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都督

若不是皇帝宣召,秦琅並不願意來參加廷議。

廷議其實很無聊。

做爲當過百日宰相的太子少師,他對於大唐朝廷中樞的那套運作方式是很清楚的,大事開小會,重大決策其實更是出於聖意。

李世民這個皇帝權威很高,而且也喜歡抓權。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宰相,又都不是那種跟皇帝爭權的宰相,他們君相合作多年,配合是十分默契的。

至於說打仗,李世民從來不怕打仗,房杜也不怕打仗,李靖侯君集這些武將們就更盼着打仗了。

其實現在真正壓着打仗的反而是李世民,不是怕打,而是考慮更多。

就如眼下,魏徵雖強烈反對開戰,可那邊開府儀司三司長孫無忌跟刑部尚書李靖,卻都在討論開打細節了。

先前房玄齡說北邊還有樑師都苑君璋和後隋傀儡小朝廷呢。

這可不是說不能打,意思是說咱們要打先打這幾個小兔崽子啊。

於是話題就被帶歪了。

談了半天。

最後李世民打算按侯君集的思路,派使臣去豐州河套,要冊封鬱射設阿史那摸末爲大唐懷化大將軍、順國公、豐州都督、刺史。

派人去代北,封苑君璋爲芮國公,朔州都督刺史。

反正對朝廷來說,這爵位官職不過是一張紙而已,豐州朔州也還是別人控制的地盤,所以若是這張紙有效,他們接受封賞而投降,那對朝廷來說賺大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收復了兩塊地盤。

若是他們不接受,也沒啥關係,說不定能夠藉此離間頡利與他們的關係,心生猜忌呢。

至於說和親公主什麼的,哪怕如侯君集說的找個宮女賜封公主封號和親,這事也還是被秦琅堅決反對了。

其它的事情他不插嘴。

但和親公主,他反對,哪怕和親的只是一個宮女,他也反對。

“我大唐帶甲數十萬,千萬男兒鐵骨猙猙,何須出賣一弱女子乎?誰要再提和親,我秦琅看不起他!”

這話一出,侯君集臉上很不好看。

不過倒也讓本來有些猶豫的李世民再次堅定決心。

不和親不割地不進貢,這是他即位之初所親口說過的話,當初頡利幾十萬大軍打到長安城下來了,他都沒鬆口,現在沒理由還送公主。

說來說去,還是做兩手準備。

若是情況好,北方的亂子只是在草原內部,那咱們就守好邊境就好了,順便跟鬱射設、苑君璋、突利他們眉來眼去好了。

若是頡利真有本事再次煽動諸部集結南下,那到時就跟他們打。

這個時候杜如晦提出了都督府修改計劃。

這事情早在李世民即位之初就開始了,廢行臺,廢關中十二軍等,其目的都是要把軍隊控制在朝廷之手。

早年朝廷在全國設立了許多總管府、大總管府,後來改成都督府、中都督府、大都督府等,數量多。

武德時,是統一戰爭,所以許多都督府的設立,是爲當時的統一戰爭形勢考慮的。有不少都督府就是在中原腹心州。

現在全國基本一統,內部威脅沒了,現在主要威脅是在外面,尤其是北方。

所以根本形勢變化,當然也要修改部署。

都督府做爲可統兵又可管民的重要機構,比刺史權力要大的多,所以杜如晦認爲要慎重設立。

“現如今全國共有大小都督府四十三個,臣以爲可裁併部份都督府,也可罷撤一些中原的都督府,只保留沿邊之地的都督府,以適合軍事需要。”

杜如晦提出的新計劃,是將四十三個都督府併爲二十四個。

幽並涼益荊揚交七個大都督府,以及十七個都督府。

洛州齊州等中原腹心的都督府全被撤消,只有荊揚兩個大都督府因其戰略地位重要而予以保留,相當於是一個區域的戰略重心。

而幽並涼交益都處於邊地,保留其大都督府地位,則是做爲區域戰略要點。

剩下十七州都督府,爲營州燕州代州靈州沙州廣州等沿邊之州,設爲都督府,側重其軍事職能。

在重新定下這二十四個都督府後,朝廷也按之前幽州都督府邊軍的調整改進的成功經驗,也在各都督府實行邊軍鎮守改革。

朝廷也正式確立了府兵系統和邊軍系統兩大系統,總的來說,府兵是統兵系統,閒時爲農戰時爲兵,定期訓練。

wWW ●тtκan ●¢O

邊軍系統,也稱爲番上系統,從軍府中輪調府兵前往各邊境都督府,分駐各軍城、守捉、要塞等,也前往長安、洛陽、太原宿衛。

實際上就是一個統領訓練,一個鎮守打仗,兩套系統。

當然,皇帝的北衙禁軍不在府兵之列,這是天子親軍,他們主要負責皇帝的宮禁宿衛、京師治安等,遇戰時,也可能抽調參戰。

而皇帝也要求,輪調禁軍去邊鎮駐守,以保持禁軍的戰鬥力。

“七大都督府大都督,皆親王統領,親王未到任,由大都督府長史主政。”

七大都督府,其實就相當於是七大戰區,有些類似於當年李淵關中十二道十二軍的意思。

而十七都督府,相當於是十七個方面集團軍,統領着守邊的邊軍體系。

十二衛統領幾百個衛府軍府,統領着幾十萬府兵,但兵將分離。

十二衛的中高級軍官們,平時都呆在京師,負責研究戰法之類的,十二衛衛府是交叉部署在全國,尤其是關方和關中地區,各衛府由統軍府改爲名折衝府,由折衝都尉統領。

實際上就是把幾十萬衛府兵,分散在幾百個折衝府,由幾百個折衝都尉統領,分散了兵權,諸衛的大將軍們對府兵的掌握降到很低。

而另一方面,都督府體系,各都督以及邊將們,卻只統領府下當值駐守的邊軍,對於境內的折衝府的府兵,卻沒有徵調指揮之權。

越王李泰,拜揚州大都督。

蜀王李恪,拜益州大都督。

燕王李佑,拜幽州大都督。

皇六弟趙王元景,改封荊王,授荊州大都督。

皇七弟魯王元昌,改封涼王,封涼州大都督。

皇九弟周王李元方,改封吳王,拜交州大都督。

皇十一弟韓王元嘉,改封晉王,拜幷州大都督。

三子四弟,出任七大都督。

從這裡可看出,皇帝對於大都督這個職位還是很看重的,並沒有輕授臣子。他授了三個兒子,和四個弟弟。

而老六老七後面卻沒老八,這是因爲老八酆王李元亨的母親是尹德妃,當年李世民跟建成斗的厲害的時候,尹德妃可是堅決支持建成了的,沒少害李世民。

原來的三級都督府,現在改成兩級了。

七大都督全是皇弟皇子,但荊王元景也不過十歲,他那幾個弟弟也都是十歲九歲的,全是秦琅崇賢館的學生呢,李世民的三個兒子呢,則都是八歲七歲的,要不是因爲其它皇子才三兩歲,其實李世民也沒必要把大都督的位置讓給弟弟們。

可封歸封,他們年紀還小,無法上任。

因此七個大都督府,實際上都是要派長史去主持的。

李績這個幷州都督,改爲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宇文士及這個涼州大都督也改爲涼州大都督府長史·······

秦琅在那裡喝着茶,他沒加鹽加胡椒粉,而是加了牛奶和糖,倒也別有番滋味的。

細品之下,倒也聽出來皇帝今天廷議上突然讓老杜提出這都督府改革的用意了,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人事調整。

原來四十三都督府,現在調整爲二十四都督府。

先是大都督府規定只由親王擔任,於是幾個大都督都降職或換職,擔任長史的都是皇帝信的過的人了。

再一個,並撤剩下十七個都督府,皇帝也直接來了個全面大調整,或是對調,或是直接派出自己的潛邸舊部去任職。

這麼一通操作下來。

大唐邊境防禦體系重新確立,府兵邊軍體系也明確了,另一方面,統兵的將領也都換成了自己人。那些武德朝的元老,或是當年半路歸降的雜系將領,李世民大多數調回了朝中,塞到十二衛府裡去喝茶去了,不給他們實際統兵之權。

不得不佩服皇帝,手段還是很高的。

大都督們是二品,都督是原來中都督的品級,正三品。

每個都督府,下面都起碼管着兩個以上的邊州,併兼任本州刺史。

每個都督,都握着起碼一兩萬的邊軍。

本來秦琅在那裡喝茶喝的正香,結果就聽到皇帝突然提起,說要派忠心可靠又勇猛能幹的大臣去邊境兼任都督。

這麼重要的差事,居然還讓大臣兼職?

皇帝這是啥意思?

大都督你嫌級別太高權勢太重,讓親王遙領這說的過去,可正三品的都督,也不過是上州刺史級別啊,有必要也要讓朝中大臣掛職兼任嗎?

然後秦琅就聽到李世民在那裡點他的名。

“改雍州府爲京兆府,雍州牧改爲京兆牧,以皇太子承乾領京兆牧,以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長孫無忌任京兆尹,以光祿大夫、太子少師秦琅爲京兆少尹。”

“秦琅兼領勝州都督、刺史!”

秦琅愣了一下。

一下子就又多了兩個兼職?

京兆少尹和勝州都督?

這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

京兆少尹就不說了,兼職就兼職吧,畢竟都在長安。可是這勝州卻是在關內道最東北啊,在樑師都控制的銀州北面,也在頡利可汗控制的漠南汗庭的南面。

東面隔一條黃河是河東朔州,西面是毛烏素沙漠戈壁,北面也是黃河,隔河是河套的前套地區。

當然,在秦漢時代,其實從白于山以此到陰山以南的,整個地區,都是河套。

但如今的勝州處境可是很尷尬的,東面是苑君璋控制的代北之地,南面是樑師都控制的銀夏之地,正北是頡利可汗的汗庭,西北是鬱射設佔據的後套豐州地區。

北東兩面都是黃河爲界,西面又是茫茫沙漠戈壁。

正因如此,之前突厥幾次南下,勝州都是直接失守。

只是因爲這地方太窮,所以突厥人每次借路經過,南下敲詐完大唐後,便也不留戀,直接撤走送還唐朝。

但這地方實在太殘破了。

雖說也是個戰略要點,但因爲周邊的形勢,導致這其實是一塊廢地。

要人口沒人口,要經濟沒經濟的,誰也不敢過去,去了沒多久肯定就成突厥人的奴隸了。

派到那地方去當官,那真是倒了八輩子黴,上次突厥路過再次破城後,現在勝州已經好久沒有派官員去了。

連百姓都沒,派官員也沒啥意義。

可現在皇帝把勝州也設爲都督府,還讓秦琅兼任勝州都督,秦琅感覺很扯淡。

第1277章 廟號聖祖、萬世不祧第190章 瘋子和首相第1473章 武安太平第1110章 金銀堡第1355章 飲血歸鞘第608章 滅此朝食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408章 太子兵變?第917章 琢磨不透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919章 酒訓太子第804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122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28章第224章第1004章 聖心難測第967章 邊軍小兵第443章 鎮南關第869章 叔寶與叔德第1092章 會獵第1233章 漢李陵之後第60章 重招舊部第79章 江湖故人第47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983章 驕狂第779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77章 監國第757章 茂公第243章 長樂坡第910章 鎮海軍使第359章 隱患第114章 忍無可忍第1451章 殷商遺民第481章 晉王第1019章 斬南詔第638章 皇后相召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979章 軍功十二轉第520章 奇恥大辱第1409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096章 滅國第484章 宋江第558章 截殺第983章 驕狂第530章 戰報如雪震東京第1224章 國師第1302章 秦家麒麟兒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258章 金殿掛冠第230章 食君之祿第864章 血夜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1409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91章 招兵買馬第210章 太子下鄉第1134章 奮餘威再戰安市第869章 叔寶與叔德第854章 三番五次第573章 嘲諷第692章 危險第1317章 趙王上洛第204章 李存義第1080章 太尉、節度第263章 反擊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1066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1327章 五帥還朝第1288章 安插第170章 削封減俸渡難關第1079章 邊功第518章 羌命也是命第762章 那就開戰吧第576章 睜隻眼閉隻眼第704章 鸞鳳第829章 野心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227章 東坡肉和轉運司第934章 朝中鉅變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1310章 皇帝關注第853章 掃穴第223章第79章 江湖故人第47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601章 替身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1297章 同牀異夢枕邊人第228章 蘭亭序第435章 蠻王鬥富第526章 匹馬戍梁州第396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315章 再驚天子第795章 武帝城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902章 絕地反擊第757章 茂公
第1277章 廟號聖祖、萬世不祧第190章 瘋子和首相第1473章 武安太平第1110章 金銀堡第1355章 飲血歸鞘第608章 滅此朝食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408章 太子兵變?第917章 琢磨不透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919章 酒訓太子第804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122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28章第224章第1004章 聖心難測第967章 邊軍小兵第443章 鎮南關第869章 叔寶與叔德第1092章 會獵第1233章 漢李陵之後第60章 重招舊部第79章 江湖故人第47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983章 驕狂第779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77章 監國第757章 茂公第243章 長樂坡第910章 鎮海軍使第359章 隱患第114章 忍無可忍第1451章 殷商遺民第481章 晉王第1019章 斬南詔第638章 皇后相召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979章 軍功十二轉第520章 奇恥大辱第1409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096章 滅國第484章 宋江第558章 截殺第983章 驕狂第530章 戰報如雪震東京第1224章 國師第1302章 秦家麒麟兒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258章 金殿掛冠第230章 食君之祿第864章 血夜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1409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91章 招兵買馬第210章 太子下鄉第1134章 奮餘威再戰安市第869章 叔寶與叔德第854章 三番五次第573章 嘲諷第692章 危險第1317章 趙王上洛第204章 李存義第1080章 太尉、節度第263章 反擊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1066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1327章 五帥還朝第1288章 安插第170章 削封減俸渡難關第1079章 邊功第518章 羌命也是命第762章 那就開戰吧第576章 睜隻眼閉隻眼第704章 鸞鳳第829章 野心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227章 東坡肉和轉運司第934章 朝中鉅變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1310章 皇帝關注第853章 掃穴第223章第79章 江湖故人第47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601章 替身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1297章 同牀異夢枕邊人第228章 蘭亭序第435章 蠻王鬥富第526章 匹馬戍梁州第396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315章 再驚天子第795章 武帝城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902章 絕地反擊第757章 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