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盧忠作爲緹騎,特務頭子,自然是對這次勢要豪右的狗急跳牆,有一定的預期,陛下能派出人去保護于謙,證明問題不大。

事實也是如此。

大明對嶺南四大家的抄家速度極快,羣龍無首,老巢都被一窩端了,一些個不知天命,認不清楚形勢的人,選擇破釜沉舟,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一頭撞在了鐵板上。

這幾日廣州府的天氣不大好,陰雨綿綿,而緹騎們自然不會因爲下雨停止辦案,十多日時間,一到夜裡,廣州府的街道上,都是馬蹄陣陣,一般都是案情有了新的進展,又有了新的案犯落網。

在天氣放晴之後,馬蹄聲消失不見,廣州府的百姓忽然發現,廣州府內外正在拆除坊牆,這引得百姓們嘖嘖稱奇。

這自然是來自陛下的決定。

景泰九年六月末,大明皇帝的聖旨:

下令廣州府拆除坊牆,僅僅留下坊門作爲樓牌,坊改爲了街巷,並且下旨允許自設店鋪門面,每家門前五步可搭設攤位,五步外植行道樹,用於區分馬車和行人。

依街分片建望樓,專人瞭望以備火警、匪警等,更夫、火夫、衙役等駐紮望樓。

宵禁時間減少,自子時起,至辰時止。

開放早市、晚市和夜市,允許走街串巷,允許沿街設置瓦舍、茶館、酒樓、糧、布等雜貨店鋪,空曠處百藝可搭臺拉場獻藝討賞等。

坊郭制在廣州府正在消失,在得到了充足的經驗之後,除軍鎮外,大明其他的城池的坊牆,也會諸部取銷。

坊郭制的初期是防止有人犯夜,就是趁着夜色犯罪,但是隨着時代的推移,坊郭制逐漸成爲了藏污納垢,小人私設關卡吃拿要所在,反而助長了灰黑產業,那麼拆除坊牆就變的很有必要了。

大明皇帝來到了廣州府,廣州府的局勢正在悄然變化着,這不是潤物細無聲的變化,而是翻天覆地的耳目一新。

城池之外的鄉野,開始出現了許多的農莊,這些農莊多了許多奔走四方、天子門生的掌令官,而城內,過去那些爲虎作倀、助紂爲孽的衙蠹,也被清理一空,有官身的衙役駐紮在望樓之內。

城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處都是在建的工地,這其中位於南塘的幾個官廠,吸引了無數失地無業的遊墜之民前往。

“反了!反了天了!他們居然敢收這麼多的錢!一間一架年就要二兩銀!這是兩百斤豬肉的價格!兩頭豬才二兩銀子!”

“這都是朝廷的錢,朕的錢,全都是賊!”朱祁鈺看着手裡的賬目,十分憤怒的對着興安說道。

因爲沒有坊郭戶十等分、鄉村戶五等分的戶籍制度,導致大明根本沒辦法直接收屋稅號銀,但是朝廷不收,不代表這些坐寇不收,這樑陳潘盧四家,每年光是屋稅號銀,就能收五十萬之多。

正統年間,正賦裡折銀的也就一百三十萬兩白銀而已!

可是僅僅憑藉着屋稅號銀,四大家在廣州一年就能收五十萬兩金花銀。

朱祁鈺當然明白,這就是直接稅和間接稅的差別。

“咱大明要是能弄好這戶制,就是收屋稅號銀,這一年也能有個過千萬兩歲收了吧。”朱祁鈺摸着下巴,思考着收屋稅號銀的可能性。

興安不住的點頭說道:“何止啊,這僅僅廣州一地,這百萬之衆的城池,每個都能收個五十萬兩,三十四個百萬城池,能收一千七百萬兩白銀。”

朱祁鈺不得不感慨的說道:“兩宋有錢是對的,他朝廷能窮纔怪呢,可惜大明不能這麼幹啊。”

“兩宋爲何能收這個錢?”

“因爲兩宋不設田制,不抑兼併,不僅如此,兩宋朝廷還販賣官田,這就導致了兩宋出現了難以想象的失地農民。”

“這些農民只能進城當牛做馬求口飯吃,但是也有富裕起來的,這兩宋能這麼收屋稅號銀,是因爲即便是把人收跑了,這城裡有的是人買。”

“大明沒法這麼收。”

坐寇收錢也不是全無成本,這滿城不事生產的坐寇,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筆的開銷,而且還要上供,這府裡的衙役也要打點關係,這衙門裡的方方面面都得打點好了,纔算得上手眼通天,但是你要去打點關係,你總要有門路不是?這就得給勢要豪右們都得送一份。

這四大家分這五十萬兩,其實真得不算多了。

朝廷真的要收這筆錢,就得養這麼多的人,真的能到太倉的又能有多少?

其實也不是什麼划算的買賣,不如把坊牆拆了,朝廷不收,坐寇也別想收。

“陛下英明。”興安也想提醒陛下,收屋稅號銀,是真正的與民爭利,是殘酷的朘剝,尤其是在大明這種科層制官僚體系下,這加稅最後都要攤到老百姓的頭上。

“這年頭,想要增收,還是開海抽分收關稅靠譜啊。”朱祁鈺點着面前的案卷說道。

大明要設田制,抑制兼併,那就不能設立五十戶制,就沒辦法收屋稅號銀,爲了一年不知道多少的收益,這麼折騰,不如開海,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

朱祁鈺拿起了另外一份奏疏,乃是戶部尚書沈不漏沈翼的奏疏,他在奏疏中,提到了百姓生育的問題,朱祁鈺認真的看完了這本奏疏,連連點頭。

“朕最開始的時候是擔心沈翼做不好這戶部尚書的,畢竟沐陽伯金濂珠玉在前,現在看來,他還是不錯的,至少沒有脫離基層,憑空幻想。”朱祁鈺拿着奏疏對着興安說道。

金濂是有戰功在身,曾經做陳懋的總督軍務去往福建平叛,而後做戶部尚書和大明皇帝配合極好。大明的新貨幣政策和開海事,在君臣的配合下,奠定了大明新財經事務的基礎。

沈翼的這份奏疏,講的是鼓勵生育。

在沈翼看來,大明就不要怕生多了養不起,生,可勁兒的生,能生多少就生多少,養不起就遷民,生下來,總要活下去的。

大明眼下只有萬萬丁口,如果大明眼下有五萬萬丁口,以大明現在的畝產,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

怎麼辦?

朝廷要調節這個矛盾,就必須要想辦法安置,那就不能再次海禁,得把百姓們都放出去。

勢要豪右們首當其衝,若是不讓百姓們吃飽飯,那可是要敲掉他們的腦袋,從他們糧倉裡找食兒的,自然也不會阻攔海貿。

戶部是大明開海的既得利益者,大明國帑,從來沒這麼闊過,雖然仍有偶爾要拆借內帑的窘迫,被陛下的大璫罵兩句討飯的,但借陛下的錢又不丟人。

在陛下那丟點面子拿到的是裡子,國帑充盈,面對其他六部,說話也氣實,過去因爲連足俸都發不出來,導致誰都能踩一腳戶部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

在沈翼看來,當下,是最好的鼓勵生育的時機。

在奏疏裡,沈翼將生娃的成本分爲了三大部分。

一部分那是婚配成本,隨着大明大量進口朝鮮、倭國、安南、占城、呂宋等地的女子,婚配成本因爲廉價的外番女子的衝擊,不斷降低。

第二部分是生育成本,隨着解刳院醫術的不斷進步,大明惠民藥局、大明行醫的增多,生育風險在降低,嬰兒存活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部分則是養育成本,大明民間普遍是父母幹活兒去了,家裡的老大看老二,老二看老三,孩子看孩子,成本自然會很低,也是長兄如父這種文化的社會基礎。

生,生的越多,大明的開海事就就越不能阻止;生的越多,就越不會人亡政息;生的越多,就能遴選出越多的賢良;生的越多,就越能倒逼社會生產力提升。

多生孩子,解百憂。

具體怎麼鼓勵?

“富者田連阡陌,官縉紳衿優免隱漏人丁,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奸猾之徒又託爲客籍以爲規避,反多徭役。丁銀與裡甲、均徭等四差銀留存地方,不入朝廷,私囊肥盈公帑虧築。”

“每遇編審,有司務博戶口加增之名,不顧民之疾痛,必求溢於前額,故應刪者不刪,不應增者而增,甚則人已亡而不肯開除,子初生而責其登籍。”

“溝中之瘠猶是冊上之丁,黃口之兒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賠,既而逃亡,勢所必然。”

“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朱祁鈺看着手中的奏疏,頗爲感慨的唸完了沈翼的最後一段話。

沈翼說的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明朝的丁銀、裡甲、徭役等四差銀由地方徵繳,並不會押解入京,都留給了地方。

大明的四差銀,都是建立在丁口之上,若是都留在地方公帑用於地方也就罷了,大多數都流入了貪官污吏的私囊之中,大約就是鄉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的套路。

因爲這涉及到了地方肉食者的錢袋子,所以每每遇到黃冊審編,有司爲了增加丁銀,就會不顧及民生苦楚,應該刪的死丁不刪,不應該增加的未成丁的新口增加。

富人豪強盡行花詭,得逃丁差,山溝溝裡的貧者卻變成了上上丁,一人九錢,連黃口小兒都要被追繳丁銀,百姓逃亡,就成爲了必然。

現象真實存在,問題是如何緩解這種社會矛盾和現象,原因分析的有理有據,沈翼是戶部尚書,是事務官,可不是文淵閣、翰林院、科道言官的政務官,他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以景泰九年人丁爲基礎,從此以後,無論生多少,新人口永不加賦。

也不用地方有司費盡心思編排了,百姓們也不用逃亡來躲避了,丁差就按當下億人口來覈算。

新生兒的人頭稅,自此以後就取消了!

興安聽完了之後,止不住的感慨的說道:“看來最近戶部是真的不差錢啊,連這等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都喊了出來。”

“破釜沉舟了。”朱祁鈺十分確信的說道。

戶部是爲了戶部自身的切實利益考慮,眼下開海如火如荼,只要市舶司正常運轉,內帑和國帑對半收稅,戶部就不會陷入年年虧損赤字,連京官的俸祿都無法足額發放的窘境。

以前戶部是反對開海的急先鋒,比如永樂年間的戶部尚書夏原吉就是多次忤逆太宗文皇帝,要求海禁。

主要是永樂年間的開海,是官船所得,皆入內帑,國帑一分錢撈不到,還要維護龐大的艦隊、爲艦隊提供貨物。

現在的戶部成爲了開海的堅實擁躉,主要是市舶司稅務內帑、國帑對半開,陛下的內帑更像是大明儲備金,這樣一來,戶部成爲了開海的最大收益者。

戶部上下,自然是五體朝天的支持,戶部整天就是琢磨着如何將這種開海模式維持下去。

戶部比皇帝陛下更害怕人亡政息,對於戶部而言,沒錢的日子實在是太苦了。

所以朱祁鈺纔會說,戶部這次真的是破釜沉舟了。

“這份奏疏先給於少保看看,然後交給文華殿廷推吧,朕不做批覆,如果都同意,朕自然樂見其成,但是阻力很大啊。”朱祁鈺陷入了沉思之中。

“臣領旨。”興安拿走了奏疏,去尋於少保去了。

于謙此時正在農莊法裡忙活,嶺南的情況和江西又有不同,趁着陛下到了廣州府的第一把火,于謙將嶺南地區的農莊法往前推動了一大步。

四大家的良田,成爲了官田而後用置換的手段,連田阡陌成爲了農莊組建的第一批田。

這樣一來,嶺南農民參加農莊法熱情高漲,一些猶豫的小農地主,看到朝廷拿出了這麼多官田參與農莊,自然不再猶豫了。

剩餘一些,會隨着農莊法的不斷擴大,最終加入農莊法。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于謙摘下了斗笠,將手在短衫上擦了擦,腳踩在鐵鍬上,對着陽光打開了奏疏,他今天是走進了田地,踩得滿腳是泥,考察田畝水文等事。

不會種地的世侯武勳,怎麼能做好百官之首的少保呢?

于謙看完感慨的說道:“好啊,難啊。”

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
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