聲勢浩大,就像遍地的飛蛾一般,官方稱之爲蛾賊。

由張曼成率領的黃巾軍,攻下南陽,殺死郡守褚貢;汝南郡的黃巾軍,在邵陵擊敗太守趙謙;誰知他們在進攻平輿的時候,突然出現了霹靂車,大敗虧輸。

此役過後,趙滿領着汝南軍,四處征戰,不到旬日,竟然把境內所有的賊軍趕出汝南。

消息傳到雒陽,連趙溫都大惑不解,自己的侄兒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當然很清楚。

然而現在根本就不是追究具體細節的時候,全國的形式唯獨汝南獨好,無論如何,也要爲兄長請功。朝中失去了趙忠的奧援,好在真定公如同定海神針,等閒人不敢動趙家。

平輿城中,張燈結綵,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趙謙很清楚,皇帝現在還有些懵,即便今後的獎勵,大致不過是封侯而已。他肯定不敢讓自己再進入朝中,不然就像袁逢、袁隗兄弟般,趙家成爲天下有數世家指日可待。

趙滿俘虜了一些人,而且明確告訴黃巾將領們,這些人會送到交州,鎮南將軍給他們減輕負擔。暗地裡,用武器換了不少糧食,黃巾差點兒都把汝南給搬空了。

當然,所有這一切的交易,就連他家老爺子都不知道。

畢竟趙雲的意思,孫堅等人已經很厲害了,光是南陽的難度不夠。要是放汝南的過去,即便荊州人勝利,最後也是慘勝。

“伯父大人,小侄今日就將離去!”荀彧歸心似箭,他迫不及待想要回到潁川,那裡是生育他的地方。

家族對待趙雲的事情上確實欠妥,曾經預料的情況,一一顯現,就不知道那些迂老夫子們會不會認錯。但這些都不重要,關鍵荀家的根在潁川,他必須回去。

潁川與汝南都是屬於豫州的郡,兩個郡挨在一起,很難說明哪個郡更重要。

汝南西接南陽,南鄰壽春,東邊是高祖的起家之地沛國,北面爲陳國,西北邊是潁川。

而潁川雖然地域面積還不到汝南郡的三成,可是西邊爲大漢國都雒陽,位置相當重要。

黃巾一舉事,靈帝儘管在潁川到雒陽的關隘上增添了大量的人馬,首先把朱儁派到潁川主持戰事,更是委派王允爲豫州刺史,也是爲了剿滅蛾賊服務。

王允甫一到任,馬上徵辟孔融、李延、皇毓爲從事,聯結因病從交州返回雒陽的五官中郎將楊彪改任的潁川太守,共同向黃巾步步緊逼。

有漢以來甚至從秦朝開始,一個縣長官的稱謂,不是以縣面積大小來稱呼,而是按照人口的。萬戶以上,不管地域大小,都叫縣令,萬戶以下,則爲長。

潁川一郡,由北到南,依次是綸氏,就是董卓他老爸曾經當縣尉的地方,離着雒陽最近。

東南面是陽城,沿潁水順流而下,是潁川的郡治所在陽翟。其西南面是郟縣。

再往南,父城、襄城、潁陽、潁陰、長社五個縣幾乎在一條線上一字排開。

緊接着,又是舞陽、定陵、臨潁、許縣、鄢陵五個縣;孝光武帝發動昆陽之戰的昆陽,位於西南面的父城縣與舞陽縣之間。

最後,一個郾縣擠進了汝南郡,另一個新汲縣擠到了陳國境內。

密密麻麻的十七個縣,每一個縣的長官都是縣令,可見人口密度之大。

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爲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爲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爲長吏。

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

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鄉置有秩、三老、遊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鄉人;其鄉小者,縣置嗇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惡,爲役先後,知民貧富,爲賦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爲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遊徼掌徼循,禁司奸盜。又有鄉佐,屬鄉,主民收賦稅。

亭有亭長,以禁盜賊。主求捕盜賊,承望都尉。

裡有裡魁,民有什伍,善惡以告。本注曰:裡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檢察。民有善事惡事,以告監官。

可以說,大漢的民間管理十分嚴格,而這些黃巾大部分都是其他地方蜂擁而來的。經過賊軍的衝擊,整個潁川郡的基層幾乎癱瘓掉。

本來,荀彧只想帶着一部分人馬北上,畢竟汝南的黃巾儘管被趕走,卻在隔壁的南陽郡。

可是趙謙老爺子大手一揮,不僅他與趙滿、趙義、趙禮、趙智、趙信從交州帶來的兵丁盡數前往,連汝南本地的郡兵都分了七成給他們。

老爺子想得很寬,畢竟汝南黃巾與潁川的黃巾,面和心不合,他們原本就是想與波才匯合,哪知道卻受到了冷遇,轉而在邵陵與汝南郡兵展開激戰,追到了平輿。

現在他們被趕去了南陽,設若再敢回來,大不了荀彧他們回軍就是。畢竟憑藉着郡城的城牆與郡兵,還可以支撐十天半拉月沒問題。

最終,荀彧挑選了三千能夠騎馬的,帶領騎兵星夜馳援,在臨潁採用曼古歹戰術,一舉全殲零散黃巾。潁陰荀家聞訊,即刻前來把兩萬多的俘虜盡皆押送往交州之地。

接着,衆人馬不停蹄,趕往主戰場長社。

第243章 漢末版一國兩制第6章 出征誓師,取爾三十年壽命第73章 家有賢妻第159章 徐聞縣令秦彩虹第159章 青州斥候樸氏開戰第107章 焦急的黃雀第48章 安置第14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3章 大洋彼岸突生波第129章 大營攻防戰第152章 孔融的野望第168章 收服大象出宗師第26章 伏牛山事畢第76章 夏侯蘭至雷家堡第139章 一騎東來第12章 公主夫婿自己選第178章 趙雲惠乘初會面第223章 先鋒挺進南牆山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30章 路遇餓虎第56章 趙狐的打算第34章 神仙醉的魅力第110章 黃巾又在露蹤影第71章 趙子龍臨陣授權第167章 趙子龍在此第3章 血戰!第163章 三處戰場三種結果第227章 種蠱三苗來偷襲第145章 張飛定親第245章 癡軍漢無事打架第76章 何公子何文第106章 敢惹趙家滅你門第6章 出征誓師,取爾三十年壽命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143章 不名氣體修復經脈第9章 常山軍火燒連營第14章 賈詡的選擇第144章 萬年人蔘第90章 張允伏誅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172章 桑氏部族內亂第108章 進擊的高順第204章 兵兵相護初顯病第214章 再苦不能苦孩子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24章 洭浦關之戰:前後圍殲第224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140章 今夜雒陽無眠第193章 白馬義從再現世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39章 槍壓關雲長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第175章 絞肉機第23章 洭浦關之戰:土人夜襲第146章 胡昭胡孔明第246章 蹴鞠業嶺南開花第72章 關羽的成長第83章 陰謀,又見陰謀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64章 第一次去上朝第52章 石榴登場第212章 曹操心急說大話第116章 太史子義張儁乂第162章 燕人張翼德是也第25章 趙雲要當駙馬都尉?第43章 彪悍蔡妲第73章 宗師了不起麼?滾!第89章 彪悍的涼州刺史第12章 三三制第127章 你當國王吧第91章 沉寂桑乾縣令第67章 齊五爺第198章 袁紹再敗第208章 武者疼痛也會哭第107章 招攬糜竺第13章 中條山反派聚會第68章 夜發毒龍島第79章 幷州軍始動第28章 賈文和高原進兵第188章 槍對槍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84章 甲字乙號,又是下馬威第221章 十萬大軍進三苗第63章 要不聽聽趙雲的意見?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149章 毗舍闍的新夥伴第200章 功力被廢(一)第80章 賈文和輕取廣信第151章 許攸論戰第160章 轉世重修,奪舍!第28章 荊襄羣英會第206章 鞠義也得爬着走第15章 攸出謀皇帝嫁女第49章 交惡袁家第109章 正直無私數田豐第14章 賈詡的選擇第21章 洭浦關之戰:添油戰術
第243章 漢末版一國兩制第6章 出征誓師,取爾三十年壽命第73章 家有賢妻第159章 徐聞縣令秦彩虹第159章 青州斥候樸氏開戰第107章 焦急的黃雀第48章 安置第14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3章 大洋彼岸突生波第129章 大營攻防戰第152章 孔融的野望第168章 收服大象出宗師第26章 伏牛山事畢第76章 夏侯蘭至雷家堡第139章 一騎東來第12章 公主夫婿自己選第178章 趙雲惠乘初會面第223章 先鋒挺進南牆山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30章 路遇餓虎第56章 趙狐的打算第34章 神仙醉的魅力第110章 黃巾又在露蹤影第71章 趙子龍臨陣授權第167章 趙子龍在此第3章 血戰!第163章 三處戰場三種結果第227章 種蠱三苗來偷襲第145章 張飛定親第245章 癡軍漢無事打架第76章 何公子何文第106章 敢惹趙家滅你門第6章 出征誓師,取爾三十年壽命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143章 不名氣體修復經脈第9章 常山軍火燒連營第14章 賈詡的選擇第144章 萬年人蔘第90章 張允伏誅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172章 桑氏部族內亂第108章 進擊的高順第204章 兵兵相護初顯病第214章 再苦不能苦孩子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24章 洭浦關之戰:前後圍殲第224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140章 今夜雒陽無眠第193章 白馬義從再現世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39章 槍壓關雲長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第175章 絞肉機第23章 洭浦關之戰:土人夜襲第146章 胡昭胡孔明第246章 蹴鞠業嶺南開花第72章 關羽的成長第83章 陰謀,又見陰謀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64章 第一次去上朝第52章 石榴登場第212章 曹操心急說大話第116章 太史子義張儁乂第162章 燕人張翼德是也第25章 趙雲要當駙馬都尉?第43章 彪悍蔡妲第73章 宗師了不起麼?滾!第89章 彪悍的涼州刺史第12章 三三制第127章 你當國王吧第91章 沉寂桑乾縣令第67章 齊五爺第198章 袁紹再敗第208章 武者疼痛也會哭第107章 招攬糜竺第13章 中條山反派聚會第68章 夜發毒龍島第79章 幷州軍始動第28章 賈文和高原進兵第188章 槍對槍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84章 甲字乙號,又是下馬威第221章 十萬大軍進三苗第63章 要不聽聽趙雲的意見?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149章 毗舍闍的新夥伴第200章 功力被廢(一)第80章 賈文和輕取廣信第151章 許攸論戰第160章 轉世重修,奪舍!第28章 荊襄羣英會第206章 鞠義也得爬着走第15章 攸出謀皇帝嫁女第49章 交惡袁家第109章 正直無私數田豐第14章 賈詡的選擇第21章 洭浦關之戰:添油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