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

一秒記住【愛去.】,爲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素隨着宦官出了禮部官衙,徑自來到太極宮前。←

宦官很和氣,一路走一路爲他介紹朱雀大街上的各個官衙,進了太極宮門後,宦官的神情也變得肅然起來。

太極宮的正門是承天門,這個門李素不能走,那是百官上朝時纔開啓的,宦官領着李素走的是左側的永安門,經過鼓樓後再進興仁門,興仁門內便是三省之一中書省的官衙,繞過中書省,直進暉政門,宦官告訴李素,陛下在暉政門內的安仁殿召見他。

李世民召見大臣一般都是兩儀殿,或是甘露殿,而召見李素卻選在屬於後宮範圍的安仁殿,這說明李世民把李素當成了自己人,還是……沒把李素當男人?

宦官領着李素到了安仁殿正門前,囑咐李素整衣冠,脫鞋,然後進殿稟奏,很快,殿內傳來宦官尖細悠揚的傳喚聲。

“宣,涇陽縣子李素進殿——”

李素脫了鞋,穿着足衣垂頭躬身走進殿內,悄然擡眸一掃,發現一個穿着明黃衣袍的人遠遠站在殿內,李素急忙隔着老遠行禮。

“臣,涇陽縣子李素,拜見陛下。”

直起身子,循着聲音望去,李素不由一呆。

竟是那位工部官員?

空曠的大殿內,李世民和李素相對而望,久久沉默。

李世民忽然朝李素和煦一笑:“很熟吧?見過兩次面了,今是第三次,是不是很意外?朕竟不是工部官員?”

李素垂下頭,在李世民看不見的視覺死角飛快撇了撇嘴。

第一次見面就覺得這位工部官員有來頭,特別是東陽爲了他竟派侍衛送錢來,當時李素就有過許多猜測。這些猜測裡自然也包括皇帝的身份。

現在看到李世民身披黃袍站在他面前,說實話,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

李世民拂袖指了指旁邊的方榻:“坐!”

李素老實坐下,跪坐的姿勢很不舒服,身子調整了好幾次才勉強坐穩。

李世民捋了捋長鬚,很認真地打量着李素。鋒利的目光盯得李素渾身發毛,後背不覺沁出一層冷汗。

良久,李世民展顏一笑:“倒真是少年英傑,果然沒讓朕失望,鬆州之戰若沒有你,勝負且先不論,我關中子弟不知要死傷多少,說說,那個小陶罐你怎生弄出來的?”

李素也不敢胡說八道了。想了想,道:“火藥這東西,其實很早就有了,前隋時有道士煉丹,丹房常有走水,且能聽到巨大的聲響,這便是最早的火藥,臣弄出小陶罐亦是問過許多煉丹的道士後。閒暇無事時自己琢磨出來的……”

說完李素頗覺汗顏,貌似這番話……還是胡說八道啊。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笑笑。換了個話題道:“此物犀利無比,牛進達派人送來的秘方朕認真看過,亦叫金吾衛府兵親手試製過,果然厲害霸道,朕問你,若朕欲以此物威服天下。爾意若何?”

李素眼角抽了抽。

既然造出了這東西,李素從來沒後悔過,至於能否靠它威服天下,還真說不好,要看用在誰手裡。

曾經有一個朝代。那是個標榜氣節的時代,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因爲氣節二字,甚至喊出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口號,氣勢不可謂不恢弘大氣,而且那個時代的火器也非常發達了,然而國祚卻不到三百年,最後亡於關外刀馬弓箭之下,末代皇帝滿腔憤恨吊死在煤山,好好的帝國從此滅亡。

爲何一個火器發達的朝代沒能威服天下,反而亡於最原始的冷兵器之下?

天災的諸多因素不說,終究還是握着火器的人冷了心,喪了膽。

如今是大唐,而且是貞觀年間的大唐,正是萬衆歸心,兵鋒最盛之時,李世民若欲威服天下,有沒有小陶罐,真的很重要嗎?

片刻之間,李素想到了很多,甚至腦海裡已組織好了語言,打算將“威”與“德”的道理說給李世民聽,擡頭正要說話時,卻見李世民那雙滿含笑意的眼睛,李素悚然一驚,頓時清醒了。

暗暗苦笑不已,自己一個十幾歲的小屁孩子,難道這位雄視天下的帝王真是在徵求自己的意見?何德何能啊。

於是李素立馬改口:“吾皇吞吐宇內,掃蕩天下,我大唐得遇英主,幸何如之,臣爲大唐賀。”

李世民果然哈哈大笑,對李素的回答甚爲滿意。

“倒是個靈巧人,牛進達還派人給朕送過一副馬蹄鐵,也說是你所造,此物出世,不知救了我大唐多少良馬健駒,此功之大,不遜於小陶罐,說來你前前後後立下不少功勞,封爾一個小小縣子卻是委屈你了,奈何你年紀太小,封爵過甚恐朝中非議……”

李素急忙接口:“縣子好,臣很喜歡,多謝陛下厚賜。”

李世民眯着眼打量他一陣,擡手指了指他,笑道:“小子油滑得緊,朕今日召見你並無他事,便再給你下道特旨,日後若又弄出什麼新奇的物事或國策,儘可直接上奏,你若宮外求見,朕必見。”

“臣遵旨。”

李世民笑道:“如此,你可退下。”

“臣告退。”

李素躬身行了一禮,剛退了兩步,李世民忽然道:“對了,你那個小陶罐,不能總叫它小陶罐,得取個名字,你說取什麼名字好呢?”

李素頓覺這句話撓到了自己的癢處,取名這事他太擅長了,當初的五步倒一直引以爲今生恨事,今日必須雪恥……

“溫柔歲月……”李素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李世民不負所望,答應得非常爽快:“好,就叫震天雷。”

李素:“…………”

大家還能愉快的溝通嗎?“震天雷”是個什麼鬼?

走出太極宮,李素髮現宮門外有位禮部官員等着他,見李素出來,官員上前笑着拱手爲禮,李素急忙回禮。

二人寒暄幾句後,官員才慢吞吞地告訴他,涇陽縣子的爵位已在禮部造冊,很快有誥封送至太平村李家,而且朝廷還撥給一百畝土地,不過土地每年的收成還是得向官府交稅,至於僱請種地的莊戶,這個由涇陽縣子自己負責,官府不過問。

李素聽了很久才漸漸明白過來。

當初封爵聖旨裡說的“食邑二百戶”,話雖然說得好聽,然而這所謂的“食邑”根本就是虛封,作不得數的,也就是說,朝廷允許你請兩百戶莊戶幫你種地,但種地所得必須還得給官府上稅,當然,也有不用上稅的權貴人家,但是人家的封爵旨意與李素不太一樣,人家那叫“實食邑”,就是朝廷實打實的送你兩百戶莊戶,然後名下土地所得全部歸自己,不用給官府交一粒米……

比如太平村的好鄰居東陽公主,她就是“實食邑”三百戶,三百戶養她一戶,不用給朝廷交任何稅,朝廷每年還額外給她發俸祿。

一字之差,待遇天差地遠,李素瞬間變得很失落,然後李素開始默算聖旨裡少了這一個字,自己會損失多少錢。

算了很久,李素終於得出答案,——很多。

除了白送一百畝地,基本跟別的地主沒什麼差別,當然,還有一個縣子的身份。

李素是個對生活充滿樂觀的人,覺得自己剛纔的算法不對,太灰暗了,於是又換了一種算法。

爲何不算算自己得到了什麼呢?

造出了小陶罐,於是白得了一百畝地,還有一個縣子的身份……好了,這樣一算,心情頓時開朗許多。

禮部官員還沒說完,縣子的爵位雖然很小,但也是有儀仗的,按制縣子府的馬車可駕雙馬,可以少,但絕不能多,多了要被治罪,國公府才允許駕四馬,想在自己的馬車前多添兩匹馬,這輩子就得奮發圖強,不斷上進,爭取在活着的時候當上國公,若是死了以後追封國公,陵墓裡的陪葬陶俑當然也可以把四馬埋進去,反正你開心就好……

李素絕沒有駕四馬的意思,這輩子駕雙馬足夠了,如果死後一定要埋點什麼東西進陵墓,可以在臨終前跟皇帝陛下申請一下,把眼前這個油嘴滑舌的禮部官員埋進去……

與禮部官員道別後已是下午時分,李素急忙策馬出城往家裡趕。

東陽一定還在河灘邊等着他,這個女子看似柔弱,卻有一股子執拗勁,說了等他就一定會等他。

李素策馬飛馳,迎着灼熱的夏風,嘴角卻露出了笑容。

有人等着他的感覺,真好,彷彿心裡忽然間有了歸屬,任何時候都只想趕快回到歸屬於他的人身邊去。

趕到太平村時已是傍晚時分,李素正要策馬往河灘而去時,卻赫然發現老爹李道正在村口的路邊來回踱步。

李素急忙下馬迎上:“爹,您咋在這裡?”

李道正笑了笑,隨即臉一板,道:“有事跟你說,白天你走得急,沒來得及說。”

“啥事?”

“你出征的這段日子,我給你定了門親事,還是涇陽縣許家。”

ps:再吆喝一聲:求月票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
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