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長安事

桃花舫停靠在岸邊,十二桃花釵下船登車而去,羅錚依舊停留在桃花舫上。

這回他連東西都顧不上吃,徑直去矮牀上坐下,去回憶昨晚的體悟了。

昨夜的狂風大雨像是落進了他的意識裡,催醒了意識裡那早已準備好的知識。

意識裡的聲音以雷雨爲筆,以桃花郎君給他的神通爲墨,在他的腦海裡畫了一張餅。

這張餅大而虛,帶着寒冰的凜冽,要等他掌握鎮武扳指,才能啃到。

雖然這張餅已經定型,留在意識裡永遠不會消失,但羅錚還是有種莫名的擔心,只好選擇不住地去回味,去鞏固。

“一天了……”

羅錚喃喃自語。

黑暗裡關注自己的兩雙眼睛,會繼續觀察上自己一整天嗎?

那兩雙眼睛,一雙屬於龍大小姐,另一雙又屬於誰?

桃花舫的一天又在安靜中過去。陵州城的守衛們並沒有找來,但桃花舫彷彿成了一處景點——不是之前那樣,江上的景點,而是停靠在岸邊的景點。

關於守衛們和桃花舫小雜役的傳言已經傳遍了陵州城。人們都知道了在桃花舫上有一個奇人,跟猴子學了一套神奇技藝,能把鎮守陵州城城門的一羣守衛打敗,還能獲得桃花郎君的青睞。

羅錚一躍成爲凡人們的偶像。人們雖然懾於倚翠樓的名頭,不敢登上桃花舫去看,但在清淮江岸瞻仰瞻仰羅錚,還是做得到的。更有甚者在桃花舫下給羅錚跪下,請求拜師。

但對桃花舫外的一切,羅錚充耳不聞。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熟悉鎮武三十六神通,和你養精蓄銳之中。

爲了一天後,他必須在做好準備掌握鎮武扳指和神通的同時,也保證自身精神和身體的狀態,以有能力應對一切。

又是一個白天過去,這一晚,十二桃花釵登船,桃花舫在江中漂流,姐兒們已經習慣了沒有客人的畫舫。

羅錚坐在桅杆下,聽着姐兒們議論龍大小姐到底有多閒、龍家到底多有錢,以及今天陵州城裡又來了多少神通者,還有有多少人神經了,跑去山上抓猴子,引得聚集陵州城的神通者們議論紛紛看稀奇。

說到抓猴子,姐兒們不不由偷偷看羅錚。這兩天她們的小雜役忽然變成了風雲人物,這場抓猴子的鬧劇,就是他帶起來的。

而羅錚受到關注,楊芷姬分外不爽。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讓楊芷姬覺得羅錚在桃花舫上,是這麼的礙眼。

楊芷姬恨不得把羅錚踹下船去,但可惜倚翠樓主不會答應,龍大小姐也不知道會不會高興。

神通者們像是忘了清淮江上有個桃花舫,是用桃花郎君醉酒溺死的奇事搞出來的名堂。姐兒們都說這船再被龍大小姐包下去,別的客人們再不來,桃花舫都要長草了。

韓凝姬變得沉默寡言,不再和羅錚說話,也不和其他姐兒交流。羅錚看在眼裡,卻沒有多說什麼。

自身難保,何以兼顧他人?

桃花釵的姐兒們夜聊的話頭逐漸集中在聚集城中的神通修行者上。

陵州城氣氛的緊張,羅錚哪怕是隻聽姐兒們議論,都感覺到了。

“這麼多神通者,窩在陵州城裡什麼也不幹,真不知道都跑來扎堆幹嘛!”

“就是,陵州城都快擠不下了。白天在城裡呆着,我感覺出氣都不順。”

“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走了,滿樓都是神通者,我回城以後,大氣都不敢喘了。”

“別想了,我看啊,他們或許就常駐陵州城了。你們怕是不知道,長安城變天了!”

“什麼?”

有幾個姐兒驚訝地問。

羅錚也心中驚訝,跟着豎起了耳朵。就聽見姐兒說道:

“聽說十日之前,長安城裡,宰相辛圭被飛劍斬殺了。那血直接從皇城內流出來,全長安的人都知道了。聖人震怒,要下令重啓鎮武司。”

衆姐兒譁然起來。

“重啓鎮武司?!”

“那天下修行者能行嗎?”

“就是,鎮武司都沒了六十年了,如今修行者勢力這麼大,鎮武司怎麼重啓啊!”

“當年鎮武司成立,有軍師將軍和各地軍師中郎將撐腰,現在可沒了。”

“我倒是想鎮武司能重新起來呢。神通者天天高高在上,我是受夠了!能換換口味,嚐嚐鎮武司司衛的滋味,也是不錯。”

“想得美!你以爲陵州城聚集這麼多神通者,是因爲什麼?鎮武司的牌子吃灰都吃了六十年了,哪有那麼容易立起來?”

衆姐兒說到這裡,透露消息的那姐兒說道:“我跟你們說,這些話我可都是聽一個極好的神通者恩客喝醉了酒透露的,你們知道就好,可別隨意亂說。”

衆姐兒都答應道:

“知道,知道。”

“咱們姐妹們,你還不知道嗎?口風嚴着呢。”

整個桃花舫上,從頭到尾就只有羅錚、韓凝姬和楊芷姬不說話。其他姐兒說了口風嚴實些,說話都不正常說了,神神秘秘的,就跟坊間秘密人士交流八卦情報似的。

然而已經漏了風的消息,終將鋪天蓋地,無法隱瞞。到第這一天快結束時,宰相辛圭在長安皇城下,被飛劍斬殺的事,已經傳遍了陵州城內外。

羅錚到這時候才揣測到了龍大小姐的用意。所謂的沉江封印鎮武扳指,想必是對朝廷和鎮武司的示威。

鎮武司當年再強大,如今也已不過是舊日的塵埃。我將鎮武三十六沉江封印,你們又能奈我何?你們鎮武司,可還能完整重建?

說不準,如今陵州城裡匯聚這麼多神通者,就是爲了大造聲勢,讓朝廷好好看看,神通修行者們的力量,重啓鎮武司,終究是不自量力。

羅錚心裡猜想。

“唉,當年大秦三世皇帝,真不知道是受了怎樣的矇蔽,才解散了鎮武司。鬧得如今局面,不好收場,朝廷和修行者對峙,說不準天下就亂起來了。”

“哼,仁帝是神通者的仁帝,又不是咱們的仁帝,解散鎮武司,自然理所應當。”

“噤聲。這些話別亂說。”

姐兒們對如今形勢做下了對她們而言的定論,“天下亂不亂,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服侍一般人是服侍,服侍神通者也是服侍。咱們呀,就在這清淮江上,誰還能少了咱們吃喝不成?”

第四十九章 夜涼如水,好一場大醉第七十三章 八荒六合唯你鼠輩第四十一章 隨從第二十八章 百因必有果第六十四章 十人份的引夢拘魂術,你要不要第七十四章 亂第三章 大秦長公主第八十五章 酒中方見世人情第六十八章 威懾第二十二章 弒邪第二十一章 敬你鬼話連篇第三十四章 掘地三尺第八十二章 阿蜀,喜胡第三十章 門客第七十九章 新的開始第七十九章 新的開始第六十一章 武庫第二章 老和第十九章 信第十八章 鎮武人來襲?!第四十二章 行路難第七十六章 夜來第三十六章 爆炸第十章 龍大小姐的安排第二十四章 收集第八章 鴿子第五十章 斬罪第二十二章 弒邪第二十七章 善失惡長,何以鎮長安第一章 故人第三十三章 炸裂第四十五章 終結第三十七章 火焰第三十七章 火焰第十二章 共往陵州去第二十八章 百因必有果第七十章 感應第四十三章 河州郡第二十九章 斬鬼一刀第三十三章 鬥智鬥勇第五章 洞玄宋氏凝雪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三十八章 暫時同盟第十八章 淮河上的冰第五十四章 且走第八十六章 會武第四十三章 滅門第二十六章 鬼神,妖邪第二十九章 斬鬼一刀第二十三章 主公第二十章 風聲鶴唳第八十一章 新的開始第四十七章 張揚第二章 長安之亂第二十五章 遊戲第五章 洞玄宋氏凝雪第四十八章 當浮一大白第九章 通天橋下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二十二章 馭獸第三十章 門客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一章 桃花舫第三十九章 鎮魂處鎮武第三十四章 掘地三尺第二十三章 借第六十四章 十人份的引夢拘魂術,你要不要第五章 鎮武三十六第四十七章 鎮武一十一第二章 長安之亂第四十八章 當浮一大白第五十八章 雪中悍道行第十六章 殺演武第六十八章 威懾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十六章 殺演武第五十八章 雪中悍道行第十七章 鎮武人歸來第六十九章 怕不怕第八十二章 阿蜀,喜胡第二十五章 遊戲第十四章 雲起第七十四章 亂第五十三章 且戰第二十三章 借第三十二章 萬夫莫開第四十九章 夜涼如水,好一場大醉第七十二章 我鎮武司向來以理服人第八十章 未知的危機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二十四章 最差的一屆第三章 崇陽郡裡黃四郎第四十章 通天橋第八章 修行第六十九章 怕不怕第三章 崇陽郡裡黃四郎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六十一章 武庫第十六章 舊船
第四十九章 夜涼如水,好一場大醉第七十三章 八荒六合唯你鼠輩第四十一章 隨從第二十八章 百因必有果第六十四章 十人份的引夢拘魂術,你要不要第七十四章 亂第三章 大秦長公主第八十五章 酒中方見世人情第六十八章 威懾第二十二章 弒邪第二十一章 敬你鬼話連篇第三十四章 掘地三尺第八十二章 阿蜀,喜胡第三十章 門客第七十九章 新的開始第七十九章 新的開始第六十一章 武庫第二章 老和第十九章 信第十八章 鎮武人來襲?!第四十二章 行路難第七十六章 夜來第三十六章 爆炸第十章 龍大小姐的安排第二十四章 收集第八章 鴿子第五十章 斬罪第二十二章 弒邪第二十七章 善失惡長,何以鎮長安第一章 故人第三十三章 炸裂第四十五章 終結第三十七章 火焰第三十七章 火焰第十二章 共往陵州去第二十八章 百因必有果第七十章 感應第四十三章 河州郡第二十九章 斬鬼一刀第三十三章 鬥智鬥勇第五章 洞玄宋氏凝雪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三十八章 暫時同盟第十八章 淮河上的冰第五十四章 且走第八十六章 會武第四十三章 滅門第二十六章 鬼神,妖邪第二十九章 斬鬼一刀第二十三章 主公第二十章 風聲鶴唳第八十一章 新的開始第四十七章 張揚第二章 長安之亂第二十五章 遊戲第五章 洞玄宋氏凝雪第四十八章 當浮一大白第九章 通天橋下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二十二章 馭獸第三十章 門客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一章 桃花舫第三十九章 鎮魂處鎮武第三十四章 掘地三尺第二十三章 借第六十四章 十人份的引夢拘魂術,你要不要第五章 鎮武三十六第四十七章 鎮武一十一第二章 長安之亂第四十八章 當浮一大白第五十八章 雪中悍道行第十六章 殺演武第六十八章 威懾第二章 神通者與螻蟻第十六章 殺演武第五十八章 雪中悍道行第十七章 鎮武人歸來第六十九章 怕不怕第八十二章 阿蜀,喜胡第二十五章 遊戲第十四章 雲起第七十四章 亂第五十三章 且戰第二十三章 借第三十二章 萬夫莫開第四十九章 夜涼如水,好一場大醉第七十二章 我鎮武司向來以理服人第八十章 未知的危機第四十五章 凡人師徒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二十四章 最差的一屆第三章 崇陽郡裡黃四郎第四十章 通天橋第八章 修行第六十九章 怕不怕第三章 崇陽郡裡黃四郎第七章 以三日爲期第六十一章 武庫第十六章 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