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三

雨停了,小宇覺得天白的有些刺眼。雨水洗過的樹,草,花都太過鮮豔,小宇覺得帶着雨滴的它們都太刺眼。走在路上生怕有熟人過來跟他打招呼,他低着頭跟在張叔叔後面。

村裡直通水泥路的小道上泥濘不堪,好幾次泥漿差點濺到小宇的長褲上。他小心翼翼的邁着步劃。不久就被張叔叔落的好遠。

小宇走到水泥路上時,張叔叔已經攔到一輛從縣城下來的出租車了。這個時候的出租車便宜,從縣城回來要五十,不過現在十塊就可以過去了。

小宇走一步看一步,好不容易到達泥土路的終點。司機等的有些不耐煩,催小宇快點上車。小宇用力將水鞋脫掉換上帆布鞋。

“水鞋就放這吧,待會你媽媽會過來拿的。”張叔叔說。

“哦,好。”小宇踉蹌着跑到車上,關上車門。

車啓動了,小宇很少坐出租車,平時上學回家都是公交。他抱着手中的手提袋望向窗外,像抱着娃娃。

張叔叔坐在副駕駛座位上和司機聊起了縣裡的高中。

“還數縣一中啊”司機感慨。“去年考了十幾個清華北大的,了不起,了不起啊!”

“嗯,縣一中這幾年發展的確不錯,我在外地都聽說了”張叔叔接道。

“好是好,就是分數線太高了,一般人上不去”。司機瞟了一下後視鏡“這孩子初中畢業了吧?”

“嗯,畢業了。這不趕着去報名嗎”。

“哦,呵呵,我一猜就是。這孩子看着老實,是個學習的料,考的不錯吧”。

“哪呢,一天到晚盡學些沒用的,這次考試也沒考出什麼樣”。

小宇有些失落,他讓父親失望了。雖然他一早就知道,不過由爸爸說出來感覺就不一樣了。具體怎麼不一樣他說不出,只好低頭不語。

“今年縣一中的分數線高的出奇,七百分以上才收,公費生以下十五分做爲高價生”

“蛤?!真的假的?這麼高!”司機的話對於張叔叔和小宇無疑是個晴天霹靂。小宇呆坐着張大嘴巴說不出話。

“應該沒錯的,我有個侄子今年也參加中考,七百二十多分兒,免費生,早上八點多就去交押金了。電話裡頭他爸爸是這麼說的。”

“那我家小宇六百九十多分是沒希望了啊”小宇爸爸哀聲道。

“也不一定,你們來都來了,去看看吧,說不準情況會有變化的。”

張叔叔將直起來的腰板靠在座位上不再做聲。

車裡的的氛圍頓時壓抑起來,司機想調節一下氣氛。他覺得自己是個敬職敬業的司機,有義務讓乘客舒心地到達目的地。但是由於昨晚跑了一夜的車,沒睡好,他覺得腦袋有點不好使了,半天沒想出什麼話題。

“今年雨水真多啊。”談天氣,不錯的話題,司機嘴角上揚。

“嗯。”

嗯?!司機瞪大眼睛好使餘光能夠瞟到副駕駛。他覺得乘客對這個話題並不感興趣。

車裡太安靜了,後座的小孩抱着手提包低頭不語,旁邊的乘客閉着眼睛不知道在想着什麼。下過雨的路上沒有什麼行人,路兩邊的廣告牌又換了,司機覺得有些耳鳴。

“家裡還種地吧?”司機抓到最後的救命稻草似的。

“嗯,將近二十畝的地呢。”張叔叔睜開眼睛。“多虧了孩子他媽在家打理,我一年到頭幾乎都不在家。”

司機笑了。“哦,你老婆可真能幹啊,我們家那娘們兒,上幾天班回家

天天跟你吵。”

“哈哈,是啊。”老張笑了。“孩子他媽嫁到我們家沒享過幾天福啊,帶兩個孩子,一天到晚忙裡忙外的。”小宇爸爸有些內疚。

說起小宇的媽媽方阿姨,一米五幾的個子,很瘦小,不白,甚至有些黑,一頭烏黑的頭髮,眼睛很大,嘴角下面有顆痣,講話直爽。嫁到老張家第一年就到地裡栽秧收麥,村裡沒人不誇的。可是小宇奶奶一直不待見她,處處排擠。小宇出生第一年,他家的內戰就爆發了,小宇奶奶沒少在其中做梗。還有小宇的大姑,嫁到離家不遠的地方,生了個丫頭,同樣不受那邊人的待見。於是回家誰都是她的撒氣筒。小宇爸媽吵架,她有很大的原因。張叔叔那麼能苦,家裡卻沒錢,錢去哪了,都被他大姑拿到那頭了。還有小宇的奶奶,經常問老張要錢補貼小宇的二爺。

小宇五歲的時候,方阿姨養的三頭豬被小宇爺爺賣了,趁方阿姨趕集的時候賣掉的。小宇媽媽回家見豬沒了,急的到處找,村前村後,遠東媽媽也幫着找。路過小宇爺爺家時,小宇大姑正在孃家吃西瓜,一聲不吭。

最後還是齊帥奶奶告訴他們豬被小宇爺爺早上賣掉的,豬叫的老大聲。傍晚,小宇爸爸路過父母家時,小宇爺爺跟老張說“豬賣了,錢給小方了。”

方阿姨手裡哪有錢,張叔叔跟小宇媽媽爲這事吵的天昏地暗,爲此還打了小宇媽媽。方阿姨罵他沒腦子。

小宇漸漸長大時恨死了家裡的這些人,表面上關心他,心裡不知道都懷着些什麼樣的鬼胎,他變得沉默寡言,變成了所謂的老實頭。

他望着爸爸,怎麼也不相信爸爸會做出那些事情來。

“哎,到了,我們就在這下車吧”小宇爸爸熟悉這兒的路,從東門走近一些。

“好嘞,十塊。”司機如釋負重。

“小宇快點,跟上”張叔叔小跑着往前走,生怕遲了。

小宇攥緊手裡的手提袋跑着跟過去。

縣一中可真大,小宇好奇的打量着周圍的一切。主幹道兩邊的梧桐樹幾個人都抱不過來,他快步追上張叔叔問道“爸,這樹是不是有幾百年了”“差不多”。張叔叔非但沒有停下反而催小宇也快點。

穿過主幹道要過一條大約五米寬的橋。橋上有幾個不多大的小孩和幾位家長,俯着身子往下看,不時往裡面丟些什麼。

小宇靠近石板橋時也湊過去,只見河裡無數條紅色,白色,黑色的魚,小的手掌般大,大的有手臂長,在清澈的水中成羣遊動。忽然,有一小孩扔了塊麪包下去。所有魚頓時都聚到了一起,去搶那塊麪包。水面中間的水翻滾着,只見一條更大的魚張開碩大的嘴,一口吞下那塊麪包,小孩看了,叫着鼓掌。

“還念不唸書了!”張叔叔有些生氣。

小宇紅着臉跑過去,他從未見過這麼多的錦鯉。

穿過石板橋右轉,再走兩分鐘便到了縣一中的圖書館。圖書館只有一層,不過很大。從外面望有點像電視裡的古代建築,很有氣勢。走到門口,小宇看到裡面都是看書的學生,座無虛席。小宇爸爸停頓了一下,意味深長地望了望小宇,眼裡充滿了期望。

走過圖書館,小宇看到了教學樓,很高的教學樓,正面是玻璃做的窗牆壁。樓頂三分之一的地方是“育華樓”三個大金字。

聽別人說,這就是縣一中的三年級了,因爲高考結束,這座樓現在是空的。右邊是一個爬滿了藤莞植物的長廊。

小宇看到長廊的側面站着一排人,走

過去,居然看不到這排人的源頭在哪。

張叔叔不管三七二十一,讓小宇也過去排在後面,自己到前面看看什麼情況。

穿過長廊,張叔叔走到了育華樓的東門。這才發現育華樓樓上是空的,樓下的的天井裡烏壓壓的全是人。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迎面跑過來一個急匆匆向前趕的人,像是學生家長,他完全沒看到張叔叔,張叔叔躲閃不及,兩人迎面撞上。

“不好意思啊,實在不好意思,我沒注意到前面有人。”那人連聲抱歉道。

“沒事沒事。”“哦對了,你知道這些人在這都是幹什麼的嗎?”

“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我剛剛纔到的。”

“這些都是排隊報名的,你家孩子也今年中考吧。”

“嗯。”

“考了多少分?”

“呃,六百九十多。”張叔叔有些不好意思。

“哦,考的不多啊,不過想在縣一中肯定是要交不少錢的。”

“是呀,就是過來交錢報名的,不過還不知道這分夠不夠交錢上的,唉,真是愁死人了。”

“早上說七百分纔要的,不過現在學校鬆口了,六百八往上都可以。你快排隊去吧,我家孩子就在後面排隊呢。”

“哦,這就是排隊報名的,我家小宇也在後面排着了。”

“嗯,這些都是的,排在前面的人昨天晚上就過來了。城裡人昨天晚上就得到成績和消息了,沒辦法。”這名家長有些無奈。

“是啊,農村人唸書不容易啊”

“我去找我家排隊的小孩,你……還有別的事嗎?”

“哦,我也回去跟孩子一起排隊吧。”

張叔叔回到長廊的盡頭,見小宇的後面已經多了十幾個人。

“爸你回來啦,前面怎麼樣啊?”

“前面都是排隊交錢報名的,六百八就可以報名了,你的分數夠了。”

“真的啊!”小宇驚喜道。

他如勢負重。擡頭看了看爸爸,又望了望天空,天晴了,陽光正好,透過綠葉照在臉上,舒服極了。

“你在這排着別走,我再去前面看看。”

“嗯。”

小宇望着爸爸有點佝僂的背影,鼻子一酸,有點想哭。常年在工地上幹活,他的腰上要經常貼上膏藥來緩解疼痛,只有回家時纔好些,不需要再用膏藥。

小宇記得,小時候的冬天,爸爸經常搬着自己打造的板凳坐在堂屋門口,脫掉鞋子,閉上眼睛,曬太陽。有時,他會讓小宇和妹妹也搬板凳過來曬太陽,三個人排成一排。媽媽坐在一旁用簸箕揀秋末打下來的黃豆。調皮的妹妹總愛站起來圍着他們轉圈,陽光打在身上,曬太陽的人軟綿綿的,想睡覺。

曬夠了太陽,爸爸會叫小宇和妹妹給他拔白頭髮。小宇記得,他的白頭髮都集中在前面。小宇和妹妹找白頭髮找的累了,爸爸便會說,現在誰找的多我就給誰兩毛錢買糖吃,這時他們又起勁找起來。

不知何時起,爸爸不再叫小宇和妹妹拔白頭髮。但他依舊喜歡在晴朗的冬天搬着板凳,坐在堂屋的門前,脫掉鞋子,腿伸直了把腳放在鞋上,曬太陽。

小宇好想回到小時候,回到小時候的冬天,冬天晴朗的太陽裡,一家人溫暖的被窩裡,那時候,媽媽是笑着的,爸爸也是笑着的。

不多久,張叔叔急匆匆趕回來,讓小宇拿好東西跟他過去。小宇抓緊手提袋跟了過去。

(本章完)

正文_十五正文_十六正文_八正文_二正文_六正文_八正文_四正文_十七正文_三正文_十六正文_二正文_十一正文_七正文_五正文_一正文_四正文_六正文_十正文_二正文_一正文_三正文_十正文_四正文_六正文_十一正文_十正文_十六正文_九正文_十六正文_五正文_十四正文_六正文_七正文_三正文_二正文_八正文_十正文_十五正文_二正文_九正文_六正文_十一正文_九正文_十一正文_四正文_十四正文_十二正文_十五正文_七正文_十四正文_十二正文_五正文_十六正文_三正文_八正文_四正文_八正文_七正文_十二正文_十六正文_八正文_十五正文_二正文_一正文_十六正文_一正文_二正文_九正文_十正文_一正文_十二正文_七正文_五正文_十四正文_二正文_十一正文_十二正文_一正文_四正文_二正文_十三正文_十六正文_五正文_十六正文_九正文_一正文_十正文_二正文_十六正文_六正文_七正文_九正文_十七正文_一正文_十四
正文_十五正文_十六正文_八正文_二正文_六正文_八正文_四正文_十七正文_三正文_十六正文_二正文_十一正文_七正文_五正文_一正文_四正文_六正文_十正文_二正文_一正文_三正文_十正文_四正文_六正文_十一正文_十正文_十六正文_九正文_十六正文_五正文_十四正文_六正文_七正文_三正文_二正文_八正文_十正文_十五正文_二正文_九正文_六正文_十一正文_九正文_十一正文_四正文_十四正文_十二正文_十五正文_七正文_十四正文_十二正文_五正文_十六正文_三正文_八正文_四正文_八正文_七正文_十二正文_十六正文_八正文_十五正文_二正文_一正文_十六正文_一正文_二正文_九正文_十正文_一正文_十二正文_七正文_五正文_十四正文_二正文_十一正文_十二正文_一正文_四正文_二正文_十三正文_十六正文_五正文_十六正文_九正文_一正文_十正文_二正文_十六正文_六正文_七正文_九正文_十七正文_一正文_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