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長安城中皆是局

皇帝的御輦從大街上經過的時候,沿途的百姓們紛紛叩拜。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皇帝,尊敬楊氏皇族。若是沒有楊家人在一百多年前統一了中原且建立了穩固強大的帝國,百姓們的日子也不會如現在這樣悠閒滿足。一個強大的帝國,非但是皇族榮耀的象徵,對於百姓來說國家越強大,他們的生活便越穩定。

皇帝似乎很享受百姓們的參拜,這種被奉爲神明的感覺讓他滿足也欣慰。他們楊家人爲了這個帝國能夠延續萬年,做了許許多多的事,在不觸及那些世家根本利益的基礎上,已經盡最大限度的去照顧百姓。這是前朝甚至是以前中原歷代王朝的統治者都未曾做到的事,也正因爲如此皇帝也堅信大隋的江山會千秋萬代。

百姓們受到的壓榨,無疑是幾千年文明史以來最低的。

百姓們口呼萬歲的喊聲很真誠,對於大隋歷任皇帝百姓們都很愛戴。哪怕因爲太宗年間的窮兵黷武,導致國庫入不敷出以至於不得不加重賦稅的時候,他們也僅僅是發些牢騷罷了。

皇帝看着那些百姓,看着那些他的子民。

他下意識的擡起手扶正了自己的皇冠,眼神越發的堅定下來。

無論是誰,也別想將這些子民從朕的手裡搶走!

無論是誰!

開道的銅鑼聲很響,隊伍經過,百姓們隨即跪伏在地。前面的一百零八名大內侍衛處的飛魚袍按刀前行,威風凜凜。大紅色的披風被吹起來,看着極有氣勢。後面是執各種儀仗的金瓜武士,皆是身材魁梧健碩之輩。再後面便是五百名禁軍士兵,穿着光鮮的棉甲更顯莊嚴肅穆。禁軍後面便是陛下的御輦,御輦四周跟着的是禁軍校尉以上的軍官,還有大內侍衛處的護衛。

御輦後面是隨行的宮女太監,而再後面,纔是文武百官。綴在最後面的,則是一百零八名騎兵。

大隋的烈紅色國旗和代表着皇族的龍旗在御輦兩側飄揚,宮廷樂師走在御輦前面一邊走一邊吹奏敲打。

天佑皇帝楊易是個很低調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大隋歷任皇帝中最低調的一個。這是他登基十幾年來第一次這樣講究排場的出行,平日裡即便出宮隨行人員也很簡單。所以這是百姓們第一次在這樣的場合見到皇帝,每個人都有些激動。

圍着廣場至少有數萬百姓聚集,他們很規矩的沒有逾越一步,與人羣的密集相比,巨大的廣場就更加顯得空曠。要等到陛下上了點將臺之後,出征的左武衛大軍纔會從遠處過來,繞廣場行走後停下來列方陣,接受皇帝的檢閱和訓話。

禮部的官員爲了這事已經忙活了很久,到了現在也是他們最緊張的時候,唯恐出現什麼差池,誰都知道要是因爲失誤壞了今天的大典,絕不會有好果子吃。爲了不出意外,就連禮部尚書懷秋公都親自出來主持事務。

一個禮部的員外郎帶着幾個手下急匆匆的趕到左武衛人馬所在,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對左武衛大將軍虞滿樓說道:“大將軍,不要嫌下官多嘴,請問一會兒從廣場上經過的時候,怎麼走,怎麼停,怎麼列陣都已經準備好了吧?”

大將軍虞滿樓笑了笑道:“你是覺得本大將軍能把今天的事辦砸了?”

禮部的員外郎連忙賠笑道:“下官可沒有這個意思,只是連懷老心裡都不踏實,特意吩咐我再來問問大將軍。”

虞滿樓道:“那你回去告訴懷老就是了,所有的事都已經安排好。”

“哦”

禮部員外郎答應了一聲就要告辭,看着那雄壯的隊伍心中好好感慨了一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馬聚在一起,那凜然的軍威讓他生出一番自己很渺小的感覺。

他告辭之後又趕回去稟報懷秋公,雖然才二月天氣還冷着,可他身上已經被汗水泡透了。才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坐下來踹口氣,伸懶腰的手還沒有舒展開,忽然從背後有人勒住了他的脖子,一柄狹細的刀子在他脖子上一掃而過,血噗的一下子就噴了出來。

很快,他的屍體就被人拖走。不多時,一個穿着和他一模一樣員外郎官服的人帶着幾個隨從從他偷懶的地方走出來,很快就融入進了那些忙碌着的官員之中。沒有人察覺,今天禮部的差役裡似乎多了不少新面孔。

紅袖招她們這些歌舞行,自然也是按照禮部官員的指揮分派了舞臺。對着點將臺依次排開十幾座舞臺,紅袖招的舞臺在居中的位置上。毫無疑問,紅袖招歌舞行魁首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幾個年輕的禮部官員指揮着歌舞行的人在屬於她們的舞臺旁邊停下,今天對於歌舞行的姑娘們來說絕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她們從來沒有在這樣露天的舞臺上表演過,而且觀衆之一還是當今皇帝。此時圍着的百姓只怕已經不下十萬,還有那麼多達官貴人。尤其是其他歌舞行的姑娘們,都憋着一股勁和紅袖招的人比一比。哪怕比不過,也希望可以引起那些大人物們的主意。

她們這些做歌女舞女的,最好的結局就是給某個大人物做小妾。所以今天她們全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心裡想着,若是運氣好,說不定能被陛下看中選進宮裡去呢。

她們自然也不會發現,那些禮部官員的眼神,一直都瞄着對面的點將臺。

……

……

皇帝的御輦在廣場外停下來,身着盛裝的皇帝走下輦車的時候向百姓們揮手。他嘴角上的笑容很迷人,那是一個掌握着天下至高權利的男人的魅力。他是大隋的皇帝,也是整個中原最有權勢的人。除了蒙元之外,其他國家的皇帝見了他也要行臣子之禮。

在御書房秉筆太監蘇不畏的引領下,皇帝闊步走向點將臺。百官按照文武品級分成兩列,站在點將臺左右。而那些皇族血統的勳貴們和朝廷重臣,則跟在皇帝身後登上點將臺。

點將臺上,象徵着皇權的龍椅擺放在正中。

按照品級尊卑,距離皇帝最近的兩個人,左邊坐的是怡親王楊胤,右邊坐的是演武院院長周半川。可不知道爲什麼,怡親王和周院長還都沒有到。登上點將臺的皇帝似乎一點兒也不在意,他只是淡淡的看了龍椅左邊的椅子一眼,嘴角微挑。

在龍椅上坐下來之前,皇帝伸手向下虛壓了兩下,百姓們的歡呼聲隨即停下來,不下十萬人的廣場上,竟然變得十分安靜。

親自主持今天大典的禮部尚書懷秋公走到前面,向皇帝稟告了今天的程序安排。皇帝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開始。

懷秋公道了聲遵旨,隨即走到點將臺前面大聲喊道:“大典開始!”

隨着這句話喊出來,一個站在高處的禮部官員立刻揮舞起自己手裡的旗幟。廣場北側大街上接連有禮部官員接力似的舞動旗幟,很快,看到旗幟舞動的大將軍虞滿樓深深的吸了口氣,然後擡手向前一指。

“進發,拿出左武衛的精神來!”

最先啓動是三千騎兵,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的聲音密集而連貫,就好像暴雨敲打在荷葉上的聲音似的。三千騎兵,只看這個數字並不大。但只有親眼所見才能感受到那種軍隊擂鼓而行的氣勢。三千人馬,順着大街前行,從前面往後看根本看不到隊尾。騎兵起行,緊跟着,大隊步兵以每千人一個方隊向前而行。

左武衛屬於天子六軍之一,屬於精銳中的精銳。若是讓近四萬大軍排開來行走,繞廣場後再列陣所耗去的時間就不少。所以爲了縮減大典所用的時間,這次參加檢閱的只是三千騎兵和五千步兵。大部分人馬,已經出城等候了。

皇帝看到騎兵隊伍遠遠的出現在視線裡,臉色平靜。卻絕不會有人看到,袖口裡,他的雙拳開始握緊。

按照規程,入場的時候隊伍是不在皇帝面前經過的,隊伍誓師之後出城,纔會從皇帝面前的大道上走過,接受陛下的檢閱。所以騎兵是從廣場一側進入,繞行大半個圈子之後進入廣場,在廣場上列隊,步兵也是如此。

當左武衛的士兵們出現的時候,圍觀的百姓們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長安城的百姓們想要看到大軍出行可不是件容易事,因爲大隋自立國以來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能威脅到長安。若不是這次的敵人是蒙元人,只怕皇帝也不會調用天子六軍出征。

百姓的歡呼聲震耳欲聾,看到左武衛那雄壯的軍姿他們全都沸騰了。一股從心裡發出來的驕傲感,立刻就瀰漫到全身。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激動的有些顫抖,他拉着老伴的手嗓音顫抖着說道:“看到了嗎!你看到了嗎!這就是咱們大隋的雄兵!當年我就是在左武衛當兵的,曾經做到過旅率!我跟你說過,大隊人馬哪怕就是經過也帶着殺氣你偏偏不信,你看看,你看看……長槊如林,橫刀如海!”

他的老伴已經掉了門牙,說話都有些不利索:“看到了看到了……誰說我不信,我知道你年輕的時候就是個英雄。不過你還別說,看着那麼些兵我這兩條腿都發軟。”

老者驕傲道:“那是自然,大隋的每一個軍人都是英雄。”

他指着隊伍給老伴介紹道:“你看見騎兵手裡擎着的兵器了麼,那就是長槊。騎兵所用的長槊一般都是複合材料所制,精工打造,韌性極好。而步兵用的長槊,大部分都是硬槊。你看那些步兵和騎兵背後的弓了嗎,也是不同的。騎弓比步弓要小些,但射速更快。而步弓力量大,射程遠……”

說到這裡的時候,老者忽然停住。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忽然皺了皺眉。

……

……

一輛馬車在演武院門口停了下來,這時候天色纔剛剛發亮。皇帝的儀仗還沒有出宮,因爲百姓們都往廣場那邊去了,所以大街上顯得更加冷清。從馬車上下來幾個道人,攙扶着一個更老的道人下來,然後結清了車費後緩步走向演武院大門。

就在這個時候,演武院的大門忽然開了。

教授言卿和另一個叫閔虛的教授兩個人並肩走了出來,他看着那幾個道人的時候臉色格外的肅然。

演武院藏書樓前

周院長坐在藏書樓前面的石桌旁邊,看着面前棋盤裡的殘局怔怔出神。他似乎是很糾結下一步如何落子,眉頭皺的有些深。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人對他淡淡的說道:“一人擺譜何其無聊,不如你我對弈一局如何?”

周院長擡起頭看了看說話的人,點了點頭語氣平淡道:“你勉強夠了資格,坐吧。”

第169章 李家的人第423章 最得意處是比肩某人?錯!第378章 這纔是真相!第779章 你想的是什麼第919章 消息背後的事第353章 有客到第585章 這個贊!第628章 少一個就用你的頭湊數第1229章 並肩而行第888章 碎骨人第88章 兩個人 一個人第826章 支撐着人的信念第148章 原來都是騙子第1204章 沒時間了第812章 固西南第40章 三人行 五人也行(中)第516章 前後無路第1129章 太大不好弄第878章 魔第472章 我怎麼會沒想到第13章 二十五個第45章 飛魚袍第1135章 你們應該信我第852章 送禮上門第767章 只有謝謝第633章 雍州城外殺與被殺第616章 南北關係第161章 讓人不安的是他的平靜第1142章 不止如此第329章 去吧我的孩子們第150章 賭注和約定第425章 沒人會懷疑我第369章 說真相(三)第236章 武當山的道人第349章 鹿猴洞第1141章 站在怪獸額頭上的人第1215章 家眷第684章 讓你回去做王第991章 用刀的就沒所謂第252章 來咬我啊第185章 那未知的過往如刀剜心第1127章 探第818章 第三反應第951章 越來越少第237章 窺破第404章 原來如此第999章 心急如焚第254章 紅蓮第896章 讓噁心的人都覺得噁心的人第320章 沒死也不算活着第313章 看他是什麼態度第422章 心有慼慼然事不可違第424章 四方動,皆爲西北西南第979章 主公來了第443章 山不是山第1204章 沒時間了第660章 他比羅耀威脅更大第82章 永世不得超生第562章 薔薇爲幔白獅爲牀第1107章 萬衆矚目第289章 兩次一箭雙鵰第214章 此爲託孤第76章 誰是誰的運氣第400章 計劃之外的交鋒第1076章 桑亂八部將第一千一八九十七章 未了的心願第323章 眸刃盤旋 楊柳新枝第600章 西北通商 東北囚王第589章 死而復生第731章 想你的那顆星第254章 紅蓮第117章 考場之外的考場第1001章 丘貉第800章 約架第941章 這是一個好地方第193章 雪道獨行 長安多命案第61章 別小看我第350章 留下還是離開第1064章 祝你好運吧第879章 你終究不能逆天第802章 相聚離別第324章 我要去看看第367章 說真相(一)第863章 那畫面是什麼第115章 演武考(三)第913章 . 屠天第575章 何爲大將軍?第596章 被看輕第1159章 各懷心思第401章 小菜一碟!第615章 南疆亂第1162章 城府第560章 一個可以抹除歷史的人第966章 武器和人第420章 我有兩願第44章 那些人第616章 南北關係第1031章 他變得可怕第898章 朋友
第169章 李家的人第423章 最得意處是比肩某人?錯!第378章 這纔是真相!第779章 你想的是什麼第919章 消息背後的事第353章 有客到第585章 這個贊!第628章 少一個就用你的頭湊數第1229章 並肩而行第888章 碎骨人第88章 兩個人 一個人第826章 支撐着人的信念第148章 原來都是騙子第1204章 沒時間了第812章 固西南第40章 三人行 五人也行(中)第516章 前後無路第1129章 太大不好弄第878章 魔第472章 我怎麼會沒想到第13章 二十五個第45章 飛魚袍第1135章 你們應該信我第852章 送禮上門第767章 只有謝謝第633章 雍州城外殺與被殺第616章 南北關係第161章 讓人不安的是他的平靜第1142章 不止如此第329章 去吧我的孩子們第150章 賭注和約定第425章 沒人會懷疑我第369章 說真相(三)第236章 武當山的道人第349章 鹿猴洞第1141章 站在怪獸額頭上的人第1215章 家眷第684章 讓你回去做王第991章 用刀的就沒所謂第252章 來咬我啊第185章 那未知的過往如刀剜心第1127章 探第818章 第三反應第951章 越來越少第237章 窺破第404章 原來如此第999章 心急如焚第254章 紅蓮第896章 讓噁心的人都覺得噁心的人第320章 沒死也不算活着第313章 看他是什麼態度第422章 心有慼慼然事不可違第424章 四方動,皆爲西北西南第979章 主公來了第443章 山不是山第1204章 沒時間了第660章 他比羅耀威脅更大第82章 永世不得超生第562章 薔薇爲幔白獅爲牀第1107章 萬衆矚目第289章 兩次一箭雙鵰第214章 此爲託孤第76章 誰是誰的運氣第400章 計劃之外的交鋒第1076章 桑亂八部將第一千一八九十七章 未了的心願第323章 眸刃盤旋 楊柳新枝第600章 西北通商 東北囚王第589章 死而復生第731章 想你的那顆星第254章 紅蓮第117章 考場之外的考場第1001章 丘貉第800章 約架第941章 這是一個好地方第193章 雪道獨行 長安多命案第61章 別小看我第350章 留下還是離開第1064章 祝你好運吧第879章 你終究不能逆天第802章 相聚離別第324章 我要去看看第367章 說真相(一)第863章 那畫面是什麼第115章 演武考(三)第913章 . 屠天第575章 何爲大將軍?第596章 被看輕第1159章 各懷心思第401章 小菜一碟!第615章 南疆亂第1162章 城府第560章 一個可以抹除歷史的人第966章 武器和人第420章 我有兩願第44章 那些人第616章 南北關係第1031章 他變得可怕第898章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