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

熱門推薦:、 、 、 、 、 、 、

十三顆人頭齊刷刷落在地上,臺下的人們仍陷入呆怔狀態,包括曹餘在內。

直到這十三名犯官被騎營將士抓到臺前跪成一排時,所有的人都只認爲李素只是在走個過場嚇唬嚇唬他們,至多抽幾鞭子當是立威,其實只是將那些犯官抓到臺前跪下,李素立威的目的便已達到了,從此西州必然有了他的立足之地,哪怕連刺史曹餘都得客氣相待,十足找回了這幾日被滿城百姓謾罵誤會的面子。

然而,李素似乎並不滿足於小小教訓一下這些官員,而是選擇了一了百了。

誰都不相信李素會真的動手,可李素卻真的動手了。

十三顆人頭在沙地上翻滾,鮮血如箭,仰天噴灑而出,臺下丈餘方圓盡被熱氣騰騰的血染紅,人羣呆怔片刻後,發出一陣驚恐的尖叫。

李素負手站在臺上,眼裡閃過一絲嫌惡,對這種鮮血噴薄的畫面,有潔癖的他自是非常不喜歡看到的,可是,他已沒有別的選擇。

人羣尖叫過後,很快出現一陣短暫的騷動,再然後,人羣猛地往後退了好幾步,女人和孩子驚恐的哭泣聲剛開了頭,立馬被旁邊的男人用手捂住。

相比驚恐萬狀的百姓,曹餘卻快氣瘋了。

當着他的面,不,可以說李素特意等到他趕來,然後特意當着他的面下令將十三名官員斬首,曹餘久歷官場,對這種小把戲自然再清楚不過,無非是打壓他這個刺史的威信,從而樹立他別駕的威信,或許裡面還摻雜了幾分報復的成分,畢竟前幾日針對李素的陰謀,裡面也有他曹餘的份。

臺下死一般寂靜,隔着老遠曹餘似乎都能聞到那淡淡的隨風飄過來的血腥味道,在這安靜得像墳墓的廣場空地上,曹餘甚至能聽到那十三具無頭的屍首脖頸處鮮血仍如一汪汪活泉般汩汩往外流淌。

太血腥了。

十三條人命。而且個個都是朝廷正經封的官員,這個瘋子一聲令下說殺便殺了,他知不知道快意恩仇過後要承擔怎樣的後果?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曹餘站在空地邊沿。呆呆注視着臺上面無表情的李素,一時間竟不知該露出怎樣的表情才能符合他的刺史身份。

應該勃然大怒以示自己的權威,還是嘿嘿冷笑以示對這種幼稚的立威手段表示不屑?

可是,這種手段真的幼稚嗎?

曹餘情不自禁望向圍觀的數千百姓,以及人羣裡若隱若現瑟瑟縮縮的幾名官員的身影。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個瘋子身上,臉上的表情如出一轍,都佈滿了深深的恐懼和敬畏。

十三顆人頭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如此立威手段……誰能說它幼稚可笑?

現在真正可笑的,恐怕是他曹刺史了。

曹餘不由深深懊悔,早知這十三個人已絕了生望,剛纔便不應該出門的,不出門的話,他這個刺史可以當作全不知情,刺史的面子和威嚴多少能留有幾分轉圜的餘地。進亦可,退亦可,自在從容。

然而此時此刻他站在這裡,親眼見到十三顆人頭落地,西州城內無數人都看到了他,這個時候他該進還是該退?退回去,以後這西州城怕是隻認李別駕,而不知他曹餘是何人了,進一步,上前斥責痛罵固然爽快了。可是……站在臺上那傢伙是個瘋子啊,此時他正殺得性起,萬一言辭過重激起了他的殺機……

曹餘非常確信,敢一口氣殺十三個官員的瘋子。絕不介意再多殺一個西州刺史的。

此時此刻此地,曹餘發現自己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站在廣場邊不知說什麼或是做什麼,腦子裡飛快轉動着,卻遍尋不着一個合適的主意。

很快,震驚的人羣漸漸回過神來。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往後看,於是,臉色青紅交織的曹餘便落在所有人的眼裡,然後大家都靜靜地看着他,等着看這位執掌西州的刺史大人面對十三顆人頭,會有怎樣的反應。

李素也站在臺上看着他,眼裡帶着幾分笑意,他也很好奇,今日自己可以說是把西州官場清洗了一遍,現在屍首未冷,鮮血未乾,這位西州刺史該如此處置自己呢?

於是,廣場上數千人包括李素在內,都在等着曹餘的反應。

這種時刻很煎熬,曹餘隻恨剛剛自己太沖動,一聽到李素要殺十幾個官員便坐不住了,匆匆忙忙跑來卻於事無補,反而將自己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

大家互相沉默着,李素視力好,遠遠便能看清曹餘臉上的尷尬之色,以及那副進退維谷的表情。

李素笑了,曹餘臉上那精彩的表情告訴他,今日立這個威看來是沒錯了。

凡事該有個度,咄咄逼人並不是好事,它會把本來對自己有利的事態徒然轉變成劣勢,李素很清楚這個道理,此時人也殺了,威也立了,見好便收纔是聰明人的選擇,也該給曹餘一個臺階下了。

於是李素揚聲道:“曹刺史,西州官員自司馬馮善而始,上下共計十三人合謀欺虐良家女子,構陷上官,更過分的是,他們竟然瞞着曹刺史做了這些喪盡天良的事,多虧曹刺史明察秋毫,一眼看穿這些犯官的陰謀,下官遵照曹刺史吩咐,西州犯官共計十三名,全部斬首伏法,請曹刺史查驗。”

人羣裡又發出一陣驚疑的吸氣聲,李素這番話說出口,每個人望向曹餘的目光又不一樣了。

曹餘聞言卻差點背過氣去。

遵照我的吩咐?我會吩咐把自己刺史府裡的心腹屬官全殺了嗎?你當我和你一樣瘋了?

憤怒的目光穿過人羣,落在李素那張似笑非笑的臉上時,曹餘卻忽然冷靜下來了。

他知道,現在是李素給他臺階下,如果他不接下這個臺階,而選擇當着全城百姓的面跟李素翻臉的話,那麼,李素接下來會有什麼反應只有天知道了,畢竟,這傢伙是個瘋子啊。

深吸一口氣,曹餘終於生生忍下了滿腔的怒火,努力擠出笑臉,甚至還不忘挺腰負手端起官威,露出“一切皆在本官掌握之中”的樣子,緩緩點了點頭。

“李別駕所言不虛,西州沉痾已久,官員瞞上欺下,狼狽爲奸,欺壓良善魚肉百姓之事本官常有聽說,今日伏法的這十三人的惡跡本官早已查清,特意請李別駕調動騎營將士將這些官場敗類悉數拿下,事出緊急,爲防犯官同黨營救,本官決定先斬後奏,明日再向長安上疏請罪,諸位父老不必驚慌,此事與爾等無關,大家自行散去吧。”

廣場上的百姓們仍驚疑不定,面面相覷間,發現彼此的目光裡都寫滿了不相信。

人羣深處不知哪裡傳出質疑的嘟嚷聲,大意無非是今日你說早對他們橫行不法之事有察覺,前兩日你領着西州官員和百姓跑到騎營轅門前討要公道又是什麼說法?豈不是自相矛盾麼?

嘟嚷只是嘟嚷,沒人敢大聲說出口,況且百姓們現在也都明白了,這是官場爭鬥,確實與百姓無關,曹刺史前後言行再矛盾,也輪不到百姓來質疑,活得不耐煩的人才會較真,誰較真誰死。

曹餘端着官架子,一派威嚴不可侵犯的模樣,心裡卻有苦難言。

李素這豎子好算計,殺人殺爽快了,黑鍋卻毫不猶豫扔給了他,剛纔曹餘被情勢所逼,不得不順着李素給的臺階走下去,然而下臺階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剛纔當着全城百姓的一番話,無疑承認了這件事是他主使,然後呢?

西州出了這麼大的事,難道不需要善後?給朝廷的奏疏上怎麼說?如何給這些官員羅織一個說得過去且不惹陛下懷疑的罪名?如何打理垮塌了一半的西州軍政事務?甚至……如何瞞住那一樁最見不得人的秘密?

太多的問題,太多的後患,曹餘隻覺得此刻自己腦門上簡直刻着“麻煩”兩個字,而這一樁樁的麻煩,還只能由曹餘自己親自善後,誰叫自己剛纔嘴賤,把這十三條人命擔了下來呢?

臺下曹餘愁容滿面,思緒萬千,百姓們議論紛紛,驚疑猶存,李素卻不管那麼多,見曹餘很識趣地順着臺階走下去了,李素開心極了。

“下官幸不辱命,西州犯官十三人盡數伏法,往後西州再無欺壓良善的壞官,曹刺史是貞觀二年的進士,是有學問也有慈悲心腸的好官,下官相信在曹刺史的帶領下,西州百姓的日子一定一天比一天好。”

這番馬屁拍得連李素自己都臉紅不已,胃裡直犯惡心。

如此賣力的馬屁,曹餘卻不領情,臺階下來了,黑鍋也背了,一天之內發生這麼多倒黴事,豈是幾句馬屁能揭過去的?既然下了臺階,背了黑鍋,曹餘也必要跟李素再虛僞地互相吹捧了,他現在只想趕緊回家,然後找個沒人的地方好好哭一會兒……

ps:不小心睡過頭了。。。這章算昨晚的。。(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
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