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技驚四座

bookmark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對李雲天來說自然要跟許久未見的陳凝凝纏綿悱惻一番,因此晚上他並沒有去怡香堂,而是留在家裡陪陳凝凝。

“相公,你準備如何應對紅鸞和紫鵑?”夜深人靜時,一間雅緻的臥室裡,古香古色的木牀上,滿面紅潮的陳凝凝依偎在李雲天的胸口,柔聲問道。

“無論她們誰是陳光宗安排的棋子,相公都會謹慎對待。”李雲天摟着陳凝凝雪白的頸部,望着場外幽靜的夜色說道,“天氣逐漸開始轉涼,想必那些鹽商越來越難熬了。”

“相公,兩淮鹽道貪墨一案事關重大,恐怕大明除了你之外無人能將其徹查清楚。”陳凝凝聞言微微一笑,緩緩閉上了眼睛,享受着這難得的獨處時刻。

“兩淮鹽道的貪墨由來已久,很多已經成爲了糊塗賬,要想將其查清又談何容易。”李雲天無奈地笑了笑,頗爲感慨地說道,“只要能將近些年兩淮鹽道的貪墨查個七七八八,給朝廷儘可能多地追回流失的稅銀相公就已經很滿意了。”

“相公,皇上有沒有說兩淮鹽道的案子查到哪個地步?”陳凝凝知道兩淮鹽道的案子十分棘手,沉吟了一下後關切地問道。

雖然她相信李雲天能查清兩淮鹽道的事情,但其中的兇險卻令她有些心神不寧,畢竟涉及兩淮鹽道貪墨的官員甚廣,屆時李雲天將遇到對方瘋狂的反撲。

“皇上自然想將那幫貪官污吏全部繩之以法,不過爲了大明政局的安定最終還是決定網開一面,如果兩淮鹽道貪墨屬實,只牽連皇上登基後貪贓枉法的官吏。”

李雲天伸手撫摸着陳凝凝頭上柔順的長髮,微笑着說道,“皇上還是顧慮太多,如果換作先帝的話,恐怕要從太宗皇帝時開始清算了。”

“兩淮鹽道的案子這麼大,皇上自然要小心行事了,況且皇上至孝,不想牽連上先皇和太宗皇帝。”陳凝凝聞言不由得稍微安心,伸手摸着李雲天的臉頰說道,這樣一來李雲天所面對的壓力無疑將會小上許多。

雖然洪熙皇帝在當太子時行事懦弱,但現在幾乎所有的朝中重臣都知道那是洪熙帝在隱忍,自從洪熙帝登基後便大刀闊斧地改革朝政,要是遇上兩淮鹽道貪墨這樣的大案,十有八九會下令嚴查,跟永樂帝比起來洪熙帝繼承了明太祖雷厲風行、捨我其誰的魄力。

“這樣也好,也省得相公耗費力氣進行善後了。”李雲天笑了笑後也閉上了眼睛,擁着陳凝凝緩緩進入了夢鄉,其實他也不願意使得自己過得太累。

一連幾天,李雲天帶着陳凝凝、鄭婉柔和雷婷乘坐着他的那輛拉風氣派的四輪馬車在揚州城裡遊玩,也不知道這次相聚後下一次雙方什麼時候才能見面。

陳凝凝的到來無形中沖淡了籠罩在兩淮鹽道官吏和鹽商總會鹽商頭上的壓抑氣息,李雲天既然有心思陪老婆遊山玩水,自然沒把兩淮鹽道的事情放在心上。

八月十四,中秋節的前一天,李雲天領着女扮男裝的陳凝凝、鄭婉柔和雷婷去了怡香堂,前去給紅鸞捧場。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陳凝凝來到揚州後,趙欣月就知趣地躲開了,免得打擾了李雲天與陳凝凝的相聚,自然也就不會跟來當電燈泡。

得知李雲天前來的消息後,這幾天一直閉門謝客等待李雲天的紅鸞和紫鵑連忙打扮了一番後趕了過來,一個撫琴一個起舞,給李雲天等人助酒興,場面甚是熱鬧和歡快。

“陳公子,今天難得大家這麼高興,你也彈奏一曲給大家助助興。”等紫鵑一曲彈畢,李雲天笑着放下酒杯,向坐在身旁的陳凝凝說道。

說實話,李雲天也很久沒有聽陳凝凝撫琴了,當年在湖口縣正是陳凝凝的琴聲將他引到了其所住的小院中,進而成就了兩人的一段金玉良緣。

與此同時也是想給對琴藝自視甚高的紫鵑一個敲打,讓她知道魚陳凝凝的琴藝比起來她還相差甚遠。

“既然趙公子有心,那麼在下就獻醜了。”陳凝凝聞言微微一笑,擡步走向了紫鵑,向她笑着說道,“紫鵑姑娘,可否借在下寶器一用。”

“公子請。”紫鵑隨即起身,躬身退在了一旁,饒有興致地望着陳凝凝。

她已經看出陳凝凝女扮男裝,聯想到近日來陳凝凝已經回揚州城的傳聞立刻意識到眼前這名俊俏無比、氣質卓絕的公子哥就是李雲天的三夫人,傳聞陳凝凝在音律上頗有造詣,她想看看陳凝凝的功力究竟如何。

在衆人的注視下,陳凝凝伸手撫摸了一下面前古箏的琴絃,然後輕輕勾起一根琴絃,古箏頓時“當”的一聲,發出一聲清脆的空鳴,使得現場衆人的心神爲之一凜,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就集中在了陳凝凝的身上。

紫鵑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了驚訝的神色,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雖然陳凝凝還未開始演奏,但是這單單的一個起手式就將她震住,完全是音律名家的風範和氣勢,她與之相比遜色許多。

隨後,陳凝凝雙手的芊芊玉指在古箏上輕輕滑動,一股悠揚悅耳的琴聲猶如從九天之上傳來,如小溪流水般縈繞在房間裡,使得衆人不由得感到心曠神怡。

見此情形,紫鵑的臉色接連變了幾變,雙目中滿是驚愕,曲子一開始她已經知道自己敗了,以她的水平在陳凝凝面前無疑是班門弄斧,不堪一提。

“人生若止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就在紫鵑愕然呆立在那裡的時候,陳凝凝一邊撫琴一邊悠然唱出了李雲天當年在鄱陽湖上給她所作的《木蘭詞》,目光柔情似水地望着李雲天,彷彿又回到了昔日在湖口縣時的那段幸福時光。

當年李雲天初到湖口縣,在白水鎮時受到鄱陽湖水匪頭子王三的襲擊,王三不僅在白水鎮搶掠了一番,而且還示威性地將一顆人頭扔在了李雲天的面前,使得李雲天不得不裝昏以此脫身。

事後,由於白水鎮遭受水匪搶掠襲擾巨大,李雲天不顧自己的仕途給永樂帝上疏一力承擔了全部責任,並且全力救災,使得災民們皆得到了妥善安置,其心繫百姓之舉打動了陳凝凝,故而在李雲天離開白水鎮時給他送行,兩人得以泛舟湖上。

在湖上,陳凝凝一謝李雲天安置了白水鎮受到水匪襲擾而受災的災民,使得他們免受了風霜露宿之苦,二謝李雲天放回了那些被白水鎮巡檢司強行徵募的民壯與家人團聚,三來則是爲了陳伯昭將李雲天留在白水鎮而招致了水匪威嚇一事道歉。

李雲天則以這首納蘭性德的《木蘭詞》作爲迴應,贈與了陳凝凝,茫茫的湖面再加上緩慢中略帶些淒涼的語調,《木蘭詞》一經他吟出就打動了陳凝凝,尤其是“人生若止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堪稱是點睛之筆,道盡了人世間男女情感的悲涼和無奈,哀怨悽婉。

從這首詞中,陳凝凝清晰地感受到了李雲天對她深深的情誼,禁不住想起了月夜下在小院裡兩人第一次在小院中見面時的情景,心中涌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溫馨,兩人的感情得以昇華,水乳交融,進而情定三生。

陳凝凝一連吟唱了兩遍《木蘭詞》,現場之人皆被曲子的哀怨幽婉的意境所感染,等她結束彈奏時室內一派沉寂。

“好!”陷入昔日回憶的李雲天率先回過神來,起身笑着鼓起了掌,望向陳凝凝的目光柔情似水。

在李雲天的帶頭下衆人紛紛鼓起掌來,誰也沒有想到陳凝凝的琴藝竟然如此高超,使得衆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陳公子琴藝非凡,不知可否指點小女子一二,讓小女子得以受教。”紫鵑在音律方面的造詣是現場所有人中除了陳凝凝外最高的一個,自然受到的情感渲染最深,因此深深籲出一口氣後頗爲敬畏地望着陳凝凝,對陳凝凝的琴藝是甘拜下風,自嘆不如。

陳凝凝之所以有如此卓越的琴藝,因爲她師從大明赫赫有名的音律大師樂塵,當年在江南跟着樂塵學藝五年。

樂塵是元代的宮廷樂師,曾經給洪武皇帝獻藝,其精湛的技藝深得洪武皇帝的歡心,故而被封爲了皇家樂師。

爲了提高音律上的修爲,洪武朝後期樂塵離開京城前往名山大川遊歷,永樂年間時曾在永樂帝歡迎朝貢的外國使節們的宴會上彈奏了一起,其琴藝已經出神入化,聽得那些使節如癡如醉,因此有着“琴聖”的美譽。

據傳樂塵一生只收過五名弟子,皆是名動天下的音律大家,可惜其中三位已經與樂塵一樣皆已逝世。

“紫鵑姑娘過獎了,指點不敢當,咱們可以相互切磋,以此共勉。”面對紫鵑的請求陳凝凝微微一笑,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從紫鵑的琴聲中陳凝凝想到了年輕時的自己,曲子中充滿了捨我其誰的孤傲,自從與李雲天在一起後陳凝凝的心性逐漸得到了磨礪,不再像以前孤芳自賞,而是將感情溶於到了世間萬態中,進而使得她像當年遊歷了名山大川的樂塵一樣心境得以昇華,在音律上可謂脫胎換骨。

說實話,陳凝凝十分欣賞紫鵑,紫鵑在音律上非常有天賦,雖然比她要稍遜一籌但已經非常難得,故而有心指點她更上一層樓。

“多謝陳公子。”紫鵑聞言頓時大喜,連忙福身向陳凝凝道謝,如果能得到陳凝凝的指點她的琴藝無疑將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李雲天含笑望着眼前的一幕,雙目一道不易覺察的精光,紫鵑與陳凝凝的關係越融洽那麼也就越能迷惑外界,這正是他所希望看見的局面。

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1206章 真實身份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067章 一箭雙鵰第280章 忘恩負義第25章 刮目相看第790章 從中作梗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755章 心神不寧第145章 敲山震虎第1253章 別有情由第1396章 侍寢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863章 難釋舊怨第37章 暗渡陳倉第639章 率軍馳援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298章 拒之千里第1412章 十年之別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1237章 隨機應變第1085章 誘之以利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1453章 大戰序幕第435章 當務之急第765章 反擊第24章 知己知彼第559章 形勢嚴峻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1100章 故布迷局第557章 探問蹤跡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812章 悲傷難抑第564章 用心良苦第988章 使者進京第1237章 隨機應變第570章 出手相助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1208章 京城急報第1356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83章 真相漸白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565章 紅鸞的恩公第824章 落井下石第679章 軍陣操演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82章 惜才之心第852章 野心昭然第692章 議戰第841章 左右爲難第208章 激辯第980章 真相大白第1266章 請君入甕第884章 金蟬脫殼第1348章 救人之策第705章 不速之客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378章 塵埃落定第612章 無奈妥協第1282章 義憤填膺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20章 提親第1283章 出人意料第824章 落井下石第1301章 弄巧成拙第1279章 步步爲營第1329章 保媒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863章 難釋舊怨第673章 完勝第1375章 威逼利誘第976章 峰迴路轉第1393章 爲民請命第1189章 急中生智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358章 下馬威第1010章 大軍出征第924章 明知故問第698章 幡然醒悟第1119章 驚人真相第450章 連環雷陣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284章 坐實口供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1283章 出人意料第121章 一飲一啄第1245章 討價還價第466章 艱難決斷第1293章 跪諫第637章 接連再敗
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1206章 真實身份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067章 一箭雙鵰第280章 忘恩負義第25章 刮目相看第790章 從中作梗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755章 心神不寧第145章 敲山震虎第1253章 別有情由第1396章 侍寢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863章 難釋舊怨第37章 暗渡陳倉第639章 率軍馳援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298章 拒之千里第1412章 十年之別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1237章 隨機應變第1085章 誘之以利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1453章 大戰序幕第435章 當務之急第765章 反擊第24章 知己知彼第559章 形勢嚴峻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1100章 故布迷局第557章 探問蹤跡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812章 悲傷難抑第564章 用心良苦第988章 使者進京第1237章 隨機應變第570章 出手相助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1208章 京城急報第1356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83章 真相漸白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565章 紅鸞的恩公第824章 落井下石第679章 軍陣操演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82章 惜才之心第852章 野心昭然第692章 議戰第841章 左右爲難第208章 激辯第980章 真相大白第1266章 請君入甕第884章 金蟬脫殼第1348章 救人之策第705章 不速之客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378章 塵埃落定第612章 無奈妥協第1282章 義憤填膺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20章 提親第1283章 出人意料第824章 落井下石第1301章 弄巧成拙第1279章 步步爲營第1329章 保媒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863章 難釋舊怨第673章 完勝第1375章 威逼利誘第976章 峰迴路轉第1393章 爲民請命第1189章 急中生智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358章 下馬威第1010章 大軍出征第924章 明知故問第698章 幡然醒悟第1119章 驚人真相第450章 連環雷陣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284章 坐實口供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1283章 出人意料第121章 一飲一啄第1245章 討價還價第466章 艱難決斷第1293章 跪諫第637章 接連再敗