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

入夜的時候王川親自送來了晚餐,有清淮醋魚、陵州甜糕、醉鬼花生和倚翠仙草。韓凝姬從沒有想過自己能和倚翠樓主同桌而食,更想不到的是,同樣同桌而食的,是倚翠樓裡曾經誰都能呼來喝去、還需要自己照拂的小雜役,而這個小雜役,如今是樓主之主。

這一頓晚飯她吃得如同嚼蠟。樓主特地帶來了“仙子喜”,她都沒有喝上兩口。直到晚飯之後,樓主另安排羅錚和那被叫做“曾閻羅”的老者去了另外的住處,韓凝姬才鬆了口氣。

“鎮武司……”

窗外月明如晝,入目的圓盤裡恍惚間可以看見幾個人影略過,不知是哪幾位神通者在施展神通。韓凝姬倚欄而坐,輕聲呢喃,一時間說不清自己心中思緒。

“龍大小姐和洪峰之弟洪軒新死,陵州城怕是要亂上幾日。這幾日城門只怕也不會開,各處城牆還會有神通者把守,不好出去。向陽巷巴家舊宅裡又有獸靈門的內門弟子死了,只怕城內封禁和搜查,更是要嚴上加嚴,外出在街上,都需要小心。司衛、曾閻羅,請小心些個。”

王川引着羅錚和曾老兒去了新的住處,同時講解了一遍眼下的形勢。一路上的人都已經被王川屏退,他們過去,並沒有人看見。

樓主大人給羅錚和曾老兒安排的住處並不遠,在倚翠樓裡最奢華的地界,左邊右邊都住着樓裡的頭牌,有神通者來,只怕都被左右兩邊吸引了去,注意力就不會在羅錚和曾老兒這邊停留。

羅錚眼瞧七色彩綢橫掛門樑,將一處處屋子串聯起來,散發出旖旎紅光的燈籠在寂靜的夜晚中紋絲不動,輕聲一笑。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被倚翠樓主請到這樣的屋子裡。只可惜,沒有姐兒作陪。

王樓主道:“這房原本是留楊芷姬的,但後來我在清淮江上開了桃花舫,楊芷姬搬去了清淮江上,這裡只用來休息,太過浪費,我便沒有給她,空了下來。讓她白天裡休息,還在原來住處。如今司衛和曾閻羅暫住這裡,不會有人發現。”

羅錚心中暗歎。王川果然對他的所作所爲沒有多少避諱,根本不介意自己會不會在意他拿桃花郎君之死賺錢、還讓自己在桃花舫上當小廝的事。

對於王川王樓主來說,稱自己一聲司衛,請求加入自己麾下,只怕不過是一場交易——他可以幫自己悄悄去做事,而自己,則提供給他一個鎮武司成員的身份,讓他避免有朝一日被鎮武司鎮壓。

曾老兒問:“何時能送主公出城?”

王川道:“這也正是我在考慮的。按照現在的形勢,陵州城放鬆把守,怕是要等很久。但讓司衛一直躲在這裡,去不了長安覆命,又不是個事。我們須得商議一個法子,好出城去。”

“有什麼好辦法?”

曾老兒問。

王川道:“我也在想。”

今夜的夜風大得驚人,哪怕是在倚翠樓的房間裡,都能聽到呼嘯的風聲。白日裡喧囂的神通者這時候都彷彿沒了影子,唯一有響動的,就是淮河上樓船裡船帆隨風狂擺、以及兵士們相互傳令、說話。

羅錚心中一動,說道:“陵州城城牆高大,環立四面八方,如今又有神通者把守,我不好出去。唯有一處——淮河出城,匯入清淮江的水道,我或許能找到些機會。”

然而王川卻搖了搖頭,說道:“司衛想錯了。淮河上如今可是有洪峰把守的。那洪峰是八荒宗外門弟子,一杆八荒神槍用得出神入化,還是個意志堅韌的狠茬子。當年他爲狩西北妖蠻,在妖蠻腹地埋伏了半年之久,成功將一個妖蠻首領斬殺了。郡守正是看中他這一點,才把他從西涼調到了這裡,做了個樓船中郎將。如今可是他兄弟死了,他能爲洪軒從八荒宗苦求一杆八荒槊,可見他和兄弟的感情。我看如今讓他在淮河上守半輩子,他都沒有問題。司衛想從淮河出去,還不如闖城門。”

“晦氣!有這本事,不在西涼對付妖蠻,來這裡添什麼亂!”

曾老兒氣得吹鬍子瞪眼。

羅錚卻笑了起來,道:“能對付妖蠻,不見得能能對付這裡?妖蠻之地,荒涼無人,能讓他隨心堅守埋伏。但這裡卻不一樣。他能不能堅守下去,不轉移注意力,還得看旁人配不配合他。”

王川微微睜了下眼睛,心中驚訝,卻沒有說話。

曾老兒道:“有什麼不一樣?”

羅錚道:“如今陵州城亂起,不是因爲他兄弟一人而亂。向陽巷死了個獸靈門的外門弟子,就吸引了那麼多神通者去。若是淮河裡突然有了什麼事,神通者蜂擁而至,亂成一片,由不得他不受影響。”

王川眯起了眼睛,依舊不說話。

羅錚一直在注意王川。這位倚翠樓主擅長明哲保身,自然不會全力相助,只盼他不會暗中下手腳,出賣自己。不過現在看來,他還沒有這樣的意思。

而曾老兒似乎接受了一點羅錚的想法,冷哼一聲,說:“你說的是個理。但如今到處都是神通者,你要淮河上怎麼亂?讓我們去光天化日地砍人,好引開洪峰的注意力,讓你跑出城?別打這主意,老兒我還要留性命查前主公身死之事呢!”

羅錚也冷哼一聲,說:“說你是摳門老兒,你不但摳門惜命,連你的腦仁也摳。誰讓你去砍人了?你忘了在向陽巷巴家舊宅裡留了個什麼玩意兒了嗎?”

“什麼玩意兒?酬雲釀?”

曾老兒和羅錚拌嘴道,說着說着,卻忽然雙眼睜大,擊桌道,“你怎麼不早說,我去去就來!”

說時捲了一股風,“刷”地出去。

羅錚急叫道:“等等,巴家舊宅那麼多神通者,你這時候去……”然而話到半中,羅錚就閉上了嘴。

曾老兒跑得飛快,羅錚話沒說完,曾老兒已從屋子裡消失。

王川不由失笑,道:“曾閻羅倒是個急性子。司衛不用擔心,曾閻羅神通高強,他敢去,必然就有把握。”

“但願如此。”

羅錚悶了口“仙子喜”,說道。

王川給羅錚斟滿了酒,說:“司衛,我看你不像鎮武三十六的王司衛,倒像是諸葛司衛。”

第二十三章 主公第十章 八卦第五十九章 長安何以長安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六十章 她往那裡一站,就是千軍萬馬第五十一章 大千世界第十二章 在雨中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三十二章 萬夫莫開第四十八章 謎團重重第一章 鎮武第七十八章 往事如煙第四十二章 扭曲的往事第二章 老和第十三章 長安事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四十九章 舉世皆敵第八章 修行第五十四章 且走第五十二章 舊人今何在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九章 突然間的變化第十五章 四日到,大風起第十一章 門客攜禮歸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四十七章 張揚第五十一章 此去長安第二十八章 身先士卒第十一章 渡劫第八十三章 幫助第四十八章 當浮一大白第八十章 未知的危機第十章 八卦第二十九章 投機者第五章 鎮武三十六第十七章 神通!神通!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二十八章 身先士卒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第四十二章 行路難第四十八章 謎團重重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六十四章 十人份的引夢拘魂術,你要不要第七十三章 八荒六合唯你鼠輩第八章 鴿子第五十八章 雪中悍道行第三十一章 一夫當關第七十四章 亂第四十八章 謎團重重第二十章 你所憧憬者第四十七章 鎮武一十一第十六章 舊船第二章 老和第五十七章 莽夫第六十五章 背後有人,千里之外第三十二章 紅眼第五十二章 舊人今何在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十四章 等待鎮武人第四十章 通天橋第七十九章 新的開始第七十五章 請求第十七章 鎮武人歸來第三十八章 風雲動第三十二章 紅眼第四章 無用之物第五十三章 且戰第六十三章 踏焰之馬第五十三章 且戰第五十九章 長安何以長安第八章 修行第八章 修行第二十四章 最差的一屆第七十五章 請求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十一章 渡劫第六十三章 踏焰之馬第十四章 等待鎮武人第二十六章 前往長安第四十章 通天橋第十二章 共往陵州去第六十七章 誅第三十一章 一夫當關第二十章 風聲鶴唳第十四章 雲起第三十二章 紅眼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第十七章 神通!神通!第三十七章 火焰第八十三章 幫助第八十二章 阿蜀,喜胡第一章 鎮武第七十五章 請求第二十章 風聲鶴唳第五章 洞玄宋氏凝雪第三十一章 一夫當關第四十一章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第五章 鎮武三十六
第二十三章 主公第十章 八卦第五十九章 長安何以長安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六十章 她往那裡一站,就是千軍萬馬第五十一章 大千世界第十二章 在雨中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三十二章 萬夫莫開第四十八章 謎團重重第一章 鎮武第七十八章 往事如煙第四十二章 扭曲的往事第二章 老和第十三章 長安事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四十九章 舉世皆敵第八章 修行第五十四章 且走第五十二章 舊人今何在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九章 突然間的變化第十五章 四日到,大風起第十一章 門客攜禮歸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四十七章 張揚第五十一章 此去長安第二十八章 身先士卒第十一章 渡劫第八十三章 幫助第四十八章 當浮一大白第八十章 未知的危機第十章 八卦第二十九章 投機者第五章 鎮武三十六第十七章 神通!神通!第八十四章 呼朋引伴出門去第二十八章 身先士卒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第四十二章 行路難第四十八章 謎團重重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六十四章 十人份的引夢拘魂術,你要不要第七十三章 八荒六合唯你鼠輩第八章 鴿子第五十八章 雪中悍道行第三十一章 一夫當關第七十四章 亂第四十八章 謎團重重第二十章 你所憧憬者第四十七章 鎮武一十一第十六章 舊船第二章 老和第五十七章 莽夫第六十五章 背後有人,千里之外第三十二章 紅眼第五十二章 舊人今何在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十四章 等待鎮武人第四十章 通天橋第七十九章 新的開始第七十五章 請求第十七章 鎮武人歸來第三十八章 風雲動第三十二章 紅眼第四章 無用之物第五十三章 且戰第六十三章 踏焰之馬第五十三章 且戰第五十九章 長安何以長安第八章 修行第八章 修行第二十四章 最差的一屆第七十五章 請求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十一章 渡劫第六十三章 踏焰之馬第十四章 等待鎮武人第二十六章 前往長安第四十章 通天橋第十二章 共往陵州去第六十七章 誅第三十一章 一夫當關第二十章 風聲鶴唳第十四章 雲起第三十二章 紅眼第三十一章 陵州亂第十七章 神通!神通!第三十七章 火焰第八十三章 幫助第八十二章 阿蜀,喜胡第一章 鎮武第七十五章 請求第二十章 風聲鶴唳第五章 洞玄宋氏凝雪第三十一章 一夫當關第四十一章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第五章 鎮武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