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心有所想

就如趙玉所想,沒什麼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

在吃過這兩種新奇的吃法後,天祚帝已經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尤其是在天色漸黑,冰雕上的燈火全部點亮,然後坐在亭中一邊賞景,一邊燒烤的感覺,真是爽翻了,根本無法用任何語言形容。

知道天祚帝來了,趙玉新結識那些狐朋狗友們,吃喝一陣就離開了。

接過侍女遞過的絲巾抹了抹嘴巴,天祚帝有些意猶未盡地道:“早就聽聞中原美食甲於天下,朕今天算是真正領教了”

趙玉微微一笑道:“陛下別急,臣回頭命人去蜀中聘請幾個川中師傅來,那裡的美味更是一絕”

“好!你有心了,只是妹婿啊!你年紀尚輕,還應該多想着爲國效力,可不能玩物喪志啊!”

聽了天祚帝的話,趙玉心裡“咯噔!”一下,心說老子這麼賣力地表演還不行嗎?還要來試探老子!

“陛下,民以食爲天,臣琢磨些吃的,也算不上玩物喪志吧!”

你這不要臉地玩起來比誰都瘋,要不是我想辦法弄死了阿骨打和吳乞買,你現在怕還不知道在那呢!居然還教訓起我來了。

不出趙玉所料,天祚帝下一句就原形畢露了。

“妹婿,你說的那個什麼足球賽,真的那麼有意思嗎?”

“嘿嘿!豈止是有意思,陛下有所不知,在海外有個國家,本來大戰已經一觸即發,聽說要開賽了,所有人都放下武器去看球賽了,看過之後才重新開打的,您說這東西魅力大不大?”

北方人口稀薄,就是把球賽組織起來,也根本達不到汴梁那種規模,就更別說想用來圈錢了,之所以搞這東西,就像天祚帝說的那樣,就是爲了讓人以爲他胸無大志只知玩樂。

“還有這種事?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有什麼需要就跟朕說,朕派人協助你”

“那就先謝過陛下了,只是現在天寒地凍的,根本無法開闢場地,還是待天氣暖和些,再開始施工吧!”

天祚帝想想也是,腦中忽地靈機一動,道:“到時候我們邀請宋朝也派人來參賽,這樣一來可以加深兩國感情,同樣也可以警告女真”

“呵呵!陛下若有此想法,何不將女真人也邀請來?”

天祚帝一愣,脫口道:“讓女真蠻子也來,他們會嗎?”

得說天祚帝的這個想法還是挺有創意的,不過也從側面看出,他確實是被女真打怕了。

“陛下剛纔的話提醒了臣,女真人不會,我們可以教他們啊!現在阿骨打等老奴剛死,他們肯定不敢貿然再發動進攻,這也是我們誘導他們玩物喪志的最好時機”

女真已成契丹人的惡夢,天祚帝做夢都在想着怎麼滅掉女真,無奈心有餘力不足,還好阿骨打死了。

沉吟片刻,站起身,拍了拍趙玉的肩膀道:“你很不錯”

說罷轉向一旁的蕭依依,臉色一整,道:“天色不早了,快跟朕回宮吧!不然母后又該惦記了,看看你,這才幾天功夫,都胖成什麼樣了?”

蕭依依調皮地吐了吐舌頭,衝趙玉擺了擺手,然後挽着天祚帝的手臂向外走去。

“恭送陛下,陛下慢走!”

趙玉一直將天祚帝一行送到門口,才反身回來。

隨着天色漸晚,府內的喧囂也漸漸散去,在燕青的陪伴下漫步在院內,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寂寥。

“小乙哥,想家嗎?”

“回殿下,從前盧員外那是小乙的家,現在殿下在那,那就是小乙的家”

“這沒外人,你我兄弟,不用那麼客氣,我看得出婉玉對你很有好感,我把她許配給你如何?”

燕青跟在趙玉身邊不是一天兩天,趙玉對身邊的兩個侍女什麼樣,他最清楚不過,所以趙玉纔敢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地這麼說,況且他早就旁敲側擊地問過,燕青對李師師根本就沒那意思。

“這個、婉玉是殿下的人,我只是個...”

燕青的話未說完就被趙玉揮手打斷了,只聽趙玉道:“第一,婉玉不是我的人,這你應該知道,第二,跟在我身邊的人,我都希望她們能幸福,我已經心有所屬,所以更不能耽擱她們,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回頭我會讓依依安排”

天天在一起,婉玉青春靚麗,燕青更是屬於帥呆了那種,趙玉自己沒心思,要是再不成全別人,那也太不是東西了。

雖是黑天,仍能看出燕青已經被趙玉說了個大紅臉,正在這時,忽見燕青凌厲的目光猛地掃向一旁,低聲喝道:“什麼人?”

隨着燕青的低喝,從雪雕後閃出一條瘦小的身影,卻是時遷。

到上京後,時遷就被趙玉打發出去,直到今天才回來。

趙玉向燕青和時遷使了個眼色,然後三人來到書房,趙玉和時遷進去後,燕青則侍立在門外警戒起來。

“辛苦了哥哥!”

說話間,趙玉親手倒了杯熱茶端給時遷。

時遷道了聲謝雙手接過茶杯,沒來得及喝一口,就道:“按照殿下的吩咐,我去了會寧,看情形,女真暫時不會發動大規模戰事,但不知怎麼,會寧現在流傳着一個說法,說是阿骨打等人之死是漢人所爲,女真從黃龍府撤出後,將黃龍府所有漢人都帶了回來,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從他們嘴裡傳出來的”

趙玉點了點頭,他知道,這世上本就沒什麼真正的秘密,公孫勝行動雖隱秘,但那裡畢竟不是中原城池,一個漢人道士經常出沒,當時或許沒人會覺出什麼,過後肯定會被調查出來的。

趙玉讓時遷去會寧的目的,就是探查一下女真會不會再次對上京發動進攻,那樣的話,他也好早做準備。

現在看來,幹掉阿骨打和吳乞買,確實阻滯了女真人的腳步,但這種阻滯也只是暫時的,一旦女真有了新的領頭人,一定還會再次發動對遼國的進攻。

又簡單問了一些女真其他方面的事後,就讓燕青帶時遷下去休息。

不是趙玉對遼國有多深的感情,而是他不想當亡國奴,況且有遼國在,也可以讓大宋和女真之間有個緩衝。

仗只是暫時不打,有什麼辦法能讓女真徹底老實下去呢?

窗外寒風呼嘯,窗內一燈如豆,趙玉捧着一個茶杯,呆呆地冥思起來...

第八十七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七章新的任命第十八章無眠之夜第四十四章再來一計第八十四章參見聖母皇太后第二十四章開始施展第八十七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八十九章心有所想第一百一十七章誰是真兇第三十一章摩尼教徒第三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八十五章大年三十第六十二章宋江現身第五十章誰是黃雀第一百二十章逃跑路線第一百一十二章弔唁第九十七章終究是個外人第一百零二章岳飛來了第十八章無眠之夜第四十六章明教中人第一百二十章逃跑路線第三十八章江南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禍水東引第五十五章身不由己第七十三章草原夜色第二十六章先發制人第三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八十四章參見聖母皇太后第五章快抓住江洋大盜第十八章無眠之夜第七十二章公主依依第七十九章爆炸聲響起第十六章出岔頭了第五十一章皇帝詔曰第八十二章幽州新政第八十九章心有所想第三十二章接着忽悠第二十一章開始招人了第四十九章比賽開始第三十一章摩尼教徒第二十八章越來越亂了第六十二章宋江現身第七十四章麻煩來了第五十七章誰給誰下馬威第六十一章我們打個賭第九十四章幫手來了第九章好漢現身第二十二章辦個足球聯賽第九章好漢現身第七章興師不問罪第二十八章越來越亂了第九十七章終究是個外人第四十二章心情不太好第六十六章分別在即第一百零七章北國風光第三十九章胸中所想第五十一章皇帝詔曰第八章汴梁街頭第二十五章高俅的煩心事第九十二章重返幽州第九十四章幫手來了第二十九章又一門親事第一章不安分的皇子第一百零八章迎接的來了第九十一章爲朕分憂第六章罪名不小第三十八章江南來人第五十五章身不由己第一章不安分的皇子第五十八章新官上任第八十八章宋王府第一百章潛入城中第七十八章大丈夫不可無權第六十二章宋江現身第九十二章重返幽州第二十七章箇中高手第一百零五章佈局開始第七十七章新的任命第一百二十一章女真人的麻煩第九十章新鮮玩意第九十八章軍心可用第二十章貌似結束了第二十七章箇中高手第八十三章事與願違第五十九章坑挖好了第八十一章風起雲涌第九十章新鮮玩意第一百零九章江南風雨第九十五章軍中大事第七十三章草原夜色第一百一十八章原形畢露第一百一十四章遊刃有餘第九十七章終究是個外人第一百零九章江南風雨第五十章誰是黃雀第二十九章又一門親事第七十六章又中槍了第九十二章重返幽州第一百一十八章原形畢露第九十六章應對危機
第八十七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七章新的任命第十八章無眠之夜第四十四章再來一計第八十四章參見聖母皇太后第二十四章開始施展第八十七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八十九章心有所想第一百一十七章誰是真兇第三十一章摩尼教徒第三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八十五章大年三十第六十二章宋江現身第五十章誰是黃雀第一百二十章逃跑路線第一百一十二章弔唁第九十七章終究是個外人第一百零二章岳飛來了第十八章無眠之夜第四十六章明教中人第一百二十章逃跑路線第三十八章江南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禍水東引第五十五章身不由己第七十三章草原夜色第二十六章先發制人第三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八十四章參見聖母皇太后第五章快抓住江洋大盜第十八章無眠之夜第七十二章公主依依第七十九章爆炸聲響起第十六章出岔頭了第五十一章皇帝詔曰第八十二章幽州新政第八十九章心有所想第三十二章接着忽悠第二十一章開始招人了第四十九章比賽開始第三十一章摩尼教徒第二十八章越來越亂了第六十二章宋江現身第七十四章麻煩來了第五十七章誰給誰下馬威第六十一章我們打個賭第九十四章幫手來了第九章好漢現身第二十二章辦個足球聯賽第九章好漢現身第七章興師不問罪第二十八章越來越亂了第九十七章終究是個外人第四十二章心情不太好第六十六章分別在即第一百零七章北國風光第三十九章胸中所想第五十一章皇帝詔曰第八章汴梁街頭第二十五章高俅的煩心事第九十二章重返幽州第九十四章幫手來了第二十九章又一門親事第一章不安分的皇子第一百零八章迎接的來了第九十一章爲朕分憂第六章罪名不小第三十八章江南來人第五十五章身不由己第一章不安分的皇子第五十八章新官上任第八十八章宋王府第一百章潛入城中第七十八章大丈夫不可無權第六十二章宋江現身第九十二章重返幽州第二十七章箇中高手第一百零五章佈局開始第七十七章新的任命第一百二十一章女真人的麻煩第九十章新鮮玩意第九十八章軍心可用第二十章貌似結束了第二十七章箇中高手第八十三章事與願違第五十九章坑挖好了第八十一章風起雲涌第九十章新鮮玩意第一百零九章江南風雨第九十五章軍中大事第七十三章草原夜色第一百一十八章原形畢露第一百一十四章遊刃有餘第九十七章終究是個外人第一百零九章江南風雨第五十章誰是黃雀第二十九章又一門親事第七十六章又中槍了第九十二章重返幽州第一百一十八章原形畢露第九十六章應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