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南宋的中興四將之一,其實他早在北宋時就已經展露頭角,在對陣西夏的時候,還曾陣斬西夏的監軍駙馬,只是功勞一直被童貫壓着,纔沒有被重用。
不過童貫倒也沒忘了他,這次北伐燕雲,就特意把他從西北調了過來,並被任命爲太原團練使。
官是升了,可大宋體制在那呢,他想做什麼都必須先請示文官,也就是劉文廣這個廢物。
遼軍還沒影,韓世忠雖有疑惑,卻也沒想那麼多,也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想到趙玉敢潛進太原城。
得知劉文廣也要找他,忙將馬匹丟給侍衛,然後一個人走進劉府。
下人將韓世忠帶到廳堂外就走了,出於武人的警覺,韓世忠下意識地看了看守在廳外的兩個侍衛,似乎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卻有說不上來問題出在那。
“韓將軍裡面請,劉大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韓世忠點點頭,將腰間的佩刀解下交給旁邊的侍衛,就大步走了進去。
大堂上,趙玉和劉文廣分坐左右,燕青則垂手站在劉文廣身後,此外在無旁人,堂上堂下靜悄悄的,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在韓世忠身上,氣氛十分的詭異。
韓世忠微皺了下眉頭,插手抱拳,躬身施禮道:“參見大人”
劉文廣下意識地轉頭看了眼趙玉,顯然是想問接下來該怎麼辦。
本就是個沒有底線的貨,一旦心理那層防線被突破,就徹底淪落成叛徒了。
“韓將軍,你可知罪?”
韓世忠被趙玉問的一愣,轉頭看向趙玉道:“敢問這位大人是?”
“來人,將這藐視皇子的逆臣拿下”
趙玉根本不給韓世忠反應過來的機會,直接就命武松動手。
韓世忠是馬上戰將,步戰雖然也算可以,但顯然無法跟武松比,況且他到現在也沒弄清楚是什麼情況,微微一愣神,就被衝過來的武松按倒在地,隨即有人過來拿繩子將他捆了起來。
“末將無罪,何以無故抓我?敢問殿下是那位皇子”
“韓將軍稍安勿躁,一會你就明白了”
趙玉說着轉向劉文廣,一臉和藹地溫言道:“劉大人,接下來就看你的了,我這位兄弟會陪着你去,你要記住,糧食是朝廷的,命可是你自己的,本王看你的小兒子挺招人喜歡,你可不希望他出事吧?”
“殿、殿下放心,小臣這就去辦”
劉文廣說完還順帶看了眼被捆住的韓世忠,然後在燕青的押送下快步走了出去,此刻韓世忠在他眼中,已經變成一口超大號的黑鍋,能替他擋下所有罪過。
打發走了劉文廣,趙玉這才起身來到韓世忠面前,深施一禮,道:“多有得罪,趙玉給將軍賠禮了,事出無奈,不敢奢求將軍諒解,不過我可以向將軍保證,絕對不會傷害一個大宋百姓”
聽了趙玉自報家門,韓世忠的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不可置信地瞪着趙玉道:“你、你就是叛賊趙玉?”
“呵呵!都成叛賊了,我還真是榮幸之至,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吧!老子只求問心無愧就行”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太原守將韓世忠主動送糧給叛賊趙玉,並隨同趙玉一起叛逃遼國,韓將軍,你覺得劉文廣這個奏報寫的怎麼樣?”
至此,韓世忠終於明白趙玉的目的了,不由暗恨自己太大意,冷冷道:“陛下聖明燭照,不會相信劉文廣的鬼話,而且太原守將也不是我一個人,你們休想把糧食運走”
趙玉聳了聳肩膀道:“是不是聖明燭照,很快你就會知道,而且一會滿城軍民都會看到是你親自護送我們離開,我此次前來,帶了一萬最精銳的幽州鐵騎,你覺得太原的兵馬,同我的幽州鐵騎打野戰,誰的勝算更大?”
“韓將軍,你是個明白人,糧食沒有了可以再種,若是讓太原軍民有損傷,那你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你、你簡直無恥!”
韓世忠被趙玉氣的直哆嗦,他心裡很清楚,太原城兵馬雖不少,但能上陣衝殺的騎兵不超過兩千,所以打野戰根本不可能是遼軍的對手。
這是其一,萬一那些沒人性的遼軍殺紅了眼,再殺進城來,那他真就如趙玉所說,成爲千古罪人了。
“消消氣,不妨再告訴你個消息,我已經讓時遷哥哥去西北接你的家人了,所以你不用擔心家人會因你受牽連,時遷哥哥你肯定不認識,他是個神偷,偷了你的印信,僞造了你的書信,不然你的家人怎肯相信?”
聽到這,韓世忠只覺眼前一黑,就向後倒去,要不是被武松扶住,非摔倒不可。
“把他的手下抓起來,然後我們去城門,同時給耶律煥發信號”
事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只要找對門路,一樣變得非常簡單。
只是真的那麼簡單嗎?膽量、智謀、臨機應變的能力等等,那一樣差了能行?
劉文廣無疑是個很有辦事能力的人,尤其是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到了府衙之後,立刻就把所有差役全派出去,在全城調集民夫和車馬,然後親自坐鎮糧倉裝運糧草。
太原府的官員們都蒙了,心說知府大人這是怎麼了?吃錯藥了嗎?
劉文廣早有準備,直接拿出一份所謂的朝廷調令,告訴官員們遼軍大舉進犯雁門關,太原必須全力支持雁門關云云。
官員們雖然也覺有些蹊蹺,但官大一級壓死人,聽領導的話總是沒錯的。
趙玉押着韓世忠來到城門處,命人給耶律煥發出信號後,就同韓世忠一起等候在城門處。
“殿下,懸崖勒馬尤爲未晚,以您之才,假以時日,未嘗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何苦要爲遼人賣命,揹負千古罵名呢?”
韓世忠雙腳被綁在馬鐙上,雙臂也被武松卸掉,軟軟地搭在身體兩側,唯獨一張嘴還能用上。
韓世忠不是那種不知變通之人,在想明白厲害關係後,就放棄了抵抗,但仍想做一下努力,所以纔開始給趙玉講大道理。
趙玉沒有直接回答韓世忠,指着城門處過往的百姓,道:“韓將軍博學多才,可知道漢朝時曾有人留下過一句話,叫五星連珠,天佑中華?你可知道這個中華所指的是何處?”
別說,韓世忠還真聽過這個傳聞,只是這跟趙玉叛不叛宋有關係嗎?
趙玉迎着韓世忠的眼睛,沉聲道:“韓將軍記住,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爲我中華之土”
聽了趙玉的話,韓世忠不由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